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56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与弥祖道人谈论了一番道法下来,差不多已是能够看明白,这位不愧是与乘幽派有所牵扯之人,其人之道乃在于固守自身,寻机而上。

简单来说,其根本道法总体上是偏向于避世的,但不像乘幽派那般极端,而是审时度势,该是靠拢哪一边那就立刻靠拢过去,并以此攀附而成全自身之道。

也是如此,其人的行事策略,就是要寻一个可得依托的人或势力,从而带动自己一起攀道。而对方此刻来寻他,也是隐隐透露出来想与他结为援引的意愿。

弥祖道人过去投在五位执摄之下,那是没有选择,可是他在见到张御接连斩杀六名上境大能之后,意识到了上层出现了变数,并且这推动变数之人很可能就是落在了张御之上,故经过慎重思量,他这才找上门来。

而通过论道展现自己的道法,让对方知晓自己的道是什么,也是为了取得张御的信任。

张御对此知悉之后,心下一转念,觉得若只是与之结为援引,那达也没什么。为了避免元空变化,五位执摄不会对这些上境大能如何了。

而他若要针对五位执摄,真人若是真心愿来相助,那就多一位帮手,要是不愿,也不损失什么。故他道:“弥祖先圣之意,我已明白,说不得今后有需借重尊驾之事。”

弥祖道人一听,不觉欣然,不过他也知,这也是初步接触,彼此也说不上有多信任,不过来日方才,先有了这个由头,往后才好说话。

故是他也没有多做什么试探,在论道结束后,就告辞离去了。

金庭之中,五位执摄这里在经过了一番考量后,为了制衡张御等几人,却是有了一番计较,不过这事明面上还需与张御等人商议一下。于是发出气意,相召诸人。

不多时,张御、庄执摄、青朔、白朢等人的气意落定净水之外,现化出形影来,并与五位执摄见礼。

五位执摄还礼之后,太始道人便道:“今唤诸位执摄来此,是为议定一事。”

太初道人继道:“此前寰阳道脉三人屡屡生事,虽被剿除,可是余下先圣也是人人自危,自也与我道争不利,故我商议下来,决定请得一二位先圣入我金庭,同掌权责。”

太极道人接着说道:“不过此辈毕竟与我道有所异,故职不设常位,若是做得妥当,自当可为我之执摄,若是不妥,则另择人选。”

张御眸光微动,他看得出来,这分明就是五位执摄为了制衡他们,所以拉其余上境大能加入金庭。

撇开用意不谈,这其实算是个好主意,这给了其余上境大能一个分享道果、掌握权柄的机会,而且最妙的是,一开始不设常位,那么就可进可退。

而若是坐在这位置上面的人,为了能坐稳坐稳,那一定能拼命承负起权责。

而现在又能做什么事?除了能替五位一同借取至上之力,运转清穹之舟外,那就是制衡他们这些人身修道人了。

他略作思量,道:“五位执摄认为此举有利于金庭,我等自无异议,只是此中有一事却不得不虑。”

太初道人道:“何事?”

张御道:“既承权柄,自该执掌清穹之气,只是自与那几位大能一战之后,清穹之舟本来道性上移,正该压下之时,再是请人祭炼,是否会使道性难以沉下呢?”

一般来说,借取至上之力是不会导致元空变化太多的,不过这个时候天道变化正是激烈,还未得平复,若再是加上一二人,且这些人若与他们道念有异,那的确可能会使得道性落不下去。

太极道人道:“清玄执摄以为该如何呢?”

张御知道,五位执摄一定也考虑过这件事,现在却要他主动提出来,却是方便拿捏。

不过这没什么,放在以往,这等事五位执摄直接就决定了,无论他反对与否都没有用,现在询问他的意见,这恰恰说明这几位认可他的力量和地位已然非同以往。

他道:“我之意见,那便是开辟更多下界,扶托更多世域上行,让清穹之舟可得更多承载,如此自然道性下移。”

五位执摄听了,稍作商议,太初道人便出声道:“清玄执摄所言有些道理,不过此事倒不急作一时,倒是可以先定下入庭之人选,诸位执摄可有建言?”

张御与庄执摄、青朔、白朢几人气意交流了下,便道:“这一点决定就好,我等并无异议。”

其实只要不是寰阳道脉那三人,其余谁人都是一样。现在三人已亡,也就不必去多费那个心思了。而且他觉得五位执摄虽然想的是很不错,但仍旧是算漏了一件事,这事他不先说,且看后续如何。

见他不反对,五位执摄也是颔首,此事便就如此定下。

张御见事机议毕,执有一礼后,随着气意收回,形影也是逐个散去。

而五位执摄在议事结束之后不久,便即向着各位上境大能所在发出了邀书。

此书之中准允诸位大能可以入得金庭,并成为不设常位的执摄之一,种种许诺条件之中,既有好处,亦有所需承担的职责,但总体来说,加入进来,若是道争取胜,最后自能分享道果。

他们挑选的这个时机其实也不差,恰好是在现在道争天夏占上风的时候,且还是消杀六位上境大能,威慑之力足够强盛之际。

按照五人的想法,有一些人应该是迫切加入进来,好最后与他们一起分享好处,纵然不是所有人都这般想,暂时只需有一二人加入便就可以。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邀书发出去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加入金庭,五人开始以为此辈只是处于观望状态,所以没有在意,可是又过了许久,仍旧没有人有所动作,情况就有人出人意料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办法,太始道人道:“此辈当是在观望,可只需有一人入我金庭,此事便可打破局面。”

诸位执摄点头。

道理很简单,只要有一个人加入进来,并且得享了好处,那么余下之人就会想,凭何他有好处,而我没有,如此余下之人自然就会坐不住了,只要竞逐一起来,就可任凭他们拿捏了。

太初道人问道:“这个人当为谁?”

太极道人道:“弥祖先圣如何?”

之所以挑选弥祖道人,那是因为这位平日独来独往,又与其余上境大能交情一般,这样有利于他们掌握,且因为是先天之灵出身,与张御等人身修士走不到一处,等到了金庭之内,也只得依靠他们。

诸执摄一思,觉得合适。便是决定由太素执摄前往劝说。

太素道人答应下来,气意一转,就往弥祖道人这边落来。

弥祖道人与张御见过不久,见金庭现在寻了过来,略觉惊疑,但不说金庭无可能知悉两人私底下的交流,就算知道了没什么,自己乃就是和金庭执摄往来,又非是与元一天宫交通,于是就将气意接引了过来。

太素道人在他驻宫之内化出形影,与见礼过后,客气几句,道出此行之来意,言称邀其入得金庭为执摄。

弥祖道人闻听此事,道:“不瞒诸位执摄,此事我亦想过,不过……”

太素道人道:“有何顾虑?”

弥祖道人笑了笑,缓缓道:“那容我直言,此刻道争不是胜负未分么?”

太素道人看了看他,道:“我辈为求全道,若见玄机,若是不取,则永无可能求到,若是取了,纵有危难,却也有了那一线可能。”

说过这些后,他又道:“自然,弥祖先圣若是不愿,我金庭亦不会勉强。”他自是不会让对方觉得金庭很急迫,所以也不去催促,任其自选。

弥祖道人想了想,回道:“此事可否容我思量一二。”

太素道人点头道:“理所应当。弥祖先圣慢慢思量,太素便先告退了。”说完之后,他气意便即散去了。

等太素道人走后,弥祖道人考虑片刻,便传了一道气意去往张御所在,与后者再度会面,并说了太素道人方才之来意,随后又道:“清玄执摄以为此事该如何回复?”

张御则回道:“这事既然是金庭找寻尊驾的,当也当由尊驾自行决定才是。”

弥祖道人心下一动,道:“那不如……”

他心下想着,不如自己张御言说,称自己表面上答应五位执摄,进入金庭执拿权柄,暗地里答应与张御配合,并传递消息。

这样既与张御这里交好,又可以在金庭那里得享好处,未来无论两边哪里占据上风,他都能靠得上,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可他方才想这么提议的时候,心却是一悸,他忽然觉得,自己若是真的这么说,恐怕会错失了什么,故他顿了一顿,念头数转之后,还是决定顺从自身之本意,便改口道:“我想着,我与金庭并非一路,此回不如就作罢了吧。”

张御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朝他望了一眼,点了点头。

……

……

第六十章 映机亦推变

弥祖道人说完这番话后,就自张御这里告辞,气意转回到了自己身上。

这时他想着,既然做出决定站在张御这一边,那就不能再有反复,不然反而落不了好。

有此思量之后,他决定不再等接下去,于是直接回告太素道人,说自己考虑过了,无论是道争还是道果,都不是自己可以搀和的,所以他并不想加入金庭,只想着安稳修持。

若是最后天夏胜出,金庭摘取道果,那是最好。要是元一天宫胜出,那也是无奈,此身认输便是,元夏那边依旧有另一我可得延续。

他口中说得很是委婉客气,但那回绝之意却很坚决。

太素道人听了有些讶异,开始的话,他见弥祖的确有些意动,没想到这不一会儿,便就坚决回绝了,不过这事也没法勉强。

他与几位执摄说了下此事,诸位执摄也是觉得无法摆布这一位了,其人连的道果都放弃了,连自己的道途都不在乎了,你还能拿他怎么样?

只是排除了此人,剩下能寻之人委实不多了。

太初道人道:“此辈无外乎心存观望,他若不愿,再找他人便可。”

太始道人道:“不妥,弥祖先圣这里不愿,恐怕不多时其余先圣就会知晓此事,我等若是此刻迫不及待去寻人,那样就显得太过刻意急切,此辈反而越发不会顺从我意。”

太初道人道:“如此看,此事唯有过后慢慢计较了,下来局势当是平缓一阵,待元夏那边局势更劣,天夏再胜元夏几分,自会有人意动,我等也不必急着去求。”

太极道人道:“其实我们也不必把目光放在其余大能身上,若是上层寻不到,那么我们可以往下方去寻。”他顿了下,道:“譬若那烛相先圣。其此前曾往下层投落映身,若能提携上来,那么或可为我所用。”

太初道人道:“哪怕映身修持,也至少两三百载才能登临上境,两三百载,照眼前看,道争恐已是分出胜负了。况且为了天道变化,我等也不该主动干涉下层。”

太极道人道:“并不需要干涉下层,只需要落下清穹之气,让此世之人得享大道之缘分,他若能见,那便是他的缘法,与我无关。”

太始道人颔首道:“还有那奉界,那并非我天夏之界域,烛相先圣也是同样投入了映照,那么也可以让其余先圣上神投入映身。”

太极道人认为可行,道:“此策甚好,可以如此安排。”

这件事不是让诸位大能加入金庭,相对容易做成。而且这些大能的映身进入奉界之中,假设烛相未曾见得清穹之气,其余人也有可能得此机缘。那至少可以得有一名映身来至上层了。

在五位执摄统一意见之后,太极道人当下伸手一拂,一道清穹之气就垂落去了奉界之中。

只是他们方才做完此事,却都是心生感应,抬头一看,却是见到,那正被清穹之气排拒于外的邪神童子此刻忽然动了,并且在元空而来。

此前为了不使清穹之气催发太过激烈,导致道性上移,又见那邪神童子没有进入元空的意思,所以也就放任其在外面,只是准备等到清穹之气重新积蓄上来,道性下移之后,再是将之彻底蔽绝了去。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邪神可能会提前有所变动,可这时候却是不巧,这也逼得他们不得不再度推动清穹之气,想要将之排挤出去。

邪神童子这一次过来,却是猛然撞在了清穹之气上,这一点冲击并不能使得他进入元空,但却牵制住了并未完全催动起来的清穹之气一瞬,与此同时,其却是将手中那件宝器一抛,此气倏然撞破阻碍,并且落入到了元空之中。

不过下一刻,这无人驾驭的宝器就又被排挤了,但就是停顿的那么一瞬间,就有一缕气意落去了奉界之中。

这个变化让五位执摄也是预料不到。而邪神童子做完这件事后,便就不再往元空来了,任由自身被清穹之气继续推挤在外。

清玄道宫之内,张御也是看到了这一番变化,他顺着那一缕气意看去,不禁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

片刻,他收回了目光。

从五位执摄的举动来看,下来一定是会想办法制衡他们的,不过他也同样在尽量获取对抗这五位的力量。

这里最主要就是自己的实力了,无论什么时候,实力才是根本。

他心下一唤,惊霄、蝉鸣两柄剑器出现在了那里,通过斩杀数位大能,带来的不仅是他道法的上补充,还有这两把剑器同样是产生了一些变化,锋芒是又锐利了一分,感觉之上,似乎这两把剑器似也占据了一道。

这也很正常,斩诸绝本来就是以剑问道之术,区别就是纯粹的剑修是通过剑道攀渡上境,而他是到了上境之后再是运炼剑法。现在看来,以上境大能祭炼使得这剑器有载道之望了。

若是真达成此事,那他可以驾驭的道法却又多出一个,必然可以在斗战之中占据大便宜,只是如此,就是愈发不能将之投落下层了,下层修士可承受不住剑气反冲。

他想了想,这些且先不管,既然此间有可进展的方向,那么下来朝此努力便是,尽快获得可得对抗那五位的力量。

而此刻另一边,烛相道人也是看到了邪神童子的举动,他也是顺着看去,却是发现邪神气意居然进入了奉界,随后不见了影踪,他扫视了几眼,忽然咦了一声,因为他发现,奉界那里居然多了一缕清穹之气。

因为此世之中有他一个映身,所以他对此处较为关注,他敢肯定,这事定然与自己的映身有关,否则不必要将摆在那里。

这是何意?

他并不知晓金庭的事机,想了想,便是朝着张御那里投落气意,问询了一声。张御也是将此番金庭欲图招揽其余大能进入金庭之事告于他知,并言此事许与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