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12章

作者:误道者

不过这人非是一般修士,乃是一位玄尊,他若不与之意念接触,哪也无法准确找到这位所在,可若接触,那定然会引起这位的警惕。

身为守正,他也是看过甘柏的记述的,这人尤其擅长趋利避害。

但是或许太过依赖这等感应,有时候做出的判断眼前看着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长久看来就未必了。

就如同这位答应龙淮一同谋划打开内外层界的入口,可还什么都没来的及干,只是因为应允了此事,结果只能是逃遁在外。

可换一个角度去看,离了天夏规矩的束缚,或许这位自认是得了自在的。

他思索了一会儿,觉得暂时不必去理会这件事,眼帘垂下,继续定坐,而玉爵之中的清气缕缕不绝,向他汇聚而来。

甘柏自大道浑章之内退了出来后,当即就对崖下发了一道灵光下去,少时,两名幽城修士到得崖上来,道:“拜见玄尊。”

甘柏道:“你等近来修行如何?”

两名修士对视了一眼,不敢有所隐瞒,都是如实回言。一说自己修行遇到阻碍,已然长久不得精进了,一说自己功行虽有长进,但是进度颇缓,比之一些同门却是大大不如,也不知问题出在何处。

甘柏道:“汝等疑难,在老祖我看来也不难解决。”

这两名修士听了不觉大喜,这是甘玄尊要指点自己?关键这分明传递出一个意思,玄尊这是要把他们二人收做亲信了!

两人连忙大表忠心,并诚心请教道:“敢问玄尊,我等当如何解得此中疑难?”

甘柏毫不客气批评道:“其实这是汝等身在局中而不自知,此所以有此碍难,那是汝等资质太差之故。”

那两名修士面上顿时浮起一丝尴尬,但是这话还真是没错,他们的修行并非道法理解上有问题,正是因为根底差了些,去到一定高度,自便无法再上去了。

其中一人福至心灵,对着甘柏一拜,道:“弟子愚钝,还请玄尊指点。”又另一人也是赶忙跟着一拜。

甘柏道:“那好,我们指你们一条明路,你二人再怎么练,于真法一道也没什么前途可言了,不如如我一般转求浑章吧。”

“这……”

两名修士顿时为难起来。

他们乃是真修,修道两百余载才有眼下功行,现在忽然要他们转修浑章,他们一下子也是有些不能接受。

甘柏小脸一沉,道:“看来你们是不愿意了?”

两名修士心中一慌,这一座幽城都在甘柏执掌之中,他们生死都在这位一念之间,虽然心中叫苦,可也只能做出一副心甘情愿样子,道:“我等自是情愿的。”

甘柏满意道:“很好,我这边传授你等法门,还有,把你们的弟子都叫来,老祖我要一并检验他们的功行。”

奎宿,昙泉州。

一名面目普通中年修士来至一处客馆内,前面引路的役从指着一处庭院道:“道修,那两位大匠就居于此处,不过已是数日没有出门了。”

中年修士也未说话,挥了下手,那役从就告退了下去了。

他走入庭院之中,看了眼靠近溪水畔一座三层楼阁,发声言道:“龙大匠、于大匠,在下是先前曾来书约见两位的裴固,两位可还记得么?”

过了一会儿,上面有一声略显苍老的声音传下道:“裴道修,请上来吧。”

裴修士走入阁楼之中,他沿阶而上,来到了最上方的廊道内,见门已开着,只有竹帘挂在那里。

他掀帘而进,便见龙大匠和于大匠二人各坐一边,神情看着十分消沉,见他进来,龙大匠对他点了下头,道:“裴道修请坐吧,请恕招待不周了。”

这一次事机对他们打击甚大。他们本来以为造物能够如数百年前的玄法一般得到上层的扶持,并因此而兴盛,但是训天道章的出现,却是终止了这一切。

两个人原本亢奋向上旺盛精气神像是燃烧殆尽,变得萎靡不振起来。

裴修士也没怪两人失礼,到了里间,自己寻了一个席座坐了下来,他道:“两位大匠,而今之局,两位也是见到了,玄法如今依靠那训天道章勾连天夏各洲宿及内外层界,藉此筑实了根基,短时之内难以撼动,我今来面见两位大匠,就是想要请教,造物能否做到这等事?”

龙大匠叹了一声,摇头道:“太难了,这件事我们以前不是没有考虑过,可若是能做到,我们早便去做了,也不用等玄法去做了。”

裴道修想了想,道:“真的半点办法也没有么?哪怕只是不甚成熟的思虑?”

场中一时沉默。

过了一会儿,于大匠缓缓开口道:“要是这么说,倒是……”他忽然有些犹豫,又收住了口。

裴道修却身躯微微向前倾去,道:“于大匠,有什么还请阁下直说。”

于大匠看了龙大匠一眼,见后者没有说话的意思,道:“我曾听说,青阳上洲那里,原本有一群霜洲人,他们就能通过某种晶玉彼此交通,青阳上洲在剿灭霜洲之后,就将那东西收缴了上去。”

裴道修精神一振,道:“居然有这种东西?于大匠,能说得具体一些么?”

于大匠摇头道:“我当初听闻之后,也曾试着问青阳上洲讨要此物,但是青阳上洲那时是方谕中的地界,上面又有人遮护,我们一时插手不进去,后来方谕中被关押起来,整个青阳天机院都在两府看管之下,监察甚严,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龙大匠沉声道:“方谕中不是没有眼光之人,若是这东西有用,他早便先自做成了,定然是这其中有什么缺陷。”

裴道修道:“这却不见得,我也是了解各地天机院的,以往恪于门户之见,一些东西宁愿自己留着,也不愿意交托同僚,方谕中此人当时受命在做另一件事,无法倾力于此之上也是说得过去的,再说就算有所缺陷,群策群力之下,也未必不能克服。

我出来时问过一些大匠,此局面若无改变,造物至少沉沦数百载,而这东西看去这便似是唯一破局希望了,两位就这么甘心放弃了么?”

于大匠道:“那些东西的记述,应该还在青阳上洲之中,只此洲经历了一回天机院动乱之后,如今看管甚严,便我有意,也无有办法拿到。”

裴道修点头道:“两位安心在此等着就好,这件事便交由裴某来做吧。”他往外走了一步,道:“我一有消息,就有通传两位的。”

他到了外间,便往北面行去,脚步看着不快,可是一步出去便是到了远处,不多时便到了泊舟天台之上。

他走入了其中一驾不起眼的飞舟之中,此间等候之人都是对他躬身一礼,道:“裴道修。”

裴道修向着其中一名弟子招了招手,那弟子走了上来,揖礼道:“上修有何吩咐?”

裴道修道:“替我联络玉京。”

那弟子道一声是,当即将大道玄章唤了出来,意念一注,稍候便见有符印微微亮了起来,并有一行文字浮现出来,他道:“裴道修,那处已是沟通上了,徐师问裴道修可是找到什么有用线索了?”

裴道修道:“告诉徐师叔,我已然寻到那两位,并从他们口中得到了一个有用消息,突破口可能就在青阳上洲,我下来需往青阳上洲一行。”

那弟子当即起意传了文字过去,过了一会儿,他道:“道修,徐师说青阳上洲如今是竺廷执一脉传人所治,他很难插手进去,不过他会提前打一个招呼,但是请道修行事尽量谨慎一些,莫要往他难做。”

裴道修道:“知道了。”他对那弟子道:“你且下舟。”

那弟子一怔,但也不敢违抗,道了一声是,便就从飞舟之上退了下去。

裴道修待其走后,便转过头,对驾驭飞舟的修士道:“去内层青阳上洲。”

听到他关照,那修士立时按住玉臣,飞舟便即从泊舟天台之上飞腾而起,往天门方向飞去。

而就在那玄修方才沟通的时候,一直在监察着训天道章的白果微微偏了下脑袋。

虽然他也不会去看每个人到底说什么,可是一些通过道章谈论的话若是与他这里有关系,那天机牵引之下,就会有所触动。

只是那两名玄修并未违反任何规矩,他自不会无缘无故去追查,只是将此疑传递去了张御那里。

张御在心神之中得此传报后,目光微睁,他略作思索,心念一转之间,便有数道意念落在了青阳上洲几名玄修的道章之中。

……

……

第三十二章 寻奇觅外道

翼空上洲一处浮天山岳之上,徐道人与裴道修那边沟通过后,便对身边玄修淡言道:“你这几日暂且就不要跟着我等了。”

那玄修弟子面上看不出任何神情变化,道:“是,徐师。”他一个躬身后,就驾起遁光,飞空离去了。

徐道人身边一名亲近弟子凑了上来,“徐师,我们方才用玄修道章传话,莫非不怕被那位察觉么?”

徐道人看着远空,道:“你看见那那座蟠龙塔了么?”

那弟子放目望去,那是一座直入云霄的笔直高塔,乃是造物蛟龙栖居之所,他道:“看到了。”

徐道人道:“蟠龙塔是靠着一块块用心祭炼过的玉石垒砌起来的,想要把整个塔砌筑起来,少缺一块都是不成,这正如那造物。

造物的每一门技艺,就如同这些石块,唯有将之合契拼凑起来,方能成就最后之物,这其中需依靠大量的人力物力。

试问这动静一旦起来,这又瞒得了谁人?倒不如大方一些,如此并不显得我辈心中有鬼。”

那弟子恍然,道:“可为什么把那戚玄修驱赶走呢?”

徐道人言道:“纵然我辈心中不虚,可我并不喜欢一举一动都在此辈眼中,你且看好了,若是约束不得利,此辈得此而兴,必也会因此而灭。”

那弟子不由点头,由于玄修的大道玄章只有玄修自身能看到,谁又知道此辈会向外传递一些什么东西呢?要知修士性情不一,可不是个个都谨言慎行的。

哪怕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做了鬼祟事情,也必然带坏玄修整个名声,只是现在用得到玄修不会有什么问题,将来可就不一定了。

他佩服道:“还是徐师看得透彻。”

徐道人言道:“我看得透彻么?”他摇了摇头,“寄希望于对手自己崩亡,那是最无力也最是无能的做法,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何况此事关键还在于上面那些玄尊的较量,我辈不到此境,也不过嘴上多说两句罢了,还能如何?”

那弟子一听,也是生出一股挫败感。

徐道人言道:“走吧,裴师侄去做了他该为的事,我们也该去做好上面交代给我们的事了。”

他转过身,带着弟子上了一个车架,前方一条趴伏在那里的造物蛟龙爪下生云,腾身一跃,在山巅一个盘旋,就牵着车架飞纵去空。

那弟子这时拿出一张景物变幻不定的舆图,看着图中有一抹亮光,时而闪烁,时而熄灭,可随着蛟车逐渐靠近某一个飞空山岳,那光亮逐渐稳定了下来,他语声振奋道:“徐师,当就是这里了。”

徐道人瞥了一眼,再看了看下方,见那里一片迷雾遮掩,当是布有迷阵,他把车架之上一盏灯笼拿下,对着下方一照,一道光芒落去,穿云破雾,阴霾退散,强行挤开了一条去路来。

蛟车随即俯冲而下,在灯笼光芒散尽前跃入了其中,并落在了一个古朴道观之前。

那弟子看着这里,道:“徐师,我们要找的那位正清门下,就是居于此间么?”

徐道人看着道观之中那一株大槐树,若有所思,道:“当是这里了,随我来。”

正清一脉自当年被驱逐出去之后,正清本人与其一众同门及弟子便不见了踪影,不知躲去了哪里。

虽然自认正清一脉的修士着实有不少,可实际上他们与正清及其门下并无有什么关系,至少没有直接的牵连。

这次徐道人奉从自家老师钟廷执之命来找寻正清一脉,自不会从这些人身上下手,而是根据钟廷执提供的线索,找到这一处可能是正清门下盘踞的地界。

其实他并不喜欢正清一脉当年那种极端的理念,可也不得不承认,若想制衡未来可能越走越近的玄浑两道,正清一脉确为破局的好棋子。

虽然他不知道正清的真正背景,但只需看这一脉当初违反了玄廷之意,但却仍旧能全身而退,就知其背景之深了,背后极可能是站有某位大能的。

他走上满是苔藓的破旧台阶,正待令弟子上前敲门,门却从里被打开了,一个年轻弟子看了他们两眼,打一个稽首,道:“老师在里面等候二位。”

徐道人点了下头,也不多问,带着弟子往里走去,道观不大,过了前殿,到了正殿之内。

却见一名老道士站在那里,背后便是那株大槐树,而准确来说,其人半个身躯已是与这株树木化合到了一处,并且连接的地方看着十分自然,好像他就是从树里面长出来的。

老道人打一个稽首,道:“老道身躯不便,请恕礼数不周了。”

徐道人一望而知,这位走得是寄附护道之路,这是一种古老的修行之法,借助某一种灵药,将自身与神异植株或是生灵融合到一处,与其一同生长,并借其机运登攀上境。

若是成功,双方一同受益,灵物还可化身护法,便是不成,也可舍弃此躯,令灵物代劫受难。不过这并非是正统真法,常被斥为邪道。

他还礼一礼,道:“不想正清门下也会修持此术。”

老道人虽被一语道破身份,神容却是不变,道:“无奈之举罢了,却两位道友不知来此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