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88章

作者:误道者

太素道人一礼之后,气意收回,随后便与元一天宫论妥定期限。

在过去三次问对时日之后,张御将气意传出,而是太素、蒙蚕、青朔、白朢等四人亦是将气意从金庭之内传出,落去元空之中。

与此同时,可察觉到五位元圣的气意亦是到来,这一次,五人一齐到来,显示对事情十分重视。

双方气意撞见之后,便各化出形影,彼此各是对面立定。

待两面执礼过后,太素元圣看了过来,先是开口道:“清玄执摄,五位先天之道名,你们准备何时将余下之位补齐?”

张御淡声道:“金庭既然应允了此事,那自会做成此事,只是何时做,又挑选何人,不劳贵方多问,也轮不到他人来多管。”

蒙蚕道人在他之后也是出声道:“诸位元圣要说什么,那便请快些说吧,想来诸位也不想在此空耗。有些目前不重要的事可以随后再谈。”

五位元圣倒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太极元圣说道:“大混沌近来频繁侵染元夏,想来天夏亦不会因此而幸免。而之所以有此变故,我辈以为是因为大混沌多了真余先圣之故,这使得大混沌知我之变,近向世间。”

混沌寄身与大混沌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虽其是大混沌的在外延伸,可追逐并不是一应变化,而是从变化之中追逐规序,否则其自身首先无法立存。

因为以往只有霍衡一人,所以这变化无法有限,但是现在在多了真余道人之后,就又多了一重变化了。而若再多一人的话,那肯定能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威胁。

太始元圣继续道:“要挽回此变,需得将混沌化身毁去一具,则可使大混沌退回至此前之模样。”

太初元圣道:“我等意见,可先拖住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施以镇压,今寻金庭,便是因为唯有我两家合作,分别负责一路,如此可定此事!”

张御心下有数,元一天宫要拖上金庭一同做此事,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混沌像身不好对付,再偶遇一个,拉上金庭,既免去了斗战之时的额外防备,又能多出一分助力。不过要对付霍衡、真余二人,难处倒不是在这里。

他道:“混沌像身不死不灭,贵方准备如何治之?”

太极元圣道:“浑身像身虽是不灭,可却不是无法对付,一法可作隔绝,只是难以解决眼前之事,另一法,我元一天宫可削杀变数,当以正序之力加以束缚,致其不变。”

白朢道人笑了一笑,提出疑问道:“世上并无永存不变之理,便能用此法困顿,又能制束多久呢?”

他所说的道理明显是推崇道法变化的,这是和元夏削杀诸变的道念是相悖的,不过五位元圣倒也没有因此而恼,因为没有变数,就用不着削杀变数,在完成此事之前,这的确就是世上的道理,用不着避讳。

太初元圣言道:“用此法压制,或许数载,或许数十载,大混沌能致变化,无可能约束太久,不过我双方若可时时克压,其在未曾寻得解化之法前,那便不会再出现了。如此我双方可以放心道争。”

张御思索了一下,听明白了其中之意。

元一天宫的意思是,变化虽时时存在,可因为像身可说是是最接近修道人的存在,必须遵循世间的一切运转规序才可能存在,所以对于自身有一定约束,必须有因有果才可存在。

而他们只需将克压之意印入封禁之中,就代替了他们之所为,只要被封禁的像身解决不了问题,变化无从去到结果,那么就不会再出现了。

既然元一天宫提出此法,那应该是有一定可行之理的。不过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对其余人问道:“诸位执摄意下如何?”

……

……

第一百一十章 合机理正序

张御问及诸人后,青朔道人想了想,道:“道友,我以为大混沌确实不容坐大,元一天宫重视,自有其原由,我等也不能忽视。这一次或许是一个机会。”

蒙蚕道人则道:“按照五位元圣的说法,大混沌侵夺了真余先圣,所以才有了这变化,若是按此推论,要是我辈再有人被侵夺,大混沌势必更难控制……”

他郑重道:“清玄执摄,既然元一天宫愿意主动处置,那我等助其一次也无碍,帮他们也等于是帮我们自己。”

太素道人道:“我同意两位执摄的意思,诸位,我以为元一天宫未必没有单独处置大混沌像身的本事,只是他们并不放心我们。

或许是怕对上大混沌的时候露出破绽,怕我们从后侵袭。所以我们若不答应,那么此刻纵然不会拿我们如何,可下来一定是将主要目标先放在我们身上。先设法让先天五太替继了此位,再回头去解决大混沌。”

张御同意他这个看法。五位元圣方才可是一上来就提及继承先天名位这回事,这实际上就是带着一定威慑和提醒,同时也是一个试探。他们要是不答应一起对付大混沌,那么他们就是元一天宫的首要敌人。

那样一来,道争可能会被抛弃,也可能会回头对他们用出更为激烈的手段。

这时白朢道人道:“道友,贫道亦是同意此事,我们不妨也借此看一看元一天宫的手段为何,心中也好有个底。”

张御听过诸人意见后,便看向对面,道:“纵然我等答应此事,贵方又准备如何寻出这混沌像身呢?”

就算要消杀像身,可要将之找到却还有许多难点。像身落在外面,通常与他们一般,都是一缕气意,本身则是驻于大混沌之中,怎么将之引出来消杀?

上次他们能对付五位执摄,那是因为确定金庭乃是他们正身落驻所在,可无论霍衡、真余,都难以从大混沌中找到其本来。更何况不用特殊办法,他们根本进不去大混沌。

太始元圣言道:“我元一天宫自有法门,若是金庭答应与我一道应敌,那我元一天宫则可负责找出其正身所在。”

张御点头道:“我等可配合贵方行事,但有一个条件,若是见到不合理,或者于我有碍的地方,那我等便主动退出,不再理会此事。”

五位元圣商议了一下,觉得可以答应这个条件,他们这一次的确是为了针对大混沌而来,并不是为了谋算金庭。

当然,金庭这些人若是自己应对不当,以至于被大混沌牵扯进去,那也是金庭自己的事,与他们无关。只是张御这个条件说出后,他们就要更为慎重一些,否则金庭主动退去,反而是他们受到威胁了。

太素元圣言道:“好,我元一天宫可以应下此条件。”

张御道:“那我金庭也无异议了。”

白朢道人这时笑了笑,道:“那如今贵方可否一言,该是如何找出那混沌像身呢?”

五位元圣此刻也不再隐瞒,太极元圣道:“虽然拥有像身藏于大混沌内,可其既是像身,那么却终需有一定根,否则难以入世。”

太素元圣道:“既然有定根,只要只需将此寻得,就能固束其身。而我恰可利用道法及宝器拿准此定,将之封镇,继而化消。”

张御和诸人立时听明白了,与其说是找出,不如说是确定定根存在,然后就能省略一切过程,直接将此寻到。这里需要非同一般的手段,可能是依靠某件宝器或者元一天宫那至今不为所知的至上之宝了。

他道:“何时动手?”

太始元圣道:“我们不用主动去寻,只要等到那两个像身是下回出现之时,那时此辈气意出现,我等便好发动。”

张御道:“好,就如此,到时候我便等贵方的消息了。”

五位元圣见他应下,一礼之后,也就气意退走了,张御等五人的气意也是落回到了金庭之中,并将此番事机说给了庄执摄、灵瑕、觉霄三人知晓。

灵瑕道人关切问道:“当初我们许诺必要解决真余道友,若是这回元一天宫盯上的是真余先圣,那么以后会否妨碍我等解救于他?”

张御道:“道友是唯恐真余道友若受封固,无法回转?”

灵瑕道人点头。

张御道:“这点不必担心,这回说是消杀,实则乃是一种封镇之法,但这持续不了多久的,不要忘了此番镇压条件是什么。是我与元一天宫通力合作之下才能利用因由之术将之定拿。

一旦我等与元一天宫直接斗战,那么封镇或当就在我等对抗之中解裂开来,被囚之像身极可能会回到大混沌。不过那个时候,元一天宫当已是与我翻脸,当也不会在意大混沌的一点点变数了。”

诸执摄想了想,都同意这个看法,元一天宫现在不对他们动手,那是因为道争还未见得胜负。

可等到道争的结果挨近,要是天夏赢面较大的话,先天五太之位不曾补全的话,那么金庭和元一天宫之间十有八九是要交手的,那个时候混沌像身或许就会自行脱去。

青朔道人道:“那我们往后也要防备一手。”

张御点头道:“那可此后再说,先弄清楚元一天宫的手段,诸位且先回去做好准备。金庭到时候也不必全数出动,由我与太素执摄、蒙蚕执摄、再有青朔、白朢两位执摄相助便好。”

他看向庄执摄、灵瑕、觉霄三人处,道:“到时候还要劳烦庄道友你们三位守住金庭。”

众人俱是执礼应下。

张御吩咐过后,就转回了清玄道宫。

在主殿坐定下来,寻思了一下,对付那些像身,元一天宫有元一天宫的办法,他也有他的办法,他也可趁这个时机看一看,自己的想法能否得以验证。

不过今天这件事,倒是让他觉得,既然要是对大混沌动手,那么不单单是对外,对内也需有所防备。

况且元一天宫看去是很有把握,但是成不成功还是两说,假设不成,那么必会迎来大混沌反击。有些防备措施是需先做好的。

天夏过去吸引大混沌,首先是因为挨近大混沌,所以有浊潮产生。可那只存于天地变数之中,并不在修道人自身法力之内。

在修行之中真正出现大混沌,那应该是浑章修士开始借助大混沌力的力量为己用。其实少数真修在此之前也尝试过,不过并不像浑章那么容易。

这也是因为大混沌确实好用,单纯的浑章,你所能取得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是整合了你自身所认识的知识,可是修道人却几乎能从大混沌那里得到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哪怕突破玄尊境关,都是可能得到助力了。

就算到了上境大能的层次,他也依旧能够借助大混沌的力量来对抗先圣大能,但是这样的力量太过不可控了。

例如迟勉这般人,仅仅只是因为听说了大混沌,便自以为可以将之控制。这对大混沌寄身来说这就是一个天然突破口,可以随时借此侵入进来,并引导此辈进入混沌大道。

虽然天夏立下规序,不许此辈贸然接触大混沌,可他觉得,依靠修道人自身自觉远离大混沌,那是几不可能的事。

修道人追逐道法,但不是人人都可成,不是人人都具备坚定道心,若是无法见到前路,那一定是会去冒险,有大混沌这条路在前面,又怎么可能放弃?

以往天夏是因为需要提升修士战力,再加上大混沌极为独特,所以有些事情也改变不了,但是现在,他却有能力做到此事了。毕竟在玄法这条路上,他已经走在了最前方,称得上当之无愧玄法之祖,开道之人。

观如今上层一干修道人之中,不管先圣上神,也唯有他乃是一位玄修成就,他若用手段,那可以直接在玄法之上设下各种限碍,人为的去干涉道法,杜绝此事。

不过不说上境大能直接干预下层,是会引发元空动荡的,就算可以如此,他也不会做。他所想到的,最为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设法遮蔽浑章与大混沌相连之路。

应该说这并不是直接斩断,而是增加感应难度,唯有真正道心坚稳,但是自身资才的确不足之人,才有可能接触到大混沌。

之所以没有直接断绝,那是因为大混沌的存在也是道的一部分,只要有变化在,其就能渗透进来。伱这边封闭了,大混沌会以别的方式呈现,那还不如留下这个口子,让其依旧以原状维持在那里为好。

有了这番思量之后,他伸指一点,以玄浑蝉这件至上之器为依托,将一股力量传递到了道法之上。

这一瞬间,一股玄妙之感便沉入了到包括天夏本土在内的诸世域中,元夏那边则不用多管,那边既没有玄修,也轮不到他来操心。

做完此事后,他沉定下来,开始问对修持,等待混沌像身的出现。这回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只是三次元空问对之后,便就感应到有一股混沌气意往天夏内部渗透而来!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沉浊邀英名

真余道人与霍衡如今各有分属,元夏那一边主要由霍衡主理。天夏这一边则归由他走动。

这一次他放出了一缕气意进入天夏,而他本人,则是依旧存身于大混沌中,目光冷漠的看着天夏一应变动。

自从成为混沌像身之后,以往的忆识似乎只是观看一个陌生人的回忆,并且这些回忆在经过一番变化之后又凝聚成了一个全新之人,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之人。

他的道法虽已然彻底转变成了浑沌大道,可因为他们本身称得上是混沌之道探入元空及诸世的支点与触角,这意味着他们就是根底在混沌这边,但表现在外的气意却是偏向定序运转的。所以他们也有着自身的思考与想法。

在他们看来,金庭和元一天宫都是不少新的上境大能出现,并且道争眼见要到终末,到了那时,大混沌就是下一个目标,摘取了上道之后,大混沌也就无从对抗了,而身为大混沌的延伸,他们不能坐视不理。

过去那些资质平庸意志不坚的人他们看不上,因为大混沌变化无尽,修道人若是无法守持住那唯一一点正序,那么就会成为混沌怪物。唯有足够资才之人,才能谈的上有资格修持混沌大道,也唯有这般人他们才会设法招揽。

可是这里不能忽略能够接触大混沌,并且有意识拥抱大混沌的人其实非常少的,许多人找不到门路,就算有意,也不知该如何接触大混沌。

倒是玄法被扶持之后,浑章修士接触大混沌相对容易一些,可是不久之前张御进行了某种遮蔽,两边的接触却是被削弱了。由此他们也是需要作出更多的改变,比如主动进行传道,而不是等着他人进入此道之中。

而这一次,他已是看上了几个较为合适的人选。

不过那几人这些时日以来一直玄浑天中修行,许久不曾出来过,故他也没有动。

天夏天序如今只是对大混沌形成了一个屏障,并不能完全隔绝,最多的时候,只是起到一个警讯的作用。可是玄浑蝉的隔绝还是有用。

至上之器终究隔绝了一应外扰,除非是直接对上混沌之气,否则便如他们这些混沌像身也没有可能侵入进去,更不用说若是往下层,混沌像身更会随之降低自身层限。

因为混沌之道进入现世之中,会因为天道运转所迫,被动适应去天地规序,气意进入那个层界之中,与哪一个境界的修道人见面,那就大致会变化成与之境界相仿之人。

这是因为大混沌寄身从来都是有明确目标的,其所去见的那一个人或物可算是其之定锚,都是天道之下形成的某种道之规序,大混沌气意与之相照,那在短期内自然而然就被收束在了那等变化之中。

虚空世域之中,俞瑞卿此时正从玄浑天中走了出来,便见远处接自己前往清穹上层飞车已然停在了那里。这一回,他同样也是被玄廷划入了扶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