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165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道:“此先是不急,此事廷上必会有所商议,等廷议之后再定不迟。”

戴廷执道:“好,那便等廷议之后。”

张御结束了这番交谈之后,看向那方世域,这一座世域的演化比所有世域都要漫长,足足等了有半载之久,到了如今才是堪堪演化结束。

他并没有往里强闯,因为看起来大不简单,哪怕没有与天夏沟通,却就已然有了上层力量,此前若是恃强而入,多半会使这方世域倾毁,唯有等到彻底成型,并真正与天夏牵连之后方才适合入内了。

此界也不单单当一个下层界来看,而是该当作一个元夏以往所演化的“万世之世”来看待了。

不过具体区别当还是有的,当初元夏覆灭过不少这样的世域,若是没有上层大能存在,那么丝毫没有抵抗之力。

现在这个世域方才塑就,且并不是出自元夏之手,且数目只有一个,并非化演万世,变数无可能达到当日那般地步,所以完全没有可能没有这样的力量。

可纵然没有上层大能,可此中牵扯到的上层力量却不少,譬若大混沌,纯灵之所,甚至可能元夏天序,都有可能有一部分被引向其中,所以此世情形应当较以往所出现的世域更为复杂。

而且这样看来的话,最后一枚大道之印落在此中的可能也是更高。

到底如何,要气意渡入此世之后才是知晓了。

他收回目光,继续定静持坐。

半月之后,听得一阵阵清越磬钟之声响彻云海,同时有清光照入清玄道宫之中,霎时铺满大殿,他从座上振袖起身,缓缓踱步,走入了那片清光之中。

清光退散之后,他已是站在了光气长河之上。众廷执多数都已到来,唯有玉素道人和长孙廷执不在,前者显然仍在闭关之中,后者则是去了元夏,但廷议少一二人并无大碍。

众廷执见他现身,都是打一个稽首。

张御在座上还有一礼。

无需片刻,又有磬钟响起,光芒大放,陈首执自光中走了出来,站在了首座之上,诸人皆是一礼,道:“见过首执。”

陈首执还了一礼,便与诸廷执落座下来。

此番廷议,首先先议谈天夏内外斗战准备事宜。事实近来这几次廷议,都是谈及此事。距离十年之期已是越来越近,需随时做好与元夏对抗一切准备,此刻若是准备稍有不足,那么未来可能就会造成大患。

待谈论过此事之后,风廷执道:“长孙廷执入至元夏之后,至今一切安妥,没有异状,倒是驻使常旸送了一些消息回来,说是近来有世道之人向他透露,元上殿有所异动,似乎是要做什么事情,但目前具体还在打听之中。”

韦廷执道:“首执,这会不会与那方世域有关?”

陈首执道:“下来正要说此事。”他看向众廷执,道:“下方新近浮现出一方世域,诸位廷执当也看出了其中异状,有关于此世该是如何处置,诸位廷执可有建言么?”

邓廷执道:“首执,据邓某察看,此世照显上乘,气源不一,可能将元夏的一些事物也是照入了其中,要是如此,那么此方世域与元夏极可能会有所牵扯,如此此世就可能连通到元夏,故我们要杜绝元夏之人借机进入此世之中。”

武廷执沉声道:“武某亦是看过了此处,此中的确涉及到元夏,但如今很难杜绝元夏之人进入此间,因为只要那驻使墩台还在,甚至不必施展什么手段,只要两界通道还能照到我这处,就一定有办法将气意送渡入内,除非我们先一步控制了此界,封闭了天地关门。”

邓廷执道:“那也没有关系,这下层终究是我天夏化演出来,也是我天夏之下层,元夏能够投入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我天夏则不同,我等可以先一步在此世立足稳当,如此就能将意图进来的元夏势力驱赶出去。”

韦廷执道:“邓廷执此言说得不错,可是却需考虑,此世与我以往所见的那些下层是不同的,此世之中极可能是有上层力量的,很可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恐还需用一些怀柔手段,争取此世修道人的认可,那才是至关重要的。”

风廷执看向上方道:“此言有道理,此世生灵,是我们必要争取的,我们不能在自己后院去竖立一个敌人。先尝试与此世修道人接触,而后再考虑下一步的对策。”

众廷执皆以为然。

钟廷执沉声道:“首执,诸位廷执,眼下此世我们还能应付,但我们需得考虑了,若是今后有这等世域出现,又该如何处置?”

扶托之举世域是绝对不能停下的,首先可以获得更多的变数,其次能获得更多与元夏对抗的同道。

其次有了这一个个下层为依托,哪怕天夏天地在斗战之中倾毁了,只要还有一座演化世域在,那就不算失败,那就还有抵抗的希望。

陈首执沉声道:“此事我会与诸位执摄商议的。”

林廷执在旁言道:“首执,此世既然已经快要化演完毕了,那我们当是定一个界名,方便称呼才是。”以往都是成功沟通了上层之后再定世域之名,而这一次情形不同,所以也不必遵循以往惯例了。

陈首执颔首。

韦廷执道:“首执,这一方世域,负托上形,如得自在,便名暂时定名‘自在界’吧。”

诸廷执想了想,都觉合适。

先前定界名都是一字界名,示意其已然归入了天夏治下,而现在此界还未曾有所归属,并且有成一道,是去是留还未有定论,那用两字之分以作区分倒也妥当。

陈首执道:“那便先定此名。”他看向张御,道:“张廷执,此界需要探明路数,此事要劳烦你了。”

张御抬袖一礼,应命下来,他执掌守正权柄,此事既涉及诸世内部争斗,又涉及外部侵伐,也正在他的权责范围之内。

待廷议结束之后,他回到了清玄到宫之内,仍就坐定玉榻之上,耐心等待时机。待到那世域演化完成成型之际,他心下一转,气意便沉落到了此方天域之内。

随着他眼睛景物一转,便已换了一幅天地。他此刻若有所觉,抬头看去,便见天穹之中有着一个围绕着地陆的巨大轨轮正缓缓旋转着。

……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法轨束天门

张御留意着那一道长轨,这其实是一只巨大的法器,可以看出那并不是由诸多细小法器拼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体熔炼而成。

光看这一手,就知道脱离不了上层修道人的参与,而且技艺已然很成熟了。

照理说,若是一方下层世域在没有演化至出现上层力量的时候,时序演进与天夏不同是可以理解,但在拥有了上层力量之后,却依旧与天夏错开了时序,这就很不寻常了。

他怀疑这很可能是纯灵之所和大混沌的影响。

纯灵之所所侵染的地界,是不能当正常的有序世域来看,未来过去的片段相互嵌套。

若是有一个拥有未来片段,却又不甚完全的世域,那么这就能与世外演变隔绝开来了,但两边一旦隔阂被打破,一些高深乃至成熟的技艺就会流入到世间,进而推动世间的前行。

只是这样一来,有可能造成的结果是,强的地方极强,弱的地方也是极弱。

而更复杂的是,这还只是纯灵之所的影响,若是掺入了大混沌后,那么发生什么变数都有可能。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的猜测,此世真正的情况,需要等他自己亲眼看一下才是知道。

正在他思量的时候,却见那上空的长轨却是缓缓旋转了起来,并且有一丝丝的光亮向着他这边照来,他眸光微闪,看来这东西应该能够探查气机,所以对他的注视产生了感应。。

他立时收敛了气机,顿时便不动了。

这看来是一件守御之器,而且很可能是用来提防他这等外来修道人的,若是如此,说明已经有防御天外来敌的

不过此世修道人打造这个东西的用意很值得品味,这到底是为了防备谁人呢?

他思索片刻,决定先不用去急着与这里的修道人接触,好好观察一下这方世域,身躯一晃,便从原地离开了。

而他在离开后不久,就在某座悬空山岳之中,有两名身着道袍的修士却是警惕的看着某一处。

“凰洲附近发现了一丝异动,但是又很快不见了。”

“能分辨的更清楚一些?”

先前说话那道人试着分辨了一会儿,却是摇头,道:“那气息只是出现了一瞬,便很快又不见,至多只能确定大致的范围是在凰洲。”

另一个道人皱眉道:“凰洲方圆百万里,乃是一处宇内荒洲,地界如此之大,这道气机的源头怕是难寻。”

“需要上报么?”

另一个道人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说不定只是哪个秘境泄露出了气机呢?”

“嗯,我想也是如此。”

两人都是否决了继续追查那道气机的想法,因为查不清楚,若是报了上去,那么就需要他们在那里追寻这气机的踪迹,这比大海捞针还难,他们没必要去自找麻烦。

“不过还是要小心一些。”

先前那道人言道:“近来‘翻天教’频频宣扬‘十空大劫’,说什么‘天崩地裂,唯空有识’之类的话。还是要小心些。”

另一名道人也是点头,虽然每一次世域出现问题,翻天教都会跑出来说这些话,可实际上此教的兆词虽是胡言乱语,但判断往往较为准确的,每每发出后,天地间肯定要出现什么变动了。

张御离开了原处之后,便即在此世之中游走,探查地界,并不独独去那些名山大川,而大部分时间都在那些凡俗世域之中。

数十天下来,大致对于此世有了一个了解。

此世地域广大无边,大概分外宇内三十六名洲和宇外七十二荒洲,修道人宗门犹如繁星一般,道门昌盛无比。其中宇内三十六名洲相对平和,各个势力彼此牵制平衡。

可七十二荒洲却是纷乱无比,各个宗派,难以计数的修士彼此争杀不断。

而他最初出现的地界,就在一处荒洲之上。

只是这里的世俗生灵不说和治界相比,就是和以往那些平界、壑界相比,都是大所不如,生民被压迫在最底层。

但讽刺的是,由于各洲地域广大,交通不易,凡人产出有限,几乎没有价值,所以上层修道人压迫最多的是底层修道士,世俗因为远离修行界,双方之间反而没什么太大接触,也就是凡俗王朝的上层偶尔会被收一次仙贡。

这不觉令人想到了元夏。

而此界修道人能够攀寻上境的原因也找到了一些,支持这些修道人走到如今的,乃那一个个前古秘境。

传闻说是前古有无比繁盛的仙朝所在,只是后来崩塌,所以留下一个个秘境,里面有各种前古仙人的遗影,还有各种前古法器丹丸,也就是靠着这些时不时出现的秘境,才造成了各洲层出不穷的修道宗门和数目庞大的散修。

可是每回一旦有所谓的秘境出现,也往往能吸引众多修士和门派前往探询,相互争逐杀戮,掀动腥风血雨。

而根据他的推断,这所谓的“前古仙朝”应该是不存在,当就是那些纯灵之所映照未来片段。

玄廷的意思,是让他尽可能争取这个世域的生灵,好一起对抗元夏,但是他面前看下来,这个世域的修道人恐怕很难争取,因为这里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势力。

而他观察下来,这些势力也没可能整合到一起对抗外敌,反是更容易被外来之人利用。

他想了下,这里的事机看来需要报知玄廷。

但这个里有个妨碍,因为此世还没有与天夏真正沟通,所以他之气意若是要直接退了出去,那势必要打通整个界域不可。

可如此有可能与整个世域走向敌对,因为这个世域似乎有意识的拒绝与外交通。

比如悬在顶上的那个天轨似就是用来防备这一点。

从他探问来的消息看,据说此物乃是由一个秘境之中的大派留下来的,只是今人占据了此器,据说是如今由宇内十几个大派共同管束。

这就有些意思了,以往那些世域,虽然对于“天外之天”认识有限,可对接触外界之天,既有警惕也有好奇,并不是一味排斥,唯有这里似是有意识的进行隔绝。

按这个情况看,是不是此世之人知道了一些什么,所以不愿意与天外接触?

这倒也是有些可能的,有纯灵之所还有大混沌的变数,再加上元夏天序,还有上层力量存在,一些上层修道人察觉一些天外变化当真不算什么。

尤其有秘境的存在,他们自能获取上层力量,那就使得他们更是无需外求。反而放了外部势力进来,或许自己的统御先要保不住,故此可能是内外因素共同导致的。

但是此举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封绝外来势力的渗透的。

先不说本身就是有着大混沌和纯灵之所的力量牵扯,就说其本身就是天夏诸位执摄照着元夏为根本演化出来,两者之间必然是有牵扯的。

而他能进来,元夏也是一样能进来的,要是到时候元夏利用此世势力,借此打通了去到天夏的路,那么将更是麻烦。

所以他要未雨绸缪,想办法杜绝此事。

他略作思索,心中立时有了一个主意。

他乘光远遁,在宇外诸荒洲之中遁行数日之后,在鹿洲寻到了一处无人荒丘,他看了看四下,见周围生灵近乎绝迹,微微点头,从空落了下来,并在山丘顶上落定。

他只是在这里一站,并没有做什么,便有淙淙地泉涌出,无数草木从荒土之中冒出,再过一会儿,大河奔流,山川染青,而一日之后,此间便大变了模样,星星点点光芒罩落原野,四方诞生无数灵禽异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