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10章

作者:误道者

训天道章的出现,让外层的上宸天和幽城大为重视,毕竟目光长远的人都能察觉到,这道章将会给天夏乃至当今整个形势带来巨大的改变,故是急于弄明白此中具体情形。

可上宸天和幽城毕竟是以真修为主体的势力,无论浑修还是玄修,都是从来不受重视的,人数可谓稀少。

且这一次训天道章主要是在内外层界传播,现在距离这道章出现不过几天,还不曾传递到外面,这使得他们现在对这道章的了解还是一片模糊。

在座一名修士言道:“道兄,我们试着了解过了,这道章当是某位玄法玄尊所为,根据我们推断,这一定是……”

为首道人神情一变,立刻打断他,呵斥道:“我等今天不用谈这道章的来历,在此谈论其人,莫非你想被这位玄尊注意到么?”

那修士也是心中一凛,当即承认过错,道:“是,是在下失言了。”他又道:“道兄,我已是遣人去请了,稍候当会有一位我们暗伏在此的同道到来,为我们道明情由。”

为首道人容色稍霁,道:“如此最好。”

过了一会儿,有弟子进来执礼禀告道:“上修,班玄修已是到了。”

为首道人看了一眼坐于下首的修士,后者点了点头,他便道:“让这位进来。”

弟子应声退去。

等有片刻,有一名长身玉立,相貌俊雅的年轻修士走了进来,他看了几人一眼,便行有一礼,道:“见过几位了。”

为首道人站了起来,打一个稽首,言道:“班道友,有礼了,请坐吧。”

班岚称谢一声,在对面坐了下来,他的仪态动作可谓赏心悦目,一举一动都是挑不出毛病,哪怕在座之人以往不怎么看得起玄修,此刻对他也生不出恶感来。

这并不是什么神通法术,而是一个人天生独具的神气,任谁也是效仿不来的。众人看着他,心道难怪以这位为眼线,这副卖相天生能解人三分敌意。

为首道人命人送了茶水上来,可能是觉得场中的气氛太过严肃了,便以较为随意的语气说道:“班道友,今天请你来的原因想必你也知道了,我们都是真修,不明这道章之用,所以唯有请你来说一说具体情形,待上面问起,我们也好回禀。”

班岚坐在那里时,整个人带着一股出尘之气,恰如朗月清风,却是看去比在座之人更像是真道。

他微笑言道:“自当如诸位道友之愿。”从袖中取出一封玉符,递了出去,“这是我这几日在道章之中所见,诸位道兄拿去一观,自便了然。”

为首道人让弟子上前拿了过来,意识一转,便尽知内中所叙,看到上面的描述,他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与一般的真修一般,他的关注重点并不在玄法本身能从里面的得到好处上,而在于能给天夏带来的提升上。

天夏诸方洲宿,内外层界得此沟通,这一点代表什么他很清楚,意味着天夏将能由此整合出更为强大的力量,或许过去应对天夏的斗战方式和经验都会因此被全面推翻。

他一时有些心烦意乱,觉得必须将此及时上报,也就没有多说话意思了,看向班岚,作出一副亲近和气之色,道:“班道友,你做得很好,希望你以后能多多留意,有什么情况尽早报于我等知晓。”

班岚笑了一笑,道:“自当效力。”

守正宫中,张御送走了风、高、施三人之后,回身入殿,给妙丹君喂了一些丹散,便又去了宫中修持。

在数日之后,忽然心神一动,讶然发现,却又是一个玄异生出。

玄异除却本身所有,有许多是因为机缘而生,有时候连玄尊自身也不知是怎么来的,他猜测这很可能是自己立造训天道章有关,触动本心本意,故是本真还报。

不管如何,这总是一个意外之喜。

他检视了一下,此玄异名为“先命”,在对方施展手段或是厉害杀招之时,会先一步有所察觉。

这倒是与他蝉动之印有些类似,但是玄妙层次和作用之上双方就完全是天地之别了。

不过任何玄异不论看去多么美好,在玄尊层次的斗战中,都是要能够配合自身神通手段运用才是有用,否则也只是鸡肋。

譬如“补天”玄异,放在他身上很有用,可要是换了一个根基稍差的,遇到朱鹚那等手段,那有等若没用。

而这“先命”他倒是觉得颇为合适自身,由此更可以衍生出多般斗战手段。

正在他神思琢玉之时,忽然心中有感,便一挥袖,开了内殿之门,少时,有神人值司过来一揖,道:“守正,晁上尊前来拜访。”

张御道:“知道了。”

他之前从明周道人那里了解过玄廷之上经常露面的几位廷执,这位晁焕晁廷执便是其中之一,并且这位还是一位浑修。

此前他与这位并无交际,不过这位今天之来意,他大略也能猜到。

他一振衣袖,自座上起身,来至殿门之前。

晁焕正站在那里等候,此人表面看去非常年轻,嘴角有着一份玩世不恭,长眉斜飞,只只是眼帘上挑,好像有一种看什么都不太顺眼的样子。

他见张御出来,打一个稽首,笑道:“张守正,不请自来,不会怪我无礼吧?”

张御抬袖还有一礼,道:“晁廷执说笑了,”他测过一步,“里面请吧。”

晁焕欣然踏上台阶,随他进入殿内,到了里间坐定下来,他拿起案上了清茶喝了一口,放下才道:“我今次来此,是听闻张守正立了一个道章,我听一些弟子说了说,觉得很是有意思,只是不知,晁某可否也能入道中一观呢?”

张御看了他一眼,对方果然是为此事而来。

现在训天道章几乎是将天下所有玄修勾连到了一处,玄廷为了不使局面失控,下来定然也会派遣浑章修士也是一同加入进来。

他伸手一拿,一枚玉符出现在了那里,使两指往案台之上一放,道:“这自无不可,但御也希望,晁廷执也能在此中传授一些机巧,以助内外界层那些浑修定养心神。”

浑章修士虽说向大混沌求取较多,但上层大能自有办法定持自身,若在里面传授自身经验,更能安抚天下浑修,这对天夏是有利的。

晁焕笑了一笑,伸手取过玉符,放入了袖中,道:“张守正既然给我一个情面,我当也还张守正一个情面,此事就这么说定了。”

他站了起来,道:“茶也喝了,事也办成了,我知张守正近来在修行,也便不多留了,张守正若是要论道,也可来离生道宫寻我。”

迈出一步后,他想了想,回头道:“对了,张守正,此道章一出,可谓利天下玄修,对我浑修也不无好处,不过那些没好处的人,怕是更会对守正更为不满。当然晁某只是随意一说,守正也不必太过放在心上,告辞,不必相送。”

说完之后,他拱了拱手,就摆开大袖一路走出去了。

……

……

第二十九章 百川入海来

金庭道宫之中,钟道人站在玉台上,看着一封封呈送上来的报书,其中大多数是关于训天道章的。

崇廷执现在正闭门思过,而他则借了两仪梭给前者,也是罚去了五年功俸,并且罚闭门三月。

也就是说,这三个月之中他只能坐视廷上局面变化,却无法插手其中。

这时又一封报书自外飞入进来,他接来打开之后,脸色微微一变,“晁焕出去了守正宫?”

他伸手抚须,结合训天道章这一事看来,这应当是玄廷的意思,但是这也未必不是其人自己的意愿。

他又想起此前风、高、施三人拜访的守正一事,不由深思了起来,许久之后,他忖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他一挥袖,清气飘散,远处大玉璧之上一阵光芒闪烁。

过了一会儿,一道虚虚人影在上面显现出来,正是那长孙道人,向他问道:“何事?”

钟道人道:“长孙道兄,那位张守正此番立造玄法道章,令我辈错失扶持造物之机,着实遗憾,不过我辈寿比天地,也不是输不起,这次不成,下次再作尝试便可,只是眼前有一件事更为关键。”

他神情严肃道:“据崇某所知,这‘训天道章’不但能使天下玄修为之勾连,亦可能将浑章修士一并牵扯入内,而我辈却被拒之门外,长久下去,玄浑两道定会走近,这必令廷上平衡失序。”

长孙道人语声冷漠道:“你待如何做?”

钟道人肃然道:“钟某有一思量,当年正清一脉,因为废玄兴真一事,被玄廷驱逐了出去,而今三百余年过去,其被流放在外,已然受足惩罚,我或迎回正清归于廷上,如此便可制衡玄浑二道!”

同一时刻,张御站在殿上翻看着明周道人方才送来的呈书。

这是天夏玉京的几位大摄通过玄廷呈递上来的,希望他能对玄修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加上一些约束,并在后面列了一些律条。

他通篇看下来,见这些律条也算是有理有据,并非刻意针对玄修,这里面显然也有修道人的参与

他略做思考,心光一落,修改了几个细小的地方,而后递还给了明周道人,道:“明周道友,你把这这些文书送去来处,若下面有什么异议,可再来寻我。”

明周道人接了过去,打一个稽首,身影一虚,便即消失不见。

过去没有多久,明周道人又再次出现在守正宫中,向张御禀道:“守正,几位大摄已是看过,皆是同意,就按此约定立规序。”

张御点首道:“那便如此,你告诉几位大摄,我下来会照此对运使道章之人加以约束的。”

明周道人稽首道:“明周会如实传话。”

张御待他走后,对身边的白果小道童道:“白果,我下来待要闭关修持,日常约束之事便交由你看顾了。”

白果是以他之精血蕴养出来的,他在成道之时白果也是同样得了莫大好处,已是不能单纯当知见真灵来看。只要他意念引入,他所能见得自也让白果见到该见到,若是有何不妥,白果自能通传他。

白果乖巧言道:“是,我会帮先生看好的。”

奎宿,乙未天城,军署正堂。

洪原秋坐在案后,身后站着两名亲信文吏,而堂下则是坐着包括师延辛在内的数位玄修,还有十余名军署军校。

此刻所有人都是神情严肃,同时眼中又带着一分期待。

这时一名军卒走了进来,对着座上一抱拳,道:“署主,准备好了。”

洪原秋对一点头,表示知晓了,待那军卒也便退了下去,他则站起来,对着师延辛等人一拱手,道:“师玄修,几位玄修,稍候便拜托几位了。”

师延辛和背后几位玄修也是站了起来,对他还有一礼。

洪原秋未再多言,转头看向摆在不远处一座时晷,在等了一会儿之后,时晷发出一声清鸣。

在场所有玄修看向自己了的大道之章,其中一人看着上面浮现出来的一行行字迹,报言道:“青部三十六星报传,驻地如常,皆安好。”

又一个玄修报告道:“白部三十八星传报,驻地如常,皆安好。”

“赤部三十二星传报,驻地如常,皆安好。”

“紫部四十二星传报……”

只不过十来个呼吸之间,奎宿治下一百六十余地星皆是传来报讯,将地星之上状况报至奎宿总署。

实际上,这一百六十余星里,大部分都是荒星,有的地方只是驻扎了一支百人不到的驻军。

这些地方由于太过偏远,就算被幽城和上宸天之人占据,奎宿以往也要过一段时间才是知晓。

但从眼下开始,就与过去再也不同了。

现在每一驻地之上都是派驻有二至五名玄修,任何一处发生问题,都可以直接传递到奎宿主星之上,或是直接给随时在虚空之中巡游的舰队发讯求援,以往那种处处漏洞,处处皆需防备的被动局面再也不会出现了。

可这同时也带来的一个问题。

军署现在对玄修的需求却是前所有的迫切,哪怕才是蕴养出心光的弟子他们也不嫌弃,立刻招揽过来,就算无法安排到地星之外,各洲之间也需要这些人作以维系,这般有什么命令可以第一时间贯彻下去。

可前番推行造物军衣和药油的时候,军中上下都认为玄修作用已经不那么大了。

特别是一些激进军士认为,此辈能做得军卒一样能做,在有一些心人的暗中推动之下,前段时日这等言论也是越来越多,以至于不少玄修一气离开了奎宿。

可谁知这才过去没有多久,事情却是出现了一个极大反转,训天道章的出现,玄修的作用一下提升了无可取代的高度之上,那些之前宣扬玄修无用之人这些时日却是再也不吭声了。

洪原秋身边的亲信文吏道:“署主,而今各宿军署都在招收玄修,奎宿这里便能争过他们,也多不了多少人。”

洪原秋想了想,道:“设法从内层招揽吧,把意思传出去,我会想办法给他们提供各种修道资粮,何况,他们不也是需要功数么?外层有的是邪神外修,要有多少有多少。”

师延辛这时道:“如此还是不够的。”

洪原秋对他的意见很看重,认真问道:“师玄修不知可有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