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764章

作者:误道者

正在转念的时候,他倏然一惊,因为那个白衣童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站在了他的面前,正仰着头直愣愣的看着他,双方距离不过半臂之远。

他神情沉下,道:“邪神?”

白衣童子用力点头。

艾伯高神情有些意外,邪神多是混乱不堪,而这个居然是个能交流的,他意识到事机并不简单,便谨慎道:“你想做什么?”

白衣童子道:“有东西给你。”

艾伯高警惕道:“什么东西?为什么要给我?”

说话之间,他发现白衣童子退到了丈许之外,而其原来所站之地,则是多了出来了一个丈许长的黑色玉匣,上面没有特别的布置,只有一个道箓封贴,一望而知时修道人的手段。

他看了看那白衣童子,又看了看那玉匣,沉吟片刻,一挥袖,揭了那一封道箓封贴,匣盖也是挪去了一边,只见里面摆有一根翠绿长枝。

“这是……”

他双目不由睁大,反复看了几遍,便在身上布了几层护持之后,便伸手上去一拿,在拿起来的一瞬间,他顿感一股勃勃生机萦绕在身躯周围。

“果然是此物!”

他精神一振,没错了,这一定是一根青灵天枝的枝节!他不由激动了起来,有了根青灵天枝,他就能长久存身于虚空之中,而不至于受到虚空外邪的侵袭了。

他将此枝摆弄了一下,看向那白衣童子,问道:“这东西是谁的?”

白衣童子道:“是他给我的。”

“他是谁?”

白衣童子将双手一捧,将手中一封书帖往上一递,道:“书信。”

艾伯高小心接了过来,他意念一扫,心下一动,“赢冲?”

赢冲他自是知晓的,上宸天之平常局面应该说都是由此人主持的,这书信上面言及,其人已是与三家一同离去,只是迟早有一日是会回来的,所以临行之际,留下了一些东西,若是接到此之人答应替他们做接应。

艾伯高眯了咪眼,想要让他做内应,只这些好处可是不够,他心下琢磨,若是自己带着这些东西去投奔天夏,你是不是可以以此换来更多好处呢?

只是当他再往下看,书信上面说,这里不止有上宸天派留下的物事,还有其余三家一同留下的好物,若是他愿意应下,那么会由那白衣童子陆续送了过来的。

他一时不禁有些心动,四家所留之物,那定然是不错的,那自己是不是等上一等?

他知道赢冲和背后之人这是有意吊着他,可是那又如何?

据他判断,此辈数百年都别想回来了,回来也不见得能打得过天夏。到时候他把这些宗派回来的消息再反手卖给天夏,那么不但可得了好处,还能在天夏那里立功,顺势免去过往罪责,说不定还能再另外得些褒奖。

虽然他也猜到赢冲可能有反制的办法,可是那又如何?其人又不在这片世域之中,只要他自己小心些,又能把他怎么样?

故是故作考虑了一会儿,他道:“照此行事,倒是可行。”又问道:“那么余下的东西什么时候拿来?”

白衣童子道:“一年一给。”

艾伯高有些诧异了,他本以为对面会拖个十年八载,没想到一年一给。

他琢磨了下,这做法其实很高明,因为等个几年他怕是会不耐烦,可是一年一给,那他却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了。

只是有那么多好物给他么?还是四家认为自己很快就能回来?

他想了想,自觉管不了那么多,只有好处到手才是真的,而在转念之间,他发现那白衣童子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不觉一皱眉。

外间忽有急促脚步声传来,有一名弟子慌张走入殿中,对着他一个躬身,禀告道:“真人,我们设布在外侧的法器见有一驾飞舟到来,疑似是天夏真人找到这里来了。”

艾伯高一怔,顿时有些纠结了起来。

天夏之人若是早一点来,那他此刻说不定顺势投降了。可是现在他偏偏得了好处,又舍不得后续的东西。

他忽然想到,疑似邪神的白衣童子在这个时候将东西给他,恐怕也是算准了时机的。

他一咬牙,现在还不是投顺天夏的好时机,唯有试着遁逃了,他伸手一按,将法力灌入天城阵枢之中,顿一有幽气裹住了大城,就往虚空深处挪移而去。

内层,东庭府洲,燕喙湾。

万明道人悬空飘立在滩涂之上,周身光芒隐隐,而他身旁还站着守正梅商,后者看着前方,道:“便是此物么?”

万明道人点首道:“就是此物。”

两人的前方沙滩上,趴着一头里许大小的神异生灵。此物形如蛟龙,但是身躯粗壮得多,有着十分坚实的鳍状背甲,鼻吻细长,双目聚堆于顶,锥齿埋于嘴中,四足刚健,长尾厚实有力,此刻看去生机已绝。

此物半边身躯还沉在冲涌到岸上的海水之中,自远处看去让人几疑是一座小岛。

这些天过去,东庭与三上洲之间建立穹桥的事宜已是谈过,故是万明道人命人先是清理附近海域,可却是发现了这个潜伏于海底的神异生灵。

其脾性异常暴躁,一头就撞击到了海外岛屿之上,也幸好东庭外海每一座岛屿都是布置有法阵的,故是不曾被其撞榻,反而自身被激起的阵法反震而亡。

梅商看了看,道:“此物差一步就可以攀入上境了。”

万明道人道:“我已是请了洲中一些博物学者看过了,古画之中亦有这生灵,似是上个纪历外海之中泛滥着此物,乃是一群聚之种,过去以鸟鱼及捕渔土著为食。”

梅商缓缓道:“那么说来,此物不止一头。”

万明道人道:“不止一头倒还好说,只是时否有达到更高层次的?若是有,有多少,会否因为浊潮再起变数,汪洋如此广大,可是难以兼顾的过来。”

梅商点头,以往他们都是把目光投在陆地之上,海中很少去留意,因为近海同样是有遮护的,威胁不到岸上,可现在看来还是多加注意,他道:“我会将此禀明廷执的。”

万明道人拱手一礼,道:“劳烦梅守正。”

梅商回有一礼,身躯倏尔光散去。

他走之后,一名弟子来,对着万明一揖,指着那神异生灵道:“玄首,这东西如何处置?”

万明道人道:“给安代院主那里送过去,或许他那里有用。”

只是他方才说完这句话后,却是忽然神情一凝,抬头看了一眼,因为就在方才,他感到又是一阵短暂的浊潮异动传来,可又很快消息。他转首凝视着安山方向,忖道:“看来果真被廷执说中了,东庭要再加强守御了。”

……

……

第十九章 拂暗为心明

这一次浊潮的波荡虽仍是较为短暂,可是天夏所有玄尊都能察觉出来,此比上次波澜似乎延长了那么一瞬。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要是浊潮这么变化下去,那么其延续的时间很可能会一次长过一次,到了后期,很可能就会掀动与上回一般的浊潮。

可是庆幸的是,这浊潮不是一举压来,这便给了他们充裕应对的时间。

如今外敌虽灭,可浊潮这个敌人却是在时刻提醒着他们,天夏远还未到可以大享安定之时。

清玄道宫之内,张御正身在内殿闭关,而他的神气分身则在外面署理值司。这一次浊潮与上回是不同的,他早早做好了准备。

而此前巡查一番下来,现在各处守正驻地都可说是洲域之外最为坚固牢靠的地方,异动一出现,在纷纷出动平靖。

从各地异象上来看,前一次出现问题的地方,这一次几乎都是重再出现了,不过有了一次处置经验,这次只凭各洲域自身的力量就不难将平复下去。

可以看到,本土内疆之中,因为异神神怪在这百年来被着重清理了一遍,便还有残余存在,也只是小患。此回遭受冲击较重的地方都在边域,

譬如凉川上洲之外,可见有铺天盖地如蝗虫一般的虫豸过来,十日十夜不绝,所过之处,生灵草木皆绝,只留下一片白地,其在洲域大阵和玄尊伟力的护持之下,也是被轻易化解了。

类似情况还有幽原上洲与并云上洲之间,那处发现了一个神国。、

这是属于上纪历的异神,他们就好像如琥珀一样被凝固在了间层之中,浊潮一至,却是从中回到了世间,可是没有上层力量,在显露出来的第一日就被并云俞玄首一道分身直接镇压了。

反倒是四大府洲倒是情形稍好一些,因为四大府洲这些年来一直向外开拓,偏重于军事征伐,依靠着训天道章的便利,许多哨点都是远布到了万里之外了,疆域之内更有重重壁垒,什么事情都是提前解决在外面。

此次情形最为值得注意之地荆丘上洲,有巡游的甲士发现,从南方广袤的林地之中钻出了一种身躯臃肿,头颅和躯干连在一起,眼瞳长在腹部的巨大类人生灵,其数目成千上万,其前进路线若是不变,那么就是对着荆丘而来的。

而且这些异类行走之间颇有章法,按这速度,大概十五天之后就能达到并云洲域之中,现在荆丘上洲之南已然筑起了一重重环壕壁垒,还有飞舟玄兵临阵以待,准备将之尽可能消灭在洲域之外。

张御倒不担心这里,目前出现的神异虽多,但层次都是不高,玄首出手就能镇平,只是按此局面看,接下来几月之内,可能类似情况会出现更多,而且难说会不会上层力量出现,守正宫是负责清剿内外之敌的,到时候不见得能应付得过来,却还需要更多人手。

他想了想,唤了一声:“明周道友何在?”

明周道人现身出来,道:“廷执有何吩咐?”

张御将一封拟好的书信交托给他,道:“劳烦道友将此交由武廷执处。”

他是希望能从镇狱中借调出更多罪囚,特别是在对抗上宸天一战中表现尚得算上妥当之人。

这些人都是有心削减罪行的,与其困在那里,那还不如放了出去,这事情就要和武廷执交流着来了,此辈眼下未必就要用到,但准备可以做在前面。

明周道人接过书信,对他稽首一礼,便就化作流光不见。

而在各地浊潮引发异变之际,东庭地陆深处,某地一阵地颤,而后一处火口骤然喷涌,黑烟灰尘喷涌到了天穹之上,将天光遮蔽,过去数个夏时,再是轰然崩塌下来,灼热的气浪和尘屑将周围的密林尽数化为焦土。

与火口相隔百里之处,本来裂开一处有狭长缝隙的山岩又崩塌下来了一块,露出一个更大的豁口。

而在山腹之内,,两个人形陶柜正一左一右贴着岩壁竖在那里,其中一具空空如也,表面陶盖碎落了一地,而此刻窸窸窣窣得山石掉落下来,砸落在了右侧那个陶柜之上,其表面也是生出了裂纹。

此裂纹越发扩大,最后崩裂成了一地碎砾,里面显露出一个身躯披着一层薄纱,容颜精致秀丽的少女。

她本来似是沉睡在那里,这时似受惊动,如黑蛾般的长长睫毛颤动了一下,眼睛便睁了开来,露出一双清澈纯真的眸子。

她试着动了下手脚,就自里陶柜之中走了出来,到了外间,可以看出她身形不高,胳膊纤细,看着只是十二三岁的年纪。

她仰着头看去,顶璧上面涂画着这一个个身披短袖短裙的原始人,所描绘的场景都是在做着生活劳作,而在角落之中,则是有一块块残破的石板,她走了过去,蹲下身好奇地看了一会儿,才又站了起来,看着外面的光芒。

这时她见石壁之上挂着一件与壁画之上相仿的衣物,便拿了下来,穿戴在了身上,而后带着一份好奇从那岩石缝之中走了出去。

半月之后,密林之中,矗立一座坚石砌筑的东庭府洲驻地,方圆千里之内,大约有十处驻地,而这座驻守规模最大,驻守六百名披甲军士,五艘斗战飞舟,并有十名以上的修道人负责维系。

甄绰站在大堂之地,看着墙壁之上描绘的地图,除了驻地那一圈显得十分清晰,其余地方都还是空白一片。

他原本是上宸天的修道人,赢冲座下弟子,这次是被流放到这偏僻驻地来,负责向外探明这一片地陆。

这时他感到脚下剧烈震动了一下,整个驻地也晃动了一下,走到了突出壁垒的瞭望窗台边上,看着远处火光闪烁,这是这些天这火口第五次喷发了,至今还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些天来,大约有千多个土著逃入了驻地之中,他们不得不停下探索脚步,将这些土著都是被收拢了起来,稍候准备将之送去洲中。

而此刻收容土著的营地之内,一名女道正在此间行走,此是甄绰道侣赵柔,她也是一并被流放到了这里。

见到她走了过来,那些土著都是一个个跪伏在地,并把头深深埋下,嘴里似在念叨着什么。

赵柔眼中虽有一丝怜悯,可也没有去阻止这些举动。

土著一向是敬拜神灵的,再他们眼里,天夏就是神明,实则以往在上宸天,那些底层子民也并不比眼前这些土著好上多少。

然而在这些土著之中,却有一个小小人影与众不同,仍是站在那里。

她看过去,见这是一个打扮和土著一般的少女,此刻正用纯净澄澈的眼睛看着她,她不禁有些讶异,这个女孩实在太干净了,与其他土著完全不一样。

那不是指身上的干净,而是由内而外透露出来的那一种纯净感,就像是一个新生儿,没有沾染过半点的尘世污秽。

她走了过去,凝神看了这少女几眼,并伸手按在了后者的额头之上。

少女似是知道她没有恶意,没有半点躲闪,只是目光中多了些好奇,好像孩童在打量未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