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501章

作者:误道者

可翼空上洲这里因为有三道大裂隙的存在,其余裂隙也会时不时的诞生,所以必须着重加以关注。

于是他意念一转,一个化身自正身之中踏步而去,而白果所化的小道童也是跟随在了身边,一同翼空上洲之中行渡而去。

他正身则是在原地立有片刻后,就化一道宏大清光反渡去了上层。

这一次高、风二人寄来书信,他猜测很可能是上层发生了什么,故是需得回去了解一下情况。

待回至守正宫中后,他揉了几下跑过来的妙丹君,亲手给其喂了一些丹散,这才自里走出来,因为廷议之事明周道人是无从知晓的,所以要想知道具体情形,就需得去拜访一下玉素道人。

只他正待动身,外间就有神人值司来报,说是玉素上尊来访。

他心思一转,点首道:“我当亲迎。”令值司下去后,他自里迎了出来,并将玉素道人请了内殿之中。

两人在此坐定,又是值司送上仙果清茶,上层所产出的这些东西自蕴天地之精华,对于玄尊来说也有些微好处。

玉素道人看了看四周,道:“道友这里,倒是比我上回到来时多了几分生气,不似一些人的道宫,望着与世隔绝,冷清无比。”

张御道:“身虽在天,心在世间。”

玉素道人笑一声,赞同道:“说得好,如今总有一些人认为凡世与我无关,殊不知我辈哪一个不是从凡人修持到如今的呢?”

说到这里,他似想到什么,微微冷笑道:“有一些人自以为得道成仙,超脱尘俗,便可对世人肆意生杀予夺,那行道在上之人,是否也可如此对我?道理规矩,总是要有的。”

他这时伸手入袖,将一枚玉碟拿出,摆在案上,往张御方向一推,“此是此次廷决之论,道友可以一观。”

张御接了过来,意识入内一转,顿便知晓了整个廷议经过,这也难怪风、高二人随后给他来了那封书信。

玉素道人道:“下月廷议我当继续提出为玄法正名一事,我料这一次当能过得廷决,只是后续或会所引动一些事机,道友需得有所准备”

张御心里清楚,玄法正名一事玄廷一定是要拿住主动权的,以免被幽城和上宸天反过来利用。不过玉素道人问这话,可不是单单指正名本身,也是让做好在正名之后的准备,他点头道:“多谢道友提醒。”

玉素道人认真言道:“道友,此辈若是单纯为了废弃玄法,我定然是会设法阻拦的,可若是他们拿出更有利于天夏的方略,那为了整个天夏,我是不会去刻意阻拦的。道友可是明白么?”

张御微微点头,道:“御自然明白。”

若是对方真能在废弃玄法之后,拿出更好更为妥当的方法来,那他也没必要去对抗。只不过他大致能推断出来提议废玄之人是如何考量的,且他并不觉得按照此辈的做法就能对整个天夏更为有利。

不过有些事,他也必须加快动作了,

在又谈论了一会儿后,玉素道人便就告辞离开了,他则转回到了殿中,交代一众神人司值道:“这几日我需闭关,不见外客,除非紧要之事,否则不必通传于我。”

有化身在外看顾,一般事宜无需他亲自出面,现在各洲各宿的驻地和人手尚未完全布置好,但有外敌至,玄廷当会通传到他这里的,所以特不必时时看着,先做好应对的准备才是紧要。

思定之后,他便往里殿走去,而随他入内,厚重殿门也是隆隆关闭了起来。

而另一边,风、高二人在送出传书之后,便一直正在等待张御回书,随后便听闻后者已是回返守正宫,但似乎并无回复的意思。

二人商量了一下,便一同来至守正宫中拜访,然则到了门前,才被告知张御正在闭关,不见外客。

他们自是以为张御有意拒绝与他们面谈,二人也是无奈,只得折回道宫。

高道人道:“张守正既然不愿放弃正名之议,那我等之道法怕是再难保全了。”

风道人思索了一会儿,坚定言道:“不可轻易言弃,我稍候去寻晁廷执谈上一谈。”

高道人道:“道兄何必再去求他们?前一次他们若能知会一声,我等也不会在廷议上这般丢脸。”

风道人摇头道:“浑修与浑修也是不同的,就如这一次,晁廷执和另外两位便就意见不一,我们毕竟是廷执,若是承诺在必要之时会相助他一次,换得他次驳斥此次廷决,他还是有可能会答应的。”

高道人言道:“只是一次又有何用?“

风道人道:“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便可多一个月时日推演。”

高道人想了想,叹道:“可那样还是来不及。”

按照他们的推算,完善道法最短也要几载工夫,短短月余时日那绝然是不够的。要是法门残缺不全,拿出来也是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更是坐实了他们的道法有弊端。

风道人沉声道:“先拖上一个月再说,我们再慢慢找寻办法。”

高道人叹道:“也只能如此了。”

翼空上洲山陆连天接宇,浮渡长空,并将玉京层层包围遮护在内,是内层一十三上洲最为雄峻壮伟之所在。

张御化身在接近此间之后,便伸手一点,海水分开,下方便有无数沉陷砂石便聚集起来,缓缓往上升来,顷刻之间,便一座岛洲凭空升腾而起,立于海面之上。

这一处地界,他就打算作为守正宫落于翼空上洲的驻地所在。

而这一番动静出现,镇守翼空上洲的玄尊也是立刻察觉到了,不多时,一道清光笼罩的道人身影出现在了他眼前,对他打一个稽首,道:“原来是张守正,不知此来可有见教?”

张御抬袖还有一礼,道:“此来召见几个入我守正宫的弟子,顺便安排交代一些事宜,不想惊动了道友,还望道友勿怪。”

那道人言道:“原来如此,守正言重了。”

上层众修,若是无事就算廷执也不可能随意来到内外层界,可唯有守正是例外,不过他身为一洲玄首,守正到了自己地界之上,也是必须过问一句的,在打过招呼,尽过自身职责之后,他便打一个稽首,告辞离去了。

张御这化身则是一挥袖,便有数十道清光化为符信,飞去翼空上洲山陆各处。

半天之后,就有十余驾飞舟飞来,并在周围类似泊台的平整石台之上停落了下来。

舱门旋开,十余名弟子自里出来,望着那坐于岛屿中间,被笼罩在清光星雾之中的身影,不觉都是露出崇慕敬畏之色,所有人上来一拜,道:“拜见玄尊。”

张御看了过去,这些人都是明周推荐上来的,以他现在境界,一眼过去,所有人的心思欲念都是在他面前暴露的清清楚楚。

这些人之中,有些是当真为了做事,而有的人则是为了攀附于他,好给自己谋寻好处和出路。

可不管如何想,只要当真肯做好事情,他便可用,若是单论心迹,世上又哪来什么完人?

何况人的思绪欲念是世上最不定之物,今日这般想,明日又会那般想,大可不必去苛求。

他看向其中一人外表大约三十余岁的修士,在众人之中,此人资质最高,道法最为高明,心思也最为活络,正适合做此间领头之人。

他道:“你可是劳诚毅?”

劳诚毅是站了出来一礼,恭敬道:“是,正是弟子,玄尊可否吩咐么?”

张御道:“今日开始,你便是这里值司,负责玉京和翼空上洲的巡查事宜,若是见有裂隙存驻,需得及时上报。”

劳诚毅心中一喜,他躬身一礼,道:“弟子一定勤勉任事。”

张御又看向另一边道:“亢征。”

一名相貌朴实的中年修士站出来,稳稳言道:“弟子在。”

张御道:“你为劳值司的副手,同时盯紧诸弟子所为,若有人趁势胡作妄为,或是勾结外人,我准你先行擒捉。此符便赐了你。”他伸手一指,一道符箓落入其中怀中。

亢征肃然拱手,道:“弟子领命、”

张御这时又轻轻一挥袖,十余道清光落至诸人身上,化为一枚剑形玉佩,道:“诸弟子若是得紧急之事,可持此玉唤我,我自会知晓。”

众人皆是躬身称是。

张御在又交代了几句后,便在众弟子俯身恭送之下,化一道照耀大海的宏大清光,冲入天穹之中,余光久久方散。

……

……

第十七章 正得法名真

清穹云海深处,金庭道宫之内,崇廷执正在此打坐修持,背后一道道柔和金光映照天穹,绽放诸般霞彩。

半晌,他神思归回体内,又用心推算了一会儿,便对着台阶之下的大鼎打出一道金光。

少顷,一道光气聚成的道人身影出现了在那里。

崇廷执看了过去,在座上打一个稽首,道:“长孙道友有礼了。”

那道人语声淡漠道:“找我何事?”

崇廷执道:“下一回廷议,戴廷执当会来至廷上议事,浑章廷执当会多上一人,望长孙道友也至议廷之上。”

那道人显得毫无兴趣,道:“以廷议的规矩,便浑修那里再多上一人也无碍大局,我来与不来都是一般。”

崇廷执听出他的拒绝之意,也便未再勉强,只道:“道友这次可以不至,但再下一回,却当露面,因为那关乎到我辈所谋之大事,尽量不使出得意外。”

那道人只是简单回有一句,“知道了。”

崇廷执这时又道:“青阳之事虽是失败,可这也非是道友之过,何况最后我们所要的东西也是拿到了,纵观大局,不过是小挫罢了,待得谋议一成,便可完我辈之愿了。”

那道人没再说什么,只是对他略一点头,身影便就散去不见了。

张御正身在闭关之时,他的化身则是在内层各处察看各洲如今之情状,每到一洲,他都会召见明周道人举荐上来的弟子。

他近来也是察觉到了,浊潮之泛动,使得各处的裂隙也为之增多,这一定会使得更多外层势力渗透进来,故是他是极为重视此事,每一处驻地的安排,每一个值司任命,都是由亲自来过问的。

同时在他每一处驻地之上都是立了一根玄柱,并且置入了不少章法和章印,这也是方便玄修之间能相互交流。

这里他也是效仿玄府,一些较为上乘的秘印章法需得立下足够功绩才得授予,这般每一个驻地的修士在做事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好处。

他很清楚,自己身为玄尊,虽然可以凭借命令强压下去,可是下面之人一开始或许出于敬畏会用心做事,不敢违逆,可时日一长,定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疏忽怠惰,而用了这个方法,因为修士自身也能从中得利,自会变得主动积极一些。

在差不多安排好一切之后,又是一月过去,此刻已是到了大玄历三百八十一年六月中旬,又是轮到廷议再开之时了。

月中这一日,随着清穹之上响起玉磬之声,那一道光气长河再度在云海之上延展开来,而这一次长河之上又多了一人,正是方才被擢为廷执的戴玄尊。

只是这位方入议廷,座次自然靠后,不过虽在众人之下,却是在风、高二人之上,这后面这两位依旧排长河在最末。

而廷议一开始,玉素道人便一敲玉磬,站起言道:“前次我曾说及,为玄法正名一事,只是诸位廷执未曾拿定主意,今我再提此议,还望诸位廷执能下一个决断。”

首座道人缓缓点头,道:“此事延有数月,的确不该再拖延下去了。”

竺廷执神色平静的拿起玉槌一敲,道:“我无异议。”他却是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对此事的态度。

钟廷执缓缓言道:“以往之玄法既然有所不妥,那将之废弃便是了。”他同样也是一敲身前玉磬。

崇廷执没有多说什么,一声磬音也是从上座上传出。

在座真修虽然心中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可这一刻,却都是赞从了此议。

而浑修这边,陈廷执也没有多少犹豫,拿起玉磬就是一敲,那几名玄修暗中都中了浑修的手段,他功行高深,早前也是隐隐约约觉察到了一点。

放在以往,只要玄廷不去拆穿,他也可以当作不知道,因为这无疑对浑修更为有利。

可是现在浑修方才出了不少事,又被法度所约束,若是他不同意,反会被人误以为他有其他什么深意,故他索性就借此撇清干系。

他这一赞同,同为浑修的韦廷执自也是随后跟上。

戴玄尊方成廷执,不过他也知晓是张御开辟了玄法前行之道。他自认在奎宿之中欠了张御一个极大人情的,在不违背天夏规矩利益的前提下,他也愿意顺手帮上一帮,故他执玉槌敲响身前玉磬,也是赞同了此事。

廷上现在不曾表态的就是晁廷执和风、高二人了,但是谁都没去看后方那二人,而是把目光移到了晁廷执身上,只要这位不反对,那两人自也是意见无关紧要了。

晁廷执想了想,此刻站了起来。

风、高二人不由看向他,之前他们拜访了这一位,然而到了最后,这位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言,故也不知这位到底是何意思。

假若这位反驳,那么他们自是跟着一起否定此议,继续将此拖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