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44章

作者:误道者

过了很长一会儿,安神的双目之中忽然爆出一阵光芒,脑袋猛地向上抬仰,其上出现一道道蛛网般的光痕,并且越来越密,越来越亮,待得整片光芒几乎将他头颅几乎淹没时,轰地一声,一道剑光倏尔遁破阻障,射入长空之中!

这道剑光在天穹之上一个盘旋,就又一闪,眨眼间回到了张御身前,他伸手上去一拿,另一手上去一抚,口中道:“不负此身修行,还得万里清平!”

随他话语落下,安神的巨大的身躯似乎失去了支撑,缓缓往前倾倒,最后轰隆一声,重重摔倒在了大地之上。

桃定符看着这一幕,过了一会儿后,忽然笑了一笑,将剑一抛,任由其回到自己背后剑鞘之中。

英颛看着下方,凝注着下方安神那庞大的躯体,忽然说了一句,道:“祂还没死。”

张御道:“是的。”他抬首望向天空之上正剧烈涌动的云潮,道:“还没有结束。”

钧岛,此是腾海之上距离瑞光城最远也是最大的一处岛屿,此处与之前张御发现的神像之岛相仿佛,看去似是一处高起于海面的大台地,大约有五万余天夏人居于此处。

夏士之中的况公就长居在此。

此时这位老者却是站在海岛一处高塔之下,迎着扑面而来的海风,任由头巾和袍带被卷扬起来,眼睛眯着,似在看着什么。

而一个玄府道人正站在高塔之上眺望远空,其人双目更在闪烁不止,过了一会儿,他忽然从高处纵下,并急步走了过来。

况公问道:“胡玄修,怎么回事?”

胡玄修面上带着惊悸之色,道:“海啸,是海啸,非常大,几是连天接海,正在往钧岛这里过来。”

况公追问道:“还有多久之后到这里?”

胡玄修盘算了一下,抬头道:“至多还有半个时辰。”

况公神色一凛,立刻关照身边的随从,道:“快,快去通传令君一声,还有,让所有人都躲到白船里去!”

白船每一艘都可容纳数千人,这种船形如大鲸,可以沉入海下,更可承受海啸冰山的撞击。

这种船一开始当年渡来东廷携带在大舟上的,此物平日可用桥梁与岛屿勾连,与岛外陆地一般供人停留居处,关键时刻便能用来躲避各种危机。

所以后来几十年中,又陆陆续续运来了一批。

如今每一个居住有天夏人的岛上都布置有这种船只,在钧岛之上就有二十二艘之多,足可容纳下岛上所有人。

但是况公的神情依旧不轻松,这仅能保全一时,因为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食水来维持所有人生存。现在只能期望天夏祖先庇佑,助他们挺过这一劫难了。

此时此刻,不止是钧岛这里看到的海啸,腾海之上的多处无人海岛之上的火山动荡了起来,滚滚烟尘被冲到天穹上方。

瑞光城中,张御能感觉到,这里地震并没有因为安神倒下而消失,而是越来越剧烈了。

这是因为安神在从禁束之中出来,因为意识混乱,自身所具备的庞大灵性在出来后便失去了制束,远远的发散了出去,且这并不会因为其被击倒而消失。

若是放任不管,那么等到这些灵性宣泄完毕后,留下的将是一片残破的都护府,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这场变故中丧生,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设法将之收束起来。

他对着桃定符交代了一声,就一转身,化光一遁,倏忽间来至治署大厅之中,站到了那个巨大的脑颅之前,可以看到,原本里间幽蓝色的光芒已是变得极为微弱,几乎是不动了。

安神还没有真正死亡,只是被他斩杀了那个占据其身躯的主要意识,并且自身也遭受到了重创,所以此刻又还为一片虚无,陷入了以往的沉睡之中。

现在,他要设法重新导引其意识,主动将那灵性力量收拢回来,就能消弭这一场即将到来的灾难。

只是困难的是,要想灌入做到这种事,并不是灌入一个意识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持续施为。

这就有可能和安神较劲了。

不过这个时候,此间只有他的修为最高,所以也只有他来做这件事了。

他伸手入袖,将两枚“阳枢”拿了出来,分别往那脑颅上一插,而后摘下了手套,

深深吸了一口气,凝定心神,片刻之后,他双目一睁,起双手上去一拿,手掌猛然抓住了那两枚“阳枢”。

轰!

就在那意识交融的那一刹那,有许许多多支离破碎的画面如海潮一样冲涌进他的脑海之中,似要将他的意识淹没,可他谨守心神,如海中礁石一般挺立在那里,牢牢维持那一点灵光不灭。

在挺过了海潮的冲击之后,他看到的是一片扭曲而混乱的意识,仿佛来到了一个狂躁疯狂之人的梦境之中,周围布满了仿佛能将他撕碎的风暴,不过这个意识现在千疮百孔,故他小心避开那些凶狂的乱潮,寻隙而入,并进入到了这些意识的最深处。

这里存在一个完全寂静的孤岛,到了这里,他就把自己的意识缓缓沉入进去,并开始缓慢的引导。

与此同时,那游散在天地之中的庞大灵性力量也是开始被有序收束了起来,不再是如之前一般狂乱了,仿佛一张起皱的纸被重新抚平,那些被引导出来的力量在此安抚之下又逐渐沉寂了下去。

钧岛之上,滔天海啸在距离海岛还有上百里的时候忽然崩塌,而后化为一场倾盆大雨倾泻在大海之上,那余波也似被一股无形力量按下,并没有一气发泄出来,而是一点一滴向外释放着。

各岛之上火山之上的烟尘在喷涌了一会儿,又重新陷入了寂静,只是仍有些微的震荡时不时掀动着周围的海波。

许久之后,蝉鸣剑忽的放出了一声悦耳的轻鸣,张御一下清醒过来,他当机立断松开了手,并往后退后了几步。

此时他伸手揉了揉眉心。

方才在与那安神的意识接触时,他看到了许多东西,一些还清晰留存着,可有一些现在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他很清楚,这应该自己主动排斥的,因为有些东西很可能已是超出了他自身的承受范围,并不是现在就能轻松接受的。

不过在记得的那些东西里面,有一些对他来说其实也非常有用,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了。

只是这种的收获风险太高,他实在不想再来一次了。

此刻他长长呼出了一口气,就算是他,在经过了一场意识层面上的交锋和运使之后,心神也是感受了一阵疲累,原本外扩的灵性也是退缩到了身躯之内。

他抬头看向大厅敞开的顶部,上方是万里无云的天空,那明净澄澈的蓝天好似经过了一场洗刷,让人心神一阵通透,不由生出一种安舒宁静之感。

他转头一观大厅之中的水漏,发现距离自己进入这里,竟已是过去整整三天了。

他伸出双手,把自己遮帽摘下,就往外走去。

他独自一人沿着厅廊行走着,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上回荡着,任由心神懒洋洋的沉在那里,尽可能的享受大战后的放松。

他一直来到了治署前厅,见大门紧闭,便伸手上去一推。

随着两扇大门隆隆向外开启,光芒一下从外面投照进来,然而他在迈步走出去的时候,却是意外发现,治署的广场之上此刻已是站满了人,似是在那里等着他。

他目光望过去,这些人中有治署的事务官吏,也有泰阳学宫的师教,还有玄府的玄修,更多的则是瑞光城中的普通民众。

这些人中,有他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但所有人都有一个身份。

天夏人!

而当看见他从自治署之中走出来时,广场上的所有人却是一同抬起手来,双手一抱,左覆右上,身躯向前一倾,深深对他一揖。

此时并无喧闹之声,可千百人同施一礼,却是显得异常庄重。

张御微微抬头,看了所有人一眼,稍稍吸了口气,双臂抬起,背脊挺直,把大袖一展,而后双掌一合,同样还去一礼!

……

……

第两百一十二章 正清

张御把手放下之后,就见大都督杨珏、迟学监、项淳、还有被杨璎搀扶着姚先生一同自人群中出来,并向他这里走了过来。

他把衣袖一荡,迈步迎了上去。

双方在广场中间站住,几人都是看着张御,胸中都是怀着激荡不已的心绪,虽是过去了几天,可他们仍是忘不了这位破空裂云,携光虹飞遁而来的一幕。

这一次危机丝毫不亚于六十年前那一战,若不是眼前这一位,瑞光城必然会被沦为异神治下的国度,天夏在此建立百年的都护府无疑会就此崩塌,他们所有人都可能被异神所奴役。

杨珏仰着头,以激动和崇慕的目光看着他,道:“张先生,你这次持危扶颠,斩杀异神,免我东廷都护府覆亡,我代都护府上下生民谢你一声。”说着,他再是一揖。

张御看着他道:“御身为玄修,又为天夏之士,这也是本该为之事,况且这也非是我一人之功,大都督不该只谢我一人。”

杨珏小脸认真道:“是,先生,我记下了。”

张御这时问道:“不知这几日城内情形如何了?“

迟学监道:“城中纷乱已平,我已是发书出去,出外学子的师教这几日正在陆续归来。”

张御又问:“神尉军呢?”

项淳沉声道:“张师弟放心,玄府已是问了出来了启仪玉的下落,现在所有的神尉军都被解脱了神袍,俱在玄府的制束之下了。”

张御也是第一次听说启仪玉,问了两句之后,才是明白这东西的用处,不过神尉军一灭,作为掌握大部超常力量的玄府无疑将会重归于礼制上游。

但在有可能与本土重新取得联系的前提下,这反而是一件好事,至少不用等到来自更上层的力量到来后在伸手干预了。

项淳是个有城府的人,他对于张御的实力的变化没有去多问一句,在交代了几句话后,就拿出来一个用布帛包裹的东西,道:“邓明青莫名毙命,他至死都没有说为什么要颠覆都护府,不过我们在他居处找到了这个,无人认识上面文字,张师弟是博学之人,不知能否看出来历?”

张御接了过来,将布掀开,发现这是一个牌位,上面几个字是用天夏上古道文书写的,他因为曾经在旧修门下修行,倒是认识一些,仔细辨了一辨,这上面是“正清宏正祖师之位”这几个字。

这时一声惊咦在耳边响起,随即百年听得那声音道:“师弟,稍候方便,你把这东西拿我看一下。”

张御神情不变,对项淳道:“项师兄,这东西便先放我这处吧,我若寻到线索再告知你。”

项淳点头道:“师弟拿去便是。”

虽然安神倒下了,可是恢复秩序之外,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首先就需要重新把安神镇压下去,理顺气候,并把南北两个镇元点修复,还有南疆尚有天平之神作乱,需要加以剿灭。

除此之外,还要清算此次作乱之中倒向异神的那些人,这里面包括了治署的一些事务官吏及附从之人,还有神尉军及那些土著蛮兵。

最重要的是,就是需试着再次点燃天夏烽火。

不过,事情要一件件来了。

张御与众人分别之后,就转回到了自己位于泰阳学宫的居处,

李青禾自从纷乱平息之后,就一直带着妙丹君在外等候,这时见他的身影出现,惊喜道:“先生回来了。”

妙丹一下窜出,来到张御脚边并用力挨蹭着他,他伸出手,揉了妙丹君好一会儿,这才步入宅院中,洗漱一番后,就带着那牌位来到了天台之上。

桃定符此时已是出现在了这里。

张御能感觉,这位师兄似乎十分重视这东西,他将那牌位取出,递了过去,道:“师兄可是认得这一位前辈的尊号么?”

桃定符将这牌位郑重接了过来,他看了两眼,道:“没错了,的确是正清的牌位。”

张御道:“这是什么人?”

桃定符将牌位放下,露出了回忆之色,道:“这便要说到新法旧法之争了,我也只是听老师提及过几句,天夏当年到来此世之后,为了应付诸多变局,便全力扶持玄修这一脉,但也因此惹得不少真修对此不满。

有一位正清真人便是其中最为激进的一位,灭玄兴真之说便是其提出来的,不过这也是惹得上层不满,只是他师承不俗,这才暂以保全,后来其人失踪不见,不过我没想到,这里居然还有其人信徒存在。”

张御问道:“邓明青是正清门下?”

桃定符道:“正清门下自有规矩,如果是弟子供奉,上面有会弟子敬奉等字样,这上面没有,说明邓明青并非其弟子,但彼此当是有些关联。”

他想了想,道:“师弟,这个东西你可否借我带走,我需去弄清楚一些事。”

张御道:“师兄拿去便是。”

桃定符一拱手,道:“那师弟,我先走一步。”言毕,随着一阵大风吹过,他整个人就飘去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