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37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走走停停,时不时还会四处走动观察,他发现在逐渐深入这片山原之后,就时不时能捡到一些明显经过人工打磨过的石块,心下忖道:“看来这条路没有错。”

又缓慢行走了半天后,再次翻过一个高坡,他的前方出现了一片湖水,只是湖水浑浊,里面的岩石坑洞中,泊泊冒着沸腾的水泡,腾腾的热气不断从湖面上飘过。

他眼前一亮,四处观察了一下后,就朝湖水较为狭窄的上端走去,很快就见到了一些破碎的阶台,被半掩埋的碎石碑,以及看去像是贡物的陶器碎片。

他走到石碑之前,伸手轻轻摩挲了一下,本来坚硬的石块看去腐蚀很严重,不过仍旧残留有不少了深深刻画的字迹。在试着解读了一下后,他精神为之一振,抬头看向四面,道:“没错了,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怒泉’了。”

“怒泉”在他看来其实就是地热泉,古代土著则认为这是神灵愤怒所导致的,当然,在这片地陆上满布神灵的时代里,这或许就是真实的。

在他翻看的文档里有着这样的记载,在去往祭坛祭拜的路上,若是有在怒泉里洗浴而不死不伤的人,那便是真正的虔信的人,他们可以成为神灵的卫士,并被允许将自己的血脉流传下去。

虽然这引得无数勇士前来尝试,但幸运儿总是少数,这怒泉底下不知堆积了多少妄图成为英雄之人的尸骨。

而找到了这里,也就是走在了去往祭坛的正确道路上。

他抬头望了望,前面有一座冰雪覆盖的高峰,假若没有错的话,自己的目标应该就在山峰之下。

由于这里较为温暖,既有水源,地势也非常平坦,兼之这几天只顾着赶路,没有调息理气,所以他决定在这里停留一晚,恢复一下状态,明天再往那里去。

他在四周找了找,寻到了一处高地,幸运的是,这里还有一座还算完整的石台,视野也非常广阔,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山下的一切动静。

于是他选择在此端坐下来,将夏剑横搁膝上,取出元元丹服下一枚,伴着深长的呼吸吐纳,很快入了定静。

一夜顺利调息下来,他感觉精神和体力都已恢复到了完满的状态,或许是前几日经历了一场斗战,就连神元也隐隐有所增长。

他站起身来,洗漱收拾了一下,便又再重新上路。

只是接下来,在这片山原里一连转了二天,却没有任何收获。

到了第三天,他走上一座高峰,正在观望的时候,眼里似有一个光亮的东西闪过,他意识到这是某个金属物品的反光。当即循此望了过去,果然,视线中出现了一片破败的遗迹,只是大多数都被掩埋在了泥土和乱石堆中,有些难以分辨。

他呼出了一口气。

找到了!

记下位置后,他下了高峰,只是半天之后,就来到了那片废墟所在。只是到了这里,马匹无论如何也不肯在前进了。

于是他将之放开,自己一人往里步入。

而方才踏上了这片遗迹,鼻端就隐隐闻到了一股血腥气。

他并未觉得奇怪,反而更显振奋,因为这是灵性异怪大量死亡后的残留,这恰恰说明他所找的地方是正确的。

他一人走在这里面,周围到处是坍塌建筑,风格全是伊地人奥梅佐时期的。

其实在伊地人未有到来之前,这里一直是这片大陆上的土著祭祀诸多神明的所在,并且建起了恢宏的神庙。每年这里的祭坛上,都要杀掉大量的灵性生物用于献祭神灵。

直到伊地人来后,将这里的神庙推倒掩埋,杀死了祭祀,囚禁镇压了异神,并在上面建立起了属于伊地人的神庙,这一举动也是引发了后面神战的重要原因。

而在伊地人覆灭后,他们的神庙也在那一场覆灭岛陆的地震中倒塌了,此后除了一些口头传说外,就再没有关于这里的记载了。

张御也是在安山以东的部族中看到了一些古老的树皮书,得以知晓了这个所在,只是具体位置,也是再翻阅了宣文堂大量的文档记载后才大致确定的。

越往这里废墟深处走,所能闻到的血腥味越重,不过这却也变相提供给了他明确的位置。只他此时似乎有种感觉,些建筑背后,似乎有一个个身影躲藏在那里,正不怀好意的窥视着自己。

他一转“吒声”之印,规正心神,将这些负面压了下去,随着继续往里走,在行到了一个高大土坡之前时,一股熟悉的热流迎面涌了过来!

……

……

第五十四章 寻章觅法

这股热流是如此汹涌,比张御之前所见到的任何一次都要猛烈的多。

他一直走到了土堆之上,站在此间,那涌来的热流更显强盛,他就如同站在了一处蒸炉之上。

他此刻甚至能感到自己的神元正在缓慢增长着。

他往周围望去,从周围的砖石形制来看,这应该是属于伊地人的祭坛。

不过他心下推断,伊地人在占据了此处后,恐怕也一样在用异怪来祭祀自己的神明,而属于原来土著那些祭坛,现在很可能在更深的地下。毕竟直接推到填埋可比移除原先的东西来得更方便,且更具宗教意义。

这样一来,双方献祭的异怪骨骸很可能就被堆叠到了一起。

他并没有急着吸摄,而是从土丘下来,准备先把整个遗迹大致走了一遍。

这种地方虽然一般的野兽不会来,但难保不会诞生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旧有的神庙所涵盖的区域是非常广大的,毕竟根据记载,巅峰时期可以容纳数万人在此居住祭祀,几天都未必能转下来,可现在只看那些暴露在地面上的遗迹,范围就相对较少了。

同时他也想看看,除了那个祭坛土丘,是否还有别的地方藏有源能。

但是很可惜,这一次走下来,其余地方都没有什么发现。

他重新回到了那个大土丘上,再一次感受着下方涌来的热流。他认为这底下掩埋的,或许不止是灵性生物的骨骸,说不定还有那些被砸烂推倒的神像,甚至更可能存在古代土著的祭祀用物。

他猜测所有属于土著的古旧的一切,都被伊地人集中到了这里,这才能解释为何其他地方没有源能的存在。

但要真正确认这个推断,那除非挖开这个大土丘了。

可这并不是什么简单之事,至少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

好在他也不需要去做这种事,就算隔得远一些,无非就是他多耗用一些时间慢慢吸摄罢了。

这里附近有不少山间河流,水源充足,他携带的丹丸也是足够,停留个十天半月都没问题。

况且他也不认为需要这么久。

他自衣兜中取出一枚丹丸服下,而后就此端坐了下来。

与此同时,就在通向安山山原的一处缓坡上,距离臧殊败亡的地方不远处,一个身着玄府道袍,蒙着白纱的女子身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这里。

她默默观望一会儿后,身影一闪,直接出现在了一块微微隆起的土堆附近。

她弯腰伸手,插入土堆之中,随后一抓一提,就有半截尸身被她从里明面拎了出来。她冷漠的看了眼那还未腐朽的尸身,身上冒出了一阵薄雾,瞬息之间,就将之飞快的化融了,

此时她似又发现了什么,弯腰一拾,又从土里抓出来一柄长剑。

想了想,她又将之扔了回去,随后闭起了双目,似在感应什么,过去了一会儿,她看向了那远处山影,而后身上薄雾微起,顿时身化疾影,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朝着那里追了下去。

张御在接连静坐一夜后,才从定中醒来,他看着周围那些破败的废墟,还有山谷顶上笼罩的阴云。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自己前世躺在营养舱中的那一幕。

那个世界死寂、呆板,僵化、没有未来,他本来以为自己也会如此,直到接触到了源能……

他舒了口气,收回思绪,调整了一下心神,而后审视己身,发现这一次打坐,自己神元已够观读两个章印,不过因为原来的神元还有积蓄,所以真正吸收的数量差不多能抵一个半章印。

那些涌来的热量依旧维持着,并没有减少多少的迹象。

他根据以往的经验估算了一下,土丘下面的所蕴藏的源能,大概能给自己提供观读五到六个章印左右的神元。

若是这样,那便是极大的丰收了。

在玄府他曾问过范澜,了解到通常提聚神元较快的人,一个月大概可以提聚出观读一至二两个章印所需的神元,差一点则是一至两个月只能观读一枚章印,再差则是三月至半载左右。

不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是极大的,这里也不排除有提聚神元更快甚至更慢的人,只是一般的情况就是如此。

所以若以稍高的标准的来比较,他这一次的收获,大概就是比那些人抢先争取到了数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

就在他思索的时候,忽感心湖之中出现了些许动静,那是一股很是虚弱的气息,而在来此之前,在某在山坡上似也曾见到过。

他转目看去,发现在一处碎裂岩石的缝隙中,有一个小脑袋伸出来,此刻正探头探脑的看着他。

这是……豹猫?

他对于安山周围的生物非常熟悉,立刻认出了这是一只安山豹猫,是一种很少见的动物,因为天生就是灵性生物,所以有时候会被土著当作神明来膜拜。

这种生物数目非常稀少,没想到这里却能看到一头,看去还是在幼年时期。

他心下一转念,这头小豹猫应该是与自己的父母走失了,或者干脆就是遇到了什么意外。

因为这种生物幼年期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需由父母提供足够的食物,然后通过整日整夜的睡眠,才可能快速生长。

若是这个时期出来走动,那就意味着其已经失去了固定的食物来源。

这个小东西尽管有着一身淡金色的泛着光泽的皮毛,可是看去却有些瘦弱,这更加印证了他的判断。

他一转念,那天这小东西出现的时候,恰好自己在喂马,其应该是饿了。

想了想,他拿出几枚秘制丹丸捏碎,将一只手套拿下,把将碎开的药散洒在上面,而后站了起来,走到一边,将至放在了一块表面还算平整的石台基上。

这些丹丸本来是用来配合喂马的,他手边也只有这东西,至于小东西能不能吃,相信它自己应该能判断。

他回到原地,盘膝坐下。

那只小豹猫开始见他站起的时候,便往后一缩,躲在石头缝里看着他,见他坐回去,好半天才又探出头来。

它看了看那些药丸碎渣,忽然一窜,从石缝中出来,跃到了台上,先前用鼻子闻了闻,随后便舔了起来,并发出细微而急促的舔舐声。

一会儿在吃完后,它看了张御一眼,尾巴微微竖起,轻轻摇晃着,一低头,叼起手套,一个蹦跳,从高处轻盈的跃下,几步来到他面前,仰着头看了看,并把手套放在了地上,再看了他一眼,就飞快跑开了。

张御这回在此一连坐了两天两夜,大部分可以被自身吸摄的源能都被收纳入体了,不过仍能感觉到,有一股热流仍然顽强存在着,且就在身前触手可及的地方。

他睁开双目,伸出手拨开前面的浮土,从里捡起了一枚精致的金色小环,下面缀着一条较长的细链,末端和前端都是一个蛇头,金环上则雕刻着华美而精细的纹路。

尽管此刻与这东西有了直接接触,可那源能仍旧顽强在存于其上,没有被他所吸收。

他并不知晓这是什么缘故,想了想,将之放入了衣兜之中,准备等回去之后再慢慢找原因。

此时内视己身,这一次定坐,所积蓄的神元已是足够他观读五枚章印。

既是如此,他也不再犹豫,决定现就按照玄府所传的章法来观读那新近得来的三枚章印。

这三枚章印分别是位于眼印之上“辨机”,位于鼻印之上“缘觉”,位于耳印之上“动静”。

“辨机”之印,能够加深一个人察物之能,用了此印之后,可以助人观察到易被自己忽视的东西。

“缘觉”之印,可以使一个人闻到更多的气味,从而做出更多判断,但你若不愿意,却也能蔽绝所有自己不想闻到的气味。

而“动静”之印亦是如此,运用之后,会大幅度增长一个人听力,甚至听到许多寻常人听不到的声音。

这三印无不是用来加强自身感官的,但前提是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为支持,每一个人就算学到的章印一样,由于身体根基的不同,所能表现出来的能力也自是各有高低。

他稍作调整,就按照玄府所传授的章法开始观读这三枚章印。

神元的充沛使他做起此事来很是放松。

不过一会儿,他就依序完成了所有步骤。

只是前一回,他在观读完三枚章印后,并没有能够见到什么。可这一次,就在他按章法做完最后一步时,心神微微一震,一股玄妙莫测的感觉似被从身躯之中引动,而后一个从未见过的章印就那么凭空浮现了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