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327章

作者:误道者

还有,邪神既然有可能与大混沌有牵扯,那么其之提升,其实也就不需要经过元空,只需要攀附大混沌就是了,恐怕也就是这邪神一直就挨近大混沌的缘由之一。

到底是否如此,还待再观。他倒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仔细探究一番。

有此想法之后,接下来他便借着清穹之气的遮护,再是利用目印,观察着邪神的根本,同时也是在分辨其与大混沌之间的牵扯。

难知过去多久之后,忽然元空之中有波荡泛起,那邪神所在之地一阵阵光气泛动,便见有云雾清光漫涌而至,将此邪神逐渐遮入其中,他们所需承担的压力顿时为之一减。

两人顿知,应该是五位执摄已然处置好寰阳道脉那三人,将此辈蔽绝了出去,所以现在可抽出手来应付这边了。

随着那邪神被清气云雾都是包裹进去,两人也是觉得前方一空,前者似是已完全消失。同时他们听得磬钟之声一响,知晓此事已毕,便把气意撤回,重落至金庭之中,并在净水金莲之前现出身来。

五位执摄依旧高居于金莲之上,太易道人言道:“此回劳烦两位执摄了,而今已是将那邪神及寰阳道脉三人皆已遮蔽了出去,此番事机已毕。”

张御道:“遮蔽并非驱灭,天机变化之下,此辈下回或可再会来犯。”

太初道人道:“若其再至,也不过将之再是蔽绝了去。”

太极道人亦道:“天道不生波澜,便为上策。”

庄执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自成执摄之后,五位执摄关照他自是会照做,但是他却不会提出任何建言。

张御见此,也没有再多说什么,道:“既此事已是了结,那我等便就告退了。”

与五位执摄执礼别过之后,他与庄执摄的气意便从金庭退了出去。

在撤回道宫之前,庄执摄传意言道:“张执摄,五位执摄定下的事机,自然有一套自家的道理在内,他们容许我等提出疑问,也会给我等耐心解疑,但是他们是不会改变任何已经做出的决定的。”

张御微微点头,几次试探之下,他也是看出来了,尽管他们成就上境大能,站在了金庭之上,并且还分了权柄,执掌了部分清穹之舟,但实际上,大事完全由那五位说了算,你尽管提出异议,但我不会改。凡是只需要他们配合就好,甚至不在意他们底下是否反对。

这是因为五位执摄掌握了绝对的力量,且正是因为如此,他们的道理才能执行的下去,想要说服他们,除非自身拥有的力量能够与之持平,甚乎压过此辈,不然永无可能让其做出改变。

他与庄执摄别过之后,气意就又转回到了青穹道宫之内。

他心下思忖,元夏是要对付,可是主导权也必须拿到手中,不然天夏之道念无以伸张。这事需一步步来。

此刻他决定先看邪神传递过来的东西,精神一注,先是推演出了那虚实不定的混沌之我,随后利用其加以解看。

这里面传递过来的,首先是邪神此前与五位执摄相斗的经过,里间还涉及到这些先天之灵的种种变化。

这些没有办法用言语说出来,因为是其自身之经验,所以需要不断深入用到混沌之我,才能看得明白。

他对这些东西的确很感兴趣,但是邪神这么做?是打算借此侵染于他么?

可不说他有清穹之气可以将污秽洗练了去,哪怕不用此,他也有蝉鸣、惊霄二剑可以斩杀彼此之牵扯,邪神与他也是同层次的存在,不会不明白哪些有用,哪些无用。且是这种步步为营的策略也不似邪神能做得出来的。

此前打交道时,他便发现这个邪神实际上是直来直去的,所以目的应该不在于此。

于是他继续向下观望,开始还好,可待是看到后面,却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因为越是辨析,越是能够发现,邪神在某些方面几乎就是先天之灵的反面,而有些地方却又有着彼此共通的地方。

他心下微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邪神本就是先天之灵!

或者说两者本源是一样的,只是其应该是受到了更多大混沌侵染的先天之灵!

但是站在先天之灵的立场上,邪神满是污秽,气意交缠之间,极易侵染他们清灵之身,自是避之唯恐不及。

可邪神显然不这么认为。

从邪神传递的东西来看,其并不是想对付什么人或事物,甚至里面没有任何“恶意”,只是单纯是想将把自己得到的好处“分享”给先天之灵,或者诸有万物。可是这些东西在除邪神以外的生灵看来就不那么美妙了。

邪神因为一直攀附在大混沌之上,从中获取道理,就如先天之灵自元空问对一样。恐也是因为同属先天之灵的缘故,所以其之污秽对同类侵染更甚,也难怪五位执摄如此厌恶邪神。

张御想了下,五位执摄明确的表现出了这一点,似乎不在意被他与庄执摄知道这件事,这应该是有恃无恐,或说是有着充足的底气。

他从座上站起,缓缓在殿中踱步,经过这段时间来的思索,他认为自己想要打破力量封堵,需从两个方法上手。

道法之上需要找寻突破,仅凭受限的问对是不成的,纵能追及天道,可与五位执摄的差距并没能拉近。还有宝器之上也要想办法,也就是设法取拿到那上层之物的力量。

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元空,可元空这里设布紧密,而且五位执摄对元空的了解远比自己要深,任何从这里获取益处之事都会立刻被其知晓。

所以这条路是不成的,必须另辟蹊径。

这里并不是没有办法。

他成道之时,曾利用了大混沌和至高,并且用之对抗了上层大能的道法,显然这两者之中也是蕴藏着大道之理的。

不过元空可算是对应大混沌,两者可算是阴阳对立,可至高又是何物呢?可否加以利用呢?

他此前一直没有弄明白这件事,可是现在倒是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了。

毫无疑问至高的力量层次也是极高,可其与大混沌和元空又是不同,后两者乃是先天而存,常恒而不名,那么至高却不像是如此。

而既然元空、大混沌先天而存,除此再无其余,那么一切有形无形变化之物一定是在其后演化而出,与两者也是有着一定关系的。

他当下又是坐回了主座之上,同时拿一个法诀,凝聚气意,以大道目印向着至高望去。

要说修道人中对于至高的了解,几乎无人可以及得上他,而到了上层之后,所能调动的力量和看待诸物的眼界又是高了一层。

待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心下微讶,暗忖道:“竟是如此么?”

根据他的观察,还有结合方才邪神所展现的东西,他竟是讶异发现,这至高很可能也是先天之灵,或者说是未能得成形得道的先天之灵。

这很可能是至高自身太过高上,无法沉降,乃至于无法如其余先天之灵般得有灵识,否则就是撼动元空及大混沌了,如此既不得上,又不得下,这才形成如今之局面。

过往那些异神借用至高之力,不过只是借用了至高散逸出来的一点力量罢了,根本无足轻重,至高能容许如此,也是本能想要获得灵识,并向下层索取,这恐怕也是下层被借去的力量最后归回的主要原因。

他想到这里,眼前一亮,若是如此,自己或可这般做……

……

……

第十三章 辟法另问对

元空受大混沌影响,先天元灵此中出来,又回到此中,所以其之道途其实是一以贯之的。而其每行一步都是有迹可循,并遵循一定道理的。

最早的先天之灵自诞生之后,存续了极长一段时间,而在元夏世域真正化成以前就已然成道了,此后才传是下了诸般道法,并在那个时候便已然定下了化演万世,并消杀一应变机的策略。

而其之映身,也是在化演万世出现后才是跟着出现,并一些得有机缘的,最终在各个世间成就了道法。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两者不同所在,因为元夏上境大能没有经过世间成就。自然而然就是由上及下推动道法。

而天夏执摄则是经世而成,与诸般修道人一同攀升上境,所以其所选择的路数自然而然便是由下及上了。

在张御看来,先天之灵完全遵道而行,一板一眼,不做偏移,越是先早越是如此。

因为在早就成道的先天之灵的来看,只要按部就班下去,大道终有一天可以被他们所得,而天机变化就意味着会从此等结果中生出各种变数,妨碍他们摘取道果,削杀变数是理所当然。

反而那些映身是应道而变,认为变数不可能削减,唯有诸般变数转动,才能从中寻得通天之路,最后方可完道。

但无论哪一条,这都是先天之灵之道,是符合他们自身的道法。

他们修道人以往所遵循的路数,其实大体上便不脱先天之灵的道法,众世众修基本上就是沿袭着这一条路而走。

而每一个人的路都不同,便代表着方向不同,低下境界时或还好说,可是到了上层,那就需要有自己的根本之道了。

他是人身修士成就上层,若要求得大道,那就要推动不同的道法,而不是完沿袭先天之灵的道路。

如今在至高这里,让他看到了一种可能。

而正在他仔细思量的时候,忽然感应到世间有人正在相唤自己,于是他转而降下一缕意念,落至天夏。

清穹云海,某处浮空岛屿之上,风廷执正站在一面玉璧之上,在等了片刻之后,便见一个巨大的道人身影出现在了其中。

他神色一正,虽然看不清具体面貌,可是他能从形影之中看出几分熟悉之感,忍着心中振奋,对着玉璧执有一礼,道:“见过张执摄。”

张御点首道:“风道友有礼,道友寻我可是有事?”

风廷执直起身来,郑重道:“此番张执摄开辟上境,在训天道章之上点明了‘恒照’之境,我亦是见得,自此我玄法有前路矣。

然而上道虽开,可是寄虚、求全二道关隘,依旧是那与真法相近之路数,我与一些道友商议了下,觉得这里或能有所改易,故试着来问求执摄,能否有所变动?”

道法不可能丝毫不做改易,便是真法,一人修行便是一门路数,只是有一个问题所在,因为张御已然成就上境界大能,又是开道之人的身份。

在玄法之中,至少在玄法玄修中,地位已拔高到无上先圣的地步,后来人就算想改动他所立下的道法,也是没那个信心和底气,可他知道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有可能会限碍住玄法的兴发。

张御微微点头,寄虚、求全之道,当初他是参照了真修之法门,特别求全一道,并无立下任何章印,乃是一个空缺,算是一个遗憾因为这里他自身重来一遍,也并无完全之把握,留下章印,反而可能指引出了偏差。

本来他是想到了上境再是回头梳理一遍,但是金庭方面的约束,让他法门也不好轻易作有改变。

但是他转而再思,其实自开辟道途之后,自己该做得事已经做成了,而所有事机都不可能他一个人来完成。

特别是玄法,当是汇聚众志众力,更不是靠着他一力定之,否则和先天之灵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道:“风道友,我不过是走在诸位道友之前罢了,诸位既已知晓前方有路,该当继续开阔此途,或有能为者,也可另辟前路,无需将御之法门奉为圭臬。”

风廷执听他一番言辞,也是欣然道:“如此,我当将张执摄之言传递下方,让诸修为之明了。”

既张御本人亲口言说,可以动得此法,那便给后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余地,那就不怕有什么问题了。

张御道:“除此外,可还有他事么?”

风廷执又是一礼,道:“便只此事,打扰张执摄了。”

张御道:“风廷执言重,今后若是涉及紧要事机,凡我可过问的,都可寻我,另外转告诸位道友,御先行一步,便在上层敬候诸位。”

风廷执听罢,神色一肃,再是对着他深深执有一礼。

张御将气意收回,再次关注到眼前,正如他对风廷执所言,下层之人演化不同之道,无需完全遵循前人之法。

同样的道理,在这里他也是如此。

方才他所想到的是,元空与大混沌既是相对,既然先天之灵问对元空,那么他大可以问对大混沌!

因为大混沌是先天之灵无从监察之所在,也无从知悉,甚至连大混沌所染的邪神都是远避而去,所以他若从去中取道,此辈应当无从察觉。

不过问对大混沌是十分凶险的,一不小心就要堕入其中,他并不是想要走那混沌之道,所以想要做得此事,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大混沌的侵染问题。

这里他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如自己破道之时所做的那样,以御中之力借取至高之力,以此对抗大混沌之力,同时问对大混沌,从中提升自己的道法。

而元空问对自己也不会因此而停下,而只要道法上去了,元空问对自也能水涨船高,自里获得更多益处。

能不能做成,着实未知。这里唯有先尝试下。

说实在的,当日破境上层,其实比此要凶险多了,至少眼下他若发现这个办法有什么问题,只要不是太过深入,那么随时可以斩断牵扯,移去污秽。

他坐定之后,收摄心神,运转御中之力,这些力量随着他成就上境,也是自行归复,此刻推动之下,同时将那至高之力和混沌之力搅动了起来。

依靠此力取得两方平衡之下,他也是沉定气意,试着问对大混沌。

此中他并没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清穹之气,这般五位执摄也就无从知晓他在做什么。

就在他目光望去之时,身后大道六印逐一浮现出来,以目印观望玄机;以闻印辨别真虚;以命印定准己我;以言印宣明正声;以心印定压混昧;以启印推转诸元。

也就是他走得是玄法之道,此前从未有人走过此途,更不是先天之灵所传下的道法,否则就算是有人想到了他这个办法,没有大道之印,也没有办法做得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