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098章

作者:误道者

张御在座上受了他们一礼。说实话,此也是好事,得了两名求全道人坐镇前沿,可以说大大稳固了守御阵势。

尤其是天夏似这般层次的修道人本就不多,有这二人出力,天夏上层修士则可以腾出手来驾驭镇道之宝,在场面上无疑更是具备优势。

说来这两人与岳清泽,丰神常都是元夏的求全修道人,但是后两者至今仍在法坛之中定坐,天夏暂时也没有叫其出来助战的意思。

这是因为后二人乃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形下投降天夏的,而这两位则不同,乃是冒着绝命的危险主动来投的,这其中自然也是有所区别的。

缠、商二人在拜谢过,张御也是仔细交代一些事机,便让二人离去了,随后他意识转回了清玄道宫之中。

此刻妙丹君跑了过来,挨在了一边,尾巴轻轻甩动着,他伸手揉弄了一下,心中则是在思索着那最后一枚大道之印。

此印在元夏那里恐怕是寻不到了,看来唯有继续等待诸位执摄扶托世域了,目前壑界、屹界、平界等地,可以确定不存在大道之印,这缘法急不来,只能慢慢等待了。

这时他记起交托给伊初的找寻至高之事,这几年过去了,也不知如何了,于是往下看了一眼,便寻到了其行迹。见其此前是在西陆,现在却是转而往东庭方向去了。

……

……

第两百三十九章 布势固根本

张御看了几眼后,见伊初应该还在找寻至高的途中,现在应该还没有什么结果,他也不急。

如今十载之内元夏不会来犯,正好可以慢慢等待,这事交给其人便好,用不着去催促。

这时他心有所感,往外望去,不一会儿,殿外有神人值司对里言道:“廷执,风廷执来了。。”

张御颔首道:“请他入内。”

过去片刻,风廷执进入殿中,与他见礼之后,坐定下来。风廷执从袖中取出一只瓷罐,摆在案上,道:“这是我殿中采各方茶株栽种的香茶,用清穹之气滋养,两载一结,也才出了不足十罐,道友不妨一品。”

张御道:“既是好茶,倒要一品。”他吩咐了一声,就令神人值司下去泡茶。

风廷执与他闲聊了两句,便道:“张道友,元夏送出那些人和低辈弟子,却不知你准备如何处置?”

张御道:“风道友看来有所想?”

风廷执坦言道:“正是,风某看了下方的报验,元夏所送出的这些人,当是有过筛选的,其中大部分都不合真法修行,风某以为,真法不成,但却不意味着玄法不成,或可引他们步入玄道。”

他是十分眼热这些人的,要知老朽不堪之人在元夏根本活不长久,所以送来的多数都是一些青壮和少男少女,余下就是一些资质低劣,被元夏认为不堪造就低辈弟子了。

真法门槛较高,很难迈入。可其中定然有可修行玄法之人,因为玄法的门槛比真法低得多。就算原来那些真法弟子,也可以设法转修玄法,哪怕只是千中有一,那对如今的玄法都是好事,玄法根基多半可以夯实。

此刻神人值司将泡好的香茶端了上来,张御与风廷执相互一请,便端起茶盏品了一口,点了点头,道:“确然好茶。”随后放下,道:“道友考虑过这些人的道念了么?”

道念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这些人自小就在元夏成长,要是与天夏道念不合,做个寻常人倒还好,贸然引入玄法道途,未来可能引发许多祸患。他的想法,是让这些人慢慢融入天夏,接受天夏的理念,然后再思及其余。

风廷执慎重道:“此风某已是想过,此前也是设法了解过了,这些人虽然身在元夏,但是并不受重视,乃是最受欺凌之人,说朝不保夕还是好的,可说是时时命悬一线,所以元夏给我的人没有老者,因为多数人活不到那个时候。

这些人对于元夏怨恨多余畏惧,来到了天夏,让他们接受天夏安定,当是不难。而这些人年岁都是不高,也好塑造。我等还可以将之分散打乱,挪至各处安置,如此可以以我天夏人之念引导他们。”

说了这些,他又加了一句,道:“实则不必看得太重,便我天夏,也不是人人一心,底下时有微澜泛动。”

张御微微点头,这话是对的,譬如元夏入略之时,也有人说是元夏无可能抵抗,为什么要抵抗?让元夏吞并了,取了终道,到时大家一起同享不好么?

可是此辈或许不清楚,那是元夏的终道,与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元夏、天夏之争乃是生死之争,一旦失机,所有人都活不了,这些人要么就是不了解真实情形,要么就是单纯为了宣泄心中的怨气,哪怕对面所面对的不是元夏,都是可以拿来作为借口的。

不过树大有枯枝,这是难以避免之事,而且天地亦有变数瑕疵,更何况人心呢,天夏广大,容得下各种心思,只要整个天夏是行在正路之上,那就没有什么妨碍。

他思量了一下,道:“这些人玄廷也自有安排,转入修持玄法当也只能拣取少数。”

他知道风廷执盯上的不仅是这些人,还有这些人的后辈,这个事情就不是眼下能定下来的了。

另外天夏近来也是在扩充中下各洲,要知道便是天夏本土,目前上洲与上洲之间还有广大的无人区,也需要人口填充。这么一大批人,正好解决一些问题。

风廷执道:“风某意思只是想争取更多一些人,望能得道友支持。”他对此没什么讳言,对于推动玄法的事,他一向都是非常积极的。

张御考虑了一下,这在合理的竞夺范围之内,故道:“我可在廷议之上支持风道友,不过最终如何,还要看玄廷决议。”

风道人欣喜道:“有张道友支持便好。”

说完这些,他便放下此事,又提到其余事机,他道:“十载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们也需要了解元夏动向,如今金执事已被道友唤回,想来是准备另觅人手,不知道友属意何人?”

张御道:“人选倒是有几个,只是目前还未拿定。”

首先主要负责沟通的只能是玄修,否则无法接受他的道印,也就没有办法联络后方,那么等于没有派遣使者。其次这人处事要灵活一些,还要有敏锐的辨察力。

好在他手中人选较多,除了天夏这里,还有壑界、屹界、平界等出来的玄修,其中总是能够挑选出合适之人的。

风廷执道:“金执事以往做得不错,可风某以为,只是一人的话却也是分身乏术,很多事情金执事未必能做得了,我们却是可以多派些许人手前去。”

张御颔首道:“御是有此念,道友如此说,可有道友这里有所推荐?”

风廷执道:“倒是有几个人选,或许道友也有留意。”

说着,伸手一指,一份名册落在案上,并道:“这里整理的是风某所知悉的合适玄修,不拘玄法、浑法。另外三方世域之中新近修成的玄法玄修,风某都是接触过,诸人秉性喜好都已是罗列其中。”

张御接了过来,翻看了一下,见上面对每个人的性情擅长、乃至处事方式都是标注和评判,守正宫也有玄尊的记录,不过多是偏向功法神通,有此册做参照,倒是能让更好的做出选择。他道:“道友有心了。”

风廷执道:“小事罢了,风某也就是擅长这些了。”

下来二人不再谈论这些事机,而是品茶论道,风廷执在此坐有一天,方才告辞离去。

张御则是转回内殿,先是亲手给妙丹君喂食了一些丹丸,这才在内室之上定坐下来。

回来天夏这半月时日,他先是安顿处置各方事机,再是给各个参战修道人叙功,梳理事后事宜,并定下随后针对元夏的大略,现在才是有暇感悟这一战之所得。

此一战实际上应当从盛、段二人入略天夏开始,再到他们反攻元夏,最后直到归来,算是告一个段落。

这其中主要与他对阵的,就是那七名被斩杀得求全修道人,还有庞削等四人。

前前后后与这许多求全修道人交手,便是以他的道行,也觉获益不少,日后若是再遇到与这些人道法相近的对手交手,他也是知悉该如何针对了。

不过,世上各种诡奇道法可谓防不胜防,以一对一的时候尚还好说,但是对手一多,许多道法难以提防了。

还有他的剑法可能也会被针对,这般也需要他有更多手段。

最简单的,就是等到青朔、白朢二人的根本道法寻到,或者第六枚大道之印觅得,补全了六印,那就更为稳妥了。

根据现在情况看,青朔、白朢二人道法修持已最后关头,十载之内应该可以寻得,至于最后一枚大道之印……

他目光转过,看向一处世域。

此前斗战之时,为了吸引元夏注意,又有一个世域曾被扶托了出来,这个天地被定名为“兀界”。

此前诸世,都由他气意入内教化生灵,只是这一回他在外征战两载,所以玄廷没有用此事劳烦他,而诸廷执也是无暇于此,故只是派遣了一些真修前往那里传授法门。

不过现在却是发现,此世域与前几世有些不同,这些界域之人似是人人崇尚杀伐争斗,并且信奉弱肉强食,因其正好是元夏、天夏争斗激烈之时出现的,所以不知是本身就是如此,还是受了此事之影响。

玄廷之上对此倒是很看得开,正如人之性情各不相同一般,也不可能指望所有界域都是朝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可以说也是一种变数,数个世域下来才出现这等界域也不用奇怪,并且生灵也是可以加以引导的。

若其愿意尊崇天夏道念,那么就接引上来,若不愿意,那么就任其自生自灭,不去接引至上层也就是了。

不过这到底也是一方世域,谁知那道印是否落于此呢?

张御转念过后,也是一拂袖,将一道气意化入了此世之中。

做完此事后,他又收神回来。

下来十年,元夏虽不至于毁弃协定,可是身为持拿守正权柄之人,他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此,在此之前,也应该寻到一些对抗之法。

正在思量时,有神人值司在外言道:“廷执,林廷执那里送来了两具外身。”

张御点点头,上一次所用外身在元夏那里走过一遭,想必元夏就有了破解之法,如今自然又要用到新的外身了。

他意念一动,便有两道气光飞来,只是形影不定,需得气意落驻,才能与己相合。

功行越高,外身越难祭炼,为了十载之后的斗战,现在当就需祭炼起来了。故他也没有迟疑,当即将气意落去。

……

……

第两百四十章 旧谊当提携

在祭炼外身之时是无法分神他事的,特别是最初一段时日,所以张御只是将气意落驻,准备等到手边的事情处理结束后再是继续祭炼。

他拿起风廷执递来的册子,翻看上面的人选,在觉得可待选择的时候目光会停驻一会儿。其实他有一个更好的人选,只是其人尚未成就玄尊,所以只能另择他人。。

册子上面还有不少是壑界、屹界两处新近成就的玄法玄尊,大部分都是壑界之人,要说扶托世域之中底蕴最深的,就自然就是壑界了,英杰人物在不断涌现。

之所以如此,恰恰就在于那些中下层有着源源不断的人才,每一个上层修道人自下而来,只要能将这些人栽培好,随着时间推移,天夏就会拥有足够多的上层力量。

这时一名神人值司走到了近前,递上了一封呈书,道:“廷执,这是缠、商两位上尊送来书信。”

张御拿来看了下,略作思索,言道:“告诉他们,此事我准了。”

待神人值司退去。他又往下册子之上,并提笔在上面加上了一个名字,他把常旸加入进去。这位虽然不是玄修,可是其人处事较为灵活,也和元夏修士接触过,可以作为使团的一员,并委以重任。

数日之后,上层某处法坛之中,一片桃林之下,岳清泽、丰神常二人正在对弈。

处于这等半拘禁状态之中,他们除了论道对弈,也就是摆弄一些灵株,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

可两人对此倒是甘之如饴。因为在元夏看着来去自如,可那是把性命寄托在那里,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取拿走了。

而在天夏,虽是现在被禁锢,可不用担心这些,而且天夏按规序做事,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也曾未苛待他们,他们能理解,心态自也放的很平稳。

再说修道人本也是耐得住寂寞的,一个闭关数十上百载也属常事,上层又是修持福地,两人也没什么不满意的。

两人在又一局道棋下完之后,一只神鸟飞来,落地化作一个神人值司,对二人一礼,道:“两位上真,廷上命我来通传一声,稍候有客来访。”

两人问了下,那神人值司表示不知。

待其走后,丰神常思索道:“不知又是哪位天夏同道?”

岳清泽笑了一笑,道:“我料不是,不是说半月前天夏征伐元夏归来,且有不少元夏修道人投靠了天夏么?还说元夏为了让天夏退走,许了不少条件,指不定就是哪位老朋友。”

丰神常想了下,觉得是有可能的。半月之前天夏远击元夏的消息传来,这给他带来了极大震撼。

从来只有元夏攻打别人,什么时候他人也可以打到元夏头上了?

而天夏不仅仅是打到了元夏本土之上,还与元夏定下了约书这才退后。

以往在他心中,固然觉得天夏有一定胜过元夏的希望,可是仍然觉得这个可能不大,只是想想罢了。

可是经此一事,却是使得他的想法有些动摇了。

岳清泽不似他,想的很开,既然投靠了天夏,那么就认定天夏了,不然还能怎样?

他道:“既然有客上门,也要准备一些待客之物。唔,此间有这桃花,便以此物浸茶吧。”他一挥袖,桃树摇动,便有点点粉瓣下来,落入杯中。而丰神常则是一点指,一股灼焰一转,便有一股清香自杯中散逸出来。

过了片刻,听得外面铃声响起,岳清泽笑道:“客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