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292章

作者:误道者

当众人来到阵前之前,面对的是天夏新近布置的灵性云雾,这些并无法阻挡他们,随有人的遁光都是放缓,而在之前,缕缕虹光照耀过来,那些灵性云雾被此一照,就被层层化融开来。

因为早就明确要在天地真环运转的时候进攻天夏之阵,所以在这数月之间,天夏方面通过不停的阵势试探,也早是找到了破解之法。

开始他们推进是十分顺利的,不过再往里深入,就遇到了阻碍了。因为灵性气雾其实并不止一层,长孙廷执利用这数月时间,在这里布置了三层,所以就算元夏来人解化开了最外围的屏障,一时也到不了最里间。

但这终究也是阻止不了推进脚步,因为元夏方面可以利用宝器气机强行破解,尽管天夏镇道之宝仍在与他们对峙,可事实上却是比之前势弱了不少,这当是背后御主无法专注驾驭,这也是两殿判断天夏正在撤离的原因之一。

所以两殿的攻势尽管没法立刻压下这些镇道之宝,可是稍稍抽取一些气机过来抵消前方阵势却是可以的。

可是这個时候,冲在最前方的修士忽然势头一顿,因为他们看见一驾飞舟正自阵中缓缓驰出,并向着众人所在迎面而来。

尽管飞舟中乘坐之人未曾显身,可是诸人的气机感应之中,却不难判断出来者是谁。所有人都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飞舟到了诸人前方顿下,张御脚下踏动云芝玉台,自里飘身而出,手持剑器,在阵前立定,背后星光若银河铺洒开来,仿佛在众人与背后天夏阵势之间划开了一条明显的沟壑。

此刻不仅是前方的元夏修士,就是后续到来之人也是全数停了下来,默默注视着他,尽管目光之中满是敌意,但没有一个人上前。

他们过来之前,心中本来自认为已是做好了一切准备,可是当真正面对张御时,却仍是感觉气息一滞。

而且在他们想来,似张御这般地位实力之人,不应该是先一步离开的么?

天夏纵有留下断后之人,也不应该是他,没人敢让他这么做,可他为什么还在这里?

所有人看着张御,他们不清楚天夏后方还有多少人,或许现在剩下没有几个,也或许只有张御一个人挡在前面,只要他们一起出手,只是对付其一人当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抱着这个想法的人虽不少,可却没有一个人真的上前。

因为他们清楚,就算真能消杀此人,那肯定也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可能会被其人斩杀当场,或许是别人,但也可能是自己。

固然天地真环天机一旦拨转,便是消亡之人,也是有一定可能回来的,可是谁也不知道这次的结果如何,那些人是否真的能回来。

此时此刻,有人传意道:“等到天地真环转运起来,此人自然消亡,而此人若是真能因此而消亡,那么即便放走了天夏其余人也是值得的。”

众人点头,虽然这只是一个借口,但也是有道理的。

天夏若是没有能牵连他们正身的手段,那他们远不会有如今的伤亡。最重要的是,眼前这个时候,天夏已然在撤走,他们已然达成了最根本的目的,那又何必冒险呢?

张御手持剑器,身外清气浩瀚若汪洋,他一人面对十余名求全上真,还有后方更为庞大的力量,却是神情从容自若,仿佛这只是等闲之事。

他也没有上去邀战,而是在等那天地真环运转。

而同样,那些元夏修士也在等待着,他们都是认为,只要此器运转起来,那么眼前之人也必然是会受到一定牵连的。

就在一片沉默对峙之中,一股渺然高远气机从虚空之中浮现了出来,此气机似乎一开始就应该在这里,只是以往被人忽略了。

张御这个时候感觉到,周围的所有的都变得虚幻不真实起来,面前的那些元夏修士,还有整个虚空都是与自己相远离,这等感觉,与他接触高渺之地时有些相似,但又有很多不同。

同时他看到了一条条的经纬之线,扭转变换,好像是将万事万物任意揉捏成不同的模样,所有的东西都无法辨认出来,自然也就无法接触了,无从感应了。

他的目印观察着诸多的变化,虽然有许多东西看不明白,可一如他去往高渺之所在,即便一时不明,也可以印入心神之中,等到日后慢慢解化。

与此同时,他蓦然发现天夏,这一股玄机不仅仅是停留在元夏,连天夏也是一并牵连进去了,这不是通过两界通道,而是在那个上层,天夏元夏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也是在那里,元夏、天夏,似乎不分彼此。

而他在观察的时候,那股力量也是由此牵连到了他的身上,并是一拂而过,就在这个时候,他身上浮现出来一个淡淡的虚影,随后破散而去。

他命印分身替代了本该自承受一切。

原来如此。

张御目中神光变得更为明亮,难怪先前在大道之印的感应中他并没有感觉到任何波及自身的危险,因为这个宝器只会影响一个人印痕,不会生成重复的影响。

现在命印分身被此器带动进入天势拨转之中,可因为本来就是大道之印,除非扭转整个大道,不然并不可能对其如何,所以只能破散而去,如此一来,也就没有办法再牵连到的他身上了。

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因为这宝器并不是针对他一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元夏乃至天夏,落到他身上的,也仅仅是些微一部分。可哪怕只是微小的部分,也能对他产生极大威胁。

这一刻,他对上境层次力量又有了新的认知。

此刻他不准备再看下去了,元夏的天势正在变动之中,再下去,或许会影响两界通道,而那些上层力量也或许会注意到自己。并且有许多东西他一时看不明白,需要回去再慢慢化消了。

他一摆袖,转过身,往两界通道行去。

他的脚步很沉稳,一步步的向前,袍袖飘摆之间,身影缓缓没入了那一团光气漩流之中。

那些元夏修道人看到了他的举动,也看到了这一切,但是没有一个人上来阻拦,只是沉默着目送他离开。

而此时此刻,所有盘旋在虚空之中的天夏镇道之宝都是往后飞离,仿佛是在跟随着他离开。还有那些灵性气雾,那一驾驾飞舟,都是如潮水一般涌入了两界通道。

张御站在两界通道之中,回头再是看了一眼,随着那光气漩流的闭合,身影便在诸人彻底消失了。

天夏空域之内,张御从两界通道另一端走了出来,他立在虚空之中感应了一下。

元夏那里变动剧烈,但正是如此,似乎感应不出什么来,而天夏这里虽也有所变动,可似与元夏不同,只有一点点细微的改变。

这樣看来,這里的天勢之变并不会突然爆发,而是会以一种缓慢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很可能是得益于几位执摄的遮护。

他看过之后,心意一动,一道金光落入下来,片刻之后,回到了清玄道宫之内,只是几步之后,身躯渐渐化至虚无,却是回归到了坐于殿上正身之中。

张御正身睁开双眸,从座上起身,步出道宫,心意一转之间,便就至清穹云海深处,明周道人已是在等候,对他恭敬一个稽首,道:“首执正等候张廷执。”

张御微微点头,他走入进去,陈首执正站在若天一线的平阶之上,见他无恙归来,道:“张廷执回来便好,天夏天势已生变化,不知元夏那里情形如何了?”

张御执有一礼,与陈首执见过,随后道:“此番御在后观见,元夏变动剧烈,但感应之中,天势并没有拨转太远,其之变化,很可能是落在与我未曾接触之前。

那时候的的元夏,正值全盛,也拥有众多求全修道人。不过再是如何强盛的元夏,有一點没法改变,那就是毁去的宝器无法回来了,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投入进攻天夏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趁着天夏内部变乱的时候,元夏若对天夏发动侵攻,这本来看起来是个好机会,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他们无法做到这事。

“此番元夏最大成果便是将我们驱逐开来,不必需要挺到一年周转之期。这里他们是成功的。但他们仍是失败的。”

他振声道:“就算元夏回到以往,那也比不过原来了。可每过一日,我天夏都会变得更为强盛,待天势拨转派平息之后,此辈当会发现,面对的又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与以往的天夏了。”

……

……

第五百二十五章 推空摩天意

陈首执仔细听了张御一番分析,也是认可他之所言。

元夏这番搅动后之天机,可谓是守御有余,进取不足。而有些人归来之后,还涉及到内部权柄的分配,所以他们可以暂时用不着担心。

就算元夏真的强撑着过来,也做不到多少事,他们反而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给予元夏更多杀伤。

他反复问了下关于那天地真环的事情,又沉声问道:“若依照张廷执的判断,若是再往元夏侵攻,是否可行呢?”

张御道:“此事御也想过,天地真环运转在持续之中,我等便是进了元夏,也难以有所作为,而待此宝停下,元夏中层力量也必因此恢复至全盛,镇道之宝便是持平,想要取胜亦是不易。

且御认为,此一次动用这天地真环,应当会有较大会延续至下一年,那我等也不必急切了,可以慢慢积累势力,找寻合适机会。”

陈首执颌首,这次虽然没能撑到元夏的一年轮转之期,给予其更大的杀伤,但便不谈这一场反击战,之前所取得的收获已然足够多了。

他道:“此番有劳张廷执了。只是下来各洲宿面临天势变机,待我等整理好内部,再谈外伐之事。”

张御道:“御守天夏,御当是尽力。”再是交谈了几句后,他告辞出来,回了清玄道宫。

到了殿中坐定后,他发现这里已然有不少呈书,有许多修道人申言闭关修持,并无法参与到后续的守御。

他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人多是此番进攻元夏之人。

前一次斗战过后,诸修士都是发现自身法力心光有了显著的增进,这回当也是如此。他想了想,在这些递书上批复了允准。

天夏本土的守御,可以用造物补上,不差这么一点人,而这些人用一段时间来消化战果,未来能起到的作用当是更大。

待处理过所有文书后,他回想起方才的天地真环景象,当时不理解的道理,现在随着他归返并定静下来,也是逐渐有所解化。

他当时感觉到,真环并不是单纯的倒演回过去,而是将过去的印痕化为真实,再将这真实嵌入了现世之中。

照理说,他斩杀了那些人,过去印痕也是消失了,可那仅仅他这个层次,假设在镇道宝器之中还有印痕存在,这是能够做到的。

但是这些人他过去能够斩杀,往后若是能够再见到,一样也能斩杀。

他现在的目标已然不是放在同层次的对手上了,而是在试图攀登上境,待消化了此回得来的这些收获,他的道法修为当会更进一步,而修为一旦完满,心光那里也是臻至巅峰的话,那么就可以尝试这一步了。

不过他也是在考虑,若是自己真的走出这一步,求全这一层面上,天夏的力量可能会有所缺失。

毕竟在这方面,天夏还是远不及元夏的,少一人都是重大损失。更别说元夏的力量可能还有所恢复。

所以他便是真的踏出此步,也要做好的一定的安排。

可无论如何,若有机缘出现,他是一定不会错过的,除了是自身为了寻道,还有一个,就是他认为解决元夏的办法,未必不能从上层着手。

元夏、天夏两边的大能,大多数都是一人,这一局棋乃是自己与自己下的,尽管道念不同,可彼此之间不存在真正输家。

可是其余大能呢?

譬如庄执摄,在元夏就不存在另一个自我。

并且他能够察觉到,庄执摄与诸位执摄看法也是有些差异。

可是庄执摄再如何也只是一人罢了,恐也没有办法扭转其他执摄的意见,除非有更多的同道支持他。

若是如此,再加上他一個人,或许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是他若成就,也意味着青朔、白朢二人可得成就,那局面又是有所不同。

撇开这些不言,他修得乃是玄法,作为开道之人,唯有他走通了上层,才是真正把玄法一道开辟成功,并令之成为能与真法并列的道法,真正能够寻见大道之道法!

他心中定下念头之后,便即持坐入定,用心解化道法。

倏忽间,就是十多日过去。

他正坐关之时,心中忽然一阵感应,他睁目看向某一处,思忖了片刻,一道化身便落去东庭,在安山以西一座荒芜小镇之中停落了下来。

小镇外围较为残破,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可是在中间位置上,却矗立着一座完好的庐棚,他走了过去。

正在门前练剑的青曙察觉动静,警惕收剑,转头一看,面上满是欣喜,连忙一礼,道:“先生!”

张御点点头,道:“我义父可在?”

青曙道:“在的。邹先生昨日方才归来,如今正在书房观书。”

张御嗯了一声,走了进去,里面青曦声音传出道:“邹老先生,是先生回来了。”

邹正闻言,手持书卷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看了看他,语声温和道:“小郎来了啊。”他笑道:“正好近午,最近青曦的又学了几道新的菜式,你回来的正是时候。”

张御虽然正身在清玄道宫修行,可他的分身却也是会时不时来此看望邹正的,便点首道:“那倒要品一品了。”

与邹正攀谈了一会儿,他便在此用了午食,用食过后,他跟随邹正来至书房之中,道:“义父是不是感应到了什么?”

邹正道:“我正要想问问你,我察觉到世域发生了某种变化,说不好那是什么,但是至高之力被分出去了许多,好像有许多人借取了至高之力,这情况有些突然,你想必是清楚的。”

张御道:“这应该是元夏拨转天势的作用了。”

“拨转天势?”

邹正正了下面上的黑框眼镜,好奇道:“能和我说说看么?”

张御倒也没有隐瞒,天势拨转一旦展露出来,邹正这个层次的人是能清楚知悉变化的,便将大略的情况说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