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753章

作者:误道者

许成通一睁眼,从内室出来,一到外间,他就感觉到一股浓郁生机,昨夜栽下去的枝节现在已是变成了参天大树。

而变化更大的是驻地四周,原本看着稍显荒凉的地界现在已经草木丛生,到处都是飘荡的水泊河流,生机遍布,远处居然还有不知道从来哪里跑来的鹿群。

他不禁激动称叹道:“此皆廷执予我之恩泽也。”说着,他又神情一肃,吩咐弟子道:“快快设布供案高香,为师要循礼敬祭,以谢廷执之赐。”

张御离开驻地之后,先是往伊洛上洲见了玄首高墨,在此待了数日之后,便驾起飞舟,往最后此行一站东庭玄府而来。

而就在此刻,清穹上层,张御正身正坐于位于云海之上的清玄道宫之内。

近三年以来他正身一直在此坐观修持,对于道法的理解无疑又是加深了许多,命印也是由此造出了数个神通。

几年之中,没了外层的巨大威胁,天夏大体局面安稳,但是他翻遍道册,有一个疑问始终在心中萦绕不去。

现在摘取到上乘功果的修士,包括他在内只有寥寥几人,可照理应该是有更多的,那么这些人又是去了哪里?

思索之间,他听得有磬钟响起,知是月中廷议到了,便即起得身来,往那片照入道宫的光芒之中走入了进去。

……

……

第二章 罢征拓内合

张御走入了光气长河之中,来到了自己席座之上,转目一望,诸廷执也是一一现身而出,他先与诸位廷执见过礼。等有片刻,见得首座道人到来,再是见礼过后,随着一声磬响,便与诸廷执一同坐定下来。

首座道人缓声言道:“诸位廷执可有呈议么?”

钟廷执拿起玉槌一敲,发出一声磬音,他站起一个稽首,道:“钟某有一呈议。”

待诸廷执都是看过来,他才是言道:“首执,诸位廷执,我天夏自与上宸天一战后,一年整顿,两年休养,如今民生渐复,因外敌已去,我等也改是转为内拓了。”

林廷执道:“如何内拓?”

钟廷执道:“钟某以为,在维持原先格局之上,当是继续增扩府洲,好为今后万世计。”

韦廷执沉吟一下,道:“钟廷执的意思是要增洲扩府?可是四大府洲此际正向外开拓,有必要再设洲府么?”

钟廷执道:“再设洲府钟某以为也是有必要的,不过并非眼下,钟某所言,指的乃是扩中洲,增下洲。”

“中洲、下洲么……”韦廷执抚须深思。

钟廷执看向长河上端,道:“钟某留意了一下近三年来的四大府洲的传报,除了东庭之外,其余府洲无不是遇到了一定阻碍。

譬如安越都护府,那里发现了一处地海通路,那里有着各种神异生灵和异神,时时进犯洲域,牵扯了洲域不少力量。

再是昌合府洲,越是向外开拓,所遇土著异神和神怪次数便越频繁,盖因为我等将原本荒芜人烟的所在改造成了沃土,故是皆来抢夺。

这只是向外,而在内呢?如今各地纷纷上报,说是神怪渐多,频频对洲域发动冲击,剿不胜剿,原因亦是大体相同。

但钟某却是发现,青阳上洲却是少有受到侵袭的。”

说到这里,他看向张御,道:“我曾看过一份呈报,当初张廷执担任青阳上洲玄正之时,曾在荒域之中派遣修士营造了驻地营垒,当时是为了防御警戒霜洲的侵袭,后来则逐步成了聚集地。

正是靠着这一座座屏障,使得青阳上洲在外围就挡住了各种神怪和神异生灵的肆虐。

而青阳上洲这般情形,这说明此法是行之有效的,我等只要照此在外设布壁垒,各洲用少量修士再配合大量造物甲士,玄兵、飞舟,就能在野外立足,成为洲域之屏藩。

而当这些筑垒合在一处时,就能在洲域之间形成稳固的驻地,由以此扩为下洲、再是中洲,此可一步步去做,少则数十载,多则上百载,当便可剪灭内患。”

韦廷执想了想,道:“我亦同意此见,当初设立一十三洲后,若无上宸天、幽城脱离之事,那么以中洲、下洲为元节,用以串联各洲之举其实早该开始做了,如今钟廷执此建言,乃是将当初之策拿起,亦不算激进。守敌于内,不如却敌于外。”

陈廷执道:“可用此法先治一二洲域,再观其后效。”

戴廷执道:“陈廷执此言乃稳妥之见。”

座上诸廷执都是出声赞成,显然都是认可此言。

张御想了下,他觉得钟廷执这呈议中或可能还有更多用意,但此策本身并没什么问题,既然有利于洲域免遭侵袭,那么自是应该去做,故他也是认可。

因是无人反对,故是此议很快通过。

待钟廷执落座下来后,林廷执敲了一下玉磬,站起言道:“诸位廷执,这三年来几番追索气机,如今已是可以确认,幽城、上宸两家残余修士皆是跟随着神昭、寰阳两派一同离去了。

只是有在青灵天枝,此辈随时可再归来,为了防备此辈,故需在虚空各处投掷‘警星’,以做防布,只每一座驰星,皆需有同道前往坐镇。”

玄廷经过了数载推算,大致已能确定,四家若是回来,可能会落在的哪几个范围之中。

这些地方随着天地运转一直在变动之中,除了有人时时推算,还需派遣人手去那里随时盯着。

这事情以往也办不成,因为修士进入了虚空之后就没法与玄廷联络,到了外间若力量不足,遇到邪神不及回转,那就是一去无回。

但现在有训天道章可作传讯,更有元都玄图可以随时转挪,所以这一点也无疑也是能够实现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苦差事,受了此职之人,意味着需数载乃至十数载甚至更长时间在外飘荡。

首座道人问道:“可得合适镇守人选么?”

林廷执道:“人选拟定,当由两处,一是那些自愿去往那处的同道,我等当给予丰厚偿补,还有就是用那些罪囚,或是此回投诚之人。”

玉素道人开口道:“投诚之人倒是不错。”

当下就有几位廷执出声赞同,投诚过来不是让你享福的,而是要证明自身有用,并且有功于天夏。似这等去处却是正好,也不用不怕其不尽力,只要事先立下誓言便可。

况且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寰阳、神昭等派已经没有什么太大机会了,好不容易上了天夏这艘大船,只要是头脑清醒之人,自不会再想着跳回去。

张御略作思索,出声道:“此事涉及对外守御,此辈当放在守正宫辖下一并统御,也好方便监察。”

林廷执想了想,也是点头。

这是合情合理之事,以往这些事都是由玄廷直接管束,但现在有了张御负责的职司,的确是该是由他来统辖此事。

首座道人望有一眼,道:“若是诸位廷执皆无异议,那此事便就如此定下。”

座上诸廷执对此并无反对,故此议也是很快通过。下来廷上再是议了几个事宜,便即结束此月廷议,随着磬钟敲响,诸廷执纷纷起身,执礼送走首座道人后,便是各自回返道宫。

崇廷执从光气长河上下来之后,与钟廷执走在了一处,道:“道友此番那呈议过去,算是完成了必要一步。”

钟廷执沉声道:“仅仅只是第一步罢了,是否能成,还要看他们能否做到,看他们自家是否由此意愿。”

这回提言设立诸多驻地乃至后面的下洲、中洲。除了的确是为了应对神怪侵袭,守御洲域外,其实这里面还隐藏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加快推动造物。

别看各洲域都有学宫,可比天夏人口疆土来说,修道人仍是稀少,现在玄修又承担沟通联络各方的作用,不可能全部放了出去对敌。

而因为此事所涉及的地域实在太过广大,所以光靠修道人根本照应不过来,这些事很大一部分必然是会让造物军士承担过去的,这便能促使造物所需的扩大,由此推动着造物派往前走,那么或许就能促使达成那一步。

崇廷执道:“有些东西,以往不能冒头,不是他们无此能耐,只是出路被堵死了,他们没有那个机会,若是把机会给了他们,他们或许能做成我等也想象不到的事情。”

钟廷执道:“道友说得对,不能小看他们。似如玄法,开始只是微末旁道,谁又能知道能走到眼前这一步呢?”

崇廷执声音沉下,道:“所以我等也当做好准备,不能让他们太过越线。”

此时内层地陆之上,张御分身在乘舟离开了伊洛上洲后,便一路向东,越过青阳上洲,跨过汪洋,来到了东庭府洲。

不过这一次,并没有从安州上空走,而是直接自南穿行,深入了安山以东的密林深处,直接来到了远离洲府的伏州上空。

这里原本是伊帕尔神族的神国,因为充沛的神异之力,现在已经成了栽种灵株的上好地界,一些原本从天夏带来的近乎绝种草木也是在这里得以重新焕发生机。

青曦看着下方,发出轻轻惊呼之声。

飞舟进入此间后,可见下方栽种的灵株正散发着各色各样的灵光,它们妥善分布在广袤的平原之上,渲染出绚丽浓重的色彩,从天空中俯视下去,仿佛大地之上铺设着一望不到尽头的七彩之色,极富冲击力。

张御也是看着下方,从呈报上看,以伏州一州之力,就提供了一十三洲、玉京以及其余三大府洲七成以上的祭炼丹丸的灵株。

只此一点,便使得东庭在四大府洲之中是最为富庶的一洲,每年从本土迁徙往东庭的人口也是在增多。

飞舟到来后,就在泊舟天台之上缓缓停下。

陈嵩正带着两名弟子站在这里相迎,待等到张御一行人从飞舟之中出来,便上前一礼,道:“陈嵩拜见廷执。”

张御点首为礼,伸手虚虚一托,道:“陈师兄不必多礼。”他看了看外间,又道:“陈师兄与我一同走走吧。”

陈嵩见他与以往态度一般,也是心里一定,点头道了声好。李青禾、青曙、青曦听到后,便落在了后面,妙丹君想跟上去,被青曦弯腰一把抱了起来。

张御走在广阔的台道之上,看着远处修筑起来的宏伟宫观,道:“这两年我在外面巡游,我看到的只是下面的呈报,东庭洲域中有万明道友镇守,大致无碍,伏州远离洲域,深入密林,这几年可有异状么?”

陈嵩道:“回禀廷执,当年那些异神选地甚好,所散发出的神异气机也能震慑周围异神神怪,几年来都无变故。”

张御微微点头,又问道:“这几年来,可有复神会的消息么?”

……

……

第三章 天时犹待转

陈嵩道:“崔玄正前几年扫荡过复神会后,这三年来,复神会近乎销声匿迹,可是崔玄正认为,只是暂且压制了此辈,因为以此辈过往的表现来看,他们不可能突然消失。应该是躲藏在某处等待时机。”

张御同意道:“崔玄正判断无错。”

他翻看过玄廷的一些记载,复神会并不是只在东庭,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存在着,只是别的地方不叫这个名字罢了,因为浊潮未至之前天夏还有足够的力量,所以此辈没有能掀起多少风浪,也没能引起多少重视。

可是这么一个遍布诸地,甚至插手复苏远古神明的组织,绝对是有着上层力量的支撑的,不然没可能做到这点。

要说在崔岳剿杀之下就此消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道:“内层经历了至少六次纪元更迭,情形远比外层复杂的多,东庭这里变数尤多,陈师兄坐镇此间,那要加以注意。”

陈嵩慎重应下。

张御又道:“伏州如今紧要不过,我今回到此,是打算在外间再设一个阵法,做一些布置,以更好卫护此地。”

陈嵩欣喜道:“廷执愿意出手,伏州当可无虞了。”

张御摇头道:“只是以保万一罢了,东庭有许多东西极可能牵涉到上层力量,难说什么时候就会出现,故需提前做个防备。”

他也是联想到了自己养父留下的那些石板,这个事情,他也是准备在理清职司之后,设法弄清楚的。

还有在巡游结束之后,他还准备去往元都派一行。毕竟他负责守正职司,有些事是要事先予以防备的,元都派中不能再有上回那般事了。

他想了想,又道:“伏州这里,当有一位叫班岚的修士吧?”

陈嵩道:“有。没想到廷执也听说过此人,这位班玄修虽然名声极大,可是到此之后,却是勤勤恳恳做事,伏州这里不少事也由他帮衬操持,才能布置的妥帖的。”

张御道:“看来陈师兄对他颇为推崇。”

“自然……”陈嵩正如此说时,忽然有所反应,抬头看来,谨慎问道:“廷执,可是此人有什么问题么?”

张御道:“当初他在伊洛上洲相助高玄首做了许多事,我听闻了不少人对他的称赞,想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如众人所言。”

陈嵩神情微松,道:“原来如此,廷执若要见他,我这便把他唤来。”

平原某个台地之上,班岚正在指点弟子栽种灵株,上宸天覆亡这三年来,他一直在这里埋头做事,什么地方都没有去。

上宸天能派遣他来做内线,后来还能在一众同道中出头,自然能力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