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756章

作者:误道者

……

……

第六章 天堑渐通平

张御在伏州待了大约两日,在交代清楚了一些事情后,就和陈嵩别过,离开了这里,乘舟往东庭府洲的州治安州行去。

半途之中,他特意选择从当初血阳神国的上空经过,自上望去,这里依旧是一片白地,当年玄兵轰爆的痕迹仍是存在着。

只是东庭在那里竖立了一块高大的石碑,其有高达丈许的底座支撑,石碑上铭刻着当初参与洪河隘口一战所有牺牲者的名讳,无论是修道人还是普通士卒,都是被并列在了一处。

到此之后,他便自飞舟之上下来,来到了石碑之前,伸手一拿,化显出一根长枝,将之栽入了脚下的白土之中。

须臾之间,一株大树便生长起来,将周围里许地逐渐都是逐渐化变为绿地,并向外扩展而去,很快,一道充满生机的莹莹青光将这里整个遮罩了起来。

他则微微抬头,抬袖而起,对着这面高大的石碑拱手一礼,驻立有片刻后,这才放下袖子,转步离开,回了飞舟之上,继续往安州而去。

安州玄府星台之上,万明道人正等候在这里,他远远见得飞舟过来,便自宫中迎出,见有一道宏大星光一闪,降落在了前方,一息之后,张御拨开星光,自里缓步走了出来。

万明道人肃容执有一礼,道:“东庭镇守万明,见过廷执。”

张御也是还有一礼,道:“万明镇守有礼。”

正式叙礼过后,万明道人神情一松,寒暄之句,就请张御进入了大殿之中,分主客落座下来,他命人奉上灵茶,问道:“廷执今次到安州来,可是有什么需要关照么?”

张御道:“我此次只是巡游路过此间,顺带见见几位故旧,住个几日便即回返,道友近来如何?”

万明道人道:“过去廷执劝言多观道书,近来修持,愈发觉得益不少,但是道书玄妙难测,要了解诸般玄机,却也是进展颇缓。”

张御对此能够理解,这也是正常的,玄修到了上层境界,继续向上,必须将一些以往的缺失补回来。

当然,这是有意愿去往上境,或者有心摘取上乘功果之人才需如此做,一般在成就玄尊后,只要在上层潜修,便可躲开天地之磨,这已然是寿数无尽了,有些人便就到此不再试图往上攀升了。

不过万明做为一方镇守,不仅仅是要考虑自己的道行,还需对一洲子民负责,这就迫使其人必须上进。

他抬起袖子,从中拿出一枚玉简,递去道:“这上面有我不少心得感悟,道友不妨拿去一观。”

万明道人接了过来,意念入内一转,发现里面载录不少自己看过的道书,而几乎在每一句话后都张御留下的来的批注。

道书是一回事,如何理解又是一回事。所以上面往往有后来人批注,可是那些人多数都是真修,其出发点依旧是真修的理念,所以他在看时,这不但没能帮助到太多,有些时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疑惑。

张御这份批注便就不同了,他本就是玄修,完全是以玄修的理解方式阐述,而他又是成就上乘功果的修道人,看东西乃是高屋建瓴,很是容易令人明白。

万明道人稍许一览之后,拱手一礼,道:“多谢廷执赐法。”

张御道:“不必谢我,只需道友所有领悟之后,也能指引更多后来人。”

万明道人郑重应下道:“当是如此。”

两人在谈过道法之后,又品了一会儿茶,不由又说及洲中之事。

万明道人道:“我到这里之后,往东庭深处去了一回,果如廷执所言,那里的确还有莫测玄机,好在如今东庭洲域足够广大,再多数倍人口也可容纳得下,这数年之内,我觉得不必急着向外拓展,只需要设立一些驻地军垒便好。”

张御认可他的做法,道:“玄廷下来之大策,非是外扩,而在于内拓,致力于打通各洲之间的通路,再此中建立据点,清剿疆域之中的神怪异类,并填补各洲之间的空隙。

但是这里需要更多的造物,东庭造物与青阳一脉相承,在此之上比各洲先走了一步,这等优势道友却要把握住了。”

万明道人点头道:“造物确然对民生大有好处,我到此之后,也是加以扶持,如今东庭由南到北分作十二小州,各州除了玄府学宫,亦有几家造物学宫,如此可为我东庭提供更多造物工匠。”

说到这里,他沉吟一下,又道:“只我下来准备加大与青阳之间和翼空上洲乃至玉京之间的牵连,一是在诸洲之间造设海岛,二是准备在海陆之上假设穹桥用以沟通本土,先勾连青阳、再是翼空,其次是庐扬。

青阳上洲还好说,恽尘玄首也是赞同此举,目前已是在准备之中,庐扬上洲那里也在慢慢淡,目前看来也还算顺利,但是翼空那里却是阻力最大,两次商谈,都是在玉京那里被打了回来。”

张御是清楚的,翼空多数时候承担的其实是玉京屏障的作用,一举一动都受玉京左右,许多事并不能自主,而是需要遵循玉京的意愿。

比如谁都知道玉京三位玄尊镇守,可是翼空上洲的玄首就很没有存在感,好像意识当中就没有这一位。

他思考片刻,道:“此举对天夏有利,我回去之后,会与韦廷执、林廷执言说,设法尽快调和好此事。”

万明道人听他如此说,当下竖直身躯,在座上拱手一礼,道:“那此事就拜托廷执了。”

两人再是叙谈了一会儿,张御从星台之上下来,入驻到了玄府客殿之中,在此宿有一天后,李青禾来报:“先生,安小郎来访。”

张御放下正在翻看的土著古卷,抬头道:“唤他进来。”

随着一阵较快的脚步声,安小郎自外走入了进来,这几年过去,他的个头窜了上来,尽管眉眼脸庞还有几分青涩,可看着像是一个英武的青年了。

他进来之后,见到张御,面上一喜,躬身一拜,道:“学生安知之拜见老师!”

张御看他几眼,点了点头,道:“几年不见,看来你的呼吸法并未落下。”

安小郎咧嘴一笑,道:“老师教的呼吸法,练了耳聪目明,头脑也好很多,学生一直是用心练的。”

张御嗯了一声,又道:“我听说,你前些时日因未曾授评大匠,所以近来对此一直多有抱怨?”

安小郎顿时露出气闷之色,道:“连老师都知道了?那些老家伙,一个个说什么我们年纪不到,不能服众。还说什么以往最年轻的大匠是二十八岁,从来没有不到二十岁就评上大匠的先例,可论技艺、论功绩,我又有哪点不如他们了?”

他又愤愤不平道:“老师你是不知晓,近来总有人来向学生讨要老师给的那些伊帕尔神族的神异技艺,并暗示学生如果愿意在此事之上松口,在评议大匠一事之上他们就可以松开一道口子。”

他哼了一声,“可我偏不听他们的,就算没有大匠之称,我一样能做到大匠才能做到的事。他们越是想要,我便越是不给!”

造物工匠想德大匠之位,是需要经过上面三位宗匠还有天工部诸多事务官吏评判的,这里面只要有数人反对,那就过不去,所以这事就算他老师郭樱也没办法。

张御心念一转,大略也能猜到天机总院这么做的理由。

天机造物在北方一些动作他也是清楚的,毕竟在本土之外这么大规模的挖掘调动,他掌握守正职司,怎么可能注意不到。

况且那里动用了一些修道人,只要稍加了解,就知道准备干什么。

他很清楚,如今造物派因为缺乏上层力量,就如当年的玄修一般,也是担心自身,所以凡事能寻求到上进的道路,他们都是会去设法找寻的。

他对造物并不反感,认为这也是求道的一条路,若是能走通,并且能约束好,他也不会去阻拦。

安小郎见他没说话,有些不安,挠了挠头,试着问道:“老师,是不是学生该给他们?”

张御摆了摆手,道:“不必,你做得很对。暂时不用给他们。”

伊帕尔的技艺许多都需要神异力量的参与,并牵涉到了一些祭献法仪。而神异力量的运用,很可能会导致某些不知道沉睡在哪里的伊帕尔神族复苏,所以看并不是能随意扩散的。

他当初交给安小郎,也是一个尝试,毕竟这么大一个宝藏放着不用也是可惜,而且安小郎是他弟子,有什么变动他立刻可知,他也控制的住。

还另外一个原因,这东西他当时还交给了玄廷一份,所以扩不扩散出去由玄廷说了算,玄廷当初没有交托给下面天工部,其实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并不是急着去推动,既然如此,他没必要去改变。

安小郎得了他支持,高兴道:“学生就知道老师会帮着学生的。”

张御没去与他说明具体缘由,而是关照道:“你需记着,近些时日就在东庭,若有人寻你回去,也不用急着回返,若有什么,可以先与项主事商议,他自会帮你安排妥当的。”

安小郎很聪明,立刻理解了他话里的意思,用力点头道:“是,学生知道了。”

……

……

第七章 盛光入画影

安小郎应下之后,又一拍脑袋,道:“对了,学生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老师。”

他躬身一揖,脚步匆匆跑了出去,很快又跑了进来,这时手中已是多了一个半人高的长卷。

他来到案台之前,将此物摆上,而后之缓缓打开。

待将长卷完全摊平之后,伸手在上面一抚,就见一道光芒飘荡出来,过了一会儿,里面有乐声飘荡出来,便有一幅幅画影飘了出来,竟然由此演绎出了一幕盛剧。

他得意道:“学生了用几年时间,和几位师匠合作,以拓玉为基造出了这影画,这是里面最好的一件,特意挑出来送给老师。”

张御看了一会儿,不觉颌首道:“这礼物很不错,为师收下了。”

安小郎开心道:“老师喜欢就好。”

张御道:“我自然是喜欢的,你上次所造的造物玄兵很好,可是这东西,也丝毫不逊于这个玄兵。凭借此物,天工部不授你一个大匠就说不过去。”

玄兵能造成极大破坏,可这东西所能造成的影响一点也不小心,甚至可能更大,现在观看盛剧,都是只能去往盛剧院,可是有了这东西,哪怕是偏远地带都能看到了,不说其他地界,便说在东庭这里,用于教化土著可比单纯的说辞强多了。

而且东庭如今能在四大府洲之中独树一帜,除了得益于伏州之外,还有就是东庭那一幕盛剧的影响了。

源自于精神上的共鸣或者干脆出于对那部盛剧的喜爱,这使得许多人往东庭来,而迁徙到东庭的人口远比其余三洲来的多。

虽然其余三洲也是推出了本洲的盛剧,用来宣扬自身,奈何东庭流落在外的百年奋战和其中一些打动人心的过往实在不是一般的开拓能比的。

还有一个,东庭有着丝毫不亚于青阳上洲的造物技艺,无论出行居住都是异常方便,饮食也是丰富,再加上壮阔的美景,使得许多人都是选择到此定居。反观其余三府洲,或多或少都是缺了某些东西,对此下来也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安小郎得他夸奖,开心同时,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不由挠了下头,他自己就觉得这只是一个消遣的东西,并没有对此太过重视。

张御却是道:“你不要小看此物,此物可是有大用处的。不过不单单是盛剧,你也可以试着放入他物,譬如东庭有许多本土无有的特产,只是不为人所知,你可用此物让人知晓,而反过来,在本土之上也是一般。

安小郎眼前一亮,道:“对啊。”

张御只是说了一句,他马上就想到了这里面的种种好处。当然他在意不是此物所能带来的金元,而是这东西真正有用了,一件东西只要有用,有更多人需要,那么他的造物工坊就可以再度扩大了。

张御这时道:“你送老师一样东西,为师也赠你一物。”他伸手一拿,凭空摘来一枚精致树叶,看着像是一枚玉片,其薄若蝉翼,通透无比,可以直接透过表面看到其背后的物事,他道:“你且拿着。”

安小郎小心接拿入手中,感觉触手一片冰凉,他抬头道:“老师这是?”

张御道:“此物自有玄妙,你回去慢慢探究便是。”

安小郎嗯了一声。

在这里又待了一会儿,他知道不好多打扰老师,便就告辞回去了。

他一路想着怎么改进那造物,待兴冲冲回到工坊之中,随从卫山走了过来,低声道:“小郎,那人又来了。”

安小郎一怔,随即心里一阵烦躁。他很讨厌那人,可那人偏偏是拿着自己老师郭樱的书信来的,也算长辈,他也不好直接赶人。

他让卫山回去,自己走入大堂之中,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其人身着一身圆领古服,正神态悠闲的看着四周精美的小型造物,此人见是他归来,道:“小郎回来了。”

安小郎不客气道:“你又来干什么?”

中年男子对他的态度不以为意,只道:“小郎可是考虑好了么?”

安小郎哼了一声,大声道:“我不会把东西交出来的,你们别做梦了!”

中年男子也不生气,微笑道:“小郎二十岁可是都不到,若是这般年纪就能成为大匠,那是可是前无古人,可你每耽搁一天,就可能导致后来有一个人可能超过你,还不是凭自己的真本事,你觉得你甘心么?”

安小郎一听,果然被他说点急迫感,可他没这么容易被人偏,撇嘴道:“凭我的技艺和贡献,早就能成大匠了。”

中年男子道:“这可不是小郎说了算的。”

安小郎道:“这不公平!”

中年男子叹了口气,道:“这世上不是付出就有回报的,我在小郎这个年纪,也与你一般有才华……”

他看着安小郎一脸怀疑的神色,又笑了笑,“当时我与小郎你一样,也以为只靠自己的才华就能得到该有的东西,可结果呢?我的同僚一个个爬了上去,可偏偏我不行,试问他们的技艺哪一个比得过我?”

说到这里,他神情一时也是变得愤愤不已,不过很快又平复下来,又道:“如果我不是娶了宗匠家的女子,我又何曾可能有今日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