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514章

作者:误道者

到了如今,元空之中大能的数目已极是难增,下来成就当会越来越难,或许此事永远无法完成。可细想一下,若是他们愿意主动去推动道法,并且看顾下层,那么说不定可以加快这个进程。

说实话,这个结果已然非常不错了,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然做好了被张御一口气全数逐入浑黯之中的打算了。故是所有人皆是对着张御执有一礼,俱是道:“我等愿服此判。”

张御微微点头,对着金庭诸人道:“天数之事,稍候当有交代,诸位同道可先行回转。”

诸人无不遵命,对着躬身一礼,各是退去。

这一回斗战,他们也是极有收获,特别是在与元一道人的对抗之中,映照道法相互问对,也是使得他们自身根本道法也大有长进,此刻斗战结束,正好回去慢慢收拾。巩固收获。

张御则是回到了清玄道宫之内,先是传一意去往玄廷,再是定坐下来,气意一落,便即开始问对大混沌。

这一次问对与以往截然不同,各种以往晦涩不明的道理,而现一观之下,却是被他清晰把握住了脉络。

并且他只要认为可以,那么可以将方才映照出来的混沌之我亦是投入其中,并相助自身问对。

此前那些映照之我只是短暂存有,然而在把元一道人击败之后,这六个映照之我,都是成为了他之化身,他随时都可以运化了出来,只是映照之所能,他正身也同样是具备,故而此刻不必多此一举。

以往问对混沌之下,天数只是稍微削减,隐没在一众大能的问对之下,显得不那么起眼。

然而现在,他一番问对之下,天数十分明显一层层的削减了下去,并且他还有一种一路顺此便可往更上道途的感觉。

这不是什么错觉,而是当真可以做到。只是他并不会沿此上行,所以现下仍是有所收敛的。

大混沌乃是变化本身,而修道人能够去往大道,正是由于这些变化的存在才能做到。

大混沌增添了无数的可能,也就导致了天道变数由此退下。所以换一个角度说,这其实并不是削减天数,而是问对导致变化的增多,才使得天数一时无从追及。

只是大混沌的变化是不受约束的,问对削减,正是因为他本身的约束并推动了某种方向上的变化。如果能使得这变化继续向上,并能维持住这个方向,但又不能过度干涉大混沌,那么就能将眼前天数危机渡过。

这个思路打开之后,他认为现在只需要有一件宝器能够替代他问对大混沌,或者让诸多大能可以利用此宝,在问对同时也能祭炼此宝器,彼此相辅相成之下,当就能做到此事了。

实际上,在道争之后,他的道行已然越过五位元圣乃至元一道人了,只要他有意,立时就能祭炼出超迈其上的宝器。不难做到这一点。

可那是他自身之宝器,只是适合他自己,他先走一步,可以指引后来之人,但不愿意以自身之道取代众道,那与恒常之道也没什么区别,反而是固束了诸道向前。所以此回当是让诸多大能都是参与进来,一并祭炼,如此才是正确的方向。

他定坐了一会儿,便将伸手摊开掌心,拿来了一缕至上之气和至混之气,在御中之力的调和牵引之下,两气盘旋往复,尽管彼此对抗,可却永远相互追逐,既不少失,又不曾多余。

他再手一翻,便将此气机种落至元空与大混沌之中,少顷,便有一只星莲浮现出来,而后一只华美无比的玄浑蝉自里振翼飞出,旋绕其上,洒下点点星屑。

诸位大能忽然心有所感,往上空望去,便见一对由无数灿光构成的双翼在元空之中展开,可见明光浑黯互相交替徘徊于上,同时有气意传下,告知诸人道:“众位道友可藉此传递气意,作以祭炼,当能遏阻天数迁变。”

那玄浑蝉这时双翼一敛,竟是沉落入了一朵星莲之中,诸位大能气意也是跟随着往那处去,发现不但能由此见得元空之序,还隐隐约约能窥见混沌之变。

诸人心下不由一惊,若是落入混沌之中,那么势必污秽气意,可随即再是观望,发现在这玄浑蝉飞舞之下,混沌之玄机却是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沉浸其中,试了一下,发现自己居然能够由此探问混沌之理,且是祭炼了下,发现天数之变果是稍候遏阻。

心下立知,若是借由此物,那么他们当是能够解决天数之难,不由心绪一振,他们本以为,张御想解决此事,也需一些时候,可没想到如此之快便就找到了方法,此时此刻,诸人无不是心悦诚服的对着清玄道宫所在执有一礼。

天夏空域,清穹云海之上,诸位廷执神情一片肃然,他们正在等待结果,方才训天道章的变动,让他们知晓上层之战已然进入了最后关头。

他们这里固然战败了元夏,可关键仍是在于上层,若是上层若是败了,元夏则又会回来,他们也是无从抵挡。

许久之后,武首执忽有所觉,仰首看去,便见一枚金色符书从虚空之中飘荡下来,他肃然自座上站起,双手探出,将此符接过。他神情严肃的将此符打开,看有片刻后,抬头迎向诸廷执,沉声言道:“我天夏诸位执摄力挫元夏大能,已然赢下此战!”

此言一落,原本紧肃氛围顿时荡然无存,众廷执面上俱是流露振奋欣喜之色,纷纷拿过武首执传下的符诏观读。

韦廷执看过之后,对着上座执有一礼,道:“首执,此事当昭告我天夏上下,让天夏众生得与有闻。”

武首执沉声道:“是当如此,此事先不必传递,且待我见过诸位执摄再言。”

诸廷执明白,这些涉及上层之事,需得倍加小心,尽管当是无有反复了,但这位显然做事谨慎,认为需与诸位执摄再行确认,身为首执,这般做并无错,故而他们执礼道:“我等遵谕。”

武首执让诸人退去,自己殿上离开,进入云海漩流之中,来至大玉璧之前,对着前方一礼,少顷,玉璧之上有渺渺仙音传出,有灵光如波纹泛动,便有一名巨大无比的道人身影浮现出来。

……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得名指道行

武首执见到玉璧之上此回只有一位身影出现在那里,心下略感诧异,神情也是微肃,对着大玉璧执有一礼,道:“见过执摄。”

顿了下,又言:“执摄法谕我等已然收到,只为持稳妥,固来此再向执摄请问。”

张御点了点头,上层争斗委实难以预料,玄廷对于上层之事更是缺少判断的手段,而来此间相问,唯有真正天夏执摄才会有所回应,这般就能通过过往设下的布置加以确认了,这是十分稳妥的做法。

他道:“元夏之上层乃为先天五太,也是此五人撑起了道争,而今这五位已然覆灭,余下大能以往不过被裹挟而去,如今亦遭固束,便有异动,也有我与一众执摄定压此辈,不至为患。首执安心即可。”

武首执到这里,才得放心,他又是请教道:“不知执摄对于下层之事有何关照?”

张御道:“当初玄廷立成,上下分隔,诸位执摄只管指道问道,而下层之事自有玄廷署理。多年以来,首执及诸位廷执处理得当,现如今一如旧例便可。”

武首执应下,随后抬起头,道:“不知执摄可有指道之言么?”

张御略作思索,道:“上层之道该如何行走我已有所眉目,届时自会从道理上寻觅更为契合我天夏之道,若说需有所着重之事,那便是在所开辟的诸多世域全我天夏之道念。”

武首执郑重问道:“武某记下了。”

张御又言:“天夏之道念虽为而今之正,可世上从无万世不变之理,若是有朝一日天夏之序亦不足补天人之道,那也是当舍则舍,可详细载录下来,留待后人以为参鉴。”

每当一个新的规序替代旧有规序的时候,那非得经过一场惨烈革杀不可,就如同古夏破灭之久才得有神夏,神夏破灭之后才得有天夏。

而如今之天夏得以新生,却是在破灭了的元夏身躯之上了。

此所以如此,其中最大阻力往往来自于过去把持上层权柄的人物,但如今的天夏有所不同的事,他们这些大能指道向前,可以更好调转天夏的方向,至于此套规序能行多远,只能说目前还算适合,过后之事,自有他们与更多后来人去调和了。

在张御看来,只要天夏人人都有道途可得攀登,那么一定会有更多大能出现,开辟出更多道路,下层则因此获得更多寻道之机,两者补益之下,就能不断推动天夏去往更上层,而只要此道不绝,那么就一直可以这么行进下去。

武首执此时肃容一礼,道:“武某遵谕,会将此言传递玄廷,告于诸位廷执得悉。”

张御颔首,大方向可由他们来指引,具体怎么走,怎么推动和调和内部,怎么处理好神异力量与生民之间的关系,这就都是玄廷乃至天夏各洲宿的事了。

故在说完这些之后,他身影便从大玉璧上逐渐淡散下去,直至彻底不见。

武首执肃容执礼相送,待得玉璧之上玄声气光完全消失,他也是从这里转了出来,回到清穹之舟中枢之地,他道:“明周。”

光芒一闪,明周道人出现在了一旁,恭敬道:“首执有何吩咐?”

武首执探手拟化出一道法符,拂至明周道人跟前,道:“上层情形上面已得简略记述,你将此符传去各位廷执处。”

明周道人接过,一礼之后,便转去不见。

少时,各廷执都是收到了此封传书。正清廷执正与师弟岑传谈论道法,将此书看过后,他站了起来,遥望远空。

岑道人看着他背影,道:“师兄,你在看什么?”

正清廷执平静道:“元夏已覆,世间已无敌手。”

岑道人一怔,他也是站起,道:“师兄准备去往上境了么?”

正清廷执没有回答此问,只是淡淡道:“我天夏若无外敌,则内必生乱,待看诸位执摄可有安排,若无,则可由我而为之。”

岑道人先是吃惊,再是想了想,失笑道:“师兄若有此意,那小弟自当跟随,只是岑某以为,上面想必是有安排的。”

正清廷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前方云气涌动。

另一边,风廷执得是得了传箓,免不了心绪激荡,他走了几步,这才以训天道章传意去到墨道人处,并交流了此事。

他道:“我天夏立基近五百载,终于得成先辈未竟之业,自此之后,我天夏之道方为正道,我天夏之念方为正念!”

墨道人亦是感慨万千,以往他一直着眼于真法玄法之争上,而现在看来,随着上层争斗分出结果,这些早已是可有可无之事了。

他想了想,似是自语,又似疑问道:“只我天夏今后又当走向何处呢?”

风廷执笑道:“大道在前,何患无路?又何患无争?与其想此事,还不如好好经营好当下。”

墨道人点头道:“是啊,于那大道之广阔,此一局棋也不方才有一落子而已。”

半月之后,东庭府洲,造物工坊所在。

安知之身为这里主持之人,也是得到了府洲那里送来的消息,他对着瑶璃晃了晃来书,兴高采烈之中又带着一丝向往,激动道:“瑶璃师妹,虽然不知道我天夏那些大能是如何赢下这一战的,可这里一定是有老师在出力!”

瑶璃道:“瑶璃也觉得是如此。”

“对吧。”

立在一旁的卫山看罢书函,惊讶道:“小郎,上面允许我们打造上层造物了?”

安知之点头,道:“对,还有此事。”

这回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玄廷对于造物一道的诸多限碍已经解除了,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只要条件允许,那么各地天机院可以打造上层造物。

只不过这事先要玉京和各洲宿的玄府允书,上层造物一旦打造功成,平日可受各地玄首约束,若有战起,那调遣之权一律归于玄廷。

当然这只是大体上的,具体的还有一条条细例,总之,从此之后,造物一道名义上已是可与修炼一道并列相称了。

瑶璃道:“师兄以往一直期盼此事,只是瑶璃看师兄,似并不那么欣喜?”卫山在旁也是觉得疑惑。

安知之嘿了一声,他转身走出了庭院,在门前的台阶之上一坐,看着远处瑰丽晚霞,道:“我以往一心只是想证明自己能打造出上层造物,可是想想,这条路虽未必错,但却不是唯一。”

他叹道:“造物一道对于民生便利提升那是显而易见的,若有足够多的积累,那么自然而然可以将此道推动向上,以往我也是太着急了。”他带着几分唏嘘道:“何况大战已毕,便是打造了出来,又去与何人争锋呢?”

瑶璃认真道:“可是如师兄这样,能将造物推动向上的人,或许许多年都未必有一个,这应该就是师兄所为之事,天夏还少不得师兄的本事。”

安知之笑了起来,道:“瑶璃师妹,你说得这话我爱听。”可瑶璃话没有说完,又是言道:“只是师兄,造物之此道尚不能长生。”

安知之无奈道:“眼下神衣外甲虽能延寿,可确不如修道……”他精神振奋了起来,“不错,下来我当是在此道之上专研,长生之道……嘿,造物一道上,你师兄我又怕过何人?你看好了,定能将将此打造出来。”

瑞光城,泰阳学宫。

自东庭与天夏本土重新恢复联络以来,有大批来自天夏本土拜入此中,短短数十年内,学宫也是几经扩建,各种师教的宅院府邸也都是翻新了许多。

而原来张御所居之旧宅,也是从一两层院楼改扩成了一座上下六层的楼台,若把周围所占竹林花苑都是算入进来,可算得上是一处占地不小的庄园了,此举也是为谢张御过往之功业。

实际上随着东庭盛剧的传播,几乎到来东庭求学的学子都会到此转上一圈,故这里已然成了一个瑞光城内十分有名的去处了。

而在楼台内院之中,邹正从图卷空域之中走了出来,却听得远方有阵阵欢呼之声传来,还有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之声。

他好奇之下走到楼台之上,见得一蓬蓬烟火冲上天穹,爆闪出绚烂图景,他拿下黑框眼镜擦了下,道:“好生热闹,青曙,这是怎么了?”

身后跟着走过来的青曙言道:“邹先生,这有几天了,听说我天夏终于完全解决了元夏之难,洲牧准允上下举洲相庆十日。”

邹正讶道:“元夏已是覆亡了么?”他将眼镜又重新戴上,“这倒是该庆贺一下。”

说话之间,他忽有所感,往某处看去,便见一个挺拔身影从对面竹林之中走了过来,一路来到了楼台之下,同时伸手摘下了遮帽,往上看来。

青曙惊喜道:“邹先生,是先生!”

张御双袖抬起,对着邹正一礼,道:“见过义父。”

邹正也是欣喜,道:“小郎,你回来了?你所要做之事情可都是做好了?”

张御点头道:“有劳义父过问,该为之事已为,此番归来,既是为探望义父与一众故旧,也是再看一番如今之天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