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78章

作者:误道者

通常来说,每一洲的玄正都不会从本洲挑选,不过现在情形特殊,而且他是自海外都护府归来的,只是在青阳玄府造册录名,而在此之前,其实与青阳玄府并无什么牵扯联系,所以也说得过去。

他思索了一下,玄廷没有具体说要求他做什么,可这次的起因,应该就是他向检正司索要大义名分而起,所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他心里自然是清楚的。

他再看了眼那广阔天穹,把衣袖一振,便持着符诏往居处回返。

待回到金台之中,关照李青禾一声,言明下来无论谁人前来拜访都是不见,而后步入静室之内,先将符诏摆在一个玉匣之内,而后将那紫金小袋拿起。

这东西应该就是紫星尘砂袋,他将之打开,目光望里观去之时,却蓦然发现,自己意识似是进入了一个小天地中,有诸物在此中徘徊飘游,玄廷所赐玄正衣冠,法器,乃至印信诸物都在这里面。

他眸光一动,看来这小袋不止是用来盛装紫星尘砂的,还能置放各类物品。

而就在此时,他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似与这片小天地有了一种牵连,心中莫名知晓,从此刻起,此处片与自身联系到了一处,若是他意识消亡,那么这片小天地也会因此而崩灭。

他心意一转,就将内中诸物全都取了出来,任这些东西漂游在了自己面前,他目光一扫,先是落到一柄玉尺之上,这应该就是符诏之上所提到的“元正宝尺”了。

他把心光往上一照,顿便知晓了这东西的妙用。

此物放在身上时,可以隔绝各种外神恶物的窥测,而在放出去时,则有震慑敌心,破除幻景之能,显然这是用来相助他用来防备魇魔的。

这东西非常有用,他当即以心光透入其中,将此稍加祭炼,便放入了紫星袋中。

下来他又将一件“鉴心道袍”拿了过来。

此袍初看只是一件寻常袍服,可是伸手上去一拂,顿有一层云雾漫开,霎时散满了整个静室,而那云雾如冰纨凝玉,细腻玄微,看去无比悦目。

他见此,依旧是把心光放出,祭炼少时,接下来心意一转,霎时云凝雾聚,在他身上收拢为一套玉白色的大袖道袍。

此物一上身,他便立时察觉到了里面的妙用,他似乎能凭此察觉到自身或者周外之人的各种心神变化,这与他之前心湖略有相仿。

他心下微微有所领悟。

魇魔的“意识寄生”终究是从心神之中引动变化,可人心再如何变化也是自然之变,但在沾染了魇魔之后,变动却是更为剧烈,情绪起伏更大,而披上此袍,似更能从细微之处察觉到那等变化,所以才有“鉴心”之名。

不过想凭此物就搜检出所有魇魔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要是如此容易,青阳上洲早就解决此事了,魇魔越是与人心相合,便越是难以查验出来,只能说凭此或可察觉到那些被魇魔沾染不久之人。

把这两样东西看过后,他注意力落到了那些飘荡在头顶上方的“紫星尘砂”之上,照旧先是把心光照去,稍作祭炼,随后意念一转,顿时将之全数收拢在了手心手中,望去却是一捧细密紫砂,只是内中星星点点光泽,此刻他把手掌往上轻轻一抛,任凭其洒开,霎时盈盈紫气,罩遍全身。

玄廷所赐三件法器之中,这紫星尘砂是最为厉害的,既可用来攻敌,也可用来护身,不过这东西其实是一种消耗品,承受的外力越多,消耗越大,待得耗尽,也就没了。

不过他也不介意,这东西用来过渡一用,那是最为合适不过了,修道人终究靠的是自己的修为,对外物无需排斥,但太过依赖也不好。

把紫星尘砂也是收了起来后,他这才将自身那枚玄正印信取拿了过来。

玄廷传诏中所赐那一枚玄章章印此刻便在其中,只是他一时之间观摩不得,这应该不是修为不够的原因,而是他尚还未开始履行玄正之责。

他思索片刻,把印信放回紫金小袋之中,并将这小袋佩在了身上。

一般来说,玄修是用不着法器,不过玄廷似是考虑到了他在青阳行事不易,这才送下了这些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白拿的,玄廷应是希望他能就此理顺青阳局面。

他望了望外间,方才玄廷传诏动静甚大,不止学宫这里,怕是别州也有观见,消息应该很快就会传播出去,他相信用不了多久,检正司应该就会主动找上门来的。

检正司这里其实还好说,可要想顺利履行权责,还有一件事是他无法回避,也是必须去做的。

那就是去往青阳玄府,与那位竺玄首见上一面。

虽他是玄正,拥有监察权责,可要是一洲玄首与他处处为难牵扯,那也是很难做成事的,所以他必须与这位认真谈上一谈。

而且礼法上讲,玄正作为玄廷的“遣使”,便是要动手查验青阳上洲的玄修,也当先与青阳玄府的玄首打一声招呼才是。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需先把这些得赐的法器完全祭炼好再说。

他此刻心里冷静清楚的很,玄廷传诏固然给了自己极大的声望,可同样也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所以他要尽可能获得更多的自保之能,有了这些,才好去谈下来之事。

而当他在这里定坐祭炼之时,玄廷颁诏的消息也是从开阳学宫开始往四面八方传递开来,整个青阳上洲也是随之被搅动了起来。

……

……

第三十六章 波澜

青阳上洲之中,玄廷传诏只在五六十年前才有过一两回,且这两次是为对抗外敌而颁,可这一次,却是直接颁给一个人,故这一回,这引发的影响可谓极大。

而在这里面,受到震动最大的,则就是那些道派了。

以往检正司来查验,他们还能用玄修不受洲府管束来拒绝,或者干脆抬出玄首的名头来庇佑自己,而且这同样做也是受到玄首默许的。

可若是一洲玄正来查验他们,那完全就是名正言顺了,且因为这是玄廷所授予的权责,连玄首都没有办法说什么。

而当这位玄正与检正司联合在一起之后,他们又当拿什么名义去对抗?

此时他们真切感受到了威胁。

于是一夜之间,诸多道派的上层都是开始彼此往来拜访,试图找寻出一个妥善的应对方法,隐隐然,所有道派似乎有联合到一处的趋势。

而在此中,也不乏有少数极端之人在暗中筹谋着一些东西。

青阳上洲洲治光州之中,监御使蒙严也是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他闻听之后,心下一时感慨万端。

他之前对张御的了解其实并不多,送上呈书拓玉的时候,也并未指望玄廷真能有所回应,就如他自己所言,只是以备万一的。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他以为可以忽略的这一位,现在却是成为了那个可以左右局面的关键人物了。

因为无法调阅玄府的文册,所以他只能通过一些旁人转述的消息去了解张御,这里面就有一些是自东庭都护府到来的人转述的消息。

在了解到张御以往所做的事情之后,他感叹道:“没想到海外都护府中还有如此人物,也难怪玄廷愿将此事交托这位。”

检正司自设立之后,以往既负责查验洲中之人,同时也查验那些修士,可实际上这是不正常的,因为玄修本就不属于洲府或者军府管辖,也不可能管辖的了,玄修也是拿这一点作为反抗的理由。

蒙严认为,如果玄廷之前派遣一名玄正到来,或许就能解决此事了,可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玄廷一直不曾做过如此选择。

而从现在开始,这一份职权就要被从检正司剥离开来,重新交到修士手中了。

但他相信,对方仍是需要检正司配合的,他们也不可能抛弃彼此。

他思考许久之后,就命人把薛治和郑纠都是找了过来,关照道:“玄廷既授予这位以玄正之职,那么我等需尽量配合这位行事,好尽快把诸派之事理顺。”

薛治和郑纠皆是应道:“属下尊令。”

青阳上洲北方域外,某处临时搭建泊舟天台上,通体亮银色的云母号飞舟正静静的停靠在这里。

晨光亮起未久,温仪脚步轻快的来到了苏芊的舱房之内,苏芊正在沉睡之中,她修长的双腿搁在前方,整个人躺在软椅之中。

温仪来到她身边,轻声唤道:“校尉。”

苏芊眼帘一开,警惕的醒了过来,她漆黑有神的眸子在看到温仪后,目光才又柔和了下来,揉了一下额角,道:“我睡了多久了?”

温仪道:“不到两个时辰。”

苏芊蹙眉道:“你应该早点叫醒我的。”

温仪只是温柔的笑了笑。

苏芊坐了起来,用以往修炼时学到的呼吸法认真调息了几下之后,精神就再一次抖擞起来,她问道:“什么事情?”

温仪双手递上一份文书,道:“后方传来的报书,校尉看了或许会很高兴。”

苏芊拿了过来,认真翻开起来,过了一会儿,她眼眸一亮,道:“张士君?玄正?”她唇角微弯,道:“看来当初我们请对了人。”

温仪微笑道:“听说张玄正在学宫能很受学子的欢迎,我们光烨营今年想来可以挑选到更多更优秀的学子了。”

苏芊道:“嗯,希望是这样。”

开阳学宫本就是为光烨营培养人才而设的,而且天机部那几位大师也都是那时候从玉京进驻到青阳上洲的,并为青阳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可是渐渐的,开阳学宫却是变成向青阳军府提供人才了。

其实都是天夏人,苏芊也不介意这些。

可是这些年来,优秀学子全都是奔着青阳军府而去,只有剩下一些无处可去的学子才会到光烨营来。

为了不使整个营的战力下降,她只能靠一些老卒撑着。

眼下大战在即,她也正为此事忧心,没想到后方却送来这么一个好消息。她想了想,道:”张玄正特别喜好古物,你把我们在战场上收缴的那些东西,挑些给张玄正送过去。”

温仪点头道:“好的,校尉,我会送到的。”

而另一边,同样得知了消息的惠元武也是为之振奋不已。

他晃了晃手中书信,兴冲冲的对齐羽言道:“老齐,张道友成了玄正,那他下来一定会着手料理那些道派,那么我也不必去找明道友了,也不必费心思建立什么道派了,不如直接去投奔张道友如何?”

齐羽却是摇头,道:“现在不妥,我们还需再观望一二,我以为,我们原来的打算并不需要改变。”

惠元武不解道:“为什么?”

齐羽看去很是冷静,道:“张道友现在虽是得了玄正之职,可是我们玄修终究还是要看修为说话的。

似那洪山、弥光两派,派主都是观读到第四章书之人,他们若是不从,张道友准备怎么做?要知道,就算检正司原来也都不肯与这两派直接对上,他又靠什么去让这两派就范呢?

还有就是我们那位竺玄首的态度,他真会容忍张道友么?只要他稍微示意一下,所有道派都会起来对抗,试问张玄正时他又如何打开局面呢?

而若是往深里想,这个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出了什么乱子,这个罪责又该落在谁人身上呢?他的处境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惠元武皱眉道:“所以老齐你不看好张道友能做成此事?”

齐羽坦承道:“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惠元武看着他道:“可这等时候,不正该我们前去帮助他么?”

齐羽叹道:“老武,我也希望张道友能成功,可我们现在所要做得事与他并不冲突,我们可以先去看看万明道友的意思,如果他也愿意出力帮助张玄正,那么我绝无意见。”

惠元武想了想,同意道:“好,我先跟你去,”他露出无比认真之色,道:“假如万明道友不同意,那我回头就去找张玄正!”

在西方纷纷扰扰之下,张御没有去理会外面变化,依旧是在学宫之中闭关,直至半月之后,他将玄廷赐下的三件法器都是祭炼完毕,这才自静室之中走了出来。

方到外间,眼前金光一闪,却是妙丹君跃到了近前,并在他脚下转来转去。

可他目光一落,发现这仍是原来那一股灵性力量的具现,只是看去变得更为凝实,更为真实了一些,乍一看去,已与原来的身躯没什么区别了,不过真正的妙丹君,此刻还在竹篮里长睡,但看来就快要醒来了。

他走至大厅之内,把李青禾找来,询问了下外面情形。

李青禾回道:“先生,近来有不少人寻你,都被我以先生闭关的名义挡回去了,学宫那里我也让青曙替先生告了假。”

张御点了点头,道:“我有事需往玄府去一回,有什么事你先替我记下,待我回来之后再言。”

李青禾认真道:“青禾明白。”

张御吩咐过后,就行至金台后方,由泊台登上小型飞舟,片刻之后,飞舟就飞离了开阳学宫,往巨州方向而行。

约莫三个时辰之后,飞舟就快要进入巨州了,本来他正闭目调息,心中忽生感应,双目一睁,就在刹那间之间,一道剑光已是从同时旋开的舱门之中飞了出去。

过有片刻之后,飞剑便又转了回来。

他将飞舟停在半空之中,自己则出了舱门,顺着之前感应,落到了地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