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82章

作者:误道者

他道:“他们有说什么么?”

贺猛道:“什么都没说,自被那云雾包裹之后,他们的心境好像被什么东西压抑住了,任何外界的变化都引发不了他们情绪上的变动……”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

郑纠很敏锐,道:“你想说什么?”

贺猛抱拳道:“司查,姜敞和何固安两个人有些不对劲,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我们怀疑这两人很可能已经沾染魇魔了。”

“怀疑?”郑纠脸色一沉,道:“为什么不上检验?“

贺猛有些为难,道:“张玄正临走时有交代,先将这些人看管起来就好,在合适的时候,会有合适的人到来查验的,他说这部分我们无需来多管,并且在交换文书上有了明确的确认,而且……而且不收起那些云雾的话,我们也办法对这些玄修进行采血和心神查验啊。”

郑纠对此有些不满意,毕竟在他看来,任何有魇魔侵占嫌疑的人都需要立刻确认处理的,可他心里也清楚,现在玄修是归张御这个玄正监察管束了,检正司已经没有这方面的权利了。

而且作为一个头脑还算清楚的人,他虽然不愿意承认,却也知道,这样的处理方式其实更容易为修士所接受。

说到底,修士的事只有让修士自己来管。

他心中隐隐感觉到,检正司近四十年来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这一次或许真能解决了。

六如道派被检正司全数擒拿,这件事也未有能够隐瞒多久,很快为各派所知晓,此事也是引发了一个比之前玄廷传诏更为巨大的震动。

六如道派虽然不是最为强大的几个道派之一,可也并非什么无名道派,至少也是算得上是有一些实力的,要不然最初谋划之人也不会将对付张御的这件事交托给他们。

可就是这么一个道派,居然就这么毫无波澜的被拿下了?看上去好像一个人都没逃走。

检正司何时有这么大的魄力和这么强的能力了?

随着深入探查,诸派也是发现,这件事的起因居然是六如道派之中的一位玄修去了张御那里检告,说是整个道派准备撤去域外,故是那一位玄正亲自出手,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六如道派自上到下全数拿下。

在得知真相之后,许多原本和六如道派做着一样谋划的道派立刻放弃原本的打算。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道派看到了张御的武力,也是因为这一切让他们了解到了他的决心和对待的此事态度,而且他们也不认为自己跑到域外就能躲避对方的围剿了。

为此,他们也是十分感谢六如道派出头做了一回试金石。

当然,除了少数人,大部分道派并不知道六如道派敢第一个跳出来,是因为上层沾染了魇魔没有退路了,所以不得不为,且其背后还另行找好了倚靠,而并非是真的头脑发昏了。

要不是张御当机立断,越州迅击,这件事的结果还当真说不准。

而这件事引发的一个后果,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道派都不约而同加强了驻地的戒备,并试图从灵妙玄境那里得到更多的用于护持的法器。

关于这件事,张御也很快从检正司送来的报书上得知了。

报书上提及,各派似是都在加强自己的驻地防卫,最明显的情况就是以往被迷雾遮蔽的区域又进一步扩大了,很明显是为了防备他的突袭。

不过他对此并不在意,因为他下一次也不会再采取这样的方法了。

做这等事,还是堂堂正正来的好。

这回要不是因为时机特别合适,而且为了及早能够看到印信之中的章印,他也不会做出如此选择。

且他相信经此之事后,应该会有一些道派做出正确选择的。

不过通过这几回的报书,他也看出了另一些东西。

他之前翻览过玄府的道册记载,两下一对比就可以发现,在过去六十年中,虽然玄修曾经兴盛一时,并且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总体来说,因为浊潮到来时的那一批伤亡,单只从青阳上洲的玄修数目来看,直到如今也没有能够恢复到六十年前的气象。

这里最大的原因,就是优秀的年轻人或者学子都是被军府和洲府迅速吸纳过去了,正如明善道人所说那样,既然披上神袍玄甲就可以获得力量,那为什么要去辛苦修道呢?

而且洲府和军府要是把甲士的要求放低的话,那把一个人从形成战斗力再到推上战场的时间,只取决于天机部打造神袍玄甲的速度。

但是修道不是随随便便来个人就能修成的,抛开资质出众的人不谈,大部分人在入道之前,自身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见解。

所以他现在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假设所有道派都被破灭了,那么下来又该如何维系青阳上洲玄修一脉?

毕竟玄修也是有其存在意义的,特别在面对小规模战事还有面对外敌精锐突袭的时候,还是修士的手段更多,能起到更多作用。

对此他隐约有了一个想法,但需要解决道派之后再设法考虑此事了。

他将报书收起,来到了静室之中,在此坐定之后,他便将属于自己的那枚玄正印信拿了出来,而后意识往里探入进去。

这一次,他却是顺利感受到了那枚玄廷所赐的章印。

从章印之上传递过来的意识中,他了解到这一枚章印名为“观知之印”,此印的作用是能够帮助一个修士深入理解某种知识和事物。

玄修虽然可以以付出神元的方式来观读章印,并快速掌握各种道法,可这并不是说就无法以别的方法学习神通道术了。

有一些玄修为了节蓄自身的神元,情愿额外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去学习一些看起来相对简单的东西,神元只会用在那些较难的章印之上。

他思索了一下,玄廷给他这一枚章印,许是想让他多掌握一些手段。

不过……

他眼眸之中微泛神采。

这枚章印对于他人而言,或许仅仅只能起到这个作用。

可他是与人不同的,除了玄章之外,他还能够观读浑章。

以往他在学习某个技巧的时候,往往需要深入理解和学习之后,才能将之映照到浑章之上,而在有了这枚章印之后,或许在较短的时间之中就能将之学会,并映照入浑章之中,接下来,还可再利用神元进一步加深所学到的东西。

这枚章印对他的帮助,或许比想象中还要大。

只是可这一切前提,仍然是神元。

他不禁陷入思索之中,看来下来有闲暇,要设法往延台学宫一行了。

而与此同时,一驾飞舟正往开阳学宫方向过来。

心回道派的派主陈明楚坐于主舱之内闭目养神,他身着青阳玄府的玄袍,身上气息浑厚自然,一望而知其人是一名修为根基异常深厚的玄修。

一名派中长老忍不住言道:“派主,我们当真要投靠那位玄正么?”

陈明楚双目睁开,眸中立有神光现出,倏忽隐去,他道:“我们本来就是玄府玄修,又何谈投靠一说?”

那长老仍是有些不安,“可是现在诸派都在观望,我等第一个靠上去,万一这位玄正事机不成,我们心回道派岂不是自绝于诸派么?”

陈明楚面上却是一派淡定从容,道:“恰恰相反,我却以为我们现在过去,才是最为正确的选择,我之前听闻消息,张玄正此前特意去拜访过玄首,而后来六如道派这件事,玄首也未曾有任何言语,我想你该是能看明白的。”

那长老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道:“这样看来,莫不是玄首已与张玄正谈妥了什么?今后不会再去插手诸派之事了?”

陈明楚眼神深沉,道:“怕是不止如此,我猜想,这两位或许还达成了一致的意愿。”

那长老脸上露出了惊容,要是事情真是这样,那么诸派现在坚持,显然就是在垂死挣扎了。可他还是有些担忧,道:“可要是这位玄正下来若让我们去诸派对抗,我们心回道派的弟子怕是要损伤不小。”

陈明楚摇头道:“若是局势如我所想那样,下来又哪会再有什么道派?你莫要想太多了,只要我们所做之事并不有违道义,并且是顺应大势的,那么得到的总比失去的要多。”

……

……

第四十二章 域外

两日之后,青阳上洲诸道派得到了一个消息,心回道派举派上下皆愿意接受张御的查验。

不止如此,派主陈明楚还将派中所掌握的所有小印和观想图及秘法都交奉了上去,在诸派眼中,这一次心回道派算是彻底向张御这位玄正倒了过去。

而这等举动,让一些道派生出了更为强烈的危机感。

要知道心回道派可是不同于之前被拿下的六如道派,此派的实力在青阳洲中至少可以排入前十。

张御在担任玄正之后,身边除了检正司之外,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得力人手,就算个人实力出众,诸派也认为自己谨慎一些,还是能够抵挡的,可现在他却是有了一个大派的相助,那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至少一些小派已经不具备任何抵抗的能力。

他们更担心的是,有了心回道派投靠了张御的这个例子出现,那保不齐什么时候又会有其他道派进行效仿。

要不是现在洲内最大的洪山、弥光两派还没有任何反应,他们恐怕已是忍不住做出选择了。

而开阳学宫之中,张御此刻却是在向陈明楚了解诸派的情况。

陈明楚身为一派之主,对这方面自是十分了解,而且其人身为一个玄修,看问题的角度与检正司不同,有时候更能直击要点,着实给了他不少启发。

陈明楚说到最后,还向张御建言道:“玄正,现在诸派仍在观望,我以为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洪山’、‘弥光’这两派了,不解决这两派,那么永远解决不了诸派之事,而若是这两派重归玄府,那下来之事亦是迎刃而解,其余道派根本无需玄正再去花费大力气一一攻破了。”

张御也是比较认可他的说法,不过现在时机未至,他要等到玄首的那位弟子把查验魇魔的方法带来,而后再想办法与两家道派对话。

陈明楚这时又道:“其实如果玄正不急,想让这些道派就范,也并不一定需要动用武力,在下这里还有另一个办法。”

张御来了兴趣,道:“陈道友不妨一言。”

陈明楚道:“玄正,诸派以往与军府、洲府一直合作的还算不错,洲内为诸派提供向外交流的通路,而诸派则在必要之时派出修士帮助洲府、军府抵御外敌。

不过在三年之前,也不知是何缘故,军府、洲府就不再为我等提供对外沟通的渠道了。

玄正若以玄府的名义,要求洲府和军府对于归附玄府的玄修放开对外交流的通路,那么而今所有道派的根基都将会受到动摇,要是玄正有耐心等待下去,此辈自己就会逐渐瓦解。”

张御一思,陈明楚的主意其实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现在时机紧迫,他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而且他之前看过检正司的一份报书,根据上面的说法,他们怀疑有一些大派或许已是另行掌握了与洲外联系的通路,完全不再需要依靠洲内了。

此事要是为真,那么就算放开了通路,也不见能拿这些道派如何。

而且玄府的事,他还是希望由玄府自己来解决,他认为玄府也应该掌握一条属于自己的对外交流的通道,而不是一味倚仗洲府、军府,这样会使得后者产生一种自己才是前者倚靠的错觉。

他思虑过后,道:“先不管这两派,我们眼下需要先解决梁中道派的事。”

梁中道派之前就被检正司怀疑有派内魇魔存在,检正司几次发赤书质问,可直接到现在,仍是迟迟没有动静,而这件事也是报到他这里来了。

陈明楚这时一拱手,道:“玄正,如果玄正放心,这件事不妨交由陈某来办吧。”

张御看了看他,陈明楚的意思他明白,就是用实际动作来表示与其他道派的割裂,同时也大概是想展露下自身的能力。

他示意了一下,让李青禾去拿了一份文书过来,将之摆在陈明楚身边,并道:“陈道友,我允你前往,可既然在青阳洲中,那么除了玄府原先的规矩,我们也不能违反青阳上洲的规令,你若是做出出格之事,我是要拿你是问的,故请你签下这份文书。”

陈明楚毫不犹豫拿起笔来,在上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姓,随后又取出章印盖在了上面,他对张御一拱手,道:“玄正放心,我必会办妥此事。”

张御送走陈明楚后,回到了静室之内,这里摆放着一份份卷宗还不少玉简,这是陈明楚呈交上来的回心道派的章印秘法和十副观想图。

那些小印他暂时用拓玉记了下来,但并没有去观读,而是准备之后交还归玄府。不过他认为任人观看的做法其实并不妥当,具体如何处置,同样可放在以后再考虑。

倒是那些观想图十分有意思,全都是这数十年来诞生的,也即是从浑章修士那里求来的,而且里面涉及的都是小印的变化,是他之前从来未曾见过的。

他一转念,便转运“观知之印”,试着在此印之用下分别观摩这些观想图和章印秘法。

他很快发现,在此印之下,这些内容顿以一种更为透彻明朗的方式呈现于眼前,原来以为以为已是看明白的东西,此刻却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这一看他便沉浸了进去,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一个下午。

待他醒转过来时,发现心力用去极多,比与人斗战数场消耗更甚。

显然转运这个章印的代价也是不小,要是换一个人来,可是看不了太久。

他想了想,入浑章之中默察到了一会儿,却是发现,仅是观看了这些印章和秘法,自己原本问求观想图所需的神元就减少了许多。

这说明他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只要了解到更多观想图和章印秘法,并且看明白了,那么就能减少关于这方面的神元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