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488章

作者:误道者

每一个被修士寻到了变化,并在修到了求全层次后,这些经过修士打磨的道法那恰恰是最接近上境的。

而当两个上乘变化互相较量,并在其中一个变化被另一人完全剖问清楚后,那另一个人就有极大机会继承这一切,并藉此补全自身之道法。

这是一场斗战,一场生死之争,亦是这一场问道,双方都有机会。

虽然万道人求全许久,而窦缜对比他只能勉强算是一个后辈,可是混沌道法是完全不同的,以往的一些道法上的理解若是运用不好,非但不能帮助到自己,还可能成为极大负累。在这一点上,两人的起点并没有相差多远,甚或于万道人以往之道还是一种拖累。

可是具体到斗战之上,那就要看过往的经验了。

所以双方都有优势,要是纯粹一面倒,窦缜也是不会答应这场较量的。

这场争道持续了有五天之久,斗战终于分出了胜负,并以万道人胜出后告终。

这场混沌修士之战,周围意外的并没有存下多少混沌之气,那是因为万道人每每需引动混沌之气为自己助战,或者借此挪遁来去,而窦缜每一次避绝或者消逐混沌之气,也都会让自己的法力更增一分。

双方既是矛盾的,又是互补的。

窦缜此回失败,并不在于斗战技巧和经验方面的差距,实际上,就算经验窦缜也是在不断斗战中在逐渐补全,到了后面,双方的差距越来越是缩小,近乎于无,比的就是谁心志更坚定,谁最先出错。

实际上斗战到这个阶段,窦缜仍然是优势一方。因为他是可以一个可枯坐千载而丝毫不动摇之人,更不会因为外在局面不同而改变。

他算得上是一个完全执自我之人,不受任何外部影响之人,也是如此,他才能在大混沌的侵扰下才能长久存在、

而万道人同样老辣,他修道长远,使得他心境坚稳,哪怕局面可能趋向不利,他的心神都没有起哪怕一丝一毫的波澜

只是如此,那么此战继续下去,真不好说谁输谁赢。

可是最后决定胜数的,其实在于场外,但这结果又似乎早已注定。

万道人之斗战,会是源源不断的引入混沌之气,纵然窦缜每一次都会设法消杀,并借此以提升自身,可终究是其限度的,并且还要考虑无有遗漏,这里的负担他无疑更重,只要有一丝混沌之气消杀慢了半拍,那么下来就会逐渐积累,直至扩大到难以追逐为止。

他败的很可惜,却也令人无话可说。因为着眼大局来看,大混沌所偏爱的正是万道人这等愿意接纳大混沌,而不是窦缜这般抗拒大混沌之人。

虽然大混沌本身没有意识,可是一个排斥,一个接纳,区别便已经出现了,从这点上,似乎结果早是注定了。

万道人此刻身悬虚空,看着窦缜的身影逐渐在光虹之中消失,这一战无所谓假身与否,落败者便会意气自消。

他其实很欣赏后者,此战着实是非战之罪,要是排斥大混沌这个意外因素,纯以斗战考量,输赢还真是难说。

可他并不会因此认为自己此战侥幸,因为斗战乃是道的较量,在对混沌之道的认识上,他自认目前对此道的理解是超过窦缜的,这也所以为什么是他留存到最后。

他的道才被证明是正确的。

接下来,到了他接收成果的时候了。

窦缜乃是混沌修士,混沌修士是不会灭亡的,或说大混沌不会让他们就此了结,而是会让成为混沌寄身,而其之道法却是会为他所夺取,成为他上进之资粮。

可是他等了一会儿,直到窦缜的身影彻底消失,发现其人之道法没有被他所夺取。

他有些奇怪,立刻检视原因。却是发现此人之道法之种居然归补去了另一个混沌修士所在,并且极可能是其自愿给予的,这应该是其人在斗战之前便就立下的誓定,若被击败,则将自身道法归入另一人身上。

知道此事后,让他十分诧异,因为道法通常唯有双方斗战才能相互理解,若不是生死之问,只是单纯的给予,另一个人对之缺乏足够的理解,也不可能去全身心接纳,因为这反而有可能妨碍自身之道。

而且修士主动将自己道法交托给他人,这岂非早就认为自己会输?早就认定自己难登上境?若是窦缜是这般怯弱之人,根本是难以走到这一步的。

他仔细根据道法搜辨,发现窦缜只是将“我”看做一个可以驾驭的躯壳,而并不是真正把握视作不可失却的,其人认准目标而去便不会停止,而此目标就是那最高之道,只要道法能够继续下去,哪怕舍弃自身也是可以的。

我既是执,又非是执。

万道人点了点头,这样的心境,也难怪可以对抗大混沌,也难怪可以取得眼下之成就,这般想来,对于其人之道法,他又是多了一层理解,而他的道法在于遮掩回避,这道法恰好能补他之不足,所以还非要拿定不可了。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他目光透过此方世域,看向了元夏空域某个方位,那是剩下的那位混沌修士所在位置,这似乎也不完全是坏事,或许他可以从这个人身上获得更多。

他执起黑镜,寻到了玉雪珊的气机,并向着后者发了下了一封战书,邀其前来斗战。

在他想来,无人会拒绝此事,因为无人会拒绝全道之心,更无人会拒绝去向上境的机会。

可是他等了半晌,对面却是没有半点回应。

他沉吟了下,认为其人应该是有事耽搁了。

不要紧,他可以等。

两天之后,他看了看外间,天夏正利用两殿修士去对付上三世那几位,而其余地方仍在收拾残局,严格来说,斗战未曾完结,考虑到这位也在配合天夏做事,或许当真无暇,毕竟这位与上一位不同,与他之前并没有任何约定,可以理解。

在虚空之中默默站了有五天后,虽然诸世域的斗战仍在继续,可元夏方面的局势却是慢慢稳定了下来,而那人,依旧是并没有动静。

那至少应该有个回言吧?

他总感觉多在下层滞留一天,天机就多变化一次,若是继续等下去,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于是他终于决定再问上一问,便即拿起黑镜,牵连到对方气机,问道:“道友此前不回我之语言,这是什么原因。莫非是受到了天夏的约束么?”

在他想来,也只有这个原因了,因为他战胜了窦缜,再有道法补全,很有可能去到上境,那已可对上层局势产生影响了,这样天夏约束其人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若是天夏阻止,那还真麻烦。他执一面黑镜根本不是天夏对手,天夏不来对付他已然很好了。其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想着快些能够拥有摆脱束缚的力量,否则等天夏收拾完上三世那几位,下一步可能就要对付他了。

正思索间,玉雪珊也是给他了回言,可谓非常之简短:

“不是。”

万道人沉声问道:“那是什么缘由?”

然而这次回答却是让他为之一怔。

“与你无关。”

万道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似乎觉得自己的判断有些偏离目标,他从未设想过人并不急着求道,那么剩下的缺失又到哪里去补?

他想了想,觉得这也是逐道之考验,混沌之道变化无穷,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便想向对方说清楚自身道法之变化,让对方主动来找自己。

然而等到他如此做时,却愕然发现对方完全蔽绝了与黑镜之间的牵连,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玉雪珊这里,她对补全道法没兴趣,所以借助玄浑蝉之力断绝了与万道人的联络,只要我不想去上境,那谁也没法逼我。

……

……

第两百七十八章 清空覆旧界

万道人站在原地默然许久,没想到自己明明快要见到上境之门了,可是这个时候却是遇到了难题,可以补全他道法之人居然不肯配合他。

其实此刻他若是放弃补全的机会,径直寻求上境,那也是可以的。

修道人到了求全之境,只要天门在那里,那么就可以做此尝试,可那需自身要尽量完满,不然成功可能不高。

而他心中认为要找到对方的道法才能补全自身,那么前提就是他认为自身道法尚不完满了。若是在进道之时候,那么极可能会产生影响,令心神之中出现纰漏,从而导致攀寻失败。

如果换一个时候,那么他是千方百计也要将那一位混沌给修士找出来的,可是对方摆明了躲藏在天夏阵中不出,那他无论怎么设法都没用。

他战败了窦缜,天夏不来找他已然不错了,自己送上门去,那天夏肯定不介意顺手将他处置了。

故他思虑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罢了,就算道法之上有瑕疵,可下层之事,又何来完满?

自己与窦缜一战,已然知晓了后者一些道法上的变化,道行隐隐然有所增进,也算是不小收获了。

就算道法缺陷,那又如何,未必不能掩盖。似如元夏之天序,本来恒常不转,后来就是依靠刚柔变化,掩盖去了自身所缺,这才能几度坚持下来。连天序都能改,他又为何不能?

此刻他也是相通了一些道理,混沌之道就是在于变化,若是自己能够从变中化去缺失,该当是比一味认为抹去缺失来的好。

他在想明白之后,却是再也没有半分不舍,断然就驾起黑镜,往一处世域落去。准备寻一地界攀登上境。

此时各世域之中,那些从上三世逃遁出来的道人在身后追击之下正不断游走退避。

此辈其实个个功行深厚,而且算是元夏最顶尖的那一批,对于上境的认识及准备也很充足,想要去到上境其实机会极大,可以说若无干扰,那么几乎都是有可能成功的。

然而追击之人很有经验,多数人并不是上来硬拼,就是妨碍你,不令心神抱守合一,因为双方都知道,随着天夏控制的深入,每过一天,此辈去往上境的可能就会低上一分,直至完全失去这等缘法。

此刻某个世域之内,情况却有些不同,两殿四位大司议将一名道人团团围困住。

那道人看着四人,冷然道:“诸位倒是看得起在下,只是你们都来了这里,庞道友哪里又有几人?”

一位大司议开口道:“‘相定上真’自身难保,就不必多问他人了,我们这里只负责应对上真,若是我们不够,还有更多人招呼,总能让上真满意,”

相定道人看了看他,道:“鸾司议你在两殿修炼了这么多年,这阴阳怪气的口吻倒是一点没变。”…

鸾司议面无表情道:“那岂不是在下修行有成?元夏要的就是不变,鸾某也是尊奉元夏的规序么。”

相定道人看向他人,道:“诸位莫非以为,将我等除却之后,天夏会信任你等么?”

其中一位大司议神情冷漠道:“我们不需要天夏信任,我们只要有上进之机,奈何元夏连机会都不给我等。”

相定道人嗤笑道:“你们以往享用元夏之好处,一切根基都是建立在元夏之上,若说天夏灭我,我却也认了,你等有何资格在我面前说这等话?”

又一名司议却是不以为然,语声毫无起伏的说道:“我们的确得享元夏好处,但也为元夏征伐万世,现如今是元夏先行抛却我等,即便有什么恩惠,也早已抵偿了,天夏不信任我也无妨,只要容许我存身下去便就足够了。”

相定道人道:“好啊,好啊,好借口,怎么以往不见你等这般卖力?要是这等力气过去能拿出来数分,天夏早便可覆灭了!”

在场几位大司议都没有回答,心下都是默默想着,那能一样么?以往是为元夏出力,而现在自是为自身而战。

只是他们虽然言语交锋,法力碰撞,可始终没有进入道法对抗,哪怕几位大司议这边人数占得上风,也没有如此做。

他们这般谨慎,那是因为吃不准这位的手段。

上三世这几位从来没有出过手,一直执掌的元夏最高权柄,说不定还有上面几位大能赐下过什么厉害手段,他们对此是有所忌惮的,所以哪怕只面对一人,也是万般警惕。

相定道人见他们始终不动,他却不能不动,因为拖延下去对他太过不利了,他拿一个法诀,似乎虚空之中有光芒晃动了一下,面前那几位大司议竟是倏然消失无踪。

他之道法“弥微见真”,取广微无限,端首难见之理,可将对手逐入无可见,无可存之所在,令诸人难再见得此人,等若自世上移去不见。

只是面对四名同辈,他无法做到此事,那么唯有将自我逐走了。

可是此等境地之下,他只要一起意识,就可能往来处归返,所以他唯有利用这个机会攀附去往上境,才能解脱困境。

先前不这么做,是因为仓促之间成功可能实在太小,可到了如今,只能冒险一搏了。他若不这么做,那连等机会恐怕都将失去。

当下抛却一切顾虑,运转法门,尝试渡去上境!

此刻不止是他,其余那几位逃遁的上三世道人,也是有人做出了这等选择。

然而玄浑蝉笼罩之下,再加上上境大能对他们也是不闻不问,故而根本无路可走,其中最先尝试的三人,包括相定道人在内,都是一头撞在了玄浑天障之上,化散为无数精气散落在了虚空之中,彻底泯灭消失。

而余下几人察觉到了这情况,知悉攀登上境已不可行,他们也不甘束手投降,于是返身与追来之人展开了一场舍身之战。…

余下这几位虽是属于元夏最上层的修道人,确实也表现出了极为强势的能力和道法,可是面对诸多求全道人不断上前轮番斗战,他们也是一样挨不住。

实则当他们的道法暴露出来后,其余求全道人对于此辈的敬畏便就大大减弱了。没有哪个根本道法是完全没破绽的,在知悉之后,自就可以找寻破绽,互相配合将之击败,

纵然其中一二人有上境大能所赐之物护持,可护持仅仅只是护持,因为此辈哪里也去不了,所以待得护持消失,也便失去了最后手段。

又是三天之后,便是陆续出现了结果,逃遁这几人不是被自我消亡,就是被逐个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