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335章

作者:误道者

只此前御曾是听闻,我辈玄修若要求得更上一层法门,则需求得几枚上法章印,只这些章印需得三十年才得一授,且每回只得三枚,唯有立得莫大功绩之人方能得赐。

而御若要求取这些章印,下来之路又当如何择选,不知使者可有建言么?”

少年道人笑了一笑,道:“张玄正问我此事,那我先问玄正一句,玄廷做如此安排,张玄正是否觉得苛刻?”

张御坦然言道:“这非我眼下所能评品,若自下往上看,看去是显得玄廷有些不公,不过立在玄廷之上往下看来,恐怕又是另一番结论了。”

少年道人不由点头,他再道:“那我问再一句,玄正求得是大道?还是仅在突破眼前之所限?”

张御毫不犹豫道:“自是大道!”

少年道人了然点首,正容言道:“若是张玄正求得是大道,那么我却不建言张玄正选择此途。”

张御不由抬头看向他,道:“敢问使者,这里缘由为何?”

少年道人把拂尘一摆,道:“玄法一脉兴起尚不到四百载,而在这不到四百载中,真正以玄法入道,并成就玄尊之位的,也就只有寥寥数人而已,现如今,所有通向玄法上境的章印都掌握在这几位手中。

那三十年一授之章印,其实全是出自于这几位。

而若得其传,则必行其道。

但却需知,每一名修道人所行之道皆是不同,若以他人之道成法,便已然摒弃了自身之路,最好也不过变得和他人一般罢了,那时便极易失却自我,也便无从求得大道了。”

说到这里,他淡淡一笑,“虽说不乏那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辈,可是连相对易行之路都需借他人之法,又如何可能从后面那为艰难的道路之中超脱而出呢?那几是无可能之事了。”

张御听到这番话,他方才知晓这里真正原由,他问道:“也即是说,我辈若想往上攀升,若不得这几位道法,实际上无有任何可以依循的旧法?”

少年道人点头道:“正是如此。真法之道之所以能通大道,那也是由无数先人经验智慧之汇聚,非是一蹴而成的,而玄法方兴未艾,诸位其实非是后辈承继者,而是启路先行之人。

张玄正若要求取大道,那是无有成法可以追寻的,唯有依靠自己去开辟道途。

而玄廷之中确实掌握一些上乘章印,此印并非是赐给那些求取上境之人,而是专以赐赏给那些开道之人。以往那几位,也都是得有此赐。

只是此等章印有数,如今还剩下几枚,又会于何时赐尽,我便不知了。”

张心下一思,发现对方方才这番言语之中,似有一个地方忽略了。

玄法一脉可是玄、浑二章的,可对方所言却仅是涉及玄法,但却未曾对浑章修士提及半分。

然从青阳轮中所放置的法门,还有与竺玄首斗法的那那位存在,这都与浑章脱不开牵连,显然浑章的分量也是不轻的。

于是他问道:“敢问使者,玄廷之中,可有以追逐浑章而成就的玄尊么?”

少年道人淡笑一下,道:“那自然是有的,不过那些玄尊多数是修了真法之后再转修浑章的,说是玄修,可他们扔是真法为起始,所以无论心思道念,都与以玄法为正始的修士大为不同。

修士追逐浑章,看去的确玄法更是容易迈过境关,然而一不小心就会大混沌所侵染。尤其是这些人多数还是根基不稳,妄图走捷径之人。试问行正道尚且不能成就,何况行此道呢?

这数百年来,欲以此法成就的修道人可谓数不胜数,但许多都是变化为了混沌怪物,还有一些则是被镇压了起来,而这其中,更是以玄修居多。”

张御心下明白,大混沌的侵染是因为神元不足所致,若是有着足够神元,实际上这一切并无问题,不过浑章较为无序,若是可以,他宁愿以玄章求取突破。

可正如少年道人所言,玄法是需要与一众同道交流的,这样看来他此前的决定当是正确的。

少年道人见他在思索之中,笑道:“说了这许多,张玄正可有决断了么?实则以张玄正之资质,还有之前所立功绩,若是有意拜入哪一位玄尊门下,我个人可代为引荐,只是能否为哪几位玄尊所看重,则全在张玄正自家了。

而张玄正若是不愿,下来是想留在青阳,亦或去他洲任职,也都是可道于我知,我回去之后,自回禀明玄廷,做一番妥善安排。”

张御此刻心中已有定计,他抬目看来,道:“御意去往外层,不知可往否?”

少年道人了然点首,道:“莫说以张玄正之功,便是一寻常修道人,若要去往外层,我辈也断无阻拦的道理。”

他笑了笑,道:“我已知晓张玄正的意思了,我以为这是上好选择,于玄廷于张玄正都有好处。”

他站起了起来,把手中拂尘一摆,“我会将张玄正之请报于玄廷,张玄正且请回去正等玄廷诏令就是了。”

而随着他此言说出,周围光芒便开始渐渐散开,直至消失不见。

张御只觉诸般感应再度回来,他发现自己依旧站在检正司后衙大道之上,位置似是从来未曾移动过,唯一不同的是,他身前却是漂浮着一卷闪烁着光芒的卷册。

他明白这应该就是那少年道人所言的玄廷嘉赏了,伸出手去将之拿住,而后转身回了内堂之中。

在案后坐定下来,他将卷册打开,方才摊平,便见一道光芒冲起,而后便有数物自里显然出来。

他试着检点了一下,这里面一共是五件东西,比起上次封授玄正之时所赐更多。

这些东西分别是“点灵玉露”三滴、“天寰玉授衣”一套、“辟世丹”四枚,“赤紫玉角斛”一尊,还有“应星方天庐”一座。

他把东西逐一看过,发现这些都是极为有用的东西。

“点灵玉露”这东西只要稍微洒一两滴在草木土石之上,就将之点化,令其化为可为修道人所用的精灵。

古夏之时,修道人行走四方,身边没有人驱使,许多人就是靠此等玉露来对身边的触手可及的木石等物点化开智,让其为自己所用,不过这东西仅有三滴,显然只能省着点用。

天寰玉授衣是一件大氅,有守御外来之力及遮蔽御主自身气机之能。

在他看来,不提其中的守御之能,光说遮蔽气机,那已然十分有用了。

修道人在战斗中,可辨别对方气机长消的方法来分辨对方的实力和法力消耗。

特别是两个修为法力相近的人斗法,双方因为全部精力都拿来对付对手,所以很难隐蔽自身的真实情况,而有此物,则就可轻易瞒过对手。

他将这两物看过后,目光又落到四枚光华湛湛的宝丹之上。

这便是辟世丹,分别为辟尘、辟水,辟火及辟风四丹,这四丹修士可常携身上,自能稍加抵御地火风水之力,可仗此去到一些险恶之所在。

而赤紫玉角斛,则是用来蕴养紫星辰砂的,这些宝砂若是置放在角斛之中,不但在放出时威力更盛,天长日久后,还会再自行生出一些来,若是下来使用之时控制得力,那不定就可免去消耗。

最后一件宝物“应星方天庐”,这东西此刻看着仅有一尺之高,可一旦灌入心光法力,立可化为一座三丈长宽的坚固庐舍,可让修士在野外行走亦能有修持之地。

关键不但立于地表之上,且还能离地飘飞,这东西若配合辟世四丹,甚至能立在深海及火口之中,这就更具隐蔽之用了。

他在看过之后,便一拂袖,随着一道光芒飘出,便将这些东西尽数收入到了紫星袋之中,而后他望向庭院之中,从那位使者的态度来看,去往外层当不会有所阻碍,那么自己也当做一番离开青阳的准备了。

……

……

第两百六十二章 诏至

在接下来几天中,张御开始着手做一些离开青阳的准备。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离开青阳之前尽可能搜集到更多的源能。

只以目前他所知道的情形来看,诸纪元的遗迹和异神国度中多多少少都有源能的存在。

青阳上洲周围实际就有不少隐藏起来的异神国度,除却一些早已投靠青阳的,余下还有一部分一直与青阳处于敌对状态。

比如霜洲就有不少与之交好的异神神国,打造密匣所需的材料大部分就是由这些神国提供的,现在这些神国依旧还有不少存在着,而这些地方即便没有源能存在,他准备在任上彻底将之剿灭。

除此外,还有一个地方他决定去看一看。

从方谕中那处得来那些残破石板之后,他就认真看过了,这些石板可谓每一块都不完整,难以释读出真正的意思,不过这些东西无疑都是应该有来历的。

方谕中是不记得这些石板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了,但好在其中有一块是乌制院赠送的。

故是他在经过审问过后得知,乌制院他们在扩大分院规模时,无意在发现了一个位于海底的遗迹,这石板就是从哪里得来的,甚至当初他们还在那里挖掘出了一具远古异神的残缺尸骸。

他曾仔细看过,这几块石板几乎都是同出于一源,那么说不定都从此处得来的。

从之前他养父交给他的那块石板的来看,每一块石板之上都有一个完整的文字,而每一个文字应该都代表着某一种力量。

不过他现如今是一名修道人,异神的力量他并不如何在意,他看重的反而是石板背后的那片遗迹。

能诞生出这等石板的地方,那或许会有源能的存在。

于是他在稍作准备之后,就遁光离开了光州,一路往东海方向过来,仅仅用时半刻,便即来到了归州海崖之前。

本来他是准备乘海舟去往那处的,不过想想这些造物似是不太牢靠,自己现在既有了“应星方天庐”,那就不必再去乘坐这等舟船了。

他从星袋之中将方天庐取出,这东西初时不过三尺长短,可心力一转之间,霎时便变化为一座丈许来高、中间略鼓,四角低垂的山形庐帐。

这东西放出来之后,并不落地,而是飘悬在半空之中,但任凭外面海风吹来,却不见任何晃动。

张御点了点头,他腾身而起,进入了方天庐之中,账内只有三丈长宽的空间,但对于他一个人来说其实已然非常宽敞了。

庐帐之内本来是空无一物的,不过他在祭炼之后,往里面添置了各种用物和摆设,随着他进来,宁神香炉散发出了缕缕清香。

他直接来到庐帐中间,从星袋之中取出了辟水珠,挂在了垂在那里的珠袋之中,霎时间一阵明光绽放出来。

而后他在软榻之上坐定下来,意念一动,方天庐便自往海水之中沉入进去。

这庐帐可随他意念而行,能去到此世之中任何一处他有确切概念并且真实存在的地方,故是他在传递出了一个意识之后,就没有再去多管,直接去到一边软榻之上坐定下来,拿出一卷道书翻览起来。

有了避水珠,方天庐在海中飞驰起来半点都不慢,与天中飘飞几无任何分别,这令他倒是较为满意。

只是半天之后,庐帐就到达了天机院那座海岛附近,此处距离废墟显已是不远。

到了这里,他便把道书收了起来,轻轻一挥袖,周围的庐帐仿若融化开来一团,露出了外面的景象。

他驾驭庐帐往乌制院所言那处方向飞去,很快就见到了一大片存在于海底的废墟,周围到处都是倾颓的石柱石墙,还有平整阔大,依旧保持完好的巨大石台。

这片废墟的具体的年代他难以判别,但是可以看得出来,所有的建筑都是异常巨大,这并非一例,而是所有都是如此,再联想乌制院曾在这里挖掘出远古神明的尸骸,他认为,这里或许是一座供奉远古异神的古代城市。

那个远古异神原先可能在此生存,而那些石台许就是用来献祭的祭台。

若真是这样,那么找到源能的可能就更大了。

他驾驭方天庐,用了半刻时间在这片废墟的上空游荡了一圈,倒是不出意外找到了几个目标,在废墟的四个方向上都有一座巨大的雕像,不过其中三座都是破裂倒塌了。

唯有一座相对完好,可是也失去了半个头颅和小半边身躯,不过他却是从上面感到了强烈的热流。

但这也并非来自雕像本身,而是来源于雕像身躯内的某件东西。

他在察觉到之后,就自庐帐之中出来,心光轻易分开周围的海水,来到了那约莫有百丈来高的雕像之前。

在看有片刻之后,他目光一注,那石像的头颅微微晃动起来,而后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裂纹,随着裂纹扩大,一枚梭形宝石从里面飞了出来,飘至他的面前。

只是这个时候,这枚宝石忽然一动,而后如眼睛一般忽的睁了开来,并露出了一只蛇瞳,它在动了几动之后,十分恶意的看向了张御,并且有一缕缕深沉细碎的声音夹杂着五颜六色的模糊光色向他涌来。

张御淡然看着这些变化,伸手出去,一把将之捏住,霎时间,所有的声色音光一齐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一股汹涌的热流向他涌入过来,而他的眼眸之中也随之出现了一片细碎的电芒,浑身的心光也是飘忽晃动起来。

随着热流被他不断吸纳,也是逐渐减弱下来,到了最后,他似乎听到了一股哀嚎,接下来便彻底两没了动静。

他摊开手掌,原本还算华丽的宝石已然化为了一堆灰白色的细末灰土,便一翻腕,任由这些落去海水之中。

他不确定这东西是否与那远古异神有关,但只要能找寻到源能,但来历如何就无关紧要了。

他离开了此间,回到庐帐之中,又扩大范围找寻了一下,很快便又有了收获,找到了一堆献祭用的古物,在他把源能吸摄一空,这些东西也是同样化为了一堆碎渣。

但除此外,就再没任何收获了。

至于那个远古异神尸骸原本所在的地方,他也是去看过了,那里只剩下下了一个被打磨光滑的巨大的梯形石穴,里面早已是空无一物。

在确认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后,他便头也不回离开了这里,并往洲中回返。

在接下来的时日之中,他四处探询遗迹,搜寻可能源能存在的地界,在这般持续有十来天之后,这一日,他正在天中飞遁,忽然一道光芒经空而来,他心中有感,当即立定不动,随即便被那股光芒笼罩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