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89章

作者:误道者

齐羽一惊,“甲士?莫非是两府的人?”

那道人道:“甲士也未必只有洲内才有。”他接过拓影,看到上面是一个身着晶玉外甲的巨人,目光微凝,“原来是这些人,没想到他们也发现了这处所在。”

齐羽听到不是两府之人,微微放松,他道:“这些人是哪里来的?”

那道人语气淡漠道:“这些人是霜洲之人,‘霜’即是‘双’,暗指独州和密州,只是一些该死却未死的孽物罢了。”

齐羽皱眉道:“他们应该也是发现了这一处‘界隙’,假若他们也是意图染指此处,怕是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那道人手中亮起一道明光,那份拓影霎时化为虚无,他声音冷漠道:“不外是费些力气清理罢了。”

张御把那卷宗详细看了一遍后,觉得果然就如李摩所言,霜洲有极大可能过去青阳上洲失落的两州,卷宗里面的说法也与当初鲁老对他所言较为相似。

这两州原先是军镇,后来随着人口渐多,外围威胁减少,才又升为州郡,只是由于此州远离青阳,又是属于玉京辖下,所以对于两州的内部情形实际上青阳上洲很少去过问

因为在浊潮尚未到来之前,天夏诸洲之间的距离并不像眼下这般遥远,所以若无意外情况,那么这两州以后就会变成串联诸上洲之间的中洲或下洲。

然而这一切随着寄虫和魇魔的出现而被中断了,由于最初并没有什么手段针对此类东西,所以在发现之后已经是难以控制了,大多数州民已然算不上是人了,而是成了另一种非人非怪的生灵。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青阳上洲的上层只能选择封锁路径,并将此事上报给了玉京和玄廷。

本来若是无有其余干扰,这件事是有可能解决的,可是接下来浊潮出现了,再加上各种敌人的入侵,使得青阳上洲一时自顾不暇。

而在浊潮之后,由于世界的扩张,这两州也就没有了踪迹。

但是卷宗下面还有一条条加录记载,这是与一处未明势力数次接触后的报书,包括上次他在驻屯军镇遭遇到的晶玉巨人一事也一样归入其中。

实际上军府方面早就怀疑就是这两州的遗民,只是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加以证实

他想起此前桃定符曾对他所言,两府正请玄灵妙境的真修前去察看一处疑似两州的地界,想来此事还正在进行之中,现在还没有结果出现。

他还留意到,虽然这两州早早与青阳上洲分开,可因为两州当初本是在玉京辖下,里面不仅有不少实力强劲的修士,还驻守有数位天机部的大匠。

从前次与他交手的晶玉巨人来看,这些人的实力不但不逊色两府内的披甲军士,有些地方还犹胜之,这回要真是撞见,也需谨慎对待。

他目注卷宗片刻,伸手上去一拂,上方的字迹顿时消去不见,而后再化为片片碎屑灰烬,随着一阵凭空旋起的微风,落入了一旁的锦灰缸中。

……

……

第五十二章 南域

大玄历五月十日,也就是张御自青阳玄府归来的第二日,洪山、弥光两派放出消息,宣称愿意接受玄府查验。

两派一宣布这件事,立刻使得余下大部分观望风色的道派放弃了坚持,也是纷纷表示,同样愿意接受查验。

张御和恽尘商量了一下,决定此事先从小派开始。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亲自上门,而是让诸派直接来玄府受查。

诸派不敢不从,都是一个个率领弟子门人赶至玄府。

而他们大多数也没有弥光、虹光两派的底气,也不敢再继续维持道派,在接受查验的同时,也是将自身的章印秘法和观想图也交了出来。

这些事做得很是顺利,待忙完后,又是四天过去。

张御这时候却是察觉到了一丝不妥,按照他与李摩的约定,其人在回去驻地之后,会设法说服此间同道一齐靠向玄府,并随时将如今域外的情形通报给他。

可五日过去,想来其人应该早就回到驻地了,但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那么极可能是出现什么变故了。

有鉴于此,他觉得不能在此多留,于是在思考过后,就命人把恽尘请来,道:“恽道友,我近日得报,在青阳上洲南域很可能存有一处‘灵关’,并且此处很可能还有他人觊觎,我近来要往此处一行,以作确认,那去往洪山、弥光两派查验之事,就只能拜托恽道友了。”

竺玄首并没有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所以恽尘一听之下,也是十分吃惊,道:“居然是一处灵关?那万不能放过了。”

他深知灵关的重要,郑重言道:“玄正放心,余下之事就交由我来办好了。”

张御点了点头,其实就算没有灵关一事,这一次前往两派查验,他也是有意让给恽尘一人做,这是他之前对竺玄首的承诺,就是让功于恽尘。

这里的功并非是指功劳,而是一人之声望。

恽尘若是要顺利坐上青阳玄府玄首的位置,那么首先必须有说得过去的功绩来服众,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而清查诸派就是玄首给他准备的踏脚石。

至于张御自身,对此其实并不在意,他身为玄正,只要把监察一事做好,那本身就已然是大功一件了,所以根本无需再去争这些。

在这件事定下后,他又对恽尘说起了一件自己已是考虑长久之事。

“恽道友,现在虽是瓦解了诸多道派,可是也绝了他们招收弟子的道路,若是照如此下去,过个十年八年,或许我玄府修士便再无后继了。”

恽尘神情严肃了一些,张御一提,他也马上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尽管他是真修,可既然他老师把他安排成下一任玄首,那么他就必须站在玄府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他想了想,道:“玄正提出此事,可是有解决之法么?”

张御道:“这里只需恢复玄府旧制便可,我准备寻一个合适的时机,于诸州郡之上重立玄府学宫。”

在东庭都护府时,玄府是由泰阳学宫源源不断的提供人才的,甚至整座学宫就是玄府为中心建立起来的。

本来青阳玄府也是如此,六十多年前,青阳上洲二十三州郡,每一州郡的学宫每年都必须为玄府提供一定的人才。

可由于局势的变化,再加上神袍玄甲的飞速进步,现在的学宫却是大多数转成了为军府、洲府提供人才了。

恽尘道:“玄正所言,我也是明了,可是以如今洲中这局面,这学宫从何来?学子又从何来?”

张御道:“我之前看过卷宗,州郡之中还有几座以往的废弃学宫,现在都被改为他用了,我们可以设法讨要回来重建。其实学宫不过一个死物,就算当真无有,也可以再建,我辈修道之人,纵然以天地为庐又如何?这里关键,还是在于人!”

恽尘是真修出身,他十分赞同张御的看法,他抬手一拱,神情中露出请教之色,道:“那敢问玄正,人又从何而来?”

张御缓缓道:“海外都护府。”

恽尘眼前一亮,他一瞬间就明白了张御的意思了,不禁连连点头。

张御道:“在东洋之外,有五十七座都护府,而每一处都有玄府驻守,可至今仍有大半无有音讯传回,待此回事了,玄府当派遣人手前往搜寻,令他们重归天夏。而在事后,我等也可以从众多归来的都护府中吸纳人才。”

以青阳上洲现在的格局,强行去与两府争夺学子,这反而容易引起内争,所以他把目光投到了海外。

各地都护府只要还存在,并且还尊奉天夏,那么一定就还有玄府驻守,若是能把这一部分玄府乃至背后的学宫都整合起来,那么青阳玄府就不虞人才匮乏了。

哪怕这里面只有半数都护府归来,那也是一股相当强大的力量了。

这样一方面避免直接与青阳两府的冲突,另一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众多都护府和本土的联系,说得上一举两得。

恽尘对这一个策略非常赞同,尽管这里还有许多事等着他们去做,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可是无意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他想了想,十分认真的说道:“我知玄正对我言说这些的意思,玄正放心,我如今既为玄府之人,当会与玄正一道全力推动此事的。”

张御能看出恽尘所言是真心实意的,不过光靠他们两人还不够,他还会向玄廷禀明此事,从而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至少也在名义上得到更多的支持。

再与恽尘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他便与之别过,返回了开阳学宫。

待回至金台居处,他一个人坐入静室之中,稍作吐纳,便运转“观知之印”,翻看起这回诸派送呈上来的章印和观想图来。

这一回除了洪山、弥光两派之外,余下所有道派的秘法几乎都已囊括在其中了,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资粮。

待他把这些看了下来,又入浑章察看了一下自身,发现推演自身观想图所需的神元再一次大大缩减了许多,以自身现在所积蓄的神元来看,俨然已是凑够大半之用了。

不过剩下少数要他自己修炼的话,还不知道要用多少时日才能凑足,所以还是需要到外面找寻源能。

只眼下便是能够推演出观想图,他也没有足够神元去修持,故是只能等到确认“灵关”的存在之后,再回来继续去想办法了。

他经过慎重思考后,决定这回探查不唤其余人,由自己单独去办。

玄府尚在整合之际,府中还没有真正值得交托生死之人,就算有一两个人也无济于事,反还不如他一人行动来得灵活。

最重要的是,人数一多,事情便容易泄露,要是无意中让两派之人知晓,不定还会暗中阻挠,而要是由此传到那些域外道派耳中,派遣人手过来抢夺的话,这样反会坏了大事。

而他有玄府所赐之宝,再加上竺玄首所借青阳轮,已是足够自保了。

这时他看了一眼那案台上的“知见真灵”,很可惜,这东西倒现在还没有开化出来,不然这一次倒是可以带在身上,帮助自己完善“先见之印”。

他移过目光,长身而起,一振衣袖,就步出了静室。

而就在他离开之后不久,一道幽蓝色的光芒在那“灵舍”的拼合缝隙之上闪烁起来,只是过了一会儿,又重新沉寂了下去。

张御来至外间,在准备了一番之后,便去学宫之中告了假,待回来后,就把李青禾唤来,交代道:“我近日要离开一段时日,你和青曙、青曦看护好居处,若有访客,记下名姓,等我回来之后再言。”

李青禾从东庭跟随他来此,十分熟悉他的做事风格,心中立刻明白,这是自家先生要去做一件紧要之事了,他郑重道:“青禾记下了,先生小心。”

张御这一次为了确保行动隐秘,不让他人窥见自己的行踪,便先乘坐飞舟往巨州方向而来,营造出前往玄府的假象,在卫县停下之后,他这才直接腾空而起,往南方遁去。

青阳上洲域外西南方向,原本浑修的驻地上,中心位置立起了一座巨大的菱形晶玉。

而在周围,一艘艘形如巨鲸的飞舟往来不绝,不断向着这里搬运来各种材料物资,而新的道路、水井、建筑、厂坊以及守御堡垒正一座座飞快矗立起来,整个营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张着。

由于这里距离那一处“界隙”较近,而且经过李摩等人数十年的经营,各种条件都是具备,所以霜洲人早把这里视作为自己控制“界隙”的重要支点了。

在下来的一段时日,霜洲会源源不断的把战争飞舟和披甲军士调运过来,若不是怕动作太大引发青阳上洲两府的注意,就算规模比现在可扩大十倍都是没有问题。

此时之前抓住的李摩的晶玉巨人带着自己的手下来到了泊台之下,看着半空中一艘庞大的飞舟缓缓停泊下来,待舱门旋开,随着璀璨如晶玉的梯道铺下,便见一队队肩上驾着玄兵的晶玉巨人走了下来,并在下方摆开队列。

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之中,最后有一个高大的人影走了出来。

他同样身披晶玉外甲,可身高两丈有余,比寻常晶玉巨人的体型足足大出了一倍,而且外甲之上分布着层层叠叠的厚重纹理,看去压迫感十足。

他站在那里,目光扫过下方等候在那里的一行人,随后都不由自主低下头,过了一会儿,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准备的怎么样了?”

那女性晶玉巨人恭敬一抱拳,道:“护军,营地诸队已是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出发!”

……

……

第五十三章 灵关

南域某处地下洞窟之内,万明道人等人也是在做着准备。

只是他们的计议已与先前有所出入了,在得知霜洲人也是在盯着此处后,他们随时都在关注这些人的动作。

在努力探查之下,他们很快发现了那一处浑修所立的驻地。

可是下面传回来的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这些霜洲人竟然正在那里大肆扩建营地,看去是想把这里建造成为一个立在前沿的战争堡垒。

齐羽得知此事后,不禁流露出了担忧之色,因为他看得出来,霜洲人一旦在那里成功建立起了军事营地,那么此辈就不停的把州内之人派遣过来。

这等情况对他们这一边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因为就算他们能在一场两场的争夺灵关的战斗之中取得胜利,可是霜洲人只要能源源不断的把后方的军士送来,那么就能不断组织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直到把他们击垮为止。

他们这回不是在和某一队人进行较量,而是在和一个坐拥两州之地,具备强大军事力量的强权进行抗衡。

以他们现在的实力,就算翻个数倍,也不可能是对方的对手。

可哪怕在看到了对方惊人的实力后,万明道人却是依然十分从容冷静,不过他也看到了齐羽担忧,如此不难想象其他人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又会有如何反应。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必须透露出一些东西,用以镇定人心了,于是道:“齐羽道友,你知道‘界隙’为何是‘界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