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298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思忖了一下,按照这般说法,削承负其实不是破境之后为之,而是修道人时时刻刻都在做,许多人自踏上修道之路就是如此。

那些有上等道法传继的宗派,自入道之后便即被动或主动的维护自身,不令承负过多,尽管世上绝大多数的修道人都没有办法去到高处,可是先做好这些也是不错的。

而但凡是上境大能传下的真法,莫不是如此,可谓先天印合在道法之中,修士不自觉便在做此事了。

所以修道人越到上层,道理浸淫越深,便越是注重这些。所以可以看到,以往那些修炼真法的修士,大多数走得乃是避世,也是约束自身之道。但正如庄执摄所言,此法能治己身,无法治得他人。看似避世,但外劫一来,却是避无可避。

这里他想到了焦尧,这条老龙可谓滑溜,可是依旧被外劫推动,不得不投入进来,现在不自觉被推至上道,乃是因为他过了劫,可若是不过,那便有可能就此应劫。

庄执摄此刻继续言道:“还有一种,乃是在于还报,承负虽积,但却可化。若是还报多于过往之厚积,那相应就等于削去了承负。”

张御听得很明白,这简单点说,承恩还恩,承负还负。也就修道人自身修道有成之后,再是还济万世万物。

这算是入世之法,也就是天夏如今所执行之道。

他猜想,庄执摄或许就是以此化解承负的,此为从天夏立成,对抗诸派,再是摄率领天夏众修至此世,最终并合诸道,合同为一,万世之功泽于后世,诸般还报之下,承负自削,由此立成道业。

他此刻也是想到,庄执摄得以成就上境,或许也是与行此道此有些关联。那么自己之承负,又当是如何呢?

他身为玄法开道之祖,最重要的道业无疑就是在于玄法,不过若是他不走通玄法大道,那么永无法用以还报,这两者之间便就有所矛盾了,但好在这里并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

庄执摄见思索,又言道:“求索道业,每一人皆是不同。前人之路,也非是后人必行,但此中之理,却不得不明。”

张御点了点头,他也是如此想的,前人所走之路,后人未必能走通。譬若早前那些大能,就所成就之旧路,就不是后来人能够效仿的。道理上若是一人道行足够,自觉承负牵绊不住自己,那么大也可以不用理会。

庄执摄道:“能说之言,已是告知张廷执。只是这里还有一句话,张廷执资才天纵,更开一道之先,然则这里还有一句话却需记住,承负可削,上力难解,切切牢记在心。”又言:“今朝便言尽于此,望来日能与张廷执对面轮道。”

说完这句话后,他的身影便缓缓从玉璧之上消退下去。

张御见此,也是执礼相送,口中道:“多谢庄执摄指点。”待得庄执摄身影完全消失,他站直身躯,心下寻思道:“上力难解么……”

这可能是在提醒,自己寻觅上境,或许有来自上层力量干扰,也或许是庄执摄自身也遇到过相类似的问题。原因现在不必去找,可能是上境大能,也可能是来自于别处,现在他暂时无法明了。

但天夏这里的好处就是变数无尽,所以任何事都有可能,在庄执摄之前,也几乎没有人可以登上此境,自己也绝然不会因为知悉这等阻碍而停下的。

他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便转身迈入光中,从此间退了出来,并回到了清玄道宫之中,他一人来至广台之上,思索着下来之路。

目前看来,不去求那成就玄法大道以作还报,那么解化承负之法当就是落在元夏那里了。

元夏最终是吞化天夏,消杀诸般变化,以己道代天道。而若能阻止此事,所付还报无疑是可以用以削去过往承负的。尤其是元夏对抗天道,更亦为天道所钟,从而得取一定助力。

根据他根据,此并不见得灭去元夏,而是做出远超于自身地位功绩,使得大势偏向天夏便当是足够了。如此就要尽可能重创元夏,削平两方之间的强弱。

这样的话,自己不放先行尝试一下,毕竟如今修行和反击元夏之事并不冲突,他做好自己能做得便是。

实际上现在两边局势已经处在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尽管元夏那边仍是远强于天夏,可天夏这里反而占据了主动。

等到天地真环运转过去,玄廷就会再攻一次元夏,此回他当是更为主动一些。就是如今对于天夏来说最大的困阻,就是元夏那“半觉仙”了,此障坚牢无比,难以攻破,前方就是如此,才拿其没有任何办法。

要说破解之法,也不是没有,当下就有一个,那便是“元都玄图”。这件宝器有其特殊性,不受两界通道所制,可以直接遁至两分天幕之后的,由此破去此宝布置。

可此宝当要用在更为关键的时刻,远还不到现在就拿出来的时候, 荀师和背后那位大能,也未到足以暴露之时。

这里还需要另寻办法才是。

元夏,斗岁世道之中,一名道人坐于悬空法台之上,台阶之下的阵位,依然是空空如也。

虽然天势拨转,似如高道人、辛道人等人并没有能够回来,这是因为他们早已化成了他道法一部分,并且从上层宝器之中也抹去了诸般痕迹,没有可能再回来了。

这时一枚符书飞来,他拿在了手中,打开一看,忖道:“两殿和上三世欲行守御之策,以待变数么?”

他想了想,暗道:“这样也好,若是下回天夏来攻,那张道人身为天夏能手,必然会至,那时候我当与之一会,唯有与此人论过,才能完我之道业。”

高道人、辛道人皆是亡败于张御剑下,如果不能杀死张御,消此承负,那么他功行就不能得全,无有可能寻渡上境,故他必须寻张御一战,以此补完功果,

这时他拿过一把拂尘,对着下方一扫,便见身前棋盘之上诸子皆乱,难以辨认,见状他却微微一笑,天序有缺,天机纷乱,难算始终,这才他等候已久的机会,此番若得功成,上境道位或可占得一席。

……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感机循身负

张御自请教庄执摄归来后,一直在思索削减承负之事,他要走的,自然不会是什么避世削杀之法,而当是走那还报之路。

因为他是乘渡上了天夏这驾巨舟,才得以修炼到今时今日这般境界,这里不可避免得了天夏之承负。

所以削减承负,自然要是落在还报天夏之上。

简单来说,凡是有利于提升天夏整体实力,或者相助天夏追胜元夏之事,都是有可能削减自身承负的。

这方面他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做。他所修的乃是玄法,而玄法本来就是入世之法。随着玄法的兴盛,玄修的增多,天夏的实力也是不断提升着,故这还报其实不知不觉一直在做着。

只是随着境界的逐渐,所结承负远远不是过往能比的。

他认为过去修道人功行一高,破开一重境界,所谓过往承负皆去,实际上只是因为自身能为更高,所以过往承负无从纠缠,并不是真的无有。

而修士每一次提升都是不易,但很少受承负牵扯,这里因为能够获得来自门派、来自同道助力,使得功行较为容易攀升。

可是到更上一层境界之后,过往的承负得以压下,更多承负却是涌入进来,这就迫使有志于道途之人不得不往上行走。至于停滞不前之人倒也不见得会受天机反算,因为此辈寿数有限,天机杀数还到不了他们身上。

唯有寿数无尽之人才会受此摧折,所以到了玄尊境界后,就更需讲究这些了。

可是由玄尊再往上走,当中譬若寄虚和摘取上乘功果倒还好说,总有前人道法和经验可以参照借鉴。求全几乎便只得依靠自身。

有些大势力或还能加以帮衬,比如天夏以镇道之宝镇定四维。可是再往上境而去,几无人可以相助,亦无法从外借力,所以这里面的承负就需要修道人一人来背负了。

只是承负纠缠你不知道到底是多少,这里只能靠修道人的自我判断,这里便有些被动了。

承负通常是无法望见的,因为此中牵扯到了天机纠缠,除非你能望透天机,否则没法知悉具体。

可天机变化无常,要是真正完全了然,那就是近道之人了,那也用不着在意承负了。

只是他想着,既然直接观望不可行,那么是否可以换一个方式呢?

自己掌握着大道之印,不需要去见,只是去感应这点承负对自己能够造成多少妨碍便好,假设感应之中拖缠较大,那就说明需做得还报当是不少,假设拖缠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那于破境就无太大挂碍了。

唯有需要在意的,自己此举会不会还会牵扯进来承负。可是考虑下来,假设真能有个具体判断,这点付出也是值得的。

念头转到此处,他也是坐定下来,注意到大道六印之中,入至定静,神气亦是转入高渺之地中,因为每一次去往高渺之地后,都是近道一分,他方便于做出更深层次的感应。

对待这件事他较为慎重,故是足足坐定了有一月之后,他方才试着去感受那无数天机纠缠,他也没有持续观望,而是意念稍触即收。

过了一会儿,他睁开了双目。

在那刹那之间,他的确感受到了自己身上诸多负累,似乎那是无数与天机纠缠不清的线索,每一条线延伸出去,都足以触动天机。

可是令他意外的是,此中负累并没有他想象之中的那么多,甚至可以说是稀少。他本能感觉到,若凭这些,是无法托缠自己的脚步的。

他于心下寻思了下,眸中神光微动,这里缘由,很可能是因为训天道章!

他所立造的训天道章,对于整个天夏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当下,也是推动了今后天夏万世之演变。

他还记得,就在立造训天道章的当日,还惊动了五位执摄出面,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样话,他在破境之前似就无需做得太多了,目前只要能助天夏取得更大优势,再是自身积累足够,当就能一试上境了。

转念到此,他眼帘低垂,再度入至定中。

而就在他正身定持闭关之际,天夏上下参与过征伐元夏的众修也一样在修持之中,得上回之获益,他们的实力也在渐次提升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下一战。

晃眼之间,就是数月过去,此刻已是过了元夏的一年轮转之期,而各方地陆之上异变从一开始的不绝涌现到现在逐渐减少,这说明就天地真环的运转正在消退。

有鉴于此,整个天夏再次开始开始征伐准备。

由于上次元夏给予了大量的人口和资粮。这一次甚至不用抽调天夏本来人力物力,直接动用这些便就足以支撑了下一场斗战了。

张御与几位廷执都是在廷议之上建言,纵然天地真环转运未绝,可是现在就可以开始进攻了。

因为元夏由于天机变乱和自身宝器所限的缘故,所以此刻没法对天夏投入多少力量,有极大可能会防备天夏进攻,多半会在两界通道上设法阻拦,此前便可以设法将之凿通。就算元夏没有设限,如此做也可以为下番进攻做好准备。

玄廷采纳了这些建言,就在廷议结束之后的第三日,开始尝试贯通两界通道,不出所料在此遇到了阻碍。

当下派遣正清道人、林廷执二人驾驭镇道之宝负责突破阻障。

元夏这一边,发觉了天夏试图凿开通路,亦是加大了守御,按照两殿的策略,他们是要尽量拖延天夏进入己身空域的脚步,这场斗战暂时看不出胜望,那还不如就这么拖延下去,拖到变机出现。

向司议的意思,最好是等到张御自求上境而去,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是看出,这人距离也是临门一脚,在此人不去上境之前,避免与之直接冲突。当然也有一部分司议认为此举太过消极,竭力反对此事。

那些反对之人中,还有一部分上三世的上层,故此事尚还未有确切的定论。

而两边对抗之际,天夏守正宫中,张御命印分身正望着前方的舆图,图中内外层界诸般详情俱有照显,可以看到上面有着密密麻麻的红芒,那是自天势拨转以来,除却虚空之外,所有出现异变的地界。

其中大部分已然处置干净,唯有少部分还在清剿之中。

由于天夏这回准备冲进分,再加上有足够多的上层力量,这一次应对十分得力,异变都是很快被镇压了下去。

只是越到最后越要小心,他仔细看过,天势拨转的力量虽然在减弱,可是异变的规律却是不是单纯从盛到衰的,而是有一定的起伏的,现在别看地陆之上未起什么太大波澜,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陡然出现极大变动。

正打量之际,他心中蓦然有感,不由望向虚空之中,在那一刹那间,他似是感应到了什么,略作思索,下一刻,一道金光落下,持续片刻之后,身影便从殿中消失。

虚空之中,一名道人在此显现出身影来,观其形貌,赫然是上宸天的天鸿道人,他睁开双目之后,有些诧异望了下虚空。

他记得很清楚,自己已然自绝而亡了,又怎么会在此间?

到底曾是执掌上宸天这等道派之人,他寻思一下,便明白这里一定是有上层伟力插手了,否则自己不可能归来。

而这上层伟力的背后,极可能站着天夏的敌对方。

他需要快些弄清楚现在的状况。

他放目望去,并没有看到天夏的外层,只是看到了无数熟悉的星象, 可以肯定自己仍是在天夏空域之内。

正寻思间,忽然感觉到有虚空邪神接近。对这些邪神他是非常熟悉的,道法一展,便已是从此间遁走,并通过心下感应往着虚空世域方向而来。

上宸天就算覆灭,可是还有一些人使用上宸天的道法的,这些弟子仍旧在天夏,大部分都是在虚空世域,他们彼此之间是有着某种牵引之力的,故他只要朝此而去便可。

在他走后未久,一道宏盛金光落下,绽开之后,张御身影出现此间,目光一扫,虽然这里不曾留下任何气机,可不等于没有丝毫痕迹存在,尤其是这里的邪神有着异常举动,稍作分辨,便可从中判断方才这里当有修道人存在。

他往虚空深处看了一眼,虚空那些异动的邪神也是留下了一条路径,对方很可能是往虚空世域方向而去。

他转了转念,再度乘金光离去,过去片刻之后,他来到了虚空世域之外,准备在此等着此人到来。

他负袖立在虚空之中,等了没有多久,便有所察觉,见到一缕遁光出现了前方,双目一抬,直接望了过去。

天鸿道人也是遥遥望见了他的身影,眼瞳一缩,遁光由此停下,当日他也是见过张御的,不过眼前之人,气机之强盛,远远胜过当日,令他也是望去深浅,并且看这模样,分明就是在此等着自己。

他深深望了张御一眼之后,却是化一道流光遁离了此间。

第五百三十五章 截影道时变

天鸿道人在遁离之际,便有一个个与之一般的遁影落在了原地。

他之根本道法名唤“命生复观”,乃是一门遁变道法,遁行之后,便可留下数百个与自身法力相当的遁影,能起攻敌避敌之用,无论单斗还是群战都是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