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202章

作者:误道者

……

第七十二章 营中

张御看了一会儿,道:“两位师兄,现在准备撤离吧,战事一开,就不会再轻易停下了,千州之地,说不定很快就会被卷入其中。”

这里距离北方战场实在太近了,泰博神怪自外跨海渡来真不是什么猜测,而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事。

齐武立刻道:“我这就去安排。”说完之后,就匆匆走下去了。

范澜看着那天边时不时闪过的亮光,感受着那沉闷的轰鸣声,不觉心生感叹,他也是经历过战争的人,不过东庭的战争与眼前所见的战争相比,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

在东庭,修士和异神的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体,可在青阳,战争的主体似乎是凡人,修士反而沦落到了边缘处,他一时也说不定这清这到底是好还是坏。

这时又一声雷声响过,昏暗的天空之中,顿有瓢泼大雨倾泻下来,雨水到了两人身周围,都是被一层光芒挡住,向外飘散而去。

两人也没有在这里久站,转回了殿阁之中。

张御再次在蒲团之上坐定,道:“范师兄,你和齐师兄师兄可是选定观想图了么?”

范澜点头道:“玄府之中有不少观想图,我和齐师弟观读到第三章之后,就各是选定了一副,而今也正在修持之中。”

张御没再去问两人具体选定的是什么,因为这涉及了一个修士自身的隐秘,不过两人若是选定的是玄府的观想图,因为那些东西是早已公开的,万一同道争斗,倒是容易被人针对,这般看来,让他们去界隙之中倒不失为一个上好选择。

他道:“范师兄近来东庭那边可有书信往返?”

范澜道:“我在此安顿好后之后,就去过书信,如今两边玄望沟通之后,一月之间便可有个往来,现在那边一切安好。”

两人正在说话之时,自外面雨帘之中步入进来了两个身上泛着微光的身影,走在前面的正是严鱼明,稍稍落后一步的是郑瑜小郎君。

严鱼明一进来见到张御,激动道:“老师!”他快步走上前来,恭敬一礼,“弟子严鱼明,拜见老师!”

郑瑜小郎君也是十分高兴的上来一礼,道:“张先生。”他们也是方才听齐武提及张御到来,这才匆匆赶来拜见。

张御点了点头,道:“你们近来如何?”

严鱼明道:“回禀老师,青阳上洲能学的章印和秘法真是不少,一时当真也学不完,这里地方大,物件也多,就是这里的得同道实在太少了,还没有东庭来得多。”

郑瑜也是嗯嗯点头。

张御又看向郑瑜,道:“许久不见,郑小郎也是修炼出了心光了。”

郑瑜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比其他师兄弟慢了许多。”

范澜笑道:“慢一些就慢一些,我辈修士,还是要看能走多远。”

几人在这里聊了许久后,齐武走了回来,道:“差不多都安排下去了,只是如今民众都在转移,我方才问过了,玄府分给我们的飞舟也是临时被借用了,一时也调不回来了,我们看来只能走海路了。”

张御思索了一下,道:“海路太慢,路上十分耽搁时候,这般吧,我来借调几艘飞舟,争取明日便就动身。”

他记得千州附近有一处道派,尽管这道派人数不多,可却拥有不少产业,里面包括几艘飞舟和上百座宅院,这些产业都被允许保留,现在要借来一用当是不难。

他当即写了一封书信,让城中邮驿送去。

到了第二日,就有两艘虫型飞舟飞至,落下之后,伸出撑脚,在学宫之前稳稳落下,舱门旋开,自飞舟出来一个五旬修士,他被役从带入殿阁之中,见到张御,恭敬拱手道:“黄傅见过玄正。”

张御认得此人,曾经是一派之主,没想到这回此人亲自前来,他抬手回礼,道:“这回要劳烦黄道友了。”

黄傅忙道:“哪里哪里,玄正言重,言重了,玄正下次若再有事,可再寻我。”

因为天边昨夜轰鸣一夜未停,到天亮时分才稍稍稀疏下来,张御怕再等下去会出现什么变故,所以这刻飞舟一到,立刻就安排人手开始登舟。

大约半刻之后,所有人便都是上了飞舟,待舱门旋闭,虫型飞舟下方一阵白烟喷出,在黄傅等人目光之中缓缓升空,并向着远天奔去。

就在他们离开后大约半天之后,两个金属巨人自天飘落下来,只是他们见到的却是空空荡荡的学宫,找了负责清理的役从过来一问,才知所有人今晨就已走了。

其中一个人道:“该死,走得倒快,我们回去!”

另一个人道:“就这么回去?”

先前那人没好气道:“人都走了,还能怎么办?”

他哼了一声,“上面这次也是失算了,还以为把这些修士安排在这里,等战事一起,就能以此为借口抽调一用,可人家却比他们想的聪明得多。”

两人来得快,去得也迅速,停留了不一会儿,就又重新腾身而起,往云中纵去了。

因为界隙的存在现在尚是一个隐秘,而在洲陆之中穿行很可能会被两府记录下来,所以张御这次选择的是自东出海,沿着海岸线一路穿行往南,最后再折向向西,直接去往域外。

这一路行程顺利,大约六天,终于来到了界隙所在之地上空,虫形飞舟直接在大裂谷的湖泊之外停下,随后众人就跟着张御穿过闪烁着电芒的迷雾,进入了界隙之内。

青阳上洲域外某处荒原之上,矗立着一座庞大的军营,百十艘飞舟停靠在泊台之上,周围是密密麻麻的堡垒,上空更是有几条蛟龙的身影在云层之中盘旋,

此刻就在地下宽敞的训武场中,一名晶玉巨人正在与一名修士交手,那名修士赫然是一名剑修,剑光游走之际,若惊虹闪电,剑气犀利异常,所过之处,不是大气割裂,就是金属的地面和墙壁上多出了一道道细碎剑痕。

晶玉巨人只是双手遮护头脸,那些剑光斩在他身上,除了迸发出一丝丝电芒火星,接触之处却是丝毫无损。

过去片刻,那修士一招手,把剑收回,悬停在背后,道:“方领军,你这晶甲厚实,我若不动用斩灵之剑,却是伤不得你。“

那晶玉巨人放下手来,血色晶眼闪烁道:“林先生何不一试呢?”

林姓修士摇头道:“那便是决死之争了,于我也有极大损耗。”他看了看对方,“我知道方领军还未动用灵性力量,所以这一战应该是方领军胜了。”

那晶玉巨人一点眉心,浑身外甲顿时收敛起来,自里现出一个身躯高瘦,皮肤惨白,留着光头的年轻男人,他眼珠呈现淡黄色,那里呈现出两个瞳孔。

他走一边的石墩台上坐下,道:“林先生,也就是说,我今后再遇到你们这些擅长驾驭剑器的修士,当是胜算很大了?”

林姓修士沉吟了一下,摇头道:“不能这么简单比较。”

“哦,说说看。”方领军自案上拿过一灌晶色药液仰脖灌了下去,随后一抹嘴,“我们有的是时间。”

林姓修士看向他,道:“这么说,你们似乎总认为一个修士就代表了所有修士。

可事实上修士本身就代表了变化,每一个修士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身上多一件法器,少一件法器,都会在战斗力上呈现出较大差异。

更何况玄修与浑修是不同的,新法与旧法又是不同的,又怎么能一概而论呢?”

方领军唔了一声,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我能战胜你,那却未必能战胜另一个同样用剑的修士?”

林姓修士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方领军道:“我听说你们玄府之中多了一个玄正,也是用剑的,你见过么?”

“不曾见过,只见过其人斗战的画影。”

方领军露出了更感兴趣的神色,道:“你觉得这个人实力怎么样?和你比如何?”

林姓修士沉吟一下,道:“我没与他交过手,这不好评判,但是从他其出手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况且他得玄廷传诏,那是之前肯定立过极大的功绩,才为玄廷所认可,这样的人必然经受过严苛的考验,从心性和韧性上当是胜过常人,我以为与他对上,胜算并不大。”

方领军考虑了一下,道:“有道理。”他忽然一笑,“不过林先生,你有一件事说错了。”

林姓修士一皱眉,道:“什么事?”

方领军一抬手,身后忽然出现了两头尺许长的小龙,其背后长着蝠翼,头颅之上飘动着长须。

林姓修士一看到这东西,忽然心中生出一股危险之感,不由自主露出了戒备之色。

方领军道:“这是珍龙,是一种新的造物,虽然它小,可就算单独放出来,也能林先生这样的人物周旋一二。”他笑了一笑,“你方才说修士与修士是不同的,这我承认,可我们也不是只有自己,我们还有各种造物和玄兵。”

他站了起来,走前几步,用压迫性的目光看着林姓修士,用“林先生,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下我们的提议,你们这些域外道派,到底准备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站在哪一边。”

……

……

第七十三章 牵制

张御在把范澜、齐武等人在界隙之内安排好后,就出了此间,往开阳学宫回返。

虽然界隙之内还存在有不少伊迦人,不过他并不觉得这些人能对范、齐等人造成什么威胁。

所有伊迦神众和穴窟人都在当日那一场混战之中都被玄兵轰灭了,剩下的不过是一些神裔而已。

而神裔的能力实际上是有其极限的,最多也只能与观读到第二章书的修士相抗衡,以范澜、齐武二人的实力,足以轻松应付。

顺利回至开阳学宫之后,他走入书房之内,拿了纸笔到面前,稍稍思索了一下,便就落笔下去。

这几天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观想图第二层上那一枚不认识的章印。

这枚说是章印,实际上就是需要他自己去掌握一个自身原本少缺的能力,一旦完成,就可与其余章印想沟通,并完成观想图的第二层。

这个能力比较特殊,需他能感悟到“间层”。

所谓“间层”,也就是这个世界的裂隙,据说是世界与外层交融后产生,可谓是无处不在,有些间层是长久存在的,有些则是飘忽不定的。

长久存在的间层有着固定的入口,比如“界隙”和“神国”都是如此,但这两个并不是间层本身,只是利用了间层,并与之相融合。

这种地界也比较容易让具备一定神异力量的人找到。

而飘忽不定的间层则就比较难以寻找了,它们就像沸腾开水中的泡沫一样,冒出来之后就又匆匆消亡,而后又继续有新的诞生出来。

现在观想图所要求的能力,就是要他随时随地能找到那些飘忽不定的间层。

其实这件事若是放在六十年前,倒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修士到了第三章书之后,便就有了自己立造章印的能力,只是这样以一个人智慧,这样章印往往还有许多缺陷,也很难再进一步。

但是不要紧,当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有些修士会选择主动将这一个自己立造的章印拿出来予以众人观示。

而众修在见到此印之后,感兴趣的就会在设法这个基础上去加以完善。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又可以启发更多同道寻找出更多有益的思路,或许还有可能会由此引发出更多的章印来。

大道玄章之上许多章印,其实就是这么出现的,众人的智慧可以充分得到发挥和交流。

玄府的存在,除了在外对抗神异外,在内部就是尽量推动这方面的发展。

奈何现在青阳玄府的情况有些特殊,近日方才回到正轨之上,而小印的出现更是使得大印的演变因此放缓了一些,所以张御此刻显然没有办法利用这一点来完成此事,只能依靠自己去想办法了。

现在洲内诸派之中,唯有洪山、弥光不曾上交章印,此前他曾设法打听这两派是否有涉及这方面的章印存在。只是从此前打听到的结果来看,这两派弟子修士在过往之中都未曾表露出类似的能力。

由于这条路洲走不通,所以他觉得,自己可以去真修那处试着探询一下。

真修传承久远,拥有各种神通道术,或许就有可以感知“间层”的法门。

真修的功法和神通自有路数,并不是玄修能够修习的,就算摆在他面前也不可能练成。

可他也没打算去照搬,他有玄廷所赐的“观知之印”,只要利用此印设法弄明白和理解这里面的道理,那么他自己就能凭此另造一个章印出来。

打个比方,这里关键就是需要一个去往那里的门,有了这扇门,他自己就能推开走进去了。

现在真修都居于灵妙玄境之中,要想与这些人打交道,恐怕还需要拜托师兄桃定符。

就在思索之际,他手中已是把书信写完,在用封贴封好后,就把李青禾唤来,道:“青禾,你把这封书信送到当乐郡石渠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