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446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此刻已然走到了主舱之中,他来至案台边上,目光凝注了片刻,见上面有一层禁制,轻轻一拂,就将这禁制化了去。

他心光在内一转,案台缓缓向两边分开,里面露出了一叠叠文稿和一封封书信,那些书信整理的很整齐,而文稿则是错落随意的摆放着,上面还有很多凌乱的字迹。

他扫有一眼,心中微微一动,看了几眼后,把袖一拂,将之全数收入了星袋之中。

他自里走了出来,对外间那几名弟子言道:“你们几人,跟我一同回去,你们跟随这位曹道修许久,想来也是知道了许多事,我需要你们仔细交代。”

几人虽然方才情绪激动,可是现在也是冷静下来了。

他们也是想过宁死不屈,要是曹道人在还好说,他们还能硬气一些,现在做这些似乎没有意义了,最早说话那名年轻弟子抬头道:“我们愿意跟随巡护回去,能交代的我们都会交代。”

张御没再多言,心光一张,霎时遍布整个舟身,而后诸弟子便看到,方才他们百般努力之下也不得唤动的飞舟被强行推动了起来,并向着天门方向飞去。

只是飞舟方才出去不远,却见对面有一驾驾斗战飞舟飞来,并拦阻在了前方。

这是因为方才张御与曹道人两人相斗所引发的动静着实不小,特别是那爆裂开来的雷珠引发了极大恐慌,导致毕宿天门附近的看守也是大为紧张。

而天城在察觉到后也是及时作出了反应,调动了大批飞舟过来暂时封闭了天门。

此刻自那为首的斗战飞舟之中飘飞出来一名蓝袍道人,身后还跟着大批披甲军士,他来到飞舟之前,打一个稽首,道:“道友有礼,可否出来一叙?”

张御身影一虚,自飞舟之中飘飞出来,而周围那些披甲军士见到他,都是一个个大为紧张,一副随时准备动手的样子,毕竟他方才表现出来的力量着实令人畏怖。

张御也未多言,直接就将玄廷巡护的印信托了出来,那道人一见此印,神色一凛,随后什么也没有多说,对他再是一礼,回头吩咐了一声,不多时,整个舰队就让开去了路。

张御对那道人点了下头,重回了飞舟之内,飞舟一闪之间,便就越过了天门。

他走之后,有个披甲校尉飘至那道人身侧,道:“方才那位,便是最近名声颇大的那位玄廷巡护?”

那道人言道:“是他。”他感叹道:“我说哪来这么强横的修道人,若是这位就不奇怪了。”

那披甲校尉啧啧有声道:“以前我还以为传闻有所扩大,没想这位真是厉害啊。不知和他交手的又是谁?看来也不是个简单角色啊。”

那道人摇头道:“这些与我们无关,就不必多问了。”

他也是看到了曹道人方才消失又出现那一幕,感觉这里恐怕水很深,所以并不想去牵扯太多。

张御在过了天门之后,就推动飞舟往奎宿地星回返,待穿过大气,在昙位于泉州中的庄园之内落定后,便令问讯赶来的许成通将那几名弟子先行看押起来。

他回到大堂之中坐定下来,就将那些书信和文稿从星袋之上取出,摆在了面前案上。

那些书信他先未动,而是目光先落向了那些文稿,这是因为他此前扫过一眼的时候,却是发现这上面竟有言语提到了玄修的破境法门。

他伸手将其中一份拿了起来,慢慢翻看了起来。

……

……

第一百五十章 根由

张御在把手中这份文稿看过之后,又将其余文稿拿了起来,全数翻了一遍。

他之前并没有看错,文稿里面所提到的,的确是玄修的破境之法。

文稿上面虽无具体日期,可他能感觉得出来,最早的纸稿大概是百多年前的东西了,七八十年前左右的一批最多,那个时候正好是玄修英才相继涌现的时候,几位玄法玄尊更是在那个时候方才有所成就的。

只是这里面的方法大多数都是未经证实的想法,仅只是停留在纸面之上,能否实现,不得而知,看去应该是文稿主人从其他地方整理摘抄过来的。

由于他自己就行走在此道之上,又格外注重道法修持,所以在他看来,这些想法大多数都是显得有些浅显了,就算照着走下去,也还有许多难题需要逐渐完善和解决。

但里面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他人的一些想法也是开拓了他的思路,使他生出了不少新的感悟。

玄修毕竟是需要不断与同道交流的才能有所长进的,一直以来,他都是自己独自一人摸索,现在看到了这些,等若是和这些玄修隔空交流了一次,尽管只是单方面的。

只是这里他也有疑问,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玄修留下的,曹道人就算不是正清一脉传人,也是当归属于极为敌视玄修的那一派。其人既然致力于打压玄修,那又为什么还要留下这些东西呢?

他推断这里两个可能:

一个是这些东西许是将来准备交给谁人,究竟对象为谁,现在已是无法弄明白了,

另一个可能则更大,这些正清一派之人是想就此封堵玄修之路,所以也是探研玄修上行之道。

若是如此,此辈可就不仅仅是在扼杀英才了,恐怕还想着从法门上断绝玄修传承。

不过这些文稿笔迹同一,看得出来不是什么拓件,并还没有经过仔细的整理,所以这些东西很可能是曹道人私人所藏,或许还未转给他人看过。

若真是如此,倒还是一件幸事。

他想了想,这些东西也终究也是前人心血结晶,即便最后没有走通道路,也不见得是道路不对,也很可能是自身无有这个能力去完整,故是将这些俱是妥善收了起来。

这些东西收好好,他才将那些书信移至面前,随后他发现,最上面摆放的,居然与他相关的一些文书,里面详细描写了他在人前曾经用过的一些道术神通,还有他这两年来的战绩,连他在青阳上洲一些经历也连带有一些。

这些应该是零落搜集来的,所以并不完整,可是东拼西凑起来,却也是总结出来了一些东西。

在文字下方还有一些注疏,从笔迹上看,与方才那些文稿的出自同一人,应该就是曹道人本人所书,里面详细写了该如何对付他,又该从什么地方下手。

他还第一次这般直观看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还是来自敌方之手,里面的分析也不曾带有任何情绪,都是最为实际的判断。

看着这些的时候他有种感觉,自己好像正在照着一面非常清晰的镜子,哪怕稍微有一点瑕疵都可在里面被照出来。

只是这份注疏并没有写完,许多东西并不完整,看去曹道人对他好在持续观察之中,只是现在其人已没有那个机会了。

他将关于自己的那些文书拿过,继续再往下翻,却是目光微凝,他发现下来这些文书所记述的对象几乎全是有望破境的玄修。

这里面有许多修士他未曾听说过名讳,但也有一些是他所熟悉的,譬如师延辛、梁屹、姚贞君等等人物,甚至连俞瑞卿的记述也有,从日期来看,应该是其人参加了围剿陆宣和这一战才引起了这些人的注意的。

他稍作翻览,见这里面对所有人的功法神通都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对于这些人的优缺点更是一条条罗列了出来。

因为这些涉及到了他人隐私,不得这些同道同意,他是不会深入去翻看的,于是稍稍翻过后,就将这些记述收起,准备找个合适时机交还给原主。

一方面是给他们提个醒,告诉他们有敌人在暗中窥觊,另一方面,敌人往往比自己还看得清楚自己,相信这些东西对他们也是有用的,不必要就这么毁掉。

在把上面这些对于玄修的记述拿掉之后,剩下的东西就全都是曹道人与他人往来的书信了。

虽然这些书信并没有留下的具体名姓,笔迹也是难以辨认,可是凭借纸张和上面显现出来的一些内容和线索,若是细查之下,还是有可能查询到背后正主的。

他心下一转念,曹道人留下这东西倒不是不谨慎,而像是有意留着作为自保之用的,因为里面颇是涉及了一些隐秘。

在仔细把所有书信都是看过后,他吩咐了一声,让青曙把曹道人的弟子带上来逐一问话。

这些弟子大多都是问一句答一句,多数时间都是保持着沉默,显然心态失落且消极,还未能完全调整过来。

倒是此前那个名叫柳芳的年轻弟子很是配合,不用他问,便主动交代了许多事,并且还竭力回忆自己所记得一些细节。

他从这些弟子口中了解到,曹康此人一直在内外层走动,主要就是对付一些玄修之中的英才。

其人以往不曾来过奎宿,这是因为有余玄尊坐镇,这位玄尊对玄修后辈极为看重,所以他不敢过来,直到余玄尊被撤去,这才带人到此。

而做此事的也并非曹道人一个,还有一些真修也是暗中参与了,只是柳芳所知也是不多,跟随曹道人最长时间的乃是常迩,只是此人此前已经被他斩了。

在把所有弟子问过后,张御令青曙退下,一人独坐在大堂之内,看着庭院之中盛开的花卉。

曹道人是从一百多年前开始活动的,不少玄修之中的英才都是遭受其人所害。

他们通常并不直接杀人,而是用一些鬼祟办法挫伤玄修俊秀的心志,只有遇到一些心志坚定之辈他们知道寻常手段无用,这才会设法下手对付。

此辈用心异常之险恶,虽说玄修上境难求,可无数玄修都在探求其道,那些出色的人物更是其中最具希望的,不定哪一天就能寻到一定适合行走的道路,并令众道为之受益,然而现在遭此辈一搅,有一些人便被生生扼杀了。

可他也明白,此事究其根由,还是因为随着玄修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侵夺了或是触及到了原来一些属于真修的权柄,可是玄修偏偏上层并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护这些,这才出现了这等局面。

他眸光微闪,虽然他现在还没有能力根绝此辈,但是有些事他却是能做到的。

他对外唤有一声,少顷,许成通自外走了进来,躬身道:“巡护有什么吩咐?”

张御道:“许执事,你替我去查几件事。”他伸手一推,将曹道人与他人往来书信挪至前方,“设法查出这些书信来自何方,是由谁人寄出的,随后回来报我。”

许成通走上前去,伸手拿了过来,他看了几眼,满是信心道:“巡护交给许某便好,许某以往便经常做这等查证之事,定能把这些书信背后之人查个清清楚楚。”

张御微微点首,待许成通退去之后,他将玉筹抛出,在大堂内外各是布置了一个简单的阵法,而后端正身躯,调和心神,不一会就入至定中。

前些时日闭关追求“诸我”,收获并不大,还没能找到其中关窍,但是前人总结出来的三个步骤他在尝试过后却是得以掌握了,这回一入定,便即照此施为。

只是片刻之后,他先是感得天地万物尽数退走,只留下自己一人存在,而后连带自己亦是淡化而去。

若说意识、心神、感应等等出自自身的痕迹深刻在现世这张白纸之上,那么现在这道痕迹便在他定坐中慢慢淡化而去。

不过若是任由这痕迹尽数化去,那就是完全否定了自我存在了,哪怕原来的身躯还在,那也是一具行尸走肉了,故需得掌握这里面的度。

“执我”是必须存在,就如树木之根牢牢钉在那里,这才能引得“他我”来投,所以这一步只是“退我寻真”,而非“舍我合真”。

只是过去照此法修持的修士往往把持不好这里面度,若稍有逾越,那便是自我失去,而若是退沉不够,也就没办法进入最后一个步骤。

这里考验的是修道人的定性修行,没有一定的道行和修持,确然是达不成这一步的,更别说还需持坐感悟,寻觅诸我。

此刻随着他沉定下来,那世上留痕几乎到了淡若无有的境地,但仍有一丝存在,堪堪维系着他的存在。

随着他持续定坐,些东西也是在渐渐浮现出来,这个时候,他却是忽然感觉有两个清晰无比的“他我”存在于身侧,并与自身产生了某种共鸣,好似只需轻轻一唤,便可与自己合二为一。

他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去,前方摆放的正是那“蝉鸣”、“惊霄”二剑,此刻这两把长剑正微微颤动着,并发出了阵阵轻鸣。

他目注片刻,心念微微一动,两柄飞剑倏尔化作两道夺目流光,而后齐齐一跳,便向他斩了过来!

……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合剑

张御看着那两把飞剑朝自己落来,他身上心光向外撑开,而两把飞剑与之一触,却如融化一般,霎时投入了其中,并很快融汇到了一处。

待他心光收敛回来,那两把剑器似是就此消失不见了,这实际上他却是将之藏匿于心光之内。

通常剑器要融入到心光中,需得炼合双剑,这是一个水磨功夫,他也是在尝试和祭炼之中,而与敌人对敌,同样也是磨砺的一种,只是这里面似还欠缺了一点火候,所以一直还不得完成。

但不曾想到,这回本来他是想找寻诸我,却是于无意之间做到了此事。

这大概是因为这两柄剑器长久受他神气浸润,再加上两剑本是因他而生,由他所炼,本就算得上是他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算得上是“诸我”之一,故是在运法感应之际被顺利炼合了。

他此刻心思一动,那飞剑就又出现在了自己手中,到此一步,剑器可持拿在手,可随时收了起来,运使飞斩无不自如。

而若是再往下一步,那就是飞剑分化之术了,也唯有心光与剑器相合才能进而做到这等事。

他仔细想了想,这表面看去是一个意外收获,可当也并不是什么巧合,这正是他在追寻诸我的过程之中自身力量提升的表现。

因为修道人每寻到一个外我,那就意味着自身向完全之我靠近了一点,而剑器作为其中与他时时接触之我,所以才被最先寻到。

这还证明这套前人总结的方法的确是有用的,或许随着他深入修持,陆续寻到诸我,便可取拿到这一元。

他这时转首往摆在一侧时晷的看去,方才他感觉上只是过去了一瞬而已,然则距离他闭关竟已过去大半月了,如今已是七月初了。

这等参悟最是消耗时光,他还算好的,那些真修动辄坐观数载,哪怕一次闭关数十上百年也是有的,这不避世也要避世了。

他早前曾考虑过去到下层参悟此法,可参悟此道首先要存我唯一,才能去找寻诸我,而去往下层则首先就要分出一我,这便无法达成第一个条件了,所以这里面明显是无法取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