玄浑道章 第77章

作者:误道者

他心下判断,后者的可能居多,因为只是“玄玉”丢失的话,玄府应该会千方百计去找回来。

当然,这只是他的假定,或许事实并不是这样,可能里面还有更复杂的原因。

不过由此他倒是想起来,桃定符所要找寻的那位素阳前辈。

只是那里需深入安山内陆,还到处充斥着土著部落和异神,去找寻的话,现在还不是时机,可等他实力再提升一些,再履诺不迟。

他将六印道章看了一遍下来,认为有三个章印是必然要学的。一个是用于飞遁的章印,还有两个,就是惑乱五感和防备此等手段的章印。

不过第二道章上的章印,有不少不再是从单独一个正印上衍生出来的,而是会涉及两个乃至三个正印。

譬如眼前他想要选择的“青虹”之印,这枚飞遁章印就涉及到“身”、“意”二印。

若玄修只是依靠单独一个正印找寻到玄机的,或者用以突破的正印干脆与“身”、“意”二印不沾边,那想要学会这枚章印的话,就需要再深入第一章,观读“身”、“意”这两个正印,等加筑根基后,再回来来尝试。

但这样的举动,势必耗费更多的神元,所以不是迫切需要的话,走其他正印路线的玄修未必会这么做,因为等修为上去后,会有更多选择,而飞遁之印也不是只有“青虹”这么一枚。

此时他提笔起来,先在“青虹”之印上画打了一个勾,随后又在“明眠”、和“守诚”这两个印上各自圈了下。

之前在对战阿尔莫泰之时,他曾感觉到感官的重要性,假设能够迷惑其人感官,那么对他来说,这场斗战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事。

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掌握好了方法,有时候看起来异常强大的对手,其实并不难对付。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要尽量使得自己没有弱点,或者主动暴露出一些“弱点”,以此疑惑敌人。

“眠明”之印是一个占据了“目、耳、鼻、意”四印的章印,这在六印章书属于非常少见的一类了,学会之后,就可以撼动他人的表层感官,造成各种错乱判断。

“守诚”之印则以“意”印为主,并无其余涉及,相对好观读一些。

至于其他章印,看着是好,可有时候章印也不是越多越好,况且这上面的章印只是提供给他选择,并不是全数赠给他的,要想拿取,还需靠功绩来换。

到了“灵明之章”,最大的好处是除了玄首,没人可以直接他命令行事,他可以选择,也可以拒绝,相对自由了一些。

所以玄府拿六印章书给他观看,实则就是让他还有一个为玄府出力的动力。

在决定好之后,他就将此交给了范澜,由后者府中取出拓照玉简,在又是一番签名落印后,才将章印拿取到手。

范澜收起他的签册,道:“张师弟,你既入‘灵明’,有些事情,大可不必你再去亲力亲为了。”

张御明白他的意思,玄修到了第二章书后,要是有些事情不是太紧要,那就不必再由自己亲自出面了,还可以交给手底下的人去办。

所谓手底下的人,就是他现在可以从玄府之中选择一两个人做自己弟子。

其实这就是变相的助役,只不过这些弟子也是观读过大道玄章的,这就如同当初和他同行的闻德、闻过两兄弟一样,这二人是许英的弟子,但双方之间并没有传统师徒情谊,只是维持一个明面上的名义。

但是有了这层关系,对方就可以向他请教各种问题,并设法了解到自身不清楚上层信息。

假使他地位变得更高,那么这些弟子就可以成为他的亲信,甚至可被指派出去坐镇某个玄府的驻地,那身份就不再是玄府的底层了。

他思考了一下,这样的助手还是需要的,因为他接着要去做的一件事,就需要几个帮手。

他问道:“范师兄可有推荐么?”

范澜拍了拍手,当即有一个助役抱着一堆卷册走了进来,并摆在了案上。范澜道:“这里面的人,都是颇为合适,张师弟不妨一观。”

张御把最上卷册拿过,在面前打开,里面显露出了一串长长人名,下面附注了年龄、性情、喜好等等基本情况,后面则是页数标示,若要进一步了解,就翻去查看了。

他翻了几页后,忽然目光一顿,发现了一个“熟人”。

严鱼明。

这是当日他在闻祈广场遇到的那个没能保护好郭尚等人的年轻玄修,尽管那件事不是他的错,可是玄府也没可能让他再出去露脸了,故是将其召了回来,摆在了一众弟子之中。

他考虑了一下,用手点了点,道:“就他了。”

那个助役小心提醒道:“张玄修,这个弟子好像犯过错。”

张御淡声道:“我知道,可有些错,是能更正的。”

那助役恭敬道:“好,那就按张玄修的意思。”顿了下,他又言:“张玄修可还需要再挑选一人么?”

张御道:“就他一人便可。”

那助役见他主意已定,就从诸多卷册中拿出一份薄薄的册书,请他在其上落下印信后,便道:“等到入府存册后,这严鱼明便是张玄修的弟子了。”

张御道:“你可让他直接来我学宫的居处寻我。”他对范澜一拱手,道:“范师兄,这次的事,劳烦你了。”

范澜也是一抬手,道:“不用谢我,师弟所取,都是你自身本该得的,我不过是多说了句话罢了,”这时他又神色郑重提醒了一句,“师弟,记得我叮嘱你的话,出外行事,尽量小心为上。”

张御点了点头,再是一礼,将摆放章印的玉匣收起,与范澜别过,从偏殿出来,回竹苑精舍拿上了玄府交给他的一些东西,随后就出得玄府,往居处回返。

……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筑坛唤异神

张御回到居处,先是洗漱一番,待回到静室之内,就将自玄府得来的三枚章印俱都观读了。

入得灵明之章后,他的神元提聚明显比第一章时更为容易,且每一次用功打坐下来,都能感觉神元汹涌而至,这与第一章时提聚艰缓有着明显差别。

毫无疑问,这是六印齐修所带来的益处了。

身躯在打破拘束,经历一次蜕变之后,已然变得根基强固,远胜于一般的玄修了,所以他自身所具备的神元自也大大超过了同辈。

不过他除了玄章之外还有浑章,要用到神元的地方其实更多。

再一个,现在虽然还不知道去往第三章的道路到底如何走,但定然是离不开的神元的。

除此外,正如他之前在踏入灵明之章时所感受到的那样,此时所观读到的章印,只是让他具备了这个能力罢了,但能具备多少效用实在不好说。

譬如眠明之印,或许对上寻常对手能轻易撼动其心智,可要是碰上强力一些的敌人,那就不见得如此了。

而最简单的应对办法,那就是在六正印上投入足够的神元,让根基为之壮大,这样才能让自其上衍生出来的章印发挥出更大威能。

所以光靠自身积蓄还是有所不足的,而他上次所收获的神元源能虽然还有不少,但这东西可经不起用,还需继续自外搜寻才是。

在念头转过后,他便收敛心绪,入定打坐。

一个夏时后,他自静室内出来,李青禾走了过来,将一封书信递上,道:“先生,学宫外来的书信,以前没见过名姓。”

张御接过一看,落名是“陈正”,他道:“是一位在外结交的朋友,以后若来书,第一时间送来。”

李青禾道了声是。

张御挥了下手,让他先下去,自己则是来到书房打开,陈正来信言说,自己回到瑞光后,已是一家团圆,治署把他安排在司户衙署下的屯田司做一名事务官吏,并感谢他上次的开导。

信中又言,他一直担心的是,晓山镇前几个月突然冒出的土著,这些人始终对镇子上的民众是一个威胁,他怀疑这些人就躲藏在地下,可是几次向都堂反应,来人查看过后都说没有什么发现,所以想问能不能帮忙问询一下。

张御思索了一下,他也向玄府反应过这件事,但那个时候玄府在调配人手围剿某个异神了,恐怕即便有人去那里也未怎么认真查看。

不过他在步入灵明之章后,虽然还未能参与决事,但却拥有了一个权力,那就是每一月都可以向玄府呈递自己的合理要求,那玄府自会酌情安排下面的玄修去完成。

于是他顺手拿过纸笔,蘸墨写下了一封呈书,准备回头再送去玄府。

这时他目光挪向自己手边的那一本树皮书,这是天平之神的祭祀原书,没想到最后这件事还是落在他这里了。

可惜,时间过得有些久了。

要知道,这种原书与神明是有直接感应的,要是拿回来的当时就动手,那么这一次或可能直接将天平之神重新封禁起来。

可时间这一耽搁,公平之神就算被吸引,恐怕也仅有一小部分力量迫于神力的核心准则会被牵引过来,效果就大大减弱了。可不管怎样,这种异神一直在都护府底层的民众中搞风搞雨,所以只要有削弱其力量的机会,那就一定是要设法抓住的。

他将原书打开,仔细看了下来,不觉点头,詹治同当初的翻译还是极为准确的,几乎最大程度的贴近了原意,只有几处微有瑕疵,这也是因为其人自身不具备超常力量,不了解其中的一些门道之故。

这翻看之时,李青禾在外门道:“先生,门外有一位访客,自称是从玄府而来,是先生的弟子。”

张御心知是人到了,道:“把他唤客堂去,我稍候就至。”

李青禾一揖,就退下去了。

张御把书最后几页翻完,这才将之合上,并用从玄府带来的镇纸压上,这才从书房里走了出来,到了客室内,见严鱼明正规规矩矩站在那里。看到他出来,其人忙是恭敬一礼,道:“弟子见过老师。”

张御点了点头,虽然这个年轻玄修也就比他小个一两岁,不过叫老师是玄府的规矩,为了确定上下从属的关系,他是不会改的。

他道:“严鱼明,玄府的规矩你懂,我也不多用多说,我这里有两件事要你去办。”

严鱼明精神一振,道:“是,老师尽管吩咐。”

之前因为郭尚等人被杀,他本来一个已然可以独当一面的玄修,只能回返玄府,无令不得出行。

他本来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是如此了,可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他居然被张御挑选为了弟子。

当初就是张御杀死将异神杀死带回,使得他不必再承受万般指责和压力,他心中对张御既是仰慕又是感激,而现又再度给了他希望,故这声老师喊得是真心实意。

从某种方面说,张御这次也是选对了人,因为找一个弟子容易,可找一个懂得感恩,同时又对你满怀崇敬的弟子便就极难了。

张御让李青禾把自己桌上的那封信笺取来,递给他道:“这把书信稍候送至玄府,让玄府安排人手,尽快查清楚我信中所述之事。”

严鱼明双手接过,认真道:“是,老师。”

张御道:“第二件事。”

严鱼明立时露出一副注意倾听之色。

“我下来要对付一个异神,这一次将会利用献祭的手段把这个异神的一部分力量唤来,而玄府那边将会负责提供搭建祭坛所需的一切物品,你稍候待我去过问一下,这件事不能拖,准备好之后,明早你就带着人手和物品去到城南之外的一座土丘下等我。“

严鱼明郑重道:“老师,弟子记下了,弟子一定办妥。”

张御点了下头,又让李青禾给他倒了杯水,道:“你且在这里休息一下,稍候再回去玄府不迟。”

严鱼明忙道:“不必了,老师的事,弟子岂敢耽搁?这就去办。”他对着张御恭敬一个拜揖,而后又李青禾一点头,就带着东西离了此处,直接往玄府回返。

李青禾道:“先生这个弟子好像特别崇拜先生,而且人也很稳重。”

张御道:“也许吧,不过青禾你这次可能看差了。”

最初他在心湖中感到时严鱼明时,就感觉这个弟子的情绪力量特别饱满充沛,换言之,这其实是个非常活跃的人,只是被某些事情给压抑住了。

这里有一个证明,当初他看到严鱼明第一眼时,其人身穿罩衣,带着赤红的手套,手里还拿着一把剑,这分明就是在效仿他保护蒋定易时的衣着打扮。

除了没有遮脸。

张御正准备挪步,这时却忽有所感,抬头往挂在上方的高篮上看有一眼,那里的灵光有着细微的波动,这是灵性生物身体机能开始恢复的征兆,看来用不了多久,妙丹君就要醒过来了。

他收回目光,就转身回了内室。

到了第二日,他换了一身玄府道袍,持剑出得学宫,乘马车自南城门出来,到了一处高丘前停下,这时严鱼明已是带着十几个从玄府唤来的役从在那里的等候了,旁边还停有数辆马车。

张御从马车上下来,严鱼明上来一揖,道:“老师,弟子已经把东西都带来了,若有少缺,老师请吩咐,弟子再去补足。”

张御点了下头,他走到那些祭坛用物之前,检查了一下,搭建祭坛用的石料倒是可以,就是那祭品和寄托身躯却是差了些。

寄托躯体只是一具土著平民捐赠的畸形尸体,而献祭物则是一头非常寻常的牝鹿。

要是这般献祭,那根本唤不来公平之神多少力量,看来玄府也是认为公平之神有了防备,所以并不看好此事,只是让他自己顺手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