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68章

作者:误道者

其实值此一点,就意味着他绝无可能加入的元夏阵中。

正在他看向元空之中其余上境大能的道名时,一缕气意过来,却是金庭再度来召。

这一次他没有再拒绝,而是顺此而去。

对于加入金庭,也是他必须做的,除了进入金庭后自己才能获得更多元空问对外,还因为他有自身所需维护的东西存在。即便他现在改变了奉界,可若是无法保全成果,那么这一切终究没有意义。

且他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要维护一个奉界,而是要使秉持相近道念的世域都是维系下去。维护天夏道念算是他自身之选择,可之所以做此选择,也是他凭借着本能觉得这是最后能胜出的道法,所以他站在了这一边。

于己有利,于人更有利。

此刻他跟随着气意指引,落入了金庭之内,待形影显现出来,见到五位执摄正站在净水金莲之上。

尽管烛相给他的气意已是让他知悉了这五位,可此刻真正见到,心神为之凛然,因为感觉之中,这五位气意无边无际,给他以十足的压迫感。这也可能是因他此前拒绝而给予的回应。

他稍定心神,上前执礼,道:“灵瑕见过五位执摄。”

太初执摄问道:“此前我等相召,灵瑕上神为何先前不应?”

殷胧郑重道:“在下此前曾有过回传气意,若是诸位执摄不曾见到,在下于此重述,因我并非是元夏之人,也非金庭下属,何况自身之道也未得贯彻,自是无心与外勾连,此并非是刻意针对金庭。”

纵然他想加入金庭,可他的态度并不谄媚,且还带了一点强硬。因为他知道,五位执摄不会太在意这一点,除非自己威胁到道争了。要是到那程度,那说什么都没有用。

太初道人道:“那么灵瑕上神,现在你受我气意接引来此,可是愿意加入金庭了么?”

殷胧道:“在下愿意, 在下十分不喜元一天宫,如今也唯有金庭可为我容身之所在,但在下也知先前有错在先,若是五位执摄认为在下有所不敬,予以回绝,那也是理所应当,在下心中也无任何怨言。”

太始道人道:“你之所言,也算有理,只是若入我金庭,自当按我金庭规序行事,不得再有那等违反谕令之事。”

殷胧见这五位有所松口,便道:“在下自当遵循。”

只他心中明白,若是金庭要他所做之事违背自身之道念,那么他还是会加以权衡的。不过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多,因为除了道争结果之外,大部分情况下,天夏和金庭的目标和利益近乎是重合的。

太素道人道:“既如此,还请灵暇上神收下印信,我金庭允你执拿权柄,并奉道而行。”说话之间,上方光华一闪,有印信飘落过来。

殷胧神情一肃,伸手将印信接了过来,并道:“谨尊上命。”

太素道人道:“既得授命,灵暇上神可以离开了。若到需要之时,我等自会下得令谕。”

殷胧道一声是,再对着五人执有一礼,便是从金庭之中退了出去。

……

……

第七十八章 论法议夺道

清玄道宫之内,张御与白朢、青朔二人正在此间论道。

三人虽是一气同源,可是彼此道法不同,各自问对元空之时也有不同的见解,可他们之间的论道,却更是透彻深入。

尽管张御心意一转之间,便能知悉两人心思,可他很少如此施为,除了必要的传讯,他几乎没有这么做过。

正在此时,外间传来了一声磬钟之响,悠悠传入了清玄道宫之中,三人立时得悉了此中因由,知道那殷胧已然成为了金庭执摄了。

白朢道人对张御言道:“看来道友此前金庭之提请被采纳了,如今我等又得一位同道了。”

张御微微颔首,多得一位同道当然是好事,在此之后,玄浑蝉得以更多人借取,更增力量,可是他们所需的还不仅仅是这个。

继续这般下去,迟早有一日他们是会与金庭摊牌的。

他并不指望玄浑蝉积蓄到拥有足够与清穹之舟抗衡的力量再是发动,这里首先需要的是漫长的时间,可这正是他们所缺少的。

以目前道争的局势来看,这根本等不及,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个天机到来。使得天夏得到了贯通两界的镇道之宝,那就极可能结束此场道争。

再说玄浑蝉若是真的赶上了清穹之舟的力量,哪怕仅只是接近,那也不是元都玄图能够遮掩的,金庭一定是会提前发现的,金庭也不会容忍另一件至上至宝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必需做好提前冲突的准备。

这里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清玄道宫取代金庭,延续与元一天宫的这场道争,最后在双方之间决出道争。

因为当初五位执摄是以金庭的身份与元一天宫立下的约定,那么他们若是取代了金庭,也就是可以以这个身份完成此争。

这是最理想的方式。

可惜这恰恰是最难以实现的,而且其中充满了变数。

便是压下了金庭,成功了将之替代,元一天宫若是不愿,那么还要与元一天宫再是做过一场,而后再以他们的方式去完道。

较为糟糕的情况,那就是他们一上来就会面临元一天宫、金庭联手对付,这样的可能反而是最大的。

因为元一天宫和金庭定约相互维护,这就结成了一张大网,令所有人都投鼠忌器,动弹不得。

而第二个办法,就是利用某种契机,利用合适的条件,迫得承认这两家承认,清玄道宫也可加入这一场道争之中。

将原来的两家之争,变作三家之争!

这倒是有一定可能实现的。因为凭借他们眼下的力量,如果金庭和元一天宫与他们展开一场大战,现在近乎到尾声的道争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以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化为流水,反而接受了他们,还有可能继续完成这场争斗。

当然,除却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最坏的情况,那就是元一天宫和金庭两家觉得此番道争因为他们的存在已经无法正常分出结果了,所以将会联手破灭所有,再演下层,重新开启新一轮的道争。

张御想到这里,神色微肃,要想完成计略,那就要让此辈无法破灭诸世,此等结果是必须要设法阻止的。

好在要做此事并不是没有代价的,而且代价还很大。因为元空天道是不会因为破灭所有而停下的,天道变化反会因此层层拔高上去。

这意味着下一次的道争将变得更为艰难。

这一次道争双方还能有限度的干预,可是到了下一次,恐怕他们将是根本无法照见下层,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元空稍有波澜,恐怕天道就会往上去,脱离至无法接触下层的地步。

下层要是因此出现了剧烈的变化而无人去纠正,那么他们可能就无法全道,所以这等做法肯定也是元一天宫和金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施行的。

思考过后,他就将自己的判断与青朔、白朢二人说了下。

白朢道人想了想,道:“当先尝试第一条路,试着从内部取代金庭,若是走不通,那么就行第二条路,这也相对最妥当,最不济也当成三家鼎力之势。至于破灭诸物,重立道争,那是最应该阻止和竭力避免的。”

青朔道人道:“便真是如此,我等也不怕,我等有玄浑蝉,不怕蔽绝,真若打起来,却不信那五位一点损失都没有,他们也未必能顺利重演道争。”

白朢道人摇头道:“我等不惧浑黯,可那五位拥有至上之宝,当也是无惧,我们就算能击败他们,可因为宝器的存在,也没法彻底灭绝其道。”

张御略作思索,这看起来是没办法,可其实真正做起来,倒不见得完全如此,只是现在的确还不好说,需要认真筹划。

他道:“无论走一条路,我等都是必须与那五位一战的,不然没可能让他们认真听我等说话。”

白朢、青朔都是认同,你若没有力量,凭什么听你讲道理?

青朔道人道:“现在我们有了殷道友加入进来,他若与我们站在一处,那么我们或可能制衡那五位的决策,我们可以一点点的进行改变。”

过去金庭上五位执摄人数占据优势,而他们只得四人,许多大事无法决定,但现在有了殷胧,那就是五对五了。

白朢道人摇头道:“便是有这位新加入进来,也未必见得较那五位占据优势。”

张御道:“白朢道友此言说得不错,我们力量还有不足。”五人那只是明面上的人数,底层力量的差距仅仅是稍稍拉近了一些,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他又道:“但这总是一件好事,我们的力量又壮大了一分,若往后再有道友加入进来,那么就距离我等的目标就又更近一步了。”

他往外看去,他着眼的地方不仅仅是金庭,也有元一天宫那里,下层若再是上来一位人身修道人,那么局势就有所不同了。

从此刻开始,每增加一位上境大能,都将推动他们的力量上去一个台阶。

白朢道人思虑了下,大略定下,那就要具体的执行办法了,想成为能与元一天宫、金庭对峙的第三方力量。不用指望一步达成,需要一步步来。

他道:“我们若与金庭那五位一战,不能牵扯进元一天宫,所以也不能动用裘道友和覆象道友师徒之力。且若是在金庭斗战,那是那五位的主场,我们并不占优势。”

想让五位执摄离开金庭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是有了这五位才有了金庭,那五位落在哪里,哪里便是金庭。双方本来就是一体的。

青朔道人想了想,道:“那要能是让这五位分开呢?”

张御道:“这是唯一的办法。”

五人连成一势,牢不可破,可是一旦有一个人离开,那么其势便是告破,可问题在于,诸位大能驻落于元空之中,往来都是气意,他们本身是不会动的。

就算他们自己,去往别处也都是气意罢了,他们也并不和五位执摄落驻在一起,而是自成一地,所以他们名义上是金庭的执摄,实际上只是金庭的外围。

要破开金庭,除非让其中一位主动离开,或者不得已而分开。

白朢道人也想到了这一点,道:“这五位分开之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无法完整的驾驭清穹之舟,那么玄浑蝉寻到一点,我等就能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青朔道人连连点头。在现有的条件下,这是最有可能击败这五位的方式了。他皱眉道:“可我等该是如何做到此事呢?”

张御道:“办法总是有的,这五位以往不分开,是因为未曾出现过需要分开的情形,实则此前若是没有我等,在面对觉霄道友的主身还有寰阳道脉三人共同侵袭之时,他们就不得不分开应对了,至少驾驭清穹之气时不得不分两面应对。”

白朢道人道:“还有真余道友,由于对真余道友的忌惮, 他们势必还会再分出一部分力量用以防备。”他笑了笑,“假如这等事再来一次,若是没有的我们协助,他们至少要分出三份力量来应对。”

青朔道人道:“要是再加上我们,那就要同时应对四面之敌。”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道:“只是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具备那等力量,而且我等也不可能放任寰阳道脉三人进入元空,他们对诸有的威胁更大,哪怕再来一次,我们也必须站在五位这一边。”

白朢道人把拂尘摆动了一下,笑道:“以前能有这等事,往后也可以有这等事,若能抓住,那就能完成我等之愿了。”

张御颔首道:“的确是有机会的。”这个时候,他心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两个办法了,只是还需要筹谋一番,此后便就可试着加以推动。

这个时候,三人感觉到,有一股气意向着清玄道宫传递了过来。

白朢道人道:“看来是殷道友来了。”

张御道:“那一件事不是单靠我等能够做成的,而是需要所有同道一起去推动的,还有更多地方需要详研,可容后再议。”说话之间,他也是将殷胧到来气意接引入内。

……

……

第七十九章 补策推愿行

殷胧在得了执摄之位,并从金庭出来之后,第一时间就往清玄道宫这里来,随着他的气意被接纳,也是在清玄道宫之内化出了形影。

他站在大殿之上,看到张御、青朔、白朢三人都是在此,便是执礼道:“见过三位执摄。”

白朢道人笑道:“既是同道,又何吝一声道友?”

殷胧又看了三人一眼,语声认真道:“三位道友有礼。”

张御三人也是回了一礼,道:“殷道友有礼。”执礼之后,张御道:“殷道友,请入座说话。”

殷胧看了看四周,发现这里似有许多席座,他能够感觉到,大多数座上似都有主,他若有所思,便走到一边,在一个比较靠后的无主座位之上坐了下来。

白朢道人微笑道:“道友来的正是合适,我等正在谈论往后如何应对金庭一事。”

殷胧此前与白朢接触过,知道清玄道宫这里的人与金庭那五位是不一样的,他们乃是真正信奉天夏之道念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立刻来这里了。

他神情认真了些,道:“不知道几位道友是如何打算的?”

张御道:“殷道友既然去过金庭,就知五位执摄一切所为皆建立在道争之上,只是他们所求与我们所求并不全然相同,我们要持拿天夏之道,必然会与之起冲突,为了使局面不做崩坏,我等商议,决定等之道来代替彼此之道。”

殷胧道:“敢请教具体如何做?”

张御便将大略说了一下,又言:“此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具体细节还需填充,待得诸位道友聚集,再详议对应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