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72章

作者:误道者

而据他所知,一些底层次的神袍玄甲,青阳上洲的普通民众就有资格购买,只是价钱异常高昂,这并不是一般人负担的起的。

好在他身为开阳学宫的教长,若需要这些东西,只要理由正当,那么他可以让学宫代为打造,既然现在青曙、青曦两人都有变强的意愿,那么等一次回去后,他就可以着手处理此事了。

飞舟在行有一晚之后,在次日临近中午的时候进入了巨州。

安寿邑由于没有泊舟天台,也不允许造物飞遁,所以他在卫县停下飞舟,让青曙、青曦二人负责看管,自己则遁空而行,直接往这座大邑而来。

百来呼吸不到,他已是到了城中,目光在那一片浮沉于自然山水之中的殿阁中扫有几眼,就找到了流觞阁的所在,身化一道流光而下,足尖轻轻一点,已是落在了地上,随后他一振衣袖,就往阁楼之中走来。

进入阁内,他绕过一座别致的大堂屏风,便见有三五身着传统古服的士人在那里相坐论谈,正对面是一座流水玉云阶。

云阶分作数层,一道清澈溪水沿着中间的溪渠流淌而下,上面还有浮着一只只用荷叶承托的酒壶茶水,由那潺潺流水送去每一位客人的桌前,看去格外风雅别致。

这时有一个侍从上前对他一揖,并客气询问他来意,他直接报上惠元武的名姓。

那侍从道:“是张先生吧?惠玄修早就为先生备好了一间茶室,请先生稍待,我找人去通传惠玄修。”

张御点了下头,就随他到了楼上一间茶室之内坐定,等了大约一刻左右,便见惠元武自外走了进来,其人身边还跟着一个白发修士。

惠元武大笑着上来一礼,道:“张道友,久违了。”他伸手一指身边那白发修士,道:“这位是齐羽齐道友,我的好友。”

张御也是站了起来,与两人见礼。

待礼毕之后,三人各自坐下。

惠元武感叹道:“一段时日未见,不想张道友已是入了开阳学宫为学令,这个门路可不好找啊,很多道派修士都进不去。”

张御没有对此多作解释,他与对方客气攀谈了几句,就道:“惠道友来信上说,寻我有要事?”

惠元武想了想,他虽只是上回与张御见过一次面,但能感觉到张御对人虽然客气,可也有自身的坚持,不会因为彼此关系接近或者几句话之下就改变立场,所以他决定不去拐弯抹角,而是直接言明自己的目的。

他道:“张道友,不知你对如今的道派如何看?”

张御略略一思,也是坦言道:“我方到青阳上洲没有多久,对于道派说不上有多少了解,只是知道了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如果那些道派真如传言一般,那我并不喜欢他们的做法。”

惠元武听他如此说,也是点头不已,他轻轻一捶桌案,道:“不瞒道友,我和齐道友一直不满这些道派的做法,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阻断了寻常玄修与外界交通的道路,而寻常玄修想要修习的玄法,则必须加入某一道派,这种做法,又与此前的旧修门派又有什么差别呢?”

齐羽这时也道:“我与惠道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样的格局若是一直继续这么下去,这些道派势必变得越来越强,也会越来越变本加厉,而今后青阳上洲所有的玄修无疑必须依托道派而存,不然就无可能学到更好的章印和法门。”

惠元武此时道:“张道友,我就和你开诚布公了,我与齐道友,还有其他一些道友,都在思虑如何改变这等局面,后来觉得,唯有从根源铲除这些寄虫,我青阳上洲的玄修未来才有出路,所以我们一直在四处寻找那些志同道合之士。”

他看向张御,陈恳言道:“上次与张道友一战后,我对张道友的手段也是佩服的很,故是我们想邀请一同对抗这些道派!”

张御思忖片刻,随即看向两人,道:“既然两位与我言明,那么也容我问上一句,诸位又准备如何对付这些道派呢?”

这些道派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这里首先就是玄首的态度,若是玄首无意去改变这一现状,甚至还反对的话,那么他们任何事都不可能做成。

还有一个,道派发展到如今,与军府、洲府都是有所牵连的,甚至是有利益交换的,那么军府、洲府对于这件事又是什么看法?

还有一个,就算铲除了这些道派,就完事了么?未必,肯定还有更多的麻烦在后面等着。

这里方方面面的事,绝对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可以解决的。

齐羽语气真诚道:“张道友,请你相信我们,我们如此做,绝不是出于一时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然是我们竭力邀请你,那么我们也是愿意对你说明白我们的谋划。

他看了一眼惠元武,后者对他点了点头,于是他道:“我们也知道,如果直接与那些道派进行冲突,那么青阳上洲所有的道派,都将成为我们的敌人,甚至玄首恐怕也不见得会同意,故而我们打算用一个迂回手段。”

他神情认真道:“其实这些道派之间的关系并不和睦,而是相互竞争敌视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我们的打算是,也如那些道派一般,设法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道派,而后我们就披着这层道派的外皮去与那些道派对抗,如今洪山、弥光两派一直设法在兼并其余道派,既然他们可以这么做,那么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惠元武这时也道:“而且我们还可以效仿那些道派,设法与洲府和军府建立联系,与外洲进行交流沟通,如此我们很快可以拉近与那些道派的实力差距。”

齐羽沉声道:“我们不需要兼并所有道派,这也不是军府和洲府所允许的,他们是不会让一个道派一家独大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获得的道章和道印全部传播出去。

而没有了这些赖以维存的章印和秘传,所有道派也自是名存实亡,如此一来,我青阳上洲的玄修从此就再不必仰道派的鼻息而存了!”

……

……

第二十八章 检正

张御听了两人的话,他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说对此事要慎重考虑一下。

齐羽和惠元武二人也是表示理解,如此重要的事情,任谁都不可能一下接受。

不过他们之所以敢于将自己的谋划对张御和盘托出,那是因为他们打听到张御是一名夏士,所以愿意相信他的人品,相信他不会将此事泄露出去。

其实拉拢张御一起建立道派,除了看重他的实力,也有一半是因为他有夏士这个名头,认为有他在的话,定然能吸引更多人来加入他们。

下来三人就不再谈论此事,而是说起了各地逸闻,还有各个道派之间的了得人物。

“洪山道派的谢晃,这个人值得注意,这是派主的大弟子,据说很快就要观读到第四章书了,如果一旦成功,洪山道派的实力又会提升一大截。”

齐羽神情有些凝重,一个强大修士带来的威慑力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他们建立起道派,那么洪山道派无疑将会是他们最大的对手,多一个第四章书的修士,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惠元武相比较下来就乐观的多,“想这么多干什么,说不定他早就能观读到第四章书了,只是顾虑太多,才不敢踏出那一步罢了。”

齐羽想了想,赞同道:“这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那谢晃是出于何种顾虑,又为什么不敢踏出这一步,他们两个人却没有明说。

张御也没有去多问,这明显是两人有意透露给他的,想要知道这里的答案,那么唯有答应与两人一起建立道派。

在此与两人又攀谈了一会儿,他便告辞离去。

等回到了飞舟之上,他开始认真在思索起这件事。

两人想法其实很好,我无法从正面打倒你,那么我就加入你,然而再想办法从内部击败你。

这样不止可以避免太多因为同道相争引起的伤亡,且还完美的绕开了上层的掣肘,玄首也不会为此来说什么,军府和洲府也只会以为是玄修之间的内斗。

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个疑问,他毕竟对两个人不熟悉,那么两个人所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

他们是真的准备在此事成功之后完成自己的诺言,还是准备以这个名义为借口,从而聚拢起一批人来,并从里面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就算他们真是这么想的,可人随着局面发展,人也是会随之而变的,面对庞大利益,有几个人能经得住诱惑,届时他们真会舍得放手么?

这一切都很难说。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

那就是法理。

虽然没有明确的律令规定,但实际上天夏是不承认道派的。

所以现在的道派,只是在玄修之间存在,在某些事务官吏口中存在,但放到洲府、军府之中,就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在任何往来文书和卷宗上都是找不到的。

军府、洲府与玄修合作时,文书上从来都是以玄府的名义,同样也是不存在什么道派的。

两府在文书往来上就如此谨慎,那么什么时候青阳上洲出一个律令,说是要禁绝道派,那他一点也不会觉得奇怪。

这是一个跳下去就无法脱身出来的大坑。

便不提这个,光说他身为夏士,又是正经的玄府玄修,自然也是不可能去加入什么道派。

所以他与这两位是注定走不到一起的,但是这两个人的想法,从目前看来还是值得鼓励的,他可以有限度的帮助这两个人,可却不会完完全全的去相信他们。

倘若这两位真把这件事做成功了,并且完成了自己的诺言,那是最好,若是他们有所犹豫或者产生了别的心思,那么就由他来推动那最后一步。

在有了决定后,他就没有再去多想这件事。

今日的午饭,依旧吃的是青曦烹煮的饭菜,她的厨艺似乎比昨天还好了一点,她还提出去品尝一下各州的美食,这样她可以通过观摩学习,做出更合张御口味也更为丰富的菜色来。

张御欣然同意了,他并不拒绝在严苛修炼之中享受生活,况且他还有剩下八天的休沐日,既然有小型飞舟,那不妨在青阳上洲内游览一番,在品尝一下各地风味美食的同时,顺便还能观赏一下各地的风光景物。

不过在此之前,需先给惠、齐二人一个明确回复。

第二天,他再次来到流觞阁,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并着重强调,只要是不违反天夏律令的事,他可以出手帮忙,但他身为玄府玄修,是不会加入任何道派的。

待他走后,惠元武道:“老齐,你如何看?”

齐羽叹了一声,道:“张道友现在是开阳学宫的教长,又是一位夏士,哪怕他不去修行,也有着更好的出路,也难怪他不愿上我们这艘船。”

惠元武摇头道:“我觉得不是这个缘故,似乎是张道友心里不太认可我们的做法。”

齐羽低头想了想,随即抬起头来,目光坚定道:“我知道,我们的计划中虽然有很多不妥当的地方,可这是目前最好的做法了,而且我们还可以慢慢改正,但如果不是去做,那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惠元武较为豁达,道:“别去想这个了,至少张道友还愿意帮我们。”

齐羽点了点头,道:“那就如此吧,有些事也是勉强不来的。哦,对了,刚才忘了提……”

他拿出一枚放有洗心丹的丹瓶,道:“你什么时候再见到张道友,帮我把这个赠给他吧,毕竟我们是请他来帮忙的,不能让他觉得我们失礼。”

惠元武将丹瓶收了起来,道:“好,下次碰到他我再给他。”

同一时刻,密州检正司司署之内。

郑纠正在翻看各地检正司送报上来的公文,这时从副来到面前,抱拳道:“司查,人已经拿到了。”

郑纠放下公文,道:“证实他身上有魇魔了么?”

从副道:“的确有,我们先前的探验没错,”他冷笑一声,“这人被抓之前还说什么自己身玄府玄修,我们无权缉拿他。”

郑纠坐直身躯,双手分开摆在台案两侧,道:“我记得没错的话,他是梁中道派的人?”

从副道:“是的。”

郑纠目光深沉,道:“魇魔的出现,从来不会只有一例,这个道派里面一定还有人有问题。”

从副提醒道:“司查,梁中道派有一百多名玄修,虽然大多数是低位,可是门中还有三位中位,派主胥鉴更是有名的能手,十分难对付,他们可能还有真修的法器护持驻地,如果要强行冲进去检查,动静太大不说,万一惊动那位竺玄首,事情就不好办了。”

郑纠神情转冷,哼了一声,道:“现在那些道派的修士,完全不肯接受我们查验,可偏偏又自身出了太多问题,这件事不能放任,不管多困难我也要查下去!”

这时外面跑进来一位随侍,躬身道:“司查,主事唤你过去。”

郑纠对着从副关照道:“等我回来再安排。”

从副揖礼而退。

郑纠整了整身上的衣袍,就出了公堂,沿着走廊往主事府而来,走了一段路后,到了门前,不由站住了脚,里面传出来一个老者的声音道:“进来吧,别站在那里了。”

郑纠再是一整衣冠,跨过门槛,踏步入内,堂上坐着一名六旬上下,身着府正公服,头戴獬豸冠的老者,此为现如今检正司的司主薛治,其人目光一直半眯着,面上表情似笑非笑,让人很难捉摸到他的心思。

郑纠上来一抱拳,道:“见过主事。”

薛治道:“唤你来这里,是你上次呈上的报书,蒙监御使已是看了,有鉴于近日形势,使君已是同意你的作法,你可以去放手一为了。”

郑纠心中一震,躬身道:“是,属下定会办好此事!”

薛治道:“你的能力我放心,但是你要拿捏好分寸,我们纵然遭人恨,但也要恨的有意义,事情办成了,别人怎么恨我们都没关系,平白让人恨,你答应么?我不答应,想来你也是不肯答应的。”

郑纠一低头,道:“是属下无能,让主事为难了。”

薛治道:“我不为难,我为难什么?只要站住道理,我说话就理直气壮。”他自上方走了下来,拍了拍郑纠的肩膀,饭要一口口吃,别想着一口气全吃下去,把自己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