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230章

作者:误道者

杏川道人道:“请玄正随我来。”说话之间,他当先往外走。

张御随他来到外间,见其一下纵空上天,心下一转念,也是飘身而上,跟随过来,不一会儿,杏川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山洞之前落下身形。

张御也是飘落下来,随其走入洞中,却是看到这里摆着一张石床,上面半坐着一名中年修士,看模样正是林宣盛,只是此人浑身上下贴满了符纸,明显是被封镇在此的,他看了杏川一眼,这个“请”的方法倒是很别致。

杏川道人脸上没有半点不好意思,道:“我请林道友出力对付霜洲,他却不愿来,推三阻四,我辈天夏玄修对付域外异类乃是理所应当,哪有不肯的道理?故是我把他擒了。”

张御看向看向林宣盛,道:“林道友,那幅霜洲舆图可是林道友送来的么?”

林宣盛也没有否认,苦笑一声道:“若早知如此,我就不送此舆图了。”他倒是没有骂杏川道人,因为是后者行事作风从来都是摆明在面上的,理由又是光明正大,所以让人恨不起来。

张御这时一拂袖,将其身上禁符都是去了。

林宣盛从石床上下来,对着张御抬手一揖,并没有试图逃走。

他很清楚自己在张御面前根本走不了,那日张御大显神威之时他也是在场,只是当时为了怕众修察觉,所以才躲得比较远。

张御道:“我寻林道友,是知道友对霜洲较为熟悉,故是想向道友请教一些事宜,不过在此之前,却有一言想问道友。”

林宣盛看了看他,道:“不知玄正想问什么?”

张御道:“摩云、胜因两派覆灭,是否与林道友有关?”

林宣盛一怔,显然没想到张御会问此事。

杏川道人听得此言,看向林宣盛的眼神却是陡然凌厉了起来。

林宣盛低下头去,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这两派覆亡的确与我与有些关系,可我自身并不曾参与其中,也不曾生过这等念头。”

张御道:“那不知其中缘由何在?”

林宣盛沉默片刻,最后好似做出了什么决定,抬头道:“想必玄正也听人说起过,我与霜洲人往来过一段时日,事实上并非如此,真相是我本是霜洲治下之人,后来是霜洲那边送我去域外道派学道的。”

杏川道人听得此言,神情顿时一厉,身上光芒也是涌动起来。

张御却是一伸手,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道:“杏川道友,且听林道友把话说完,再论是否过错不迟。”

林宣盛看着两人,道:“当时霜洲之中送了不少如我这般之人去学道,可是最后真正修炼有成的,也只我一人罢了,霜洲人为了抹去我之前留下的痕迹,所以将胜因派灭去,后来选择摩云道派,或许也是有这个缘由在内。”

张御思索片刻,又问道:“霜洲派遣你等去域外各派学习道法,目的为何?”

林宣盛摇头道:“霜洲人真正目的我从来不曾知晓,我猜测或许是为了控制域外道派,只是这个计划最后似是没能成功,”此时他露出一丝厌恶之色,“我并不喜欢霜洲人,也不喜欢那个地方,那里一群表面上看去是人,但心性被严重扭曲的怪物。”

杏川道人此时盯着他问道:“林宣盛,我只问你一句,你是霜洲人么?”

林宣盛目光迎上去,缓慢而坚定的说道:“我不是。”

张御能够看出,林宣盛其实有不少地方做了隐瞒,还有很多难以解释清楚的东西,但他并不介意这些,只要其人愿意对付霜洲人,那其余都是小节,无需现在去追究。

从其斩杀那位霜洲指挥,还有后来暗中送上舆图的行为来看,其人的确十分敌视霜洲人,至少在这方面,他们可以达成一致。

他道:“林道友不妨随我回驻地,下来对付霜洲人,还需要道友的出力。”

林宣盛也知此时没有什么选择,他缓缓抬手一礼,道:“愿听玄正吩咐。”

杏川道人此刻也是往前一步,高声言道:“也算我一个!”

张御点了点头,再与林宣盛交谈了几句后,便带着此人与杏川道人一同返回了驻地,在接下来的时日内,他便开始向林宣盛详细问询霜洲的情况,并且依据其人所言,粗略定下了一个对付霜洲人的计划。

只是按照林宣盛所言,他也是二十来年没曾回去霜洲了,仅是与霜洲人的接触还在,所以现在的霜洲是何模样,他也无法准确说清楚,这里就需要先行查探一番了。

好在霜洲所处的位置已是确认,下来的事情相对简单许多了。

张御在域外一直待到月底,算了一算竺玄首出关时日已近,便就将域外事宜交托给万明道人,自己则是乘坐飞舟回返青阳。

到了洲内后,他在卫县停下飞舟,便遁空往玄府而来,遁光一落在湖心岛前,明善道人已是迎了上来,道:“玄正,玄首已是出关,正在鹤殿等候玄正。”

张御点了下头,他迈步走入阁堂之内,就往鹤殿之上飘身而来,见竺玄首正立在此间,上来见了一礼。

竺玄首点头回礼。

见过礼后,两人就在蒲团之上坐下,竺玄首道:“听闻玄正上次之后回来便欲见我,不知是为何事?”

张御其实原本打算一问白秀上人之事,不过他后来仔细想过,如今既已是知晓此人身份,那就无需再去多言,日后该如何便如何,身为玄正,这本也是在他权责内之事,把竺玄首牵扯进来,反而事情会更为复杂。

故他索性撇开此事,道:“我今来是来向玄首请教,我辈玄修观读到了第四章书之后,又该于何处寻觅那登攀之路?”

……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进途

竺玄首虽然是一名真修,可其境界甚高,并且作为玄首,他也有向府中修士指点解惑的职责,至于那些修士是否能有资格向他当面请教,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竺玄首这时看了张御一眼,道:“我本以为你会问我青阳轮一事。”

张御神情之中一派从容,道:“这宝物本是由玄首执掌,玄首当时收了回去,自然有玄首的理由,我又何须多问。”

竺玄首神情舒缓了几分,他道:“玄正要问我如何攀行上道,那么我只能告诉玄正,玄修之道,到了玄正这一步,在各地玄府之中是寻不到上进之法了。”

张御眸光一动,道:“玄首可能详细一说?”

竺玄首抬袖而起,自里取出一枚玉简,任由此物飘了过来,道:“此物玄正可拿去观看,玄正要知道的,在里间皆有记述。”

张御将玉简接了回来,看了一眼后,就将之收入了袖中,随后在座上一拱手,道:“多谢玄首了。”

竺玄首微微点头,随后道:“我这里也有一事需要告知玄正,我近来需指点恽尘修炼一门道法,下来他会闭关一段时日,大约需用百来天时日,此在期间,玄府之事玄正自决便可。”

说到这里,他又言道:“顺便再告诫玄正一句,玄正若是想顺利往下修行,那么洲中之事就到底为止,莫要再往下深究了。”

张御闻此言,不由抬首望竺玄首一眼,见其神情平淡,看不出什么东西来,心下一转念,站起身来,一礼之后,便转往下了鹤殿。

他先是到了恽尘那里,交流了一些紧要之事后,就离了玄府,返回开阳学宫。

回至金台内,他来到书房中坐定,将玉简拿了出来,随后意识入内一转,里面登时有无数信息浮现出来,待大略下来之后,他对此后修行也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玄修观读到了玄合之章后,再往上去,那就当可称之为上位修士了。

因为上位修士的破坏力极大,所以通向第五章书的道路不被允许放在各处玄府之中,而是由玄廷牢牢把持着的,特别其中有几枚涉及渡去境关的关键道印,唯有得到玄廷的赐授,才有可能被修士所掌握。

所以万明道人的感觉一点也没有错,少了这些道印,玄修绝无可能攀升上境,除非是向浑章求取,但是这般做同样是凶险万分,因为没有足够神元的话,那必会牵扯到大混沌,这就需要采用神异器官炼药的方法来对抗化消大混沌的影响。

可是有着这种神异器官的生灵本身也是异常强大,并不是这个境界的修士能对付的,而且这些异类现在在内层之中也很难寻到,故而这条路几乎是不可行的。

这样算下来,走玄廷下赐这条路反而是最可行。

而要做到这一点,其中首要便是功绩了。

他翻看了一下那些信息,若要论功的话,无论是战功还是治功,亦或是监察拨乱之功,都可算是功绩。

而若论获取功绩最快的地方,那自是去往战场之上,与那些外层到来的异类神怪作战,不过这无疑是需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的,修士的伤亡也是极高,功绩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至于治功和监察之功,则是相对积攒较慢,比如他现在玄府所为之事,就可以算在此中,这种几乎就是靠苦熬了,和人拼岁寿,和人拼资历,和人拼声望。

除此之外,玉简之中传递出的信息里还有另一种方法可以获取功绩,修士如果愿意,可以递申书去往偏僻荒原之地镇守,那么攒功相对会快一些。

不过也这种事并不好做,在遇到难以对抗的强大力量时,往往只能依靠修士自己一个人去解决,所需面对的危险一点也不上战场来的少。

可是最关键的地方,其实还不在于这些地方。

玉简上面明言,一般情况下,玄廷赐印是三十年一授,并且一次只会赐下三枚道印。

也就是说,没有太大变动的话,每过三十年,修士才可能轮到一次获取道印的机会,并且一次能真正获得道印赐授的只有三个人。

张御思索了一下,只这么看去,似是获取道印的机会甚大,可要知道,玄廷虽面对的并不是青阳一洲,而是囊括了天夏所有洲府,不仅仅上洲,而是把中洲、下洲都是在囊括在内。

可以想见,现在不知有多少第四章书的修士在等待这个机会。

而到底道印把赐予何人,这实际上是由玄廷上层那些大能来定夺的。

而这里面,恐怕也很难做到完全公平。

此时他却是忽然想到了竺玄首方才最后对他说的那句话,要他若想攀登上境,就不要再往下深究,那是否是在暗示他,青阳洲中的造物人之事与玄廷上层中的某些人有所牵扯?

他转了转念,发现这是有一定可能的。

如此看来,竺玄首对洲内那些事完全不作理会,或许除了其人是出世派之外,恐怕也还有这一层缘由在内。

可是这么一来,事情就更为复杂了。

他深思了一下,若是光明正大之事,那又何不放开手来做呢?这足以说明这件事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而若这么看,玄廷传诏于他,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用意。

他站了起来,走到琉璃壁前,看着外面广袤的天空,无论如何,他身为玄府玄正,造物人的事情他必须查清楚弄明白。

而现在他也不必去管上层如何,那距离他还太过遥远。

他相信等到青阳上洲洲内的事情解决之后,届时局面也当会与眼下大为不同。

至于修行,其实除了积攒功绩等待赐授之外,玉简上面还给出了另外两条道路,但是相对正途更是艰难,到底该如何选择,这里尚需要好好斟酌。

正在思索之间,青曙走了进来,躬身一揖,道:“先生,惠先生求见。”

张御想了一想,转过身来,道:“请他进来。”

营州,某处地下军事堡垒。

莫若华走入了宽敞的营房之中,这一次代表自己所在营地来到主营进行最后一轮训教,她打量了一下四周,这处营房只她一个人,

这并不是什么特殊优待,而是她在踏入这里时就被告知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那不准与任何人进行交流,并且她还看到,在开阔地带和走廊之上,还有蜂虫造物随时随地负责监视,可谓严密异常。

她到现在为止,也不知道军府征召她们这批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可是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士,没有资格去问这么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她在这里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日被唤到营中继续接受训练,这一次营中则是要求她们掌握一定的剑刃战斗技巧,这里还有许多和她一样,从各个营地之中被挑选上来的女军士。

不过她在这里看见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影,对方也是看到了她,但却似不认识她一般,目光直接从她脸上扫过去。

她也没有贸然上去打招呼。

不过在接受训练的时候,因为每一个人都被分配有一名训教,是一对一的指点,所以他们很快就有了接触的机会。

而那名训教则是有意无意找上了她,在指点过程中,其人嘴巴不动,但是其身上灵性光芒却是以通过一种独特的韵律振动,将声音传递到了她的耳中,“你是张玄首的役从?”

莫若华见他如此小心,也是同样以灵性力量传递声音道:“是我,秦先生,你怎么在这里?”

对面这位,赫然是曾在东庭都护府做过护御剑士的秦午。

秦午这时一个错步,轻而易举将她手中的剑锋隔开,巧妙无比的将剑递到了她的咽喉之上,道:“小心了,你的力量和速度不错,但是技巧太过粗糙,如果你达不到营地的要求,我想你应该早点回去。”

在口中批评的同时,他用灵性力量言道:“我师门中的一位师兄在这里担任镇军司马,所以请我到这里来做剑术训教,没想到你也在这里,不过我劝你不要太认真,更不要去争什么第一第二,这场训教的背后,等着你们的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莫若华心中一凛,的确,这一场场的测试,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古怪,她也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心思这一分神,手中一空,却已是被秦午把剑挑飞出了。

秦午以灵性力量传声道:“莫女郎,认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