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41章

作者:误道者

詹公喘了两口气,看着座上诸人,又放缓语气道:“诸位,莫要把这件事看得太重了,我以为不过这是一件小事罢了,而且很快就可以得以解决。”

洪学令看着他道:“詹公,你何以有如此信心?”

这个时候,外面忽有一名助役走了进来,手上托着一封书信。

众人纷纷看去。

那书信一直被送到迟学监座前,他伸手接过,打开看有片刻,抬头道:“坚爪部落停止北上了。”

“停下了么?”

众人议论纷纷,许多人露出欣喜之色。

詹公松了一口气,略显激动道:“我说过,我儿定然可以解决此事的。”

迟学监没有理他,沉声道:“这封书信是学宫里的几位学子联名从坚爪部落里寄来的。”

“学子,坚爪部落?”

众人有些莫名其妙,什么时候又有学宫学子跑到坚爪部落去了?

迟学监板着脸,道:“有人趁张辅教不在,把他教授的学子私自调去与坚爪部落的土著交通。”他目光往左右一扫,眼神严厉,“此事谁做的?”

学宫历来的规矩,谁带的学生,就由谁负责,他人若要调用的话,那至少要经过师长的同意,以分清权责。

当然,这个事情虽然不合规矩,但也可大可小,可是未经学宫的商议和允许,居然主动向坚爪部落派遣学子交流,这要是弄出了什么事情,都堂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在学宫头上。

迟学监转头看向万俟学令,做这件事一般的人可做不成,必然是学令才有可能,而这里只有其人与詹公关系最深。

万俟学令有些心虚,不自觉避开了迟学监的目光。

詹公这时道:“不用去看万俟学令,是我让他如此做的,我这也是为了搞清楚具体情势,是为了学宫,为了都护府!”

洪学令冷声道:“这不合规矩吧。”

詹公大义凛然道:“在都护府利益面前,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况且那些学子不是带回来书信了么?坚爪部落也停下了,这说明这件事是做对了。”

迟学监冷然道:“停下?”

他晃了晃手中那封书信,“信里面说的很清楚,坚爪部落之所以停下,是因为这几天都护府的雨势波及到了旦河下游,那边遭受到了大雨,使得那些土蛮无法冒雨前行罢了,这与詹使节没有任何关系。”

他看着詹公,“信中还有内容,说这回是詹使节触怒了坚爪部落的大酋首,才致后来的事发生,这就与我们之前的推断相符了。”

詹公脸上一变,急着否定道:“这是绝无可能之事!”

迟学监不理他,将书信递给洪学令,道:“传下去给诸位览阅。”

洪学令大致翻了翻之后,就递给下一个人,在座之人在轮着看下来后,看向詹公的眼神都是意味不明。

詹公越来越觉不妙,书信最后传到了他这里,他伸手去抓,可或许太急,没有抓稳,反是掉落在地,于是弯腰拾捡,但几次都没能捡起来,还是候在一旁助役过来,才将之摆在了案上。

詹公抖抖索索拿出一副眼镜,戴上之后,这才拿起书信细看,过了一会儿,他的手不停颤动起来,愤怒道:“此事伪造,一定是伪造!几个学子的话怎能相信!”

他嚓嚓几下,就把书信撕得粉碎,随后撑着桌案直喘气。

迟学监冷冷看着他,呈送到堂上来的书信都是留有抄写复件的,就算撕碎了也没什么,他道:“事情已经清楚明白了,洪学令……”

洪学令一点头,站起道:“玄府传来的消息,张辅教已在回转瑞光的路上,此刻正好与敞原相距不远,我等当提请都堂,移卸詹治同节使之位,改由张辅教接任,并全权负责安抚坚爪部落的事宜。”

顿了下,他又言:“鉴于张辅教本身学职较低,故我在此提议,提他学宫学正。”

座下之人稍稍交换了一下意见,便有一人先出声道:“在下附议。”

“附议。”

“附议。”

“附议。”

底下一片附议之声。

“诸位!”詹公用拐杖使劲的顿着地面,发出急促而沉重的声响,他声嘶力竭道:“这对小儿不公平!”

洪学令义正辞严道:“詹公,涉及都护府生民的大事,从来都不是儿戏,令郎是去安抚部落,可如今我们看到的,却是有负学宫期望,有负都堂所托!詹公,注意下脸面吧,不要太难看了。”

詹公仍在挣扎着,“可是,我儿……”

在座许多人都是暗暗摇头,暗道詹公老糊涂了,看来他也是关心则乱,看不出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挽回的可能了。

詹公这时一转头,看向迟学监,双目发红道:“迟昭,我为都护府效力八十载,曾经陷阵杀敌,险死还生,更为学宫教化万民,兴礼布乐,岂能受此不公?我要去都堂,去找柳公府面呈此事……“

“詹公!”

洪学令猛然打断他。

詹公惊讶看去。

洪学令表情严肃无比,大声道:“詹公,你要顾全大局!”

詹公一下睁大眼,这句话有些莫名的熟悉,似乎是以前他经常对别人说的。

眼前的人影似是变得模糊起来,那声音则在耳边回荡不止。

他有些茫然。

大局?难道我不是大局么?

拐杖从手中滑落,他倒了下去。

……

……

第六十章 节出都军动

詹公在奎文堂上病倒了,被助役抬了出去救治。

不过现在没人来理会他的事,学宫在有条不紊的定下事宜后,就将呈书递到治署之中。

治署回应也快,只是隔了半个夏时,批复准许的帖子便就下来了。

学宫方面立刻安排了几匹快马,将整套节使衣冠和治署任书送往晓山镇。

迟学监在奎文堂的窗口前看着纵马而出的几名信使,心中滋味难明。

自他担任学监以来,还是第一次有马蹄声在学宫之内响起。

尽管长时期在学宫内打理事务,可不代表他对外面发生的事不清楚,实际上他了解事物的渠道比常人多得多。

他能感觉到,随着神尉军的不作为,最近整个都护府都有些不安稳了,这令他极为忧虑。

他看着那些信使的身影逐渐消失,不自觉叹了口气。

都护府的节使,按理是需要讲究仪仗的,还要遣军百人相护,鼓乐开道,以彰显威仪。

然而这安排起来有一套繁琐的仪式要走,要算定时辰日子,那至少也要四五天,这样太耽误时间了,所以现在也只能权且从简了。

此时都府庄园之内。

“什么?先生被派去当节使了?”

杨璎自从在学宫进学后,就和安初儿交好,可是接连几天不见后者的身影,她也觉得纳闷,直到追问问下来,才知道安初儿早就被学宫派遣往坚爪部落了,同样一起去的还有几个同学。

得知此事后,她很是气愤,可又无可奈何,身为卫尉,对于都堂和学宫的决定她没有插手和过问的权利。

因为生怕其他同学也被找去,所以她一直命人盯着此事,可是现在却又听到了张御受命前往坚爪部落的消息,顿时焦急无比。

她向来是一个行动派,脑袋一热,就离开自己的宅院,一路往正堂跑来,途中也不知道踢坏了几道门,役从们看到后都是一脸淡然,显是早已习惯了。

杨璎一路冲入内堂,她这次没有上前动手,而是站在那里,对着上方的小童道:“小弟,帮阿姐一件事。”

那小童一听到外面的声音,本来已是下意识等着被拽领子,可这次却迟迟未等见动作,他好奇看去,却见自己阿姐脸上前所未有的认真,他也是小脸严肃起来,问道:“阿姐,什么事?”

杨璎咬着嘴唇,道:“我要带兵前往敞原,现在先生和还有初儿,还有好多同学去了那里,他们可能有危险,我要去保护他们……”

小童想了想,道:“阿姐,我帮你。”

杨璎睁大眼睛,道:“你,小弟,你不怕舅舅说你么……”

虽然她来时就想好了,要想尽办法说服自己的弟弟,但是没想到现在这么容易就同意了,她反而有些慌了。

小童看了看她,小脸上多了一丝威严之色,道:“不怕,我是大都督。”

杨璎恍惚了一下,这个时候,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亲,那位前任大都督坐在上面,她忽然感到眼睛有些发热,急急伸手抹掉,抬头道:“那,那你就快些发令吧。”

小童却没有急着动,而是认真道:“瑞光城内有五千亲卫军,但是为了城中民众,弹压不驯,不可能都调动,阿姐,我只能给你一千人。”

一千人?

一千人是多少?

能有多少排场?

好像……够了吧?

杨璎脑袋有些疼。

小童见她没反对,就道:“阿姐,我这就给你写谕令。”他拿起军签,落笔写字,再盖上了自己的常印,至于都护大印,没到成年,他还用不了。

待拟好后,他拿了起来,做个相递动作,道:“阿姐,给。”

杨璎兴冲冲上前,可就在伸手去拿谕令的时候,心中却没来由升起一股惶恐之感,顿有些瑟缩踌躇,过了一会儿,却觉手上一沉,原来是那小童主动把谕令和军符交到了她手里。

可她发现,一份薄薄的帛书外带一枚轻轻的金符,竟是压的自己无法挪步。

“我,我还是……”

她一时有些口干舌燥,心中甚至打起了退堂鼓。

“阿姐,我等你回来。”

杨璎一怔,抬起头,却是看见自己弟弟那略带崇拜和期待的眼神,她顿觉一股勇气充溢胸膛,一下感觉什么都不怕了。

嗯!

她重重点头。

她退开几步,对着上方合手一礼,就扭头出了大堂。

她急着往外跑,还没等能跨出庄园内门,身后就有一个浑厚声音传来:“杨卫尉,你要去做什么?”

杨璎浑身一颤,努力转过身,脸色发白道:“舅,舅舅。”

英武男子身形笔挺的站在那里,沉声道:“你拿着都护的军符,是想去调动军兵么?”

杨璎吸了口气,鼓足勇气道:“我要去救人,我要去帮先生,帮我的同学,小弟,小弟他也是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