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496章

作者:误道者

午壬走上前去,将数枚玄廷赐下的符印往朱鹚身上一压,随后将缚龙索一拿,便就带着其人往天中去了。

张御待午壬等人离开之后,便一拂袖,将芯灯法器送去明周道人那里,道:“道友替我将此物还了去吧。

明周道人应有一声,将芯灯收了回去,而后问道:“守正既是回来,可要去驻宫一观么?”

张御略略一思,他现在还未曾开辟自家道场,清穹还无落脚之地,守正驻宫不失为一个去处,便道:“劳烦道友引我去得那处。”

清穹地陆深处,也是元磁之力最为凝聚之地,这里竖有一根根以道箓锁链牵连的通天大柱,而每一根大柱之下镇压的都是过往擒捉起来的强横异类及天外邪神,还有一些,则是犯了律令的天夏玄尊。

武廷执站在一根雕刻有巨大龙身的大柱之前,上面隐隐约约显示出来一个模糊的身影,自是被道箓锁链捆缚的无法动弹,他隆隆声音自上传下来道:“武倾墟,除非你放我出去,否则我是不会说的。”

武廷执面无表情道:“天夏自有法度,你刑罚未满,我岂会放你离开?待罚期一满,一刻我都不会多留你,但若你助我破解此事,我可上禀玄廷,斟酌削刑。”

那人影不耐烦道:“不过削个数十上百载罢了,又与我何益?还是那句话,放我出去,我立刻帮你把龙淮那后辈的记忆挖出来。”

武廷执语气一如方才,道:“你知晓这是无可能之事。”

那人影冷笑道:“那就休要再提了。”

武廷执默默站立着,并没有离开的意思,那人影也没出声,似在等待着什么,场中一时沉寂下来。

过了一会儿,有光影一闪,明周道人浮现于一侧,对武廷执打一个稽首,道:“武上尊,张守正已是把朱鹚被抓拿回来了。”

武廷执神情不变,可眼眸之中有亮光闪过,随即他毫不犹豫转身从这里离开。

那人影看着他远去身影,不由哼了一声,低声道:“守正……”语声之中却是流露出某种厌恶和敬惧的意味。

武廷执走到了外面,道:“人到哪里了?”

明周道人回道:“已然送至明霄台了。”

武廷执一点头,道:“这次张守正做得好。”

朱鹚可不简单,本身就是擅长隐遁匿迹之人,且过去也有着骄人战绩,称得上是一个强手。

而张御方才接任守正之位才过去一日罢了,居然就这么快把此人拿回来了。

他之前对于张御了解不多,只是看过后者过往历述罢了,可是说实话,能坐上廷执之位的玄尊,又有哪一个在低位之时没有过人的功劳和战绩呢?

也就是拘拿余常一事,令他稍加重视罢了,却是令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位了。

转念过后,他神情愈发严肃起来。眼下重点还是需落在朱鹚身上,若是能从此人身上找到龙淮留下的记忆拓板,或者从其人身上得知那些曾参与打开层界门户之人,再将之抓拿起来,便能将内部肃理干净了。

张御此刻则是随明周道人而行,两人乘渡在一艘飞天舟筏之上,自地陆而起,直趋天穹,只是不一会儿,出现在了清穹云海之中。

明周道人言道:“张守正请看上方。”

张御往上看去,上空是万点星辰,但只是凝视了一会儿,他便感觉自身的守正印信与某一个闪烁星辰相呼应,意识不由微微一动,下一刻,他已是出现在了一座宫阙之内。

脚下是冷硬洁白的玉石地台,周围是高大的蟠龙大柱,左右两排殿柱一直延伸向前,直至殿台上方一处高座之下。

只是整个大殿空空荡荡,周围可以望见外面翻涌的云海。

他正打量之间,外面飞来了一团赤光,这却是一个冒着炽热辉光的火鸟,入殿之后,翅翼一扇,变成一个峨冠博带的清秀少年。

他恭敬一礼,道:“见过守正,小人朱百一,乃是这里的值日星官,观见守正来此,故是过来请示,可要小神每日过来值守此地么?”

张御一望而知,这又是先天精魄所化神人,虽是朱鸟模样,可那只是自身表自然之照形,与真正的禽鸟没什么关系,互相也牵扯不到一起。

明周道人这时也出现在了殿上,他道:“守正,上层日月诸星照耀清穹,皆有星官负责按我天夏时历排布守值,不过若守正不愿,守正宫也自可以倒转昼夜,自定时序,”

清穹时序是按天夏定下的天历来走的,但具体到某些玄尊身上,却未必如此。有些人喜欢全昼,有些人全夜,更有些人喜欢视心情变动而转,这就全看个人喜好了。

张御道:“不必了,就按原来天夏规序便好。”

朱百一恭敬俯身,抱拳道:“是,小神领命。”他瞥见明周示意自己离开,便再是一礼,他重化赤鸟飞去了。

张御迈步往前走去,踏着台阶来至玉台之上,一振衣袖,转过身来,在台上落座下来,此时顿觉到整座宫阙都是一座法器,于是他把心光一放,笼罩整个殿宇,试着将之祭炼了起来。

明周道人走到阶台之下,言道:“守正,宫中本来还有役从卫侍,外间本来也是设有驻地耳目,自上任守正不在之后,守正宫已然空了有六十多年了,守正若是需用人手,需得再次下谕召集。”

张御思考了一下,在他这个层次之中,一旦斗战起来,来多少低辈修士都是无用,不过在斗战之外,却不可能他都事事亲为,总要有一些人听用的。

尤其是浊潮影响之下,一些裂隙即便出现了,上层也难以及时发现,而各上洲玄首也不可能离开驻地,这便会使得一些外敌趁虚而入,而若提前安排人手四处巡察,便有情况,也能及时发现。

这里他可以招纳自己的旧部为用,不过人数还是太少,于是他道:“明周道友,稍候你且推荐一些人上来。”

明周道人当即应下。

就这说话的工夫,张御也是祭炼好了整座宫阙,随着他心光一收,前方顿时展开了一道光幕,这却是内层和外层的舆图,内层一十三上洲及外层二十八宿皆在其上。

他站了起来,仔细看了看,守正就是专司斗战和对抗外敌的,所以这舆图之上最为显眼的便是诸多内外层的出入口,还有本就存在那里一直不层合闭的裂隙,其中以玉京三处罅隙最为显眼。

但也是如此,天夏才把首府立在那里,作为守御外敌乃至吸引外敌的第一线,这几百年来,除了一些边角的零星斗战外,碰撞最激烈的争斗多是围绕着那里爆发的。

他看了一会儿后,伸手一拿,手中多了一枚玉简。

这东西是他在守正宫深处发现的,心光入内一转,见这是过去守正对使用过的法器的记载和评判。

除此外,里面还有一例例对过去曾经擒获或者斩杀敌人的记述,这里面几乎没有守正对自身的描述,但是关于敌对之人的记载却是十分详细,这也是让他大开眼界,于是就又回到了主座之上,仔细翻看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外间日光渐渐退去,这一座云海宫台逐渐入暗,虚空之上,无数星光随之亮起。

这个时候,却有振翅之声传来,却是自外飞入进来一只白色的鹤鸟,在宫檐边沿处收翅降下,落地化为一个身材高挑的清丽少女。

她先是偷偷往座上看了一眼,低下头来,万福一礼,道:“见过守正,小神素织,乃是司月,负责巡守此夜。”

张御意识中玉简之中抽离出来,对她点了点头,道:“我知晓了,以后不必每日前来参禀,诸事照正序而行便可。”

素织道了一声是,再是看了看他,一礼之后,便变化鹤鸟飞身离去了。

张御这时转目看向殿角一处无人所在,道:“明周道友可是有什么事么?”

明周道人再度现身出来,对他打一个稽首,言道:“特来禀告守正,守正的此旬功俸已是送到宫前了,还有此次擒回玄尊朱鹚的功赏玄廷亦是一并赐下了。”

……

……

第十章 持修由功取

张御放下手中玉简,略略一感,见得殿台之上有一道烟霞飘旋,便放开门户,令其进来。

这一缕烟霞入殿,落地化为一个精致案台,两侧护挡之上皆是刻有玄浑蝉纹,在案台上端,则是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尊三足玉爵,爵口有莹莹光亮自里溢出。而在案台之下,则收有一座金铜小丹炉。

明周道人言道:“守正,按玄廷功俸,守正每旬可领三釜‘玄粮’,一炉运灵丹丸,而守正此次擒回朱鹚,故玄廷又赐‘玄粮’三十钟。不过守正若是需要祭炼什么法宝,这玄粮也可交由在下换成各类宝材。”

张御看有几眼后,伸手入那玉爵之中抓了一把,入至掌中的是一粒粒饱满光滑,犹如米粒的玉实,在那里焕发着流光溢彩,且每一粒都是沉滞无比,有若山岳之重。

他思忖道:“此物便是玄粮么……”

在来上层之前,他曾向戴玄尊问起过玄廷诸事,其中就有说及这“玄粮”之事。

据说这玄粮之中蕴藏有‘元质’,说此物乃是天地之玄化,万物之元精,真修将之炼化之后,便能够巩固己身,提升修为,而玄修炼化之后,也则能够增补神元,可以说上是十分重要的修道资粮。

而这东西也只有在上层方能寻到,至于真正源头在何处,恐只有廷执或是那些执摄方才知晓了。

他手掌微微一侧,任由手中玄粮重新倾洒入玉爵之内,口中道:“未知各洲玄首和外宿驻守呢,功俸又如何?”

明周道人道:“如今上洲玄首每旬可领五釜玄粮,外宿镇守每旬领三釜玄粮,同样是得功另计。

不过此也非是一成不变,百余年前,外层镇守功俸不过一釜罢了,与如今可不比了。

而征伐斗战之时所得功俸与平日又有不同,各守镇玄首功俸虽不及廷执,然则少数治功得上者,却也不在廷执之下。”

张御点了点头,看来除开自身职位不提,玄廷就是以功劳论来厚薄,他身为守正,若想多得资粮,那就需尽力剿杀敌众。

他一拂袖,将面前所有东西都是收入进来,而后往里殿走去。

明周道人对他背影打一个稽首,自觉告退下去。

张御行至内殿之中,再一挥袖,一股烟霞飞去,将东西又再放了出来。那丹炉在落定下来后,便被他心光引燃了起来,少顷,便自里面飘出一缕清气,他只是稍稍一感,便觉身躯清灵了几分。

丹炉之内的运灵丹丸就是用来辅助玄尊修持的,每一炉通常可用十日之上,差不多就是一旬。而这只有上层修持的修道人才得有赐,内外层界镇守则不享此利。

不过这些东西也仅只是辅助罢了,其实真正能给予修道人好处的还是在于玄粮。

他在宽敞殿厅之中的蒲团之上坐定下来,开始呼吸调息,不一会儿,那玉爵之中的玄粮化为一缕缕清灵微光,并被召摄入到他身躯之中。

他能感觉到,只是这片刻之间,自家神元便就增加了些许。

他心下一思,修士到了玄尊之境,并非凡人之躯时可比,已可化炼万物为自己用,看来这玄粮便能助自己助长神元。

而他自成就玄尊之后,无论六大正印,还是视为根本的言印道章,这无疑都需要大量神元去填补,这个玄粮来的正是时候。

只是光凭这些,并不能使他超迈同辈。那些在他之前不知多少年就已修道有成的玄尊,借此资粮之利,如今不知将自身功行推至不知何等地步了,与那些个廷执上尊相比,他的确道行尚浅。

按照正常情形按部就班修行下去,他便能超迈这些人,也不知是在多少年之后了,不过他可自外摄取神元,却使得他多了一个追赶这些上尊的可能。

眼下守正之位当真最是合适他不过,此职可以四处巡游,他大可以趁这个机会去那些隐秘地界探查,从而找寻那些蕴藏有神元的物事。

在思量过这些后,他便收拾心神,入至定中。

待是一夜过去,他睁开双目,见那玉爵之中,玄粮已是少却了三分一,正待将之收起,忽然心下一动,却见那玄浑蝉飞了出来,光灿灿的翅翼一展,绕着那较小的玉爵飞了一圈。

他心中立时明悟过来,却是观想图除了他自身修持之外,也可依靠玄粮壮大,心下一转念,这么说来,真修的元神应该也是如此了。

不过观想图与他本是一体,好处也是落到了他身上,分润一些也是理所应当,于是由得玄浑蝉去吸食玄粮,自己则是拿起玉简,继续翻看前任玄正留下来的那些记述。

随着每一任守正的记述看下来,他也是发现,天夏渡来此世之时,守正人数是通常是维系在四位以上,不过那个时候担任此职之人全都已是战死或是失踪了。

而百来年前守正之位又有替继,那个时候乃是两位,如今其中一位依然玄廷之中,但不知具体担任何职,还有一位,似也是不知去向了。

纵观这几百年来担任守正一职,只有少数人是能功成身退的。

其实这也不奇怪,守正通常冲在斗战最前沿,这里可不存在什么公平较量,往往一人便可能应付数个敌手,那可是极为凶险的,任你功行再高,也不见得能稳操胜券。

似如他之前遇上的朱鹚,若是其人运使神通时有人在一旁配合,那还真没几个人能挡得住。

所以自身稳固才是紧要,他也是在考虑,下来要应付各路敌手,自己势必也要有一至两件上乘护身法器了。

而此时此刻,在他入驻守正宫,并传出要召集人手消息后,却是引发了那些生存在上层的神人的关注。

这些神人大多数都是向往玄廷,并且亲近玄尊,以在玄尊之下效命为荣。

这是原因是此间每一个神人都是在清穹之舟定压晦乱混沌之后诞生的,而他们也无不是感玄尊之意念所化,所以一听有玄尊召集人手,都是主动愿意来投。

云海一座宽敞宫台之上,几个年轻神人围拢在一处,朝着一名清秀少年问道:“朱百一,你可是见过这位张守正么?”

朱百一不满道:“叫我朱值日。”他哼了一声,得意道:“我可告诉你们,守正到来宫中第一日,我便见到守正了。”

几名年轻神人互相看了看,有一人问道:“那么就请朱值日说一说,张守正到底如何?”

朱百一这才满意,道:“我告诉你们,这位守正可是有大本事的。”

见得诸神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他咳了一声,道:“听闻守正以往还在下界时,就曾拿住过玄尊,方才担任守正的第一日,就把遁逃出去的朱鹚玄尊给捉拿回来了,我看来日必然能成座上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