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32章

作者:误道者

这里他自是能够理解,因为道行缘故,修道人所能感应到的,都只是道印的一部分,而并非是其全部,想要完全掌握,那或许要等到达到与道印一般层次了。

若是同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修道人感应到同一个道印,并各是分持一部分在手,那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就言印来说,这却是没可能如此了。因为他以言印成道,又是玄法开道之人,所以可以肯定,现在以道印成就就他一个。

且还以此立刻立了训天道章,所以世间所有能够感察到的言印都是把持他在手里,或者说,便有部分言印出现,也都会第一个为他所获。

而他功行每上升一分。言印自然也就随之完满一分,也就等于将其余残缺的部分陆续收归了回来。

可其他的道印就不好说了。

不过从他自身来看,哪怕只是握有其中一部分,也可以藉此设法归合其余,就看到底能不能拿到了。

他之前曾听闻有一名弟子拿到了道印,被一位廷执收归门下,可后来查了下来,却发现并无这等记述,要么当真无有这事,要么就是被人有意遮掩了。

他想了一想,不管真相如何,自己都可以慢慢将其余道印找寻起来,若能寻到,不定就能补全自身道法。

正考虑之时,外面值司神人道:“守正,上廷的功赐送到了。”

张御起得身来,行至外殿,这一份谕旨接过,打开一看,这一回斩除异神,玄廷嘉功,赐一炉运灵丹丸,玄粮五钟。

这次所得,可比擒捉朱鹚那一次差远了,

不过他知晓其实这次功赐不止这些,其中还有一些是赐给推算天机的玄尊的,他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请人出力,也总是要给一些褒赏的。

当然,他若不去先行推算,独自一人也是可以对敌,可结果便就两说了。

以那异神的情形来看,他未必见得能一次将之全须全尾的收拾了,或还可能留下一定的余患。

若是如此,到最后终究是由天夏子民来承受,身为守正,他自然要尽到守正的职责,首先就是要遮护好生民,其次才是他事。

他若只图自身之利,而不去顾及他人,这般也就与玉航当日玉京之所为没什么区别了。

益岳上洲。

这处上洲陆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岳所包围,内中遍布无数奇峰秀岭,险峰危崖,飘渺云雾之中,隐隐约约有飞桥栈道相接彼此。

岑道人站在一艘飞舟法器之上,他的目光之中露出一丝追忆之色。

当初开辟内层一十三洲之时,正清一脉也是出了不少力的,而在益岳上洲这里待的时日可谓最久。

这个时候,一道清光自山岳之上照来,落在了他前方。

一名温婉美貌的年轻女子自里走了出来,她看起来大约二十余岁,眸眼深静温和,肤如腻玉,莹白光润,一身玉白道袍,手中拿着一柄拂尘,她打一个稽首,道:“岑前辈,许久不见了,不知此来为何?”

岑道人点首回礼,道:“原来吴师侄做了此地玄首。”他从袖中拿出一枚玉符,道:“我奉来查坏我正清一脉名声之人,还望吴师侄能够通融。”

吴玄尊略一沉吟,语声平和道:“岑前辈,你不妨告知我这些人的名讳,我去查问此事,给前辈一个交代如何?”

岑道人摇头道:“我知道吴师侄你的好意,这是玄廷交由我的事,与师侄无关,你就不必插手了。”

吴玄尊不由一声轻叹。

岑道人朝后示意了一下,他身后数名弟子立刻纵光往洲内飞遁而去。

吴玄尊也没有阻拦,只是道:“那位算来也是窦玄尊的徒孙,据我所知,窦玄尊以往与前辈也是颇有交情的。”

岑道人冷然道:“再有交情,他的徒孙也不该拿我正清一脉的名头来做事,反而因为以往这份交情,他人还当真以为这就是我正清一脉的意思,为正名声,即便得罪故人,也是一样要做的。”

过了半日之后,他的几名弟子从洲中出来,对这岑道人一礼,道:“师尊,已然处置妥当了。”

岑道人道:“好,我们走。”他对吴玄尊一点头,道:“吴师侄,告辞了。”

吴玄尊稽首相送。

岑道人把飞舟,须臾穿入云空之中,他负袖立在舟首,问道:“如今益岳上洲是何情形?”

身后弟子躬身道:“回禀师尊,与青阳上洲、翼空上洲一般,都是玄修掌握了各地玄府。”

他抬头道:“师尊,那训天道章出来之后,玄修和浑修的地位势力愈见高涨,若再不设法,日后恐再难以压制了。”

岑道人略作思索,道:“此事急不得,我们以前操之过急了,凭正清一脉的实力,再是如何坚持此事,又怎能与玄廷大势相抗衡?要想完得此愿,需先重新拿回权柄,先做好玄廷手中的那把刀,再谈其余吧。”

而另一边的荒原之中,朱凤听了那书信的叙述,才知晓两百年多来所发生的事情,也知道这些年里冒出来的诸多俊秀。

她感叹道:“天夏人杰何其之多,不过照你说法,却也不用担心,那位霍道友非英才不许,显是孤傲之人,就算你说了他的名讳,他也未必会理睬你。”

书信却是不服道:“虽然我只是一封信,可我也是英才啊……”

朱凤轻笑一下,她转目道:“那位霍道友且不说,倒是你说得那训天道章,却是十分有趣。”

书信道:“几位老爷推断,这道音很可能是寄托在了大道之印上,方才能无处不转,无处不在。”

朱凤轻轻点首,也是同意这个判断,她半是惋惜半是玩笑般说道:“可惜我不是玄修,否则自身即便僻处一地,也能与天下同道交言,听你说得那些,连我都忍不住心动想要转修浑章了。”

那书信道:“那也不成,上宸天如今也不是没有转修浑章的玄尊,可是都被那训天道章拒之门外,唯有下面弟子能入那道章之中,可是除了亲信弟子,不然谁知道会起什么心思,

朱凤点首道:“说得也是。”

书信道:“朱凤道人真是觉得此物可用的话,等到上宸天占据了内层,什么好东西我们都能夺过来啊。”

朱凤横了它一眼,道:“你倒是做得美梦,你以为天夏这么好对付么?玄廷占据了上层这么久,居于那处的玄尊都有玄粮为补益,我辈说不定已被那些同道远远甩下了。”

书信这时往上飞高了一截,道:“朱凤真人,真人想问的我都说了,我们是不是该往前面去了?”

朱凤摇头道:“我仍是觉得前方有异,要是换一地便好了。”

那书信这是却是强硬起来,尖声道:“可这是诸位真人选定的地方,不能变!”

朱凤看着它,轻轻一笑,柔声道:“可我要是偏不想去呢?”

书信一下愣住了,它从来没想到朱凤会不同意,朱凤可是玄尊大能,要是对某事表示不愿意,谁能勉强她?

它不由结巴道:“可,可你欠了人情。”

朱凤语声愈发柔和:“是呀,可我就是不想去,不如你替我想想看,该怎么办才好呢?”

书信浑身颤抖了起来,朱凤语声越温柔,它越是害怕,这里可只有它和朱凤两个人,要是后者对它做点什么,也没人会知道啊。

它颤声道:“那,那朱凤真人说该,该怎么办……”

朱凤幽幽一叹,道:“我这一身本事,至今没有一个好弟子继承,不如这样,你去找几个人来,若是我满意,我就听你的。”

书信欲哭无泪,道:“我哪里去找啊?”

朱凤却是浅笑一下,悠悠道:“我不管你去哪里找,你一日寻不到,我便一日不动身。”

……

……

第六十一章 寻章可传意

岑道人这一次乘飞舟一连转了数座上洲下来,每一回都是将妄用正清名号之人当场处置了,哪怕是故人之后,也是毫不容情。

现在因为训天道章的缘故,各洲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闭塞,一地发生的事情,另一地几乎立时便能知晓。

故是一十三上洲现在都是知晓,正清一脉已然有玄尊归来,此刻正四处肃清以往借用正清名头行事之人。

此举着实引发了不少人的恐慌。

正清一脉名头在过去可是十分很好用的,因为这一脉背景来头足够大,且又早被驱逐了出去,就算用了也没人会来追究,并且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颇有一些真修认同他们的做法。

做一些阴私鬼祟的事情时,若是借用正清的名头,总能减少一些阻碍,而就算出了问题,也尽可往正清一脉身上推,所以这一脉过去的确承担了不少不该有的恶名。

但正清一脉也并非当真无辜,此辈一些遗落下来的弟子门人一直在暗中针对玄修,并且那些借用正清名头的人也有不少是他们故意推动和放任的。

而现在闻得此事之后,这些人也生怕自己被正清一脉找上门,不少人立刻去了洲府衙署自告,这般虽也免不了受罚,可至少能保全自己,而余下一些自认犯事太重太过之人,也是各是蛰伏潜藏了起来。

这些也正是岑道人所希望看到的。

以严厉手段震慑众修,这远比单纯的清肃更为有用,也不易引发太多的混乱,因为这很可能会导致玄廷的不满。

而在这件事做完之后,他便能借此光明正大归回玄廷了,从而谋取权柄了。

在去往下一上洲的路上,他对站在身后的亲信弟子道:“这些天看了下来,你觉得如今诸洲情形如何?”

那弟子不禁露出担忧之色,道:“外层现在不知,只从内层来看,玄修势力遍布诸洲,现在又有训天道章勾连彼此,已然是势大难制了,师尊,我们要快些了。”

岑道人道:“三百余年都等下来了,难道还差这么一会儿么?这次行程,倒是有一个值得注意之物。”

弟子赶忙请教道:“不知师尊指的是何物?”

岑道人缓缓道:“我说的乃是造物。”

弟子不解道:“造物?”

岑道人道:“造物现如今虽不起眼,可以后难言,我们与玄修之争,归根到底还是道修之争,算得上是内争,不管谁输了,修道之法都可保全下来,可如是涉及造物,那便是外争了。要是有一天,那造物凌驾到我辈头上,你说天下还有人会去修道么?”

弟子迟疑道:“造物,不至于吧?”

这些时日转了下来,他见识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

说实话,三百多年前的天夏包括更为久远的时候,俗世其实没什么根本上差别,可现在却是不同了,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每过一段时日,便有新的东西出现,如今有这番成果,造物技艺可算是功不可没。

但再如何,没有上层力量的存在,反掌之间就可翻覆,怎么也威胁不到他们。

岑道人摇头道:“不,比那更为可怕。”他声音转冷,道:“来日我若的重掌权柄,此物必得压制!”

而此刻另一边,朱凤不愿往前去,那书信实在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前者给它的接引符,往一十三洲方向而去,期望能为她找寻到合适的弟子。

一连数十天在外漂游,它终是将一名十四五的少女带到了朱凤的面前,不过整个书信此刻变得焉焉的,连信封之上本来存在的明亮光芒也是黯淡了一层。

朱凤看着那怯怯的少女,讶然道:“当真是我天夏人,你是在哪里寻到她的?”

书信道:“小人在一个土著聚落里找到的,那些土著把她当神人供奉,她应该是浊潮到来之后散落在荒原之中的修道人的弟子,真人,这里距离一十三洲实在太远了,小人实在找不到人啊。”

朱凤表情淡淡道:“可她是已然修持了浑章之法,又如何能继传我的衣钵?”她叹道:“你还是不够用心啊,你说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书信颤抖起来,它现在真是搞不清楚朱凤的真实想法,连忙叫了起来,道:“等等,等等啊,虽然她修了浑章,可她能沟通训天道章啊,这般就能通过此章找寻合适的人了啊。”

朱凤道:“你说得固然也有几分道理,可要进入那训天道章也是需要章印的,现在又如何去找呢?”

书信急忙道:“我有啊,我这里就有拓玉啊。”

朱凤眸光转来,道:“哦?你把这东西携在身上做什么?”

书信有些心虚道:“这不是这件事非常重要么,诸位老爷怕两边在关键之时失了联络。故是令小人携一块拓玉,到时候万一出了纰漏,寻到一个玄修,也能及时传讯么……”

朱凤微笑道:“哦?是么?你们考虑倒是挺真周到的。”

书信看着她的笑容,不禁心惊胆颤,只能嘿嘿干笑两声,

朱凤素手一摊,道:“拿来吧。”

书信道:“是是。”它连忙把托玉送至朱凤白皙的掌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