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85章

作者:误道者

年轻道人笑了笑,他看向二人道:“我来只是想说,我们虽未被老师收入门下,可彼此终归是同门,有些事情,该当互相携手才是。”

聂昕道:“师兄所言,是什么事?”

年轻道人意味深长道:“我只是先来提一个醒,桃师弟、聂师妹,到时候你们自是会知晓的。”说完之后,他身影顿时化散为一团烟雾散去了,只有一粒微小尘埃落在了厢座的地板之上。

桃定符看了看,当即推断出来,道:“原师兄当是昨日来过这里,留下了这一个虚影,他料到我们今日会来这里。”

聂昕盈略作思量,道:“桃师兄,你觉得他说得会是什么事?”

桃定符想了想,摇头道:“不好说,不过原师兄他追随老师许久,知道得东西确实我们比我们要多得多,他应该不会信口胡言。”

聂昕盈坐直身躯,道:“那就不去管他了,既然他说我们迟早会知道的,那便等着就是了。”

璃玉天宫。

孟嬛真自外乘云而来,落下身形后,便步入了自家宫室之内。

她如今已是被授予了玄正之职,做事也是十分认真仔细,每日除了修持,就是出外巡查。

当然,玉京这么大的地方,只靠她一个人是不成,就算她是修道人也照应不过来,故她也是招揽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道友帮衬。

而这里面自然也是少不了玄修的,因为训天道章的缘故,用玄修才能迅速掌握各地的动向和及时传递消息。

不止如此,由于玄修大多数是从凡俗中来,所以在处置态度上比对世事较为淡泊的真修要好用的多。

她隐隐察觉到,这么下去,或许会有什么不妥,可她又无法去改变什么,就像乘渡于舟上,孤舟一人无力对抗逆势,只能顺流而行。

她一路来至内殿,她在摆放着琉璃水漏的明光大堂内坐下,稍作调息,就拿起案上的一叠叠补遗文书看了起来。

待勾画之后,她不禁揉了揉眉心。

守正的事务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困难的多,特别是在玉京这个地方,一件事的背后,往往牵扯到更复杂更多的事情,就算是她,处理起来也是感觉颇觉耗费精神。

实际上要不是她琉璃天宫嫡传弟子的身份,换一个人毫无根基的人来,那一定会是寸步难行。

这时一个女修走了进来,将一匣丹丸递上,道:“方才从白真山那里拿过来的,上好的调神丹丸。”

孟嬛真拿了过来,道:“多谢阮师妹了。”

阮师妹在一旁坐了下来,道:“师姐这么疲惫,不如去看下最近的盛剧如何?”

“盛剧?”

孟嬛真摇头,虽然师门里不少同门对此很热衷,可她平日不看这些东西。

阮师妹鼓动她道:“这个可和以往看见的盛剧并不一样,推荐你去看下,很是振奋人心……”

孟嬛真漫不经心道:“有什么不一样?”

阮师妹眨下眼,道:“这个盛剧是一个偏远府洲,嗯,东庭所编演的,据说是完满还原了东庭这百多年来的兴衰过往……”

“东庭?”

孟嬛真心中微微一动,她面上无奈一叹,道:“好吧,就听师妹的,我去看一看。”说着,她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阮师妹看着她的背影,微微一笑。

璃玉天宫的观览的盛剧的地方与外不同,因为琼英也是喜爱观看盛剧,又不喜与外人相处,故是以玄尊之能建造了一座大琉璃宫,看得不是歌舞,而是映照而来的虚影。

琼英十分厌恶那些固定的剧情,所以每回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加以改变,这里的盛剧更为贴合真实不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可随着观剧之人的心意而变,法力愈强,能改变的地方越多,某种意义上也能算是修行。

孟嬛真在琉璃宫内坐下之后,知道为什么,心中略有紧张,她定了下心绪,试着转运了一下法力。

周围骤然一黯,而后再是一亮,她发现自己站在了一艘大舟之上,周围海波汹涌,这一幕景象她似曾相识。

这时她似是想到了什么,疾步来到船舷一侧,目光略带着一丝期待和急切,在数百艘舟船之上来回看着。

可待看了下来,却没有她所希望见到的人,眼眸略黯。

只是这个时候,她听到了脚步声自后传来,身躯忽然一顿,并缓缓转过来,一个温润如玉的白衣男子站在那里,手中拿着一根玉箫,红色的穗结在那里随风晃动着,她的眼眸一下湿润了。

那白衣男子正对她微微而笑,并朝她伸出手来。

她凝视这个男子,旋即也是露出微笑,向前伸出手去,下一刻,两只手紧紧扣在了一起。

她转过身,与那白衣男子肩并肩站在初升的朝阳之下,看着前方壮阔的海陆,轻声道:“这一次,我和你一起。”

……

……

第一百四十章 尘喧引风云

时间一晃到了四月,东庭府洲的盛剧在这一个多月内,在内外各洲宿迅速传播开来,而此后所引发的回响却是极其强烈。

首先是在真实程度上,以往无有一个盛剧能与之相比,不夸张的说,今后的盛剧都会因此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而里面所表达的内容更是让人感佩,有许多人都是被里面一些人物和故事所感动。

这便直接导致了前往东庭府洲的飞舟骤然增加了许多。

且由于太多人来,一时之间,差点使得本土与东庭的往来通路为之阻塞,又紧急多开辟了一条航路,增设了数十驾载运飞舟方才解决了此事。

不过因为盛剧如今还在展演之中,所以看去这股势头非但没有停歇下来,反而有愈发高涨的趋势。

项淳对此很是高兴,本来迁徙人口大多数是出于玄廷的安排,有很多人其实是不情愿的。

但是这幕盛剧一出,却有许多人一下被打动,他们感怀于原来东庭都护府的不易,俱是纷纷自愿往东庭来。

由此还带来了一个意外之喜,玉京因是知晓东庭以往确实较其余三大府洲不易,经过考虑之后,建立洲治的耗用,又是减免去了一成。

项淳也没想到,一幕盛剧居然能带来如此之大的作用,这放在以往无论如何也是想象不出的。

世界慢慢变得连他也有些看不懂了。

范澜借着呈报书信之机,却是提醒道:“师兄,近日来我处之人多了,那去往其他府洲的人必然少了,这会否有引得他们不满?”

项淳道:“师弟提醒的好,此方面不得不虑,我会告知玄首一声的。”

表面上看,四大府洲各凭手段,现在这一切东庭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赢来的,为何要需去看别人脸色?

但有些事情,远不是靠道理能说清楚的。

他也唯恐给张御带来麻烦。毕竟其余三大府洲的玄首也是玄尊,而上层的事情他不好判断,要是这几位万一因此和张御过不去,反倒是不妥,故他下来也是唤出了训天道章,向张御道明了此等担忧。

张御闻报之后,道:“此事无碍,项师兄尽管放手去做便是。”

他十分清楚,眼下局面要说惹人不满,肯定是会有的,可若有玄尊说要与他过不去,那肯定不会是单纯为了此事,而他对此也不是没有任何准备的。

项淳得了他回应,心中一定,道:“属下明白。”他想了想,语声略带振奋道:“如今本土对我的支援也多了起来,还有民间捐赠,原先估量要用三载,现在看来,只要再一年多的时间,新洲治就可筑成了。”

张御微微点头,道:“此事免不了府洲上下同心协力,只越是这般,越是要小心,谨防外敌搅扰。”

项淳郑重应下道:“是,属下定会看紧的。”

昌合府洲。

玄府正殿之内,莫道修紧紧皱起了眉头,向着下面的林玄修问道:“近来来的人这般少么?”

林玄修无奈道:“因为那一幕东庭的盛剧,本来决定到我们这里的人都选择往东庭去了,这等事需得出于自身意愿,我们也无从干涉。”

莫道修走到窗台口,那里可以看到大量自本土送来材物正被运去仓库之内,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力去将之变为府洲的力量。

再这么下去,扩府之事可能要四五年甚或更久去完成了,他叹道:“一步慢,步步慢啊。”

林玄修叹道:“林某现在已是无计可施。”

莫道修想了想,道:“这般,我去见玄首。”

林玄修道:“玄首不问外事,怕也解决不了此事。”

莫道修摇头道:“这次较量,既是我辈的较量,也当是上层的较量,我们这里赢不了,那就要看玄首那边了,除非玄首并不希望立建功业。”

林玄修道:“主事的意思是让玄首上言,让玄廷出面调和此事?”他一转念,这也的确是个办法,若是玄廷出面干预,此势必可刹止。

他不禁有些羞惭,虽然最后要玄尊出面挽回局面,显得他们有些无能,可这总比眼下窘迫来得好。

莫道修道:“你先回去吧。”

林玄修行有一礼,便就退去了。

莫道修则是整理了一下袍服,便沿着主殿后方的虹桥,来至丹湖法台,一路行至上方,站定之后,他对着前方打一个稽首,道:“见过玄首。”

岑传背对着他道:“什么事?”

莫道修道:“近来由于东庭府洲一幕盛剧,引得四方人心动荡,本来欲往我三府洲过来之人,结果都是往东庭去了,这恐会使得我扩府之事因此耽搁,故是来向玄首呈禀。”

岑传道:“你来找我,看来是没有办法了?”

莫道修坦承道:“属下无能,只是四府并举一事,乃是玄廷所定,如今独盛东庭一府,怕也与玄廷期愿不合,唯有请玄首向玄廷进言了。”

岑传思考片刻,道:“你去吧,我会设法解决此事的。”

莫道修心中一定,道:“是。”再是一礼后,他便退了下去。

岑传则是看了一下天穹,这些时日他一直在想那日论法之后钟道人与他说得那番话。

唯有他将正清一脉的修道之地归并入天夏,那才可得玄廷的真正信任。

但是他一直未曾下定决心。

正清虽然在闭关前说过,下来一切事情由他作主,可他始终不敢有所逾越,怕做错了什么事。

还有一个,他对玄廷还是有些不信任,隐隐然将那里当做退路,玄廷要他斩断退路,他又如何愿意呢?

只是自毕明归来后,他也是意识到了一点,对于那些身在天夏之外的玄尊,玄廷不只是不看作自己人那么简单,还隐隐当作敌人对待。

这样的话,玄廷对他永远是警惕的,他设想由玄廷内部打开缺口的,并往上重新获得权柄的可能将是很小。廷执的位置,或许就无法坐上去了。

他想了想,忖道:“是否该给大师兄去一封书信,问一问此事呢?”只是他方才如此想时,忽然见远空有一道光亮飞来。

他立刻认出这是师弟梅商送来的符信,当即接了过来,可是打开一看,却是心头一震,因为这上面赫然是他大师兄正清的笔迹。

书信之上又言,有些东西该舍就舍,正清一脉所居地界既然是他们以往所立造的,那今后若要用到,也随时可以再立,没有什么必要非要把持在手,没得阻碍了自己的前路。

他看罢之后,不禁感叹道:“师兄,这一切都被你料到了么?”

有了这封书信后,他心中也是寻思了起来,若是将正清一脉的地界归并入玄廷,那倒是可以此与玄廷做一个交换,譬如在四大府洲扩府一事上稍加平衡一些,而不是让人全被东庭吸纳走。

想到这里,他当即意念传去正身之所在。

岑传的正身此刻已是在混沌晦乱之地开辟了道场,察觉到分身传来的心意之后,他思忖了一下,当即伸指一点,化出两封符书,随后一挥袖,一封送去了首执之处,一封则送去了钟道人处。

钟道人此刻正在妙皓道宫之内打坐,底下道童走了进来,把一封符书递上道:“上尊,岑玄首有书信寄来。”

钟道人令道童自去,将书信拿在面前,此书倏尔化气光散开,他看了一眼,看罢之后,他精神微振,思忖道:“我本在寻思限碍那训天道章,岑道友今回倒是送来了一个口实。”

他当下来至殿壁之处,起袖一拂,上方有两道光亮显现出来,道:“崇道友、长孙道友,下月廷议,望你们二位能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