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096章

作者:误道者

他们都清楚,向司议的说法虽然欠委婉,但道理还是有几分的,主要是继续斗战下去对元上殿没什么好处,反还平白损失实力,暂时还见不到胜利希望,那还不如退让一些。

能令天夏退去总比堵在这里僵持下去来的好,余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平复。

过司议见下面没有人提出反对,与全司议相互看了一眼,便出声道:“向司议,那就劳你再往天夏阵中一行,有些条件不过分,你可酌情处置,拿捏不住的,可带了回来,两殿再一起商议。”

向司议得了谕令,便从大殿之中退了出来,又是在驻殿寻到了金郅行,道上来意。他往来多次,也算是熟脸了,故此金郅行也没有多等待,接过其人符诏,辟开通路,直接便来到了天夏阵前。

通禀之后,没过多久,他就被请到了张御所在的法坛之上,他依礼见过,便开门见山道:“向某奉元上殿之谕,这次愿与天夏说和,不知贵方这回需要什么条件,向某会带了回去给殿中诸位商量。”

张御示意了一下,底下之人便取了一份文书递给了他,并言:“这是我天夏所提之条件。”这些条件要求都是不低,要是元夏真的答应,那他们退去也无妨。

向司议拿了过来看过之后,见这份文书条件不可谓不多,不过他没有立刻回绝,而是道:“这些条件向某无从作主,还需回去商议下。”

张御淡淡言道:“贵方可以慢慢商量。”

向司议这次也未再多言,对他执有一个道礼,便是告辞离去,并很快转回了元上殿,将此书先是递给了全司议。

全司议拿来看过,令向司议在此等候,自己去寻了过司议,将此书递去,道:“此上总总,余者可以不论,关键便是两条,天夏要求我们百载不犯天夏,并且此回所耗用的宝材俱是由我所出。”

过司议接过看了一眼,对于后面一个条件他并不在意,与天夏斗下去,所耗宝材还不止此数,若是只用宝材就能解决事机,那是求之不得,这些东西对于元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倒是前面一个条件,却是太过了。

他道:“百载太长,不可越过十载,不然诸世道那里不好交代。”十载时间,差不多他们也能调整过来了,上下都不会多说什么。

全司议道:“只怕天夏不答应。”

过司议道:“既然天夏愿意谈,那便有的谈,这个条件不足,那从别的地方补足,宝材诸物,可以加倍给他们,他们若要他物,也可以提出。”

全司议思索片刻,道:“也好,我让向丞再走一趟。”他修改了一下条文,把向司议唤来交代几声,令其再去天夏一行。

向司议领谕而去,这一回,去过不久之后他便转了回来,并道:“天夏愿意修改条文,不过其索要之物却非宝材……”

全司议拿过文书一看天夏所提条件,不觉诧异起来,道:“需要人?”

……

……

第两百三十六章 立约各得求

天夏文书之中所需要之人,并不苛求什么具体的对象,也不仅限于是修道人,哪怕是用寻常人抵补都是可以的。

当然,寻常人和修道人自是不能等同的,而且修为层次不同,用寻常人抵补的数目自也是不同。

全司议道:“这是要做什么?”

在他们看来,寻常人可谓是要多少有多少,尤其是天夏自己可以扶托世域,那更是不缺人手,为什么还要问他们索要?

向司议来时也是想过这个问题,他道:“两位司议,向某以为,元夏这是想要变相削弱我等,终究不提那些修道人,每一个修道人也都是自寻常人中来,并且这个条件,也是我们最有可能答应的。。”

过、全二人觉得稍微有些道理,但是天夏的用意肯定不止如此,一定有什么他们想不到的原因。但是正如向司议所言,这个条件,他们的确觉得可以答应。

他们元夏有的人种,也有的是资质较差的低辈修道人,平日都当仆役一般使唤,每日打杀的不知有多少,可谓毫无用处,便是给了又如何?而且覆灭了天夏之后,天夏的东西还不是他们的?

以他们的身份,哪有必要去为这些人去权衡考虑?

全司议这时道:“说不定天夏这是打算和我争长远,不过他们却是想的差了,我元夏之底蕴绝非这些可以削弱的。

不过就让他们这般以为好了,我以为此事可以答应,上层修道人便罢了,那些资才不成的低辈弟子可以送一批去,若有缺口,用余下的人种补足。”

过司议道:“也可。”

两人三言两语之间,就将此事定了下来,并着人把文书重作修改,拟好之后,嘱咐向司议道:“向司议,你把此约书拿了去,要是天夏接受,那便按此来。”

向司议称是一声,他将约书收妥,就退出了大殿,待见了等候在驻殿的金郅行,就再往天夏阵前而去。

全司议等他走后,言道:“我元上殿的求全修道人经此一战,可谓损伤不少,过后需得再做招揽。”

过司议也是点头,求全修道人都是靠着长久修持而成的,多少年都出不了一个,斩一个便少一个,经过这几轮与元夏的交手,两殿之中,若不算元上殿中的司议,余下求全之人已然是不多了,连他们很是心疼。

虽然那些由诸世道制束的外世修道人他们招募不过来,但是他们可以吸收族老、宗长卸任加入元上殿。

要知诸世道内部都是欢迎此事的,毕竟族老、宗长之位谁都想坐上去,能让上面之人挪走是好事。

还有就是过去卸任的司议,这些人都是可以再度招揽回来,只是可能要分割出去一部分权柄。

但是说实话,现在这个局面,在日后与天夏的斗战交手之中,这些人也未必能够都活下来。

而且这些人本就是元上殿之人,便是死了,终道权柄也仍是落在元上殿,不像诸世道,若是答应了诸世道的条件,便是借给他们的人败亡了,终道权柄依旧是属于诸世道的。

而在此时,向司议随同金郅行,再度见到了张御,并将约书递上,道:“这是我元上殿的拟复的条件,还请张上真过目。”

张御接过来翻看了下,见对于他的条件大多数都是直接应了下来,唯有几条进行了删改。倒是他索要的寻常人和底层修士,元夏很是大方,没有任何意义。

他冷哂一声,在元夏看来,唯有上层修道人才算是有价值,这点可以从外身待遇上看去,唯有玄尊层次才有外身,余者皆是没有,与他们的交手都是正身出战,这是因为这些修士的性命在元夏眼中没有价值,更别说是寻常人了。

可是在天夏看来,每一个生灵都是价值的,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一分潜力,每一个人若是给予机会,都有可能迈向大道,有人无法迈进,不是因为其人不成,而是因为属于其人之道还未寻到,而这正是天夏所需要做的。

而这些人若得成道,也会因此反过来推动天夏。

人,才是天夏之根本。

他开口道:“贵方这个条文还算有些诚意,但有些地方还是略显不足。我需休战百载,贵方却只给我十载?十载我又岂需贵方来给?贵方若愿来,那尽可来。”

向司议知道他的潜台词是你们可以来,我也可以随时到你们这里。他笑了一笑,谈条件么,既然坐下来谈了,那都是可以谈的,他道:“那依张上真的意思,又当如何?”

张御淡声道:“百载变十载,那所予人数也当翻十倍。”

向司议一皱眉,但心中却是大喜,这些人算什么?连给出去的宝材都比不过,但他表面有些为难道:“这……张廷执的要求,在下会转成给元上殿。”

张御道:“我等着。”

这等事不好外泄,无法假手他人,所以向司议又亲自返归,将张御的要求告知了全司议和过司议二人。

其实索要之人翻有十倍之后,也不是什么小数目了,虽然元上殿坚持一下,或可以继续削去一些,不过元上殿却是懒得再去计较这些了。而且事情拖下去,反而容易横生枝节,他们只求尽快解决这件事。

于是过、全二人立刻把诸位司议唤来说明了此事,并问诸人可有不同之意。虽然有一些司议心中有异议,奈何过、全二人都是同意了,他们也只好认可。

过司议见无人反对,便道:“向司议,你去告知天夏那里一声,说我元上殿接受了他们的条件,下来便是和议定约之事。”

向司议道:“不知双方立誓当以何法?”

全司议道:“以誓书便可,我各以天序道机之名立誓,如此不虞违背。”

一般法契是可以化解挪去,谁都不会放心,但是以天序道机立誓就不同了,一旦应誓,各自无法在天序道机之下立足,尽管上乘修道人可避入间虚之地,可那是等于自我逐流了,不可能再与万事万物有所勾连。

向司议应了下来,等拿到元上殿立的誓书之后,他便再至天夏这处,并将约书递上,道:“元上殿已是同意了贵方的条件,愿意与贵方交换誓书,以定此约。”

张御拿过约书,看过之后,点点头道:“向司议,请你在外等候片刻。”

向司议执有一礼,退了下去。

张御则是令人把武廷执、林廷执、风廷执等到此参战的廷执都是唤了过来,他将约书送递下去,道:“此是元夏同意的条件,几位廷执都看一看吧。”

诸廷执看了下来,不觉惊讶,同时又是大为振奋,林廷执道:“张廷执,林某以为可以答应。”

其余廷执也是点头。

此次突袭元夏,他们本来只是为了赢得两到三载,好为天夏争取到足够恢复的时间,不令元夏能够前来袭扰,现在这个条件,却是能有十载安定,超出了此前预计。不仅如此,还把期间耗费的宝给材补回来了。

虽然元夏的宝材到了天夏需重做祭炼,不能直接全数用来打造外物,可那是以前,如今有林廷执的根本道法,却是能够易改道机,那就能直接用来打造各种雷珠飞舟和法器了。如此一算,不但没有损失,还大大赚了一笔。

而最大收获,无疑就是那些人了,人方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上述两样都不要,有这些人都是足够了。

张御见诸廷执对此都无异议,于是便唤出训天道章,传意到了陈首执处,将这份约条送去给其观览。

陈首执看过之后,传意言道:“既议若能成,不亚于一场大胜,张廷执,可以定下。后续之事,由你全权做主便好。”

张御点了点头,与陈首执结束了交谈后,他收了训天道章,并趁诸廷执都是在此,以玄廷名义以道机天序立誓,落下誓书。

下来他也不曾耽搁,把向司议唤至法坛之上,并当场交换了誓书。到此双方约书算是立定。

不过无论天夏和元夏都是知晓,这不过是是暂时休战罢了,等到双方调整好之后,又当是一场大战。

按照定约,天夏这方为了给后方交代,会在此来年年初撤走。

而元夏则会在此期间,把答应偿补天夏的人与物陆续送至,直至天夏退走的那一天将所有物事交接清楚。

不过天夏一方,最后也需要配合元上殿,做出被逼退的态势,至少表面要如此。

对于此,张御是无所谓的,反正是各取所需。而且无论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元上殿想要改头换面弄另一套说辞也是容易的很。

向司议拟定此事后,也是心中喜悦,自己拟成此事,可谓立下了大功,等到全司议成为大司议后,下殿当就可由自己来主持了。

他对张御一礼之后,便兴冲冲返归了元夏。

张御则令各方严加戒备,元夏一方虽然不至于撕毁约言,但是该的的防备还是要做,不能给元夏方面任何可趁之机。

下来时日之中,元夏一方仍是频频进犯,不过这只是做个样子罢了,双方也是彼此心照不宣。

晃眼之间,又是大半载过去,眼见又将至一年轮转之期,张御则是从长定之中出来,俯望元夏方向,他准备趁此机会,再进一次余黯之地!

……

……

第两百三十七章 履议今战平

张御等到那元夏天序与天道碰撞的那一刻,自身气意便往里投入进去,只是一个恍惚之间,便就沉浸到一片浑黯之中。

这一次因为元夏与天夏暂时停战,他在外间没有太大牵挂,所以把全副心神都是投入进来。

若说用六正天言去到的那一片高渺之地是渺不可言,那么这一片所在便是诸物沉沦,无不入堕。

尽管两者皆有大道之理存驻,可是前者理序分明,可谓高山仰止,后者则是混搅杂淆,失神乱气。

因为元夏追求是绝对的理序,一切变数都是不需要的,而天道有变有正,这夹杂在两者之间的间隙也就成了如此之所在。

他一到此间,立时施展了一个“转心之术”,以防大道之迷。随后借由那一处处变数,往里探询。

此刻除却变数与浑黯,这几乎没有其余事物了,也不存在时日流转,他在浑浑荡荡之中飘渡解化道法,感应之中,似是永远这般沉浸下去之际,他不觉一个恍惚,再是心神一清,气意却已然是回到了主舟之上。。

他默立了一会儿,便从袖中拿出了玄玉,暖白色的玉质之中,有一团微亮光芒,而不止这一枚,他又从取了一枚玄玉,其中同样有着微亮光华。

他意念入内一转,已知端由。

这是两枚大道之印的残印,一个是“闻印”之残印,还有一枚乃是“命印”之残印。

虽然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最后一枚道印,但是有此残印倒也算是收获。

毕竟此残印能够增进六印之威能,在心光道行暂时无法再增进多少的前提下,残印之收获却是能够实打实的提升他的实力的。

此时他也没有任何迟疑,唤出大道之章,将这两枚残印都是各自化入了两印大道之印中,默默凝立片刻,身上气机又有了些许提升,且那气息与高渺之地愈发接近。

待收敛气息之后,他看向时晷,却是发现,从那余黯之地出来之后,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然在此定持了一个多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