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437章

作者:误道者

太极元圣站定玉莲,指扣法诀,背后宝光放开,李复缘只觉一股莫大危险袭来,他立刻放弃了自己举动,同时收起了黑镜,而就在撤回那一瞬间,方才吸引过来的混沌之气就被驱移开来,元空之中于顷刻间再度恢复了平静.

张御这时则已然是通传了天夏这边诸位大能,让他们不必插手此事,而要李复缘若是应付不了,他会设法劝其撤走.

不过现在见到李复缘很谨慎,一见不对就是撤走,这让他点了点头.下来只要其人维持住,就算完成了他的交待.

要知道大混沌一起来,不仅仅是吸引元一天宫的注意,也在于搅乱元空,让五位元圣无法做出正确的感应,这样他再配合至上之气的遮掩,才能让那五位对至高变化无从察觉.

他看了一会儿,只留一缕气意在外看顾,而自身则将注意力转到至高之中,在启印映照之下,现在距离只差了一步.

此时此刻,他带在身上的至高三圣神器此刻也是飞了出来,并且化作为一,投落到了至高之内因为这同样也是至高的一部分力量,而其余分散出去的神异力量也是在一瞬间归回,这一刻,至高获得了完整.

张御不曾错过这个时机,运转启印,将那最后一步推动,刹那间,他将自身之气意完全布落到了整个至高之内,可见有一缕残破气意存在,其与至上之气还抱为一体,彼此紧紧缠绕.

这是当初至高从元空之中化演出来后所诞生先天灵精之识.然而因为此灵精过于充壮,而抱裹至上之气,也是太过高妙,导致此识无从蜕变成为真正智识.

现在他以启印渡落,以自身之气意暂代至高之气,同时他又一点指,分出一缕至上之气,与那本来被环抱住的至上之气汇融相接,随后徐徐将之牵引出来.

这个过程看似繁琐,但因为他准备充分,所以只是在一二问对之间就完成了,而没有了至上之气,至高当即就要产生异变,可在这个时候,他又是于心下一推,将那些至上之气重新反渡了回来.

但这一回,所有的至上之气都已是为他所主御,霎时就将整个至高的变化镇压下去,同时在至上之气的配合之下,他浸入其的气意也是彻底与至高同合为一!

到此一步炼化至高已然完成,而此处也算是取拿到手了,只是还需他再作催动,才会真正化为身外化身.

不过他现在没打算这么做.因为此举随他意念转动,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但也有让元一天宫留意到,而现在哪怕他不去做此事,对至高也一样握有绝对的御使之权.

此刻他通过至高,能清晰感觉到诸域之中那些借用至高之力的生灵,只是这些分散出去的至高力量十分之微弱,相当于他看了一眼,那目光落处所产生的力量就足够这些生灵运用了,所以能不能收回根本无所谓的事情.

也就是至高本身作为无意识的存在,本能维持自身运转才会去将这些收了回来.而他自是用不着去做这些,甚至他可以将更多的力量分出去,让更多生灵得利.

他看得很清楚,至高与浊潮,是除却寻常道法之外大多数神异力量的源头,影响的不仅仅是天夏,诸多世域也皆有所涉.

而在这一些不易修持的地界,神异力量反而更俱优势,还有那些根本没有神异所在,大混沌影响之下也会慢慢产生变化,可以说,两者皆可算是大道的一部分.

做完此事之后,他也是往外看了一眼,李复缘此刻仍在与元一天宫纠缠.

其人躲避了太极元圣的驱力之后,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去了另一处继续牵引大混沌,此举也是引得元一天宫屡屡出手.

李复缘自己很谨慎,在得了张御提醒后,也是十分乖觉,反正他并不是真的要在此立足,所以稍有波荡,就立刻移开,甚至见势不妙,他直接就避到金庭之中,这样元一天宫就算想出招也拿他没有办法了.

五位元圣见此,也是猜到了这背后可能是有金庭在推动,可是金庭自己毕竟没有直接动手,这就像是他们之前往大混沌内投落气机压至变化一般,只是明明白白的的将招数摆了出来,但自己并不亲自上阵,若是金庭当初解不掉,下来他们自可以步步压迫.

现在看来,金庭没不打算就此被动承受下去,却也是同样出招了,当是对上次的有力回击了.

李复缘这等作为在元一天宫这里看过也是十分难缠,倒不是其人本身了得若与他们上次手段相比,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但问题在于李复缘非是那等死物,本身可进可退,而不是挺在那里任由你破解的.

五位元圣分析下来,除非能将整个元空封堵起来,或者动用多个镇道之宝才能解决此人,可那本身不现实,他们若是如此做,那势必动荡天道变化,故而在无法动用许多强力手段前提下,最后只能采取驱离方式了.

李复缘这边,他又成功躲避了一次后,准备再次牵引大混沌,可在此际,他却听到一阵阵钟声传来.

他诧异自身居然能听到这钟声,要知他若不是对抗大混沌,可是感觉不到外间变化的,可此刻听着这钟声,居然身躯不稳起来.

他心中一惊,连忙遁入黑镜之中躲避,一时倒是无从现身了.

张御见他遁去,微微点头,不过他做成了自己要做之事,就算李复缘不再有所举动,也没什麽大碍了,现如今的至高,只是内部有了更替,从表面上看来与原本没有太多差别.

现在他掌握的所有至上之气汇融于此,因为这些本来就是从至高之中拿取的,所以归回之际毫无异状,当然,他也可以随时取拿了出来,毕竟整个至高都是属于他之化身了.

只是接替了此物后,在推动运转之下,他却看到了许多莫名道理,随着他往里探究,忽然气机涌动,似是感觉到了什麽,隐隐约约之中,好像是那更为高上的境界.

他想仔细观辨,可却总觉得隔着一层,并且随着用意其上,这股感应也是很快又消失了.

他没有去强求,思索了一下,认为方才感应到的,很可能的确是更高之境,这应当是拥有了这许多至上之气后所带来的.

可要是利用至上之气能够窥见上层,那么五位元圣是不是已然接触了这高上境地,或是正是向此迈进呢?

可这里却有一个说不清楚的地方,五位元圣若是由此若能做到此事,那又何必弄出道争这等事呢?直接去摘取道果岂不方便?

所以这里是不是有着另一个可能,他方才没能接触到上境,很可能是至上之气不足的缘故,五位元圣那里说不定也是如此.

由于至高分去了诸多至上之气,导致此气不完整,而要取拿出来,那就需要去对抗大混沌,因为无论是至上之气,还是先天灵精的出现,都是元空为了对抗大混沌分化出来的,那么五位元圣去不主动对抗大混沌,那自然不会有依靠至上得取上层的机会.

这样的对抗,当然不是如上回那样的小打小闹,而是彻底平灭大混沌.

张御想到这里,不觉摇了摇头,五位元圣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因为这有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若是他们消亡,那么自然有元空继续让其余先天灵精,或者他们转回来的意识继续来接手,如此持续下去,直至平灭大混沌.

可能是五位元圣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去这么做.所以经过数次试错之后,决定采取一个回避绕道的策略.

此便是道争!

道争其实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唯一不需对抗大混沌就可摘取道果的道路.一旦拿取终道,就能完成诸世诸有之并合,最终完成"元气神"之一统,不管能不能彻底治灭大混沌,原先的至上之气应该是可以拿到手的.

转念到此,张御思忖道:"如此说的话,要是能将全部的至上之气取拿到手,说不定就能看到更上之路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知故皆当取

张御觉得,要是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那么这应该就是元一天宫逐道的大致路数了.

也难怪元夏方面拒绝任何变数,因为这是他们唯一可以避过大混沌并取得道果的可行之道.不过拒绝变数只是过程,而非真正终点,这与以往的认识是有一定偏差的.

而清楚了这些,以后当就能更好的应付此辈了.

五位元圣因为不肯去面对大混沌,所以难以凑全至上之气,需要走迂回路线,可照这么说,或许正是因为他肯直面大浑沌,所以才能有了取拿至上之气的机会.

需知他之前一直利用元空对抗大混沌,虽然只是为了自身之问对,可却是在无意之中符合了元空运转之势,恐怕正是因为顺应此势,所以他才能屡屡找到五位元圣的漏洞.

明确的说,这也不算漏洞,这是五位元圣自己先行放弃的.

只是由此他也发觉了,如今之道乃是元夏所选之路,天夏乃是被动应对,而他们暂时无力掀翻棋盘,所以不得不也走上这条路,并接着原来的金庭下完这盘棋.

可他觉得,既然元空之道是对抗大混沌,越是对抗越是得利,那么己方所行之道却不见得定当和元夏相同,或许能走出另一条路来,这事情倒是要好好琢磨尝试一下.

不过可以的话,他自是全都选择,对敌元夏的道争要胜利,自己所选择的道途也要进行.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对抗元夏,就需要拥有足够的至上之气,他所掌握的至上之气对比元夏那五位不知如何?

从至高之中蕴藏的有限的信息看来,至高很可能出现在五太之前,而先天五太是至高不成之后再才得化显,所以两者最初所得有的至上之气当是相差不大.

可需注意到五位元圣入主元空之后,可能会主动有意识的拿取此气,所以的后来自然散逸出来的更多的至上之气应该都被其所取拿了.

他不确定是多少,但是道理上大混沌只要不灭,那么元空那里可能会有至上之气持续化显而出,这就很可观了,但这个情况肯定不会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五位元圣迟迟不去对抗大混沌,却是将可以对抗大混沌的至上之气收了去,那么很可能会导致元另寻变化,或者说,是大混沌的持续侵染迫其进行了变化,他或许可从中寻到机会.

而不管如何,对抗大混沌才得获益,这样他只需持续问对就可以了.

其实这样也不算真正的对抗大混沌,可元空运转不问本心,其之偏向只是遵循你的作为,对比五位元圣之所为,元空也只有他算是在正经做事了,他之作为算是元空唯一之选择了.

且从他自身来看,随着对抗大混沌,他对大混沌也是越来越是熟悉,的确不好说是否能彻底解决此事.

目前只从上层来看,他能够完成的事情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下来只能从大混沌试试看能否找到什麽机缘了.

关键还要看下层那里.

这里不单单指天夏,同样也包括元夏,元夏修道人若是可以到得上层来,他们同样也是会站到五位元圣的对立面的,可以说潜在的友盟.

而天夏那边若能真正压过元夏,那么元一天宫定然不会忍到那一刻,说不定就会利用至上之气抵御誓言,出手平灭他们.说实话,有了至高为身外化身之后,他也有底气与元一天宫对抗了,不会这么轻易让对手达成目的.

何况抵御道争之誓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到时候能发挥出多少实力,还真说不定.

天夏世域之内,清穹云海之上,玄廷诸廷执接连几次廷议都是在讨论怎么应付元夏.

现在他们对比元夏最大的弱势,就是元夏一方几乎清楚了他们每一个露面的求全道人的道法,那就可以进行较为针对性的布置.

虽然在长久以来,他们通过与元夏的交锋,也清楚了对面求全道人的道法,可是两殿和上三世的高层始终没有下场,也没有显露任何道法要是将来这些人也是在斗战之中那出现,那么他们是非常吃亏的.

且每一个能坐到上层的修道人,其功底道行都是顶尖,根本道法应当是非常了得的,每多一个都是极大威胁,更别说还有如许之多.

林廷执道:"对付这般敌手只靠天夏本土自己是不成的,需要更多的世域参与进来,并且还要开辟更多世域."

钟廷执这时沉声道:"我等或许也能从混沌道法上想办法."

众廷执不觉诧异望来,钟廷执平日对混沌道法提防万分,且也不喜欢除真道之外的各种道法,今天提出此议,实属异数了.

钟廷执道:"钟某这等擅长推算之人,虽最是讨厌混沌变化,然而为了天夏道昌,需要各种道法助力,钟某不会因此而有成见."

听了他这话,在座几位廷执都是沉吟不已.话是这么说,可谁都知道,混沌道法乃是一柄双刃剑,天夏固然可以允许其存在,可若是还需拿出更多力量来防备,这就得不偿失了.

就算是那些修道弟子自小沐浴在天夏道念熏陶之下,也不见得完全有用,混沌的变化注定了随时可能走向不确定,到时候恐怕非但不是助力,反而会在内部造成更大破坏.

韦廷执道:"韦某有一言,我天夏当初到了此世之后,与诸道脉对抗,当时力有未逮,后来推动玄法,才使我天夏为之昌盛,而到了如今,则是到了另一个选择之时了,无论我们是否愿意,终究需要更多力量来对抗元夏."

俞廷执道:"混沌道法岂能与玄法一概而论?此法变化太多,变数太多."玄法练不成至少没什麽危害,可大混沌若是练成了,却是一个极大隐患.

韦廷执道:"韦某以为,诸位或许忘了一件事,混沌道法这等祸患其实不是我等能解决的,而本是需要更上层的力量去压至,我们为什麽向上提出此议,求请诸位大能来解决此事呢?"

诸廷执一思,发现这倒也是一个办法,以往五位执摄在时,是万万不可能去做这等事了,可如今不同啊,自那几位到了上层,对于下层的支持可谓前所未有,说不定真能行得通.

陈首执沉声道:"韦廷执之议可行,此事廷议结束之后我当会上禀,除此外,诸廷执还有什麽提言么?"

崇廷执这时言道:"首执,说起混沌道法,前次我等为了相助那位上进,将离空闪转成了玄浑蝉,而那如今是否要将离空闪调转了回去呢?"

过去镇道之宝始终能压至对面,这就是他们长久保持强势所在,而离空闪换了玄浑蝉过来,攻防就由此转换了.

邓廷执出声道:"我看这就不必了,这次能挡这么长远,正是因为有了玄浑蝉在那里,若是换了离空闪,未必能守得下来,况且玄浑蝉还能助我沟通彼此,方便重岸玄尊那里更好了解到元夏的内情,那也不可忽略."

崇廷执道:"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就难以对保持对对面的压至了.这未免太过被动了."

攻守之间的取舍总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天夏只有这么一点家当的时候,重点只能放在其中一端,没可能左右兼顾,若不保持对元夏的压至,那么对面的阵势可以逐渐扩张,用不了多久就能推到他们大阵跟前来,那时候同样守御困难.

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筹码少了.

武廷执开口道:"眼下不宜动,我等要做什麽,元夏也能摸清楚此刻元夏方面可能正等着我们如此做."

韦廷执道:"前次我们能取得战果,正是因为有混沌上修自内部搅乱元夏,若是再有这么一位与我们配合,那就不用太过担心进袭了."

见说来说去,又是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上,陈首执便道:"今日便议到这里吧,待我与诸位执摄见过之后,再行定策."

元空上层,李复缘感觉自己陷入了窘境,他发现自己只要落身在金庭外,那么一从黑镜之中出去,对面就会有钟声到来,震得他无从行事.

几次之后,他都无法对对面造成什麽影响,他发现这样不行,必须找到对抗的方法.

他想了想,找张御出手那是不妥当的,天夏一方要避免在此事之中出现,但是没说他不能去请教啊.

想过之后,他立刻往清玄道宫之中来见张御,随后向他请教了这件事,张御听他之问,思索了一下,其实他现在事情已然做完,其实不需要李复缘继续下去了,但看李复缘的模样,显是认定了此事,既如此,他也愿意提点几句.

他缓缓道:""欲解其道,先明其理,那镇道之宝当是涵枢金钟,当能贯通虚实,驱逐邪妄.你之道法乃是混沌道法,本身并非邪妄.

且再如何,那也只是一个镇道之宝罢了,便是五位元圣,也无不是在回避大混沌,该当是他惧你,而不是你惧他."

李复缘若有所思,随即像是想通了什麽,眼前一亮,对着张御振奋一礼,道:"该是如此,多谢执摄指点!我知该如何做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抗敌明变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