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74章

作者:误道者

毕明道人毕竟是玄尊,立刻理解了训天道章意义何在,这道章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天夏的格局,且天夏的变化也将随之带来更大更为深远的影响。

五位执摄给予此番奖励,根本不为过。

而他此刻也是明白了,难怪方才未曾见得张御通传朱凤之举,后者也便就来了,本还以为早有定约,原来竟是利用了道章。

朱凤道:“张守正如今不仅是守正,更是东廷府洲的镇守,这位自任守正之位以来,内外争战,无一败绩,道友可还记得当年我等离开天夏后,到了正清一脉地界之上,曾与正清一脉有过一场论法么?”

毕明道人道:“自是记得,正清法力高绝,我远不是此人对手。”

朱凤道:“当年我与论法的是乃是正清师弟岑传,他的实力也是不弱,我当时只是靠着玄异及神通勉强论了一个平手,而不久之前他曾与张守正论法,结果却是岑传败北。”

毕明道人更为惊异,由于曾经有过接触,所以他十分清楚岑传的功行修为,而有了这一位做衡量,他立刻便对张御的实力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不过这时,他也是讶异道:“怎么,正清一脉也是归回天夏了么?”

朱凤摇头道:“目前只是岑传一人回来,只是在我看来,这位能以归来,也一样是由于张守正的缘由。”

毕明道人既是好奇又是不解道:“此作何解?”

朱凤道:“因为训天道章只有玄浑二道可用,而如今各洲宿之镇守,大半皆是浑章修士,有此道章,玄修未来之崛起已是可见,正清一脉却是一直力主打压玄法,这个时候廷上有人需要他们回来。”

毕明道人听完之后,思忖片刻,也是认同此言,他忍不住感叹道:“这位张守正一人怕是改变整个天夏未来之走向了。“

随着他对张御了解越多,对后者越是敬畏,明白张御此前之言并非空口大言,而是果然能有办法办到的。

而且以张御如今的实力,换作是他在这个位置上,若有不从,上来起法力镇压就是了,哪会有这么有耐心说话?

若是没有武力光去讲道理,那没有谁会去真正理会,可这位明明拥有武力,却不滥用武力,更愿意宣讲道理,这就让他十分感佩了。

朱凤劝他道:“毕明道友,如今不同于以往了,天夏也非是过去神夏了,我也是看明白了,我当年也是看不穿,白白承受了两百多年的苦楚,而今你既得守正为你呈书,能够归回天夏,那也该当抓住这个机会才是。

躲在荒原之中修行勤修千载,却也未必见得能胜过运炼玄粮百年,既如此,那又何必去受此苦磨呢?”

毕明在他劝说之下也是渐渐改变了心意,他感慨道:“想不到我离开天夏不过两百余载,世事竟生如此之变化。”

其实放在古夏之时,两百年可是短短一瞬,根本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也就是现在天夏,以往因为造物和玄法,现在又因为训天道章的出现,过一段时间就会一点新的变化,说得上日新月异。

而在两人说话之时,张御则是立在一旁等候,这时心中忽有感,便唤出了大道之章,见是风道人传语,道:“风道友,可是廷上有回应了?”

风道人道:“正是,我正要告诉道友一声,只要能证实毕明道友这两百年来无有勾连外敌之举,那么廷上当可为毕明道友发下一封赦书。”

张御点首道:“多谢道友了。”

风道人言道:“道友言重,此是小事,不过我有一事转告道友,方才南穹天翼宿吴镇守传报,有一名外层修道人遁入了内层之中,此人很可能是一位玄尊,从其行迹上看,应是落在了本土之西的荒原之上,还望守正多多留意。”

……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由缘不由身

张御听到来人落至本土之西的地界之上,不由眸光微动,他现在可就是在西面荒原,不过西面地域旷阔无比,光是一个笼统的方向,可无法确定人在何处。

这就需要感应察知了。

他需得尽快把这里的事情处理结束,而后再去找寻此人。

他道:“多谢道友有传告。”

风道人忙是客气几声。

张御与风道人别过后,便抬头看向前方。

此时毕明道人已是从那怪鸟颅顶之上飘落了下来,并与朱凤一同向他这处走了过来。

到了近前之后,他对张御打一个稽首,道:“张守正,我从朱凤道友那里听说了很多,也了解到了许多,才知张守正行事宽仁,一直是在照拂在下脸面,毕明并非不知好歹之人,愿意跟从守正一同回去。”

张御颔首道:“如此甚好,毕明道友也不用担心什么,方才我得玄廷风廷执传告,玄廷已是同意为毕明道友下得一封赦书。只是毕明道友须得证明,这两百载内不曾与外层修士和异神神怪之流有过勾连。”

毕明道人闻言一阵惊喜,虽他无有训天道章,无法去证实什么,可他已是同意归去,张御也没有理由拿此来诓他,于是他再度致谢道:“多谢守正,毕明感激不尽。”

顿了下,他又十分诚恳言道:“守正请相信在下,我这两百年来一直在此荒原之中闭关坐守,期间不曾与任何外人有过往来。”

说着,他叹了一声,“实则这片荒芜之地,两百年来也只是毕明一人在此而已,算到现在,除了张守正和朱道友两位之外,还并无一人来过。”

然而,就在他这句话方才落下的时候,,张御却是眸光一闪,转首往一处方向看去。

而短暂片刻之后,毕明、朱凤二人的感应之中也是觉察到了一股异状,有一个晦涩而陌生的气息正在朝此过来,那无疑是一个修道人,且应该与他们身处同一个层次。

朱凤试着问道:“守正?”

张御淡声道:“来者非是天夏之人,我方才收到传报,说是有外来玄尊闯入内层,想来便是此人了。”

朱凤眨了下眼,随后眼神微妙的看了毕明一眼。

毕明此刻神情略微有些发僵。

他方才才信誓旦旦说自己这两百多年来无有访客,可随即就有外来玄尊出现,这仿佛是在与他作对。

他心下暗恼无比,这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到此,这下反倒是有些说不清楚了。

他打一个稽首,出声道:“守正,此人既来犯我天夏,毕明身为天夏之人,理应驱逐外敌,现愿意上前擒捉此人!”

朱凤也是道:“此事朱凤也是责无旁贷。”

张御看了两人一眼,他知道毕明是急于洗脱嫌疑。实际上对方不太可能是与毕明有牵连的,不然也不会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朝此处过来,应该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可他也知,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有时候看似巧合的东西其实未必是巧合,多半也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的。

他点首道:“既然如此,两位就随我一同会一会来人吧。”

语声落下,他身上心光一长,霎时就化一道盛大清光从地陆之上升腾而起,往感应所在的方向遁去。

朱凤、毕明二人也是各自驾起一道华丽遁光,跟了上来。

金郅行一进入裂隙,就一路往另一枚残印可能落有的地方快速飞遁而来。

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穿渡的那个裂隙就在翼宿边上,只要一有人经过,那么势必就会惊动这里的守镇,并迅速上报给玄廷知晓。

但他同时也是清楚,只要自己不是落在天夏本土,那么就算玄廷立时作出反应,追寻到他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他若能在玄廷玄尊找到自己之前,抢先找到那一枚残印,进而用此提升自己的目印能力,那么他就能获得避开玄廷追索的能力。

只要达成了目的,那么是退是进都是容易了。

从外层进入内层是较为麻烦,可从内层到外层,那就相对容易些许,要实在无路可走,大不了施展神通隐遁之能往玉京方向去,借助那里的裂隙逃遁试着出去。

故是他一开始便在全力飞遁,以期尽快达成自己的目的。至于路上可能遇到的异神神怪,他根本不屑理会。

这些东西纵然撞见了,大多也赶不上他飞遁之速,便有极少数古怪的神异力量依附上来,神通一转,就可摆脱了去。

眼见得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他心里也是火热起来,只是就在这个时候,却是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强横气息扫来,他心中顿时一惊。

因为这分明是修道人的气息,在内层出现这气息,那对方无疑就是天夏玄尊了,他不自觉的放缓了遁光,不知是该进还是该退。

然而他还未等他考虑清楚该是怎么办,接下来又是两股气息接连撞进了他的感应之中。

他一时也是懵了。

居然有三位天夏玄尊?

他一时也是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计划早就暴露了,还是这本就是一个陷阱?

尽管脑海之中还在忍不住寻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等他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的身体已是在压力迫使下服从本能,先一步返身逃遁了。

他知此刻唯有先逃遁了再说,于是一转心光,身上此时闪现出一个巨大的虫豸,像是一个背负巨壳的甲虫,又像是一大一小两个巨丘叠在一起,背后更有数个眨动的狭长眼目显露出来。

这是他接纳了目印残印之后,重新调整的观想图“关负”,看着臃肿庞大,可实际上极擅飞遁,又有避闪危劫之能。

这观想图一出,他顿以比过来之时还要快上一分速度,迅速远遁飞去。

张御察觉到来人正在急切遁逃,他并不急着追上,仅是稍稍提升几分心光。

他能看出来,对方已然不惜全力,如此飞遁定然极为消耗心力,那他此刻只要保持速度,不被其甩脱就是了。

这是战术上的正确选择,可以省些力气克敌,那自然省些力气,毕竟修道人什么玄妙神异的手段都有,斗战起来不是说你修为高神通多就一定能赢的,有削弱敌人的机会那自然尽可能的利用。

毕明道人驾驭遁光追在后面,仅仅是落后张御一步,此刻他心中暗暗佩服,张御现下所表现出来速度可谓游刃有余,可以看得出来这还绝然不是上限。

他从朱凤处得知,这位与人战斗,从来都是正面对战,少有游斗回避之举,并不以是遁速闻名的,这就十分不容易了,连属于“短板”的一面都如此扎实,那擅长之处一定更是了得。

因他已是下定决心回转天夏,也有意在张御面前表现一二,故在后面传声言道:“张守正,在下擅长飞遁阻敌,不如守正给在下一个机会,上去追截此人。”

张御知他用意,也未驳他求情,道:“那就劳烦毕明道友了。”

毕明得他同意,精神一振,立时把大袖一展,仿佛一双翅翼振开,随着衣袍之中有一团彩雾扩散开来,整个人竟是已于一瞬间化变为了一只有着华丽羽衣,头生翘冠,前有长喙的硕大凶禽。

张御这时也是看了他一眼,他知晓古夏的那些异修虽然无法修成人身,但是人身修道士却可通过神通之术还有混血之术化变成为异类,从而拥有这些异类所用的能力,但知晓归知晓,这等变化如今也是第一次见到。

毕明只是翅翼一展之间,翼下便有神通生出,仿若虚空遁行一般,眨眼之间便出现了金郅行的上空,而后腹下两个利爪向下就是一拿。

可是利爪下探,却感觉如同探入了重滞粘稠的泥沼之中,知晓另有玄妙,不等变化上来,身上有火光腾升,顷刻驱散阻碍,两爪再是向下一拿,顿将对方捉住,可爪下这时一重一轻,对方竟是借用了某一种遁法及时脱身了出去。

可虽然没有能一下将之留下,他目的却也达到了,对方被他截住了一瞬。

可这个时候,他却感到对方骤然从感应之中消失,那硕大黑影也是一用不见,这一变化也是让他身形为之一顿,方才争取来的优势霎时化无。

他暗哼一声,从长喙之中发出一声类似鹤唳的尖长啸声。

此非寻常声响,而是神通法术,声一响起,四方同应,山川河流,地陆天空皆有回应,此中唯有一点不谐存在。他妖异眼目一冷,毫不犹豫朝那追了过去。

金郅行现在不敢停下对敌,只是拼命逃遁。同时他也是借着观想图上眼目察观后面三人,他不认识朱凤、毕明二人,但张御的画影他却是见过的,心中不由暗暗叫苦,这一上来就被玄廷守正盯上,那是万分糟糕之事。

更别说此刻对面乃是三人,自己没有半点取胜的可能,而追在后面似人似鸟的东西偏生遁法神通还胜他一筹,却是连最后逃遁的机会也是失去了。

他心中也是暗暗后悔,早知如此,先用目印探查一番了,也能提前躲开了,奈何此术十分耗损元气,不到关键时刻,他又哪会去随意使用?这一切只能怪是天数使然了。

他暗道:“看来唯有走那一条路了。”心念电转之间,他心光一运,背后观想图上的眼目就一起闪烁起来。

……

……

第一百二十五章 从势可凭心

金郅行明白这是在内层,自己行踪被玄廷发现,那基本就是死路一条了,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形下,是没有翻盘的可能的。

眼下唯一可走之路就是投降了。不过这非是他临时起意,也是他事先想好的退路,他又不是蠢人,哪会真的眼巴巴跑来送死?

他早就心中谋算好了,若是行事一切顺利,那自不必说,可要是被天夏玄尊截住,那他就宣称自己是特意前来归附天夏的。

现在明显是天夏势大,上宸天和幽城隐隐有些撑不下去了,那他为什么还要跟着幽城这艘破船一起沉呢?趁着天夏还能接纳的时候早点跳过来不好么?

只是眼下被追杀,他不识对方身份,故是不敢放弃抵抗,生怕对方为了战功先把给自己给弄死,必须寻到一个机会,向张御这位玄廷守正表明态度。

此刻他观想图上眼目这一闪烁,立时窥见到了一丝毕明的破绽。当然,每一个修士在斗战之时都有破绽,只看能否将之把握住,而这个破绽正是他现在能够抓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