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459章

作者:误道者

又言若天夏以迅雷之势攻我,那我不及解脱宝器,反而损失更大,所以要早些将宝器取拿下来,以应不测。”

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宝器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摘拿下来的,需要调理天序,以保持对天道的压制,宝器取拿的越多,那么这里越要小心,所需时间也是越长。

另一人出声道:“可是我若取拿,天序还守得住么?”

众道人一时都是沉默难言。现在正是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连他们也不敢确保,再拿一件定能克压天道了。

要是放在十年前,他们还能有几分把握,可现在既有混沌修士,又有纯灵生灵作祟,变数实在太多了,仅只是压制眼前,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更别说去做他事了。

甚至他们觉得,再过几年,天道就将反过来压在他们上面了。

实际上现在已是有这个迹象了,每一载的轮转之期在延长,尽管只有一点点,寻常人辨不出来,可已经这说明裂隙在无形之中扩大了,天道已经有难以压制的征兆了。

这个时候取拿宝器,要是天夏攻,反而天序自己先崩,那却是成了笑话了。

再有人言:“可是有些话也有道理的,天夏宝器占优,若击我,若不取拿宝器,拿什么去抵挡呢?”

最早说话的那名道人言道:“其实还是有一个办法的。”待诸人看来,他缓缓道:“那便是集中我元夏所有的上层力量,包括我等在内,趁着天夏现在还未曾完全准备稳妥,杀破天夏阵势!”

......

......

第两百二十九章 度机决赢胜

这位道人疾厉之言一出口,也是引得其余诸人思考起来,因为此策确实具备一定可行性。

这道人见诸人沉默,继续出声道∶“诸位还在犹豫什么,莫非真等着天夏一方打上门来么那时候恐怕应对已是不及!”

有人道∶“道友也莫要太过急切了,依在下之见,天夏即便打上门来,我等被攻破半觉仙,可两殿和上三世的守御可是没有那容易攻破。天夏想一举拿下我等,那也是休想。”

起先说话那道人却是反驳道∶“虽然两殿和上三世也各有镇道之宝能够守御,可以保证不失,可其余世道却是落在了天夏锋芒之下,且光有两殿和上三世,又怎么稳固的住天序呢又怎么反击天夏呢?”

他重重叹息道∶“诸位,只坐守不动,却是太过消极,这个办法绝是不可取的。”

此刻又有人说话道∶“在下想了想道友的说法,集中我辈之力及诸位求全上真之力,那就要我们全数下场才有可能,此法真的可行么?”

他话音一落,当即有人断然言道∶“我们不能动,我们也绝对不能亲身下场!”

尽管在场所有人都是一个身影显现,可他仍是看表现出一种无比严厉急迫的姿态,看向诸人道∶“若是我等下场,那么此战无论输赢,我们都是难以掌握的局面了,除非我等能一举将天夏攻灭!可攻破大阵容易,攻灭天夏那是无此可能的。”

说到这里,他语声放沉,“诸位知道我说的是何意。“

在场诸人当然清楚他说得是什么。他们乃是元夏的最上层,现在他们能够震慑其余人,正是因为他们资历背景都非是其他同辈可比。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在同辈显露过任何手段,这不禁令诸多同辈为之忌惮,还因为他们与上境大能有着一定的联系,畏惧他们关键时刻能请用出一些手段来。

所以他们只要不出手,就能保持着一定威慑力,就可把持着最后的那道门关,使得元夏仍是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

可若他们自己都下场了,把自己的一切都明明白白摆在那些心有异思的人的面前,那么有心人就会据此看出他们的底细,甚至于他们本身的这个动作,就会让一部分人是去敬畏。

最让他们承担不起的是,若是他们下场能拿下天夏也还罢了,若是此等事机都未能达成,那么他们将失去最后的依凭,再有不可能左右元夏局面了。

此刻有人又叹道∶“可是我们不想动,总有些人却是想逼我们动的。我们一直不动,等到局面崩坏,也是不得不出手。”

又有人沉声道∶“此辈其实已然知悉,诸位大能是不会干涉我们之事,所以他们行事才如此大胆。最根本的,乃是此辈与我并非同存一念了。”

这个情况他们也是无可奈何,这些有着别样心思的人可都是求全道人,他们这些人就算有些手段,也对抗不了这许多,就算能对抗,难道把这些人都消杀了不成?那还不如直接投降天夏算了。

所以他们陷入了真正的两难境地之中。而且当所有人都意识到,其实不用去在乎大能的想法,前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于他们,那么此辈很可能会尝试着越过那一条线的。

这时又一个声音道∶“诸位不必把此辈看做敌对一方,那些人想的无非是去往上境,元夏没有了,他们就能达成所愿了么?

需知这是道争,我方若是败输,那除了天夏庇佑的少数人,所有人都会败亡,故在维护元夏之上,他们仍是于我们一体的。”

他顿了下,“他们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什么好了,他们要松脱天序,那我们就暂时退后一步,只要能安抚住他们,只要在天序保持之下覆亡天夏,那么我元夏就不至于内乱,我等也不会辜负诸位大能。”

数个道人身影相互商量了下,这个方法算是目前最能让大多数人为之接受的了,最后俱是认可。

方才出声之人继续道∶“为应付天夏那里的宝器,从天序中取拿宝器之事也可以先调理起来了,以免万一。”

他道∶“各位同道,诸位大能将道争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要保持天序完好,不能由得一些人不顾一切的践踏。“

在场数位道人都是同意,就算取拿宝器,也不能容许此辈为所欲为,肆意任取,他们要守住那最后一道屏障。

住这里决定好之后,过去不久,两殿收到了消息,上三世允许从天序之中抽调一件法器,并开始了安排。

这个消息让两殿上层乐于接受,因为这样一来,哪怕用不到这宝器,也是提前有了一个准备,不至于天夏来攻也毫无应对。

向司议得知此事后,他唤来手下两名专以负责推算的道人,问道:“需用多久?”

其中一名道人言道∶“天序之事,非我所能知晓,但若按上次抽调宝器的情形推算来看,此回若是顺利,当在半载之中,若是有所波折,那么两载以上也是有可能的。”

向司议却是一哂,他认为时间当是比此还要长,因为上次是在天序几近完好之下进行,这一次可不是如此,想要提防和算计到的地方当是更多,其中所涉及到的情况极为复杂,绝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按着上次的经验就可以完成的。

他一挥袖,道:“你们下去吧。“

两名道人对他一礼,退了下去。

到了外间,其中一人忽然传意问道∶“师兄,我们明明算到了快则一载,慢在三五载,必可完成,为何师兄偏要那般说呢?”

那师兄回应道∶“元夏天序之下,以往岂容我等这般显于人前?现在是需用我等了,对我还算照顾,可若事涉不妥,要对付我等也是一句话的事。”

他语重心长道∶“算不准无罪,算得准反而有过,此事也不是我等可以搀和的,胡涂一点或能存身长久一些,何必事事皆弄的那么清楚呢?”

那师弟连连称是,两人也是快步离开了此间。

差不多是在同一时候,清穹上层,光气长河之上,玄廷也是正在召开廷议,商议下来一步的计略。

这是因为林廷执这里也是差不多准备稳妥了,只余下最后一载,纯灵生灵可以运用的力量就差不多都能挖掘出来了。

即便现在,他们已经聚集了五位求全层次的纯灵生灵,如今都可听他们调遣。而一旦发动,他们还能催动无数纯灵生灵相助,足以震荡并对抗元夏天序,若再加上多出来的那一件镇道之宝,突破半觉仙并无困难。

戴廷执道∶“重岸玄尊那里这几年来传回来了多次消息。元夏上下两殿都没有任何举动,也没有从天序之中取拿宝器的意愿,似乎认为我两家定约可以一直继续下去。”

崇廷执道∶“也未必是他们认定如此,崇某与仇司议多方攀谈,两殿与上三世相互掣肘,而涉及到天序之事时,并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定下的,内情更为复杂,或许他们早已想到,只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定下一个真正的方略。”

钟廷执道∶“此事可以理解,如今一年轮转之期渐渐有了些变化,在我元夏进攻之中,元夏无力维护正常之天序,或只能暂时维持,而裂隙只要存在,若不封堵的话,如此长久下来,势必越裂开越大,如今取拿宝器,早不是之前那般容易了。”

邓廷执玩味道∶“也就是说,就算将现在的镇道之宝重合弥合上去,也未必能归回原来的模样了?”

钟廷执道∶“是如此,可即便如此,元夏天序不论缺裂多大,只要保持下去,那就依旧存在于那里,只要能覆灭我天夏,那就不碍其摘取所谓的“终道“。可若天序进一步崩坏,或者难以维持,那么就算能覆我,其也无可能走到最后一步了。”

邓廷执点点头,道∶“所以如今若再取拿宝器,他们不确定天序会否崩坏,所以迟迟难有决定?”

钟廷执道:“当是如此了。”

邓廷执笑了一笑,道∶“所以仓促之下,他们也不可能妄取宝器了。”说到此件,他神色认真了些许,道∶“那么若是我们选择在这个时候突袭,他们又会如何选择呢?”

戴廷执沉声道∶“若是他们不愿意轻动天序,那么不外乎两种反应,一就是凭借两殿和上三世的守御之能先挡住我们的围攻,再图后计。

若是不顾一切取拿宝器,天序不崩,那不用多言,可天序若崩,其仍旧掌握着诸多镇道之宝,他们依旧可以与我对抗,不管能不能做到,道理上也还可以重塑天序。而且没有了天序牵制的元夏,比以往更是难缠。”

众廷执点头,因为从道争上说来,无论哪一边,唯有被消灭真正主力,乃至到了没有反抗之力的地步,才算是赢了道争。

俞廷执这时一抬首,道∶“诸位廷执,我当也可看到,元夏有机会,我天夏亦有机会。我等若是在元夏未曾准备稳妥之前发动攻袭,也有一定可能在元夏不及摘取宝器的情形下将之摧毁,若得如此,那或能一举覆亡元夏了!”

……

……

第两百三十章 判策探未明

俞廷执这话引得周围廷执都是沉吟起来。因为结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一旦成功,那么这一场道争就可提前宣告结束了。

钟廷执思量半晌,却是摇头一叹,道:“此法还是太过激进了。”

俞廷执环顾诸廷执,肃容道:“不激进不可,因为元夏也可能想到我们会这么做,诸位需知,即便我们不打,他们也有可能提前攻我。”

崇廷执道:“只看目前传来的消息,暂还没有此等迹象。”

戴廷执这时道:“现在未曾见得,倒未必等于往后无有,事机是在一直变化之中的,戴某以为,还是要估算到这等可能。”

崇廷执道:“可若是攻击不成,那就很难收尾了。”

玉素廷执冷然道:“无外乎是退回天夏罢了,可如此也是逼得此辈破了天序,我们并不吃亏。事后他们若是守在元夏不攻,那么我们就继续积蓄势力,直至拥有覆灭此辈之能。他们若是攻来,凭我天夏本土之力已经足够守御了。”

虽然他与俞廷执的看法表面较为激进,可是进可能终结此战,退那也是留有退路的,并不是头脑一昏,看到有可能占好处就往上冲。

然而激进之所以激进,就是多数时候只能有一个选择,且只能由这个选择走到底。可在一些较为持重的廷执看来,缓图之法更为稳妥,最后也一样能保证胜算,更不会因为走错路而无法回头。

而正在为这涸观点谈论的时候。戴廷执神情一动,他感应片刻,开口道:“诸位,方才重岸玄尊传来了消息,说是两殿与上三世已然达成定议,开始调度天序,准备从那里摘取维定天序的宝器。

结合重岸玄尊几次传来的消息看,前番两殿有可能屡次提出此事,但都被上三世给否决了,可是这一次,上三世却是应下了,这情形有些不同寻常,很可能是元夏上层改变了原先策略,我们要有所小心。”

诸廷执各有所思,这个消息来得非常及时,并且立刻影响了他们眼前的判断。

若是元夏一直不动,他们还能慢慢决定定策,可是既然元夏在调整天序,他们若是不相应有所举动的话,那么在不久之后,天夏此刻面对的元夏的优势将因此失去。

若是元夏只取一件宝器,那么只是让他们无法攻破半觉仙,在场面上再度与他们持平。

但不排除另外一种情况,元夏可能会取拿两件宝器,这样将拥有对天夏的优势,虽然如今元夏天序岌岌可危,元夏不太可能如此,但不能否认可能仍是存在的。

陈首执这时看向钟廷执,道:“钟廷执,你与仇司议几番接触,当是知悉不少情况,如果元夏那里调动天序,拿取镇道之宝,那么要用多久?”

钟廷执回道:“钟某问过仇司议,如果元夏方面不受干扰,事情过程中非常顺利的话,那么最短半载时间就能完成。”

陈首执颔首,他道:“今日廷议便是到此吧。林廷执、武廷执、玉素廷执、正清廷执,你们四位暂留一下。”

其余廷执执有一个道礼,便先离开了。

待人走后,陈廷执道:“诸位廷执的意思我已明白,不外是两种,一是趁此机会一举破击元夏,另一个就是稳扎稳打,不贪一时之功,我想听听四位各自的看法。”

林廷执想了想,道:“若是采取提前抢攻之策,那么对着取得胜利而去的,打破半觉仙之后,就需直面两殿和上三世的守御,可我们对于那里守御到底怎么回事尚不清楚,所以能不能打破,目前则无法下论断,且我等也缺乏一锤定音之人。”

如今一举覆亡元夏的条件还不成熟,而且攻入元夏,也不意味着元夏失去反击之力了,后续的事情非常难说。

要是现在张御还在下层,拥有一个绝对制压对面之人,那么他就偏向于支持走这一步棋了,因为宝器终究还是要靠人来运使的,可惜现在天夏缺乏这等人物。

而且他也并不认为元夏会冒着天序完全崩乱的风险,一连取拿几件宝器出来。故他又认真说道:“而我若是守住阵势,数十载后,我天夏实力足够,那么自是可以压过元夏了。”

陈首执颔首,他又看向武廷执。

武廷执沉声道:“其实元夏还有一选择,只是武某不知道他们能否做到。那就是取拿宝器之后,立刻摧毁我之大阵,再将我辈驱逐出去,而后再于短时内将宝器重新渡入天序之中。这样或可以保证天序不失,又能击败我等。”

林廷执严肃了起来,道:“这等情况……”他想了下,这样的情况不见得没有,“只是……元夏内部会如此做么?”

武廷执道:“元夏内部虽然意见不同,从重岸玄尊传回的消息分辨,还有过去几位投顺那几位的交待来看,虽然几方博弈,但上三世中一直有一股力量一直在左右局面,而且武某假设之事若是提出来,想必只要是站在元夏的立场上,怕是无人会拒绝。”

林廷执点头,因为若是取拿了宝器后能立刻转了回去,那么对天序没有妨碍,反而能对天夏造成一定的破坏,这般想反驳之人都无法反对。

他对武廷执这般想并不排斥,因为元夏可以犯错,他们禁不起犯错,所以他们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怎么高估元夏的力量都不为过。

他沉吟道:“要是元夏如此选择,那么我就太过被动了,剩下唯一选择只能是提前进攻,可这判断现在还是假设,我们需要更多有关于元夏的内部消息,重岸玄尊作为司议,不知道能否打探到有关于这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