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627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道:“前辈弟子年纪虽小,但却很是懂事,却不用他来人操心,在东庭那里一切安好,前辈找的一个好徒弟。”

瞻空道人却是摇头,叹息道:“现在是这般,往后却不见得,不怕道友笑话,我以前收得一个弟子也是懂事知礼,可现在却又太有主意了。”

顿了下,他又感慨道:“我元都一脉因为传承功法很是独特,使得弟子难寻,除了天资禀赋俱要上乘,还需和功法合契,同时品性也不能太差,要不然我师兄也不会找了这许多年了,就算数年前找到了一个,可不知道何处不合心意,后来又另去寻觅弟子了。”

说话之间,两人来到殿中,分宾主坐定下来。

张御令神人值司送上灵茶,瞻空道人拿起尝了一口,道:“这似是玉素道友那里才得灵茶?”

张御道:“正是。”

瞻空道人道:“也是许多年未曾品过了。”

张御道:“这次事了,瞻空道友是准备回元都?还在留在上层?”

瞻空道人道:“我得玄廷授一个‘观治’名位,待是准备在上层常驻。”

玄廷实际上是想他前来担任廷执的,毕竟当初在元都相助天夏驱逐上宸天后,玄廷便有过这等提议。

可这一次,他依旧婉拒了。

因为在他看来,这一次事端就是元都内部引发的动乱,玄廷不计较自己的过错已然算不错了,自己又怎么能厚着脸皮把这看作自己的功劳呢?

况且他这个人不喜欢处置俗务,更不擅长此事,只因为今次这事,他也吸取了教训,认为或许正是由于前次两边交流不多,才致有那等乱象,不能再重蹈覆辙,故是选择留了下来,担任了一个不担事的观治职位。

“老道这次本待早些过来拜访道友,听闻道友这几日在闭关,抽空推算了一下,知是道友今日或许有暇,才是来此拜访。”

张御微微点头,对此倒也不奇,这也是真修最为擅长的本事。修行日长远的修士,在天机演算上都很有一套,只要不涉及修道人根本,大多都能算准。

瞻空道人又道:“我与道友也算有几分渊源,不知有些话是否冒昧?”

张御道:“道友请言。”

瞻空道人稍显郑重道:“道友之能非我所能言,只是我观道友,气机平顺,神华内敛。这当是在规正自身,此事不能轻忽,我辈今日之悟,便是他日之行。”

张御若有所思,点头道:“多谢道友提醒了。”

瞻空道人道:“玄法一道我不熟悉,但大道之路,殊途同归。”他抬袖拿出一枚玉简,此是我元都门中收藏的一些道册,道友不妨拿去一观。”

张御看了一眼,没有离去接,道:“可是方便么?”

瞻空道人笑道:“没什么不方便的。我元都一脉并入天夏后,便不再是宗门了,况且今次之后,我也在思索,想将元都派典籍都是送入玄廷之中,今后谁人愿意来学都是可以。”

张御听他这么说,也便不再客气了,称一声谢,便将玉简接了过来,他想了想,又道:“道友元要将都将典籍送入玄廷,可是要改动之前定约了么?”

要知元都一脉此前可是独辟一地的,还可以遇战事不奉征召,现在看来,怕是要做出更大改变了。

瞻空道人道:“过去我二人总想着,这事急不来,怕门下许多人一下无法接受,所以仍是独辟一地,指望着用数百年时间一众同门慢慢扭转想法。可是没想到,任师弟他还是走错了路,既然如此,那我便索性强硬一回,替他们作一回主了。”

张御一转念,若真是如此,此回天夏不但借此危机肃清了内患,或许还能得一强援,不谈元都派这几位玄尊,似元都玄图这等镇道法器,价值就莫可估量。

瞻空道人又与他交谈了一会儿后,便道:“今次叨扰守正许久,以后老道当会在玄廷内外走动,下来与张守正打交道的时日尚多,就不打搅了。”

张御见此,便也没有出声相留,亲自送他出殿,待转回来后,便继续观书修持。

荒原之上,一座简陋但又颇具规模的宫庐之中,一座座精雕细琢,线条优美的雕像陈列在四周,而大多数都是一些女仙和灵禽走兽的形象,因为雕琢之人赋予了她们一定灵性,所以看起来,每一座都是灵动而又自然。

蒯荆已是来了多日了,这些天来他一直督促着廖凌的修行,可是对后者的进度并不满意。

他神情里中总是带着一种警惕和急迫,认真道:“师弟,你的进步太慢了,要知道,那些危险可是不会等我们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来,我们必须抢时间,你需要更加专注。”

廖凌身躯之外是一个光圈,他被束缚在这里不得出去,有气无力道:“蒯师兄,我已经尽力了。”

蒯荆摇头道:“不,我觉得你没有。”

“我……”廖凌真的想骂人。

蒯荆神情沉重道:“只能这样了。”

廖凌忽然一阵心惊肉跳,道:“你,你想干什么?”

蒯荆朝站在没动,朝某处看了一眼,矗立在那边的一座美轮美奂的神女雕像轰然崩塌。

廖凌啊啊叫了起来,喊道:“停手,停手!”

蒯荆肃然道:“师弟,我知道你不理解我的做法,但没关系,身为师兄,我会帮助督促你的,下来要是你不用心修持,那我就再打碎一个雕像。”

廖凌马上道:“行了行了,我炼,我炼,我好好修炼还不行么?”

他看着那碎成一地的雕像,心中痛惜无比,可是蒯荆拿这个要挟,他真是没办法,只能拼命去修持了。

只是十来天,他的功行果然提升了不少。

他当初能被荀季看中被收在门下,资质是自然是不差的,只他从来没认真修炼过,可光是这样,他都修到了元神照影的境界,现在为了保全自己的雕像,他被迫努力修持,功行自是在不断增进之中。

不过每次修炼,他心里都是在不停唾骂着蒯荆,恨不得后者去死,心里在想这么暗无天日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某一日,他忽然看到一艘飞舟从头顶之上飞了过去,他心中一喜,可随即又想到什么,看向蒯荆盯那边,见其盯着飞舟直看,心里咯噔一下,小心翼翼问道:“蒯师兄,不会以为这些人是来对付我们的吧?”

蒯荆看过来,讶道:“怎么会?师弟,我又不是疯子,不会把所有人都当敌人。”

廖凌松了一口气,这时诧异看着蒯荆从袖中取出了一副眼镜,拿软布擦了擦,就戴了起来。他目光有些古怪,忍不住问道:“师兄,你戴眼镜做什么?”

寻常一个修道人,便是五感敏锐,而说像蒯荆这个修为,在他看来差一步都要去到玄尊了,哪里会需要用到这种东西?

除非这是用来掩饰自己身份的,可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他又掩饰什么个劲?

蒯荆很认真的回答道:“这看着是一个眼镜,其实是一个法器。”

廖凌看着他,一时也无力说什么,只是蒯荆戴上眼镜后,他总感觉对方身上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蒯荆这时看了看天,道:“我想过了。”

廖凌疑惑道:“什么?”

蒯荆沉声道:“师弟,这些天见到你的功行提升,说明我的做法很有用。但只帮助你一个人,这对其他同门很不公平。”

他面上露出担忧之色,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身处在一个何等可怕的世界里,身为师兄,我也应该像帮助你一样去帮助他们。”

……

……

第两百零四章 险隘渡未平

混沌晦乱之地,某处道场之内,岑传正在此走来步去,似在深思什么。

方才他收到了钟廷执命人送来的消息,说是张御这一次成功解决了元都之患,此番又是立下了不小功劳。

他曾经是做过廷执的,很清楚当初元都一脉的归附,表面上虽是和天夏合并一体了,可实际上双方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天夏若不能将之成功融入进来,那么最后一定是会再出现什么问题的。

而不久前传来的元都一脉异动的消息,也是证明了他的推断。

他本以为这事情在最严重的情形下,可能会导致上宸天提前入侵,并且做好了万一的准备,可是没想到,这才几天过去,事情便被解决了。

而这次事情之所以能在极短时间平息下去,没有酿出更大祸患,除了玄廷策略得当之外,张御也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他心中也是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深深的紧迫和焦急之感。

因为他发现,随着张御所立功劳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自己怕是将无力与之竞逐了。

正在他焦虑之际,心神中忽然一阵感应涌动,他先是怔然,随即眼中现出几分激动之色,意识一下转到昌合府洲的分身之上。

他的分身从观台之上站起来,凝视西边方向,过了一会儿,便见一道浩浩荡荡,有若无边清水的光亮出现天穹上方。

此光照耀之下,他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界域,而清光之中则出现一个无比广大的道人身影。

他心下一紧,马上一个稽首,毕恭毕敬道:“见过大师兄。”

这不是对待寻常同门的态度,可在他本人看来,却是最为正常不过,因为他与梅商的本事,都是这位师兄代师所授的。

那道人自上传下了一道宏大声音:“此前你来书,说是元都生乱,玄廷要我准备随时出面镇压,现在情形如何了?”

玄廷当初为解决元都之事,也是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令张御前往元都,二是让岑传传书,让正清返归廷上。要是张御没能成功,那么随后就会令正清前去设法接着解决此事。

岑传恭声道:“回禀师兄,此事已经为那位张守正所解决了,师弟也是方才收到消息,还未来得及给师兄言说。”

那道人没作任何评价,只道:“如此便好。”语声之中带着自上而下的漠视,似是无论元都派之人还是张御,都不值得去多提及。

岑传也不敢多说,只是低着头。这时听得耳畔传来涌动之声,抬头一看,见那一道浩荡气光如倒倾海水一般轰然往天穹上方冲去,连忙一礼,大声道:“恭送师兄。”

幽原上洲,守正宫驻地。

沈乘安在收到宗门之事已是解决的传报后,又找借口在驻地内磨蹭了几日,看实在拖不下去了,这才从驻地内走了出来。

他觉得住在驻地其实挺好的,整日对阳高卧,想什么时候修炼就什么修炼,根本不去用管洲内的事情,除了喜爱的美食吃不到,也就没什么缺憾了。

他看了一下日头,想到回去又有做不完的事,叹了一声,道:“劳碌命哟。”他纵身一跃,霎时化一道遁光破云飞去。

在远远见到幽原轮廓后,他速度忽然放缓了,想到旁边一条定川河里白鱼的十分美味,却是慢慢停了下来。

他自语道:“我不是怕回去做事,我只是想吃鱼了。”

给了自己一个理由后,他掉头往那条大河飞遁而去。

到了他这个境界,虽然早是可以不吃任何东西了,可耐不住他喜欢,他总认为就算自己是修道人,可既在世间,要是没一点小癖好,那也太没人味了。

定川河本就距离上洲不远,他飞遁数个呼吸,就即来到大河之畔,他从天中降落下来,落在一块以往经常驻足的大石之上,信手一拿,手中便多出了一条奇长鱼竿,随后将鱼钩往河中甩去。

虽然他以的法力,轻易能拿起河中之鱼,这看起来是多此一举,可不是自己钓上来的,他感觉吃着没那么香。

而且他也不会多取,每次路过只需两尾,他认为什么东西一多,也就习以为常了,便就找不到里面那份滋味了。

鱼钩入水之后,他便在岸畔大石之上盘膝坐下,也不去刻意盯着,只是半眯着眼,边是调理内息,边是等待。

只是等了没有多久,一个声音突然自后传来,道:“沈师弟,原来你在这里。”

沈乘安一个激灵,差点跳了起来。

他没有回头,而只是以感应一观,在见到来人后,不由一怔,这才转身过来,有些诧异的望着远处所站之人,道:“你是……蒯师兄?”

蒯荆走了过来,他一身襕衫,面上驾着一副眼镜,看着十分儒雅,对着他微微一笑,道:“是我。”

沈乘安却是严肃道:“慢着,我与蒯师兄多少年不见,我怎知道你是真是假?”

蒯荆却是露出惊喜之色,十分欣赏的看着他道:“对,对,就是这样,沈师弟,不错,我们该对一切保持警惕,危险无处不在,外面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变成我们的敌人。”

沈乘安却是心道:“完了,怎么被这人盯上了?得快走,这家伙太麻烦了。”

当年他在离开荀季之后,还与蒯荆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是一个讲不通道理的人,你要是实力比他强,他会主动躲着你,可要是你实力比他弱,那你就要反过来听他的道理了。

他一拍脑袋,道:“我差点忘了,洲内有事唤我,不管你是不是蒯师兄,我今日不便和你计较,来日再与你言说。”

说着,他收了心爱鱼竿,便就纵光一遁,此时回头一看,见蒯荆仍是站在原地不动,心下微微一松。

不去管这位打得什么主意,只要到了上洲境内,身为玄府在册之人,此人若是再来搅扰他,自然会有玄府得修道人出面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