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21章

作者:误道者

甘柏嘁的一声,道:“说得那么理直气壮,还不是怕用了道章传书,你等便没了用处罢了。”

那书信叫屈道:“玄尊冤枉小人了,小人可没这个心思,小人可忠心了。”

甘柏没心思去跟一封书信啰嗦,随手将之扯开,翻看了一下,却见是说临近年节,按例主宫召集各分城镇守议事,要让他遣化身前往,这一次商量的,主要是如何应对近来出现的训天道章一事。

甘柏劈了撇嘴,幽城这议事,其实就是效仿玄廷的廷议。

可学了表面,却学不了内里,玄廷那是既掌制俗世权柄,又有各地玄府制压,上下一体,井然有序,是真能解决事情的。幽城各镇守平日分布虚空各处,忽不理会,议事就是商议出一堆看去可行,但实际完成没可能做成的事情。

他越是比较天夏那边,越发觉得幽城太烂,这里也就是似他这等上层修道人过得很不错罢了。

“这破幽城迟早要完。”他心里嘀咕了一句后,把书信往旁一扔,道:“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主宫,我会去的。”

那书信飘了一圈,停了下来,办成了一件事,它也很高兴,道:“那便祝甘玄尊福寿比天,道业永固,小人告退。”说完之后,就往外一飞,便即化一道金光飞去不见。

清穹上层,因为一月不设廷议,平静过去,一直到了二月月中,随着磬钟响起,诸位廷执又至廷上。

廷议才一开始,首座道人方才依例问话,长孙道人便即敲动磬钟,站起一礼,呈议直指风、高二人:

“首执,风子献、高墨二人当初受玄廷之扶托坐上廷执之位,然二人无论功绩修为,皆当不得此职,故我奏请,革去二人廷执之位,以正玄廷清声。”

首座道人看了眼他,又看了看在座诸人,道:“诸位意思呢?”

钟道人在座上敲了一下磬钟,道:“钟某以为,这两位总还是有些功劳的。”

他此刻替二位说一句,算是履行之前承诺了,不过他很清楚只要首执不反对,今次之事,终可做成,若是首执反对,不管赞不赞成,都是一般。

风、高二人对视一眼,随后皆是站了起来。

风道人对上方一礼,道:“首执,诸位廷执,长孙廷执说得是,我等德薄才浅,愿意让位。”

自玄法正名之后,他们早便想过会有这一天,现在他们对廷执之位倒是没那么看重了,毕竟他们感觉自己本来也说不上什么话,也便没有什么好失去的,目前推演完善自行功行才是紧要。

众廷执倒是有些意外,要是这两人死抓住廷执之位着不放,他们虽能理解,可也不会如何看得起这两人,可现在反而高看了他们一眼。

首座道人这时缓缓言道:“风廷执,你登廷执之位,乃是玄廷所决,何来不妥?你安心坐此位便是。”

廷上诸修见他言语中只提风廷执,却不提高廷执,便立时明白了他的意思。

风道人是玄廷为了推动玄法主动扶持上来的,从头到尾都非他自身之意愿。而高道人便就不同了,他的成就是因为背后有浑修在推动,玄廷以往只是顺手推舟,并非主动为之,如今便是要纠正这个错处。

高道人这时自也是听明白了,对上面一礼道:“高某愿意去位。”

首座道人环视一下,道:“诸位以为如何?”

钟道人没说话,心中暗叫可惜,看来事情只能做到这一步了,首执并没有将这二人全部打下去的打算,这里有可能是考虑到如今玄修玄法的重要性,故是还需留一位在廷上用以镇定人心。

晁焕道:“既然高廷执自己都愿意了,那又何必拦着呢。”他举起玉槌一敲,便附从了此议。

接下来所有人也都无不同意见,于是都是敲动玉磬,便连钟道人、长孙道人二人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知,改变不了这个结果了。

不过能夺去一人之位也算是好的,且这空余出的廷执之位也能设法谋划一番。

高道人这时道:“首执,诸位廷执,既非廷执,留此已是无益,高某这便离去。”

首座道人言道:“高道友,廷上之议,需待廷议过后,才会宣颁,那时才算作数,你且先留在这里,也算有个始终。”

高道人知道他是照顾自己面子,当下揖礼致谢道:“多谢首执。”

首座道人这看向诸人,道:“诸位廷执可还有议呈么?”

话音才落,一声玉磬之声在光气之上响起,玉素道人站了起来,打一个稽首,道:“首执,伊洛上洲玄首郭缜,镇守伊洛上洲七十余年,因循守旧,故步自封。

其人不遵天夏之规制,不推道传,不恤民生,而今伊洛上洲与各洲相较,相差远甚,故我呈议,夺其玄首之位,问过斥责!”

他此语一出,钟道人不由一惊,他没有想到玉素道人居然会把矛头直指伊洛上洲,他虽也知此洲之中种种问题,以往也曾私下传语,令玄首郭缜放手让洲中改善民生,至少面上不要那么难看。

可郭缜却是丝毫不作理会,弄得他也是颇为不满。

但这一处上洲却是最为支持他与崇道人的上洲,所以他却不能不替其辩驳,于是站起言道:“首执,诸位廷执,当年浊潮到来之后,地陆移位,道途断绝,各洲遭受各类神怪异神的侵攻。

当日第一要务,乃是保全整个上洲的子民,无论用各种手段皆不该苛责,既然郭玄首最后守住了上洲,那便有功无过,我们如今却不该再追究此事啊。”

……

……

第四十五章 失座复举功

钟道人之言,却是引来玉素道人冷笑,他言道:“当初浊潮未起之时,伊洛上洲人口八亿有余,浊潮过来,只余三亿不到之数。

而这七十余年,伊洛上洲并未再遭受战乱不平,其余上洲皆是人口数倍于浊潮之前,唯独伊洛上洲,人口不过是多了三四千万,这何其可笑?钟廷执所谓保住,莫非便是此意么?”

座上廷执都是摇头,伊洛上洲别的不说,这浊潮过后的人口繁衍的确是非常难看,这一点是怎么也洗脱不掉的。

伊洛上洲当初主要负责抵挡外敌的乃是玄修,可是玄修本来就受压制,处事不利又被郭缜按上罪名责罚,这便弄得心气低落,愈发抵御不力。

在浊潮最盛之时,各州分府本就是遭受了重创,郭缜又以此为借口罚过,将各州分府弄一个个名存实亡。

本来似青阳上洲那般,便是玄修势弱,也有造物崛起承担守御之责,可郭缜又不喜造物,这便无人填补上去,以至于洲中处处漏洞。

钟道人也知道这些事,可他又不得不对郭缜加以维护,只好强辩道:“俗世之事,乃是洲府、军府之事,全然怪罪到郭玄首身上也是不妥吧?”

玉素道人冷言道:“玄府名义上虽只对抗神异,可战乱之时,却也有节制之权,据我所知,郭缜常年执此权柄不放,一味强令洲内维持旧俗,不循天夏定规,此事又岂能与他无关?”

晁焕戏谑言道:“钟廷执,你此前与崇廷执皆是认为,乃是玄法玄修干涉到了造物,是所谓世间之毒,造物奋扬之牵绊,可是现在看看伊洛上洲,仍还是百年前的光景,怎么,同一件事,换了不同之人,就可以两说么?”

钟道人辨道:“青阳上洲造物技艺高明,伊洛上洲造物本无根基,这两者岂可一概而论?”

晁焕精神一振,道:“可你当初提议废弃玄法时却是要废尽天下玄法,怎么那时能一体皆言了呢?现在却要另说呢?啧啧,要不是早便认识你,我还以为你有两张脸呢。”

钟道人沉着脸,没再去接言。

他自觉也是有些失策,方才就不应该去和晁焕多说话,这人有理没理都要和你对着来两句,何况现在还占着道理,说得越多对他越不利。

玉素道人这时又道:“说及玄法,据我查证下来,伊洛上洲玄修被排挤打压,最后只能四散而去,一洲之上,本该受我玄廷扶持的玄修,竟是不到三百之数,偏偏还承担了清剿异神和对抗灵性生灵的重任,试问这又如何看顾的过来?”

他将一枚玉碟拿出,道:“我这一份载录,里面记下了伊洛上洲这七十余年来的诸多事宜,诸位可以一观。”

说着,他此这玉碟往光气长河之上一扔,此物自便化作十余道光芒,而长河之中自有水浪飘腾而起,将这些玉碟送呈至各廷执的案上,各人将玉碟拿来,待看过此中内容之后,神情都是严肃起来。

这里面的记载可谓相当详实,列举了伊洛上洲这数十年来的缺弊,当然也不是一味指责,郭缜要是什么好事都不做,那洲中早就沸反盈天了,这些东西看去还是公正可信的。

钟道人看过之后,神情愈发阴郁。

晁焕挑眉道:“这些记载倒是详细,也不知真假。”

陈廷执道:“此事一查便知,玉素廷执既然送上,当不致有假。”

其实事先要想查清楚这些事情并不容易,郭缜在伊洛上洲七十余载,外人只是能知晓洲中大概,可想弄明白里面具体细节,还要将此传递出去,寻常修士根本无此渠道。

奈何现在有训天道章,洲中玄修可以随时随地将洲内之事传递出去,这便就遮掩不住了。

武倾墟沉声道:“郭缜以往或许是出于特殊情由才把持洲中内外诸事,可是浊潮退去已久,廷上也曾留意伊洛之事,并发书提醒要他注意分寸,他也是应下了,可如今看来,他却是敷衍塞责,对此没有丝毫改过之意。”

风道人这时亦是出声道:“风某知悉一事,数年前,伊洛上洲青阳上洲之间打通路途,双方约定,于两洲之间修筑道路,竖立指引玉桩。

可到最后,此路大半却乃是青阳上洲所筑,这是因为伊洛上洲延用着仍是百年的修筑之法,直到青阳上洲筑路过半之后,伊洛上洲这边还未出得巡察洲域。两州之差距,着实太大,这里郭缜当负其责!”

伊洛上洲之事,他事先不怎么清楚,可是通过训天道章做一番察问,立时便知晓个大概。这也算是对钟道人方才提议令他们去位的回应了。

竺玄首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向来秉持出世之道,自认做不好玄首,可做不好那就干脆不去做,任由洲中自行其事,而郭缜却是处处要管,还没有管好,那就别怪别人拿住他的把柄了。

钟道人再没出声。

他已是看出来了,首执应该对玉素的呈议早是有数的,态度也是明显倾向于拿下郭缜。

要是崇廷执还在,那他还能不顾脸皮,设法回驳此议,可光凭他和长孙道人两个人,却是没可能做成此事了。

玉素道人再是对光气长河上殿一礼,道:“首执,请去郭缜伊洛上洲玄首之位!”

首座道人望向光气长河之上诸人,道:“诸位以为呢?”

一声玉磬之声传来,却是风道人先自敲动了玉磬。

众人看了他一眼,收回目光,便一个个敲响了身前玉磬。

钟道人暗自一叹,也没再等首执来问话,拿起玉槌一敲。

首座道人见此,便道:“既诸位廷执都是赞同,那便革去郭缜伊洛上洲玄首之位,令他回转玄廷接受斥问。”

陈廷执这时道:“敢问首执,郭缜去位,又该以何人替继?”

晁焕笑道:“何用多虑,在座不是有一位合适人选么?诸位既然嫌弃高道友修为功绩不够,不若就要高道友去伊洛上洲镇守,也算是积累功绩了。”

陈廷执一想,道:“这注意不错。”

首座道人一听,考虑片刻,不禁点头。

让高墨这等做过廷执的人去做玄首,既能显示玄廷对伊洛上洲重视,又能保全玄廷的颜面,这也是一举两得之事。

他望着光气长河之下,道:“诸位廷执可有异议?”

长孙道人这时朝钟道人看了过来,后者却是摇了摇头,首执和陈廷执皆是认可之事,他们在缺少崇廷执支持下他们是拦不住的。

其实钟道人本来还想趁这次廷议提出撤除正清一脉的驱逐敕令,但是现在局面对他们不利,就算提出,也可能被驳斥回来,只能留待合适时机再言了。

下来廷议他一直未再开口,等廷议散去,他回到妙皓道宫之中后,心情仍是很差,这时一名弟子迎了上来,递上一封书信,道:“上尊,底下呈送上来的。”

钟道人漫不经心接过,只是看了一眼,却是精神稍振,道:“东西在哪里?”

那弟子道:“裴道修将之拓印了数份,令人分头送走。自己护送其中一份,正在往玉京方面送去。”

钟道人点首道:“做得好。”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裴固那里居然寻到了霜洲人留下的那门传讯技艺。

裴固这边他本来以为很难做成,只是试试看罢了,他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正清一脉这里,但是没想想到,正清一脉竟是不肯现在到来,反而是裴固这一路有了收获。

他稍作考虑,道:“传命下去,便让郑象去接应一下他。”

那弟子躬身一礼,道:“弟子这便去关照郑师叔。”

此时此刻,内层北方荒原之上,裴固所在的那驾飞舟在快要接近翼空上洲的洲域之前,却是被一驾斗战飞舟给拦下了。

自飞舟之中出来一名留着黑色短发的男子,其人面上有一股什么都满不在乎的神情,道:“我姓明,是这里的巡查校尉,飞舟里面的人,出来让我检查一下。”

裴固知道又是遇到麻烦了,他忍住气从飞舟里面出来,道:“明校尉,不知你要为何要阻拦我们?”

明校尉咧嘴一笑,道:“我怀疑你们与霜洲人勾结,所以来查查呗。”

裴固皱眉道:“那便是没有证据了?”

明校尉奇怪道:“我是怀疑啊,怀疑要什么证据?要有证据,我不就直接抓你了吗?”

裴固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还是侧身让开了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