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615章

作者:误道者

可是没想到,宗门力量如此之大,居然还能够让白真山山主都不得再插手此事。

他神情凝重,道:“我们不能不管那些同门。”

若是那些同门自愿归回宗门的,他也是不会去阻拦的,不过就他所认识的那些同门,他敢肯定没有一个甘愿跑去受宗门制束的。

聂昕盈也是肯定道:“自然不能管,好在事情还有转机,按照小妹师父他老人家暗示,师父他可以庇佑我,那是因为我们有师徒名分,可是师父他无法庇佑诸位同门,因为诸位同门与小妹师父无有关系,老师就不好插手。”

她微露笑意,道:“所以可只要寻到一个名义上与所有同门牵连的玄尊,那么就可名正言顺遮护所有人了。”

江旬讶道:“师妹是说荀师么?”

他想了想,摇头道:“不妥,荀师早说过,我们自此之后就不再是他的学生,也不要用的他名义行事,再则找了荀师,那不更是承认我们是宗门弟子了么?”

聂昕盈抿嘴一笑,道:“江师兄恐怕还不知道,我们有一位同门已然成就玄尊,并且在玄廷也有一定名位。”

“玄尊?”

江旬心中一震,同时大为振奋,他不由自主坐直了身躯,急忙问道:“却不知是哪一位师兄?”

聂昕盈与桃定符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一笑,聂昕盈放缓语速,以清晰语声道:“这位并非是师兄,而是老师当年收下的一位师弟,只是那时江师兄已是离开了,所以未曾与他见过。”

“师弟?”

江旬更是吃惊了,下来他在询问了一番关于张御的事情,心中不觉震撼无比,三十岁不到便即成就玄尊?这是何等天纵之才?

他忍不住道:“这位张,张玄尊如此了得,为何荀师当日没有把他收在门下呢?”

他不认识张御,说起来也没什么同门情谊,所以他可不适合跟着桃定符、聂昕盈二人一同称呼张御为师弟。

桃定符道:“老师曾言,张师弟虽有资质,但不合真法,故是张师弟便去转修了玄法,他最终也是以玄法成就了上境。”

江旬不禁恍然,这才知晓张御为何修道如此之快了,因为玄修之中最上一等天资之人,譬如那等神元盈满之人,道理上一切条件满足,那是能在一夕之间便可入得上境的。

这位张师弟虽没这么夸张,但也十分了不起了,极可能便是那等天生神元满盈之人了。

他又道:“张师弟可愿意帮衬我等么?”

桃定符道:“我不久之前,张师弟说过,若是涉及同门之事,我们大可去寻他。”

聂昕盈道:“只是张师弟在东庭,而我们也只有三天时间,所以我们现在要尽快联络到可以联络到的同门。”

江旬点了点头,他目中泛起光亮,振奋言道:“虽然时间短了些,若放在我们或许来不及做此事了,可现如今有玄廷大能立下了训天道章,我们可以试着一寻!”

……

……

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天得所佑

桃定符这时想到一事,道:“原师兄也是在外联络同道,他四处奔波,怕是不及收我传讯。”

聂昕盈道:“师兄无需忧虑,小妹稍候把每一个同门都试着联络下,只要他们当中有一个见得原师兄,他就能知晓了。再说,除非玄尊出面,以原师兄的遁隐之能,可不见得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桃定符倒也同意这个说法。

这位原师兄最擅长遁隐之术,又整天在琢磨此法,看上去就想着以此道攀上境了,就连那天与他说话的身影,他也判别不出到底是假是真,这位只要不主动现身,不是玄尊还真不见得能找到其正身所在。

他道:“我先去与张师弟打一声招呼。”

而在桃定符走后,江旬忽然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忧道:“张玄尊虽然如今是玄尊,可是宗门也是势大,并且门中疑似有数位玄尊,他们若是联合在一起逼压,张玄尊能够扛住这等威迫么?”

他倒不为自己担心,大不了被宗门寻去,而张御明明是玄尊,自己是可以脱身事外,不必趟这摊浑水的,要若因为他们被牵累进去,或是被玄廷责怪,他也是过意不去。

聂昕盈问道:“师兄放心,小妹方才说了,张师弟不同于寻常玄尊,乃是有名位的玄尊。”

玄尊与玄尊是不同的,有名位的玄尊与无有名位的又是不同的,前者只是代表了功行境界,后者则意味进入了上层的统摄层。

她是玄尊弟子,十分了解这些,也知道有名位的玄尊的份量,但是其他人未必清楚,故她也是于此稍加解释了一下。

江旬听完,这才理解。

可这引得他更为感慨。他原先以为聂昕盈已是他们这些人中前路最好的了,但没想到这位张师弟却是更为了得,而且说起来后者所受到的师长指教,反而是他们之中最少的,这更不容易了。

不过聂昕盈这么一说,他倒是对此事更多了几分信心了。

桃定符出了白真山后,便即寻到了驻留在玉京之中的杨璎,他知道杨璎身边有着东庭玄府的玄修护持,凭此当是可以通过训天道章找到张御的。

杨璎上次就是找到了桃定符和聂昕盈二人才得顺利办成东庭升府之事,现下她自是自义不容辞,立刻唤过嘉月,道:“嘉月师姐,此事就交给你了。”

嘉月站了起来,小心道:“是要我联络玄首么?”

桃定符打一个稽首,道:“事情颇急,拜托这位道友了。”

嘉月可不敢受,赶忙避过,再是万福一礼,道:“前辈言重了。”

她定了定神,心下一唤,将大道玄章唤出,随后寻去张御那处,她试着呼吸了一下,才敢发声道:“玄首可在么?弟子嘉月拜见。”

待得光幕之上有人影现出,她不敢去看,低头敛衽一礼,道:“玄首安好。”

张御她自是见过的,当年她还当面受过指点,可现在张御不仅是玄首,且是一位玄尊,故她此刻有些紧张。

张御声音在她心神之中响起:“不必多礼,可是玉京这边有事么?”

嘉月赶忙以明观之印现出背后桃定符,杨璎等人,道:“是桃道长这一回要找寻玄首,说是有紧要事机。”

张御道:“你告诉桃道长,有什么话由你转告于我。”

嘉月道了一声,“是。”

桃定符将大概事情说了下,因为隔了一个人,他没有说得太明显,不过他知道张御应当是能明白他的意思的。

张御听得转告之后,对嘉月言道:“你告知桃道长,就说我已是知晓了,也不用担心那些同道,若是赶不及来玉京,可去往各洲守正宫驻地暂留,自可得有护持。”

嘉月当下将他话转述给桃定符知晓。

桃定符听罢之后,便就谢过嘉月,立刻转回白真山,说明情形后,聂昕盈没有耽搁,立即着手安排,试着将此消息传至各同门所在之处。

一晃之间,两天过去。

翼空上洲之北,乃是幽原上洲,这两洲之间,亦是有着广大阔土,守正的分洲驻地便落在此间。

此时在驻地高台东面的宽长台沿之上,盘膝坐着一名望去三十余岁的道人,他面相很是英俊,一身黑色道袍,在阳光底下眯着眼,抱袖而坐,模样看着有些懒散。

有一名弟子自台沿另一处走来,向他递上一物,道:“沈道修,驻地的牌符在此。”

沈道人展开袍袖,站起来,将牌符收过,稽首道:“这位同道有劳了。”

那弟子还了一礼,便就离去了。

沈道人拿着牌符看了几眼。

就在昨日,他得到了聂昕盈的传报,了解到宗门正四处找寻他们这些以往曾在荀师门下修过道的学生。

他是怕麻烦且又有些懒撒之人,在幽原上洲只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其余事一概不过问,被宗门找上,在他看来就是最为麻烦之事,所以也就接纳了聂昕盈的说法,往守正驻地来避风头。

他暗忖道:“既然聂师妹说来了这里无碍,应该能挡住宗门吧?若是不成,我却只能躲去荒原之中了,唉,当真是麻烦,这世间承负何其多也。”

他也是心里抱怨,他修他的道,宗门管宗门的事,彼此两不相干,何必找到他头上来呢?不知道越折腾承负越多么?

他收好牌符,正待坐下时,却忽然天空一暗,整个驻地忽然被一大片阴影所笼罩,他不由一眯眼,往上看去。

上空金光一闪,有一名道人出现在了那里,其手中持有一枚玉符,道:“弟子沈乘安,宗门相召,符印在此,随我速归!”

沈乘安看了几眼,懒得说话,只是把手中刚捂热的牌符冲着上面一晃,意思是我和你不是一个统属,你不要来找我,有本事找上面去。

那道人冷笑道:“你们这些人,果是如折师妹所言,一个个桀骜不驯,不遵门中规矩,既你不愿走,那就由我来代劳了。”说着,他将手中玉符往下一掷,就有一道光华直奔下方而来。

可就在这时,驻地中那一根玄柱之上却忽然爆发出一阵光芒,那玉符撞在上面,却是轰然破散,化为点点光芒散开。

那道人一惊,望下面的玄柱,怔了半晌之后,终究没敢再动,最后一声不发,就如来时一般离去了。

沈乘安见那天上阴影散去,天光再显,心里琢磨了一下,把那块牌符小心收好,不过胸膛却是挺起了几分。从此刻起,他沈乘安也是有后台的人了。

而这个时候,韦廷执在奉命之后,就离了上层,来至内层之中。他停在天中,拿出了一枚玉符,往外一抛,此物就化一团光芒散开,融入了大气之中。

元都派整个宗门都是落在镇道法器之内,并时时在内层转挪,除非真的撕破脸皮,以清天星盘全力搜寻,不然很难找到其之所在。

从这方面说,他猜测上宸天此前迫使他们动用星盘之举,许并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给元都派立造分离出去的条件。

若真是这样,这计谋其实很是高妙。这是暗中给了不安分的人一个机会,不安分的人自然就跳出来了。

他在这里等了一会儿之后,便见上空有出现了一个椭圆形的法器,其正在大日之中,将天光遮掩了去。

他打一个稽首,道:“玄廷使者韦梁,前来面见元都一脉诸位道友。”

元都派早前便已申明,已然化去宗门,并入天夏之中,故他以元都一脉相称,而非是再说原先宗门之名。

他话音落下后不久,一道金光自上将落下来,并垂落在他面前。

他整了整袍服,便就走入进去,随着那金光一闪,他发现自己已是出现在了一座流淌着悬空瀑布的浮山之上,有一名身着的鹤氅道人站在不远处,对他打一个稽首,道:“韦廷执有礼,掌门师兄命我前来迎候。”

韦廷执微微一皱眉,他还有一礼,谨慎言道:“王道友,韦某这便随前往面见任道友。”

王道人看他一眼,态度依旧和善,笑道:“韦廷执随我来吧。”

元都山门这里经过了历代营造,风光景物格外秀美,称得上仙灵荟萃之地,就更有大道自然之意趣,便是玄尊观来,也是心旷神怡,只是韦廷执一路走来,却是无心多看。

王道人道:“韦廷执是第二次来我元都吧?”

韦廷执道:“确实是第二次。”他顿了下,目光注去,道:“不过眼前所见之景,似与往日有所不同。”

王道人笑了笑,道:“韦廷执却是不知,我元都挪移换空,景物多变,对应天外二十八宿,有二十八处外景,又有日月二殿,却是对应日升月降,阴阳轮转之理。

前次韦廷执所往之地,乃是月殿,如今阴阳变易,却是轮到日殿为正,我如今正好是去往日殿路上。”

韦廷执道:“日月轮转以为值,贵方显是看重天理,知晓正序为何,也如此方得行正道,恰如那天地之分,乃是清升浊降,若是浊在清上,那便是头重脚轻了。”

王道人笑道:“道友此言谬矣,天地不同,则道理不同,怎可用一世之理框尽诸天之理?似如此世之中,浊潮一至,则必然天地大扩,诸星重列,此浊者,才是推动万物变转之主宰,故不拘窠臼,顺天应机,方唯正道!”

……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寻机趁势易

韦廷执没有继续与王道人争辩,他只是以此试探确定王道人的态度。

而眼下看来,王道人其实偏向于宗门那一路的。

他心中寻思了一下,元都派这一辈,那位自称掌门的任殷平乃是上代掌门的三弟子,上面其实尚有两个师兄,分别是荀季和瞻空。

这两位都是倾向于天夏之制的,要是这两人愿意站出来,当能压制这一位。

他状似无意问道:“我上回来时,乃是由瞻空道友招呼的,不知瞻空道友和荀道友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