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072章

作者:误道者

“段因?”

盛筝有些意外,道:“万匡自己不出面么?这么好的主持机会他会放弃?”

全司议道:“万匡此人,没有十成把握是不会出头的。”

在座下殿众司议不由相互看了几眼,这话意思很明白,这一次上殿也并没有十足把握能压倒天夏。

盛筝语带嘲讽道:“万匡保守迟钝,暮气沉沉,上殿那一群人,也都是学的他这副作派吧?其实他们自己根本不必上阵,随意换得一人上来主持都是可以,无非就是照着那套死板路数罢了。”

全司议这时缓缓道:“此次事机,凡是做出决定,必是要你们二人一致同意的,可是明白了么?”

盛筝心中一动,点了点头。他道:“全司议,不知何时动手?”

全司议坐着不动,自袖中拿出一枚玉符,伸手作势一递,道:“大略在此,收好了。”此回所有关于攻伐事机的大致安排,都是在这里面了,到了战阵之上,具体情形可由段因、盛筝二人安排,但是大的方向,则必须按此而来。

盛筝神色一肃,一振袖,从座上站起,上前数步,将此符接了过来。他神气入内一转,已知大概,便对着座上一个道礼,道:“全司议,时间紧迫,那我便先去准备了。”

……

……

第一百九十七章 洪潮今又至

元上殿这回由上下两殿各出一人的安排,既是妥协也是谨慎。

两个人一起商量,肯定有意见不合的地方,但是一旦出错,那么就是上下两殿的事了,而不会单独怪责哪一殿头上。

同时经历过上次的失败,谁也不清楚天夏是不是还有什么暗藏的手段,毕竟前面攻袭之中,哪怕一位天夏方面得力人物都没能斩除。

好在他们的大略就是以消耗战为主,上一次斗战天夏尽管泄露的东西不是全部,但也有一部分暴露出来。而这一部分,这几年来他们都是做好了一定的针对手段,再是天夏拿出的依旧是上回的路数,那绝然会被他们所克制。

可即便如此,根据元上殿的推断,只动用眼下的力量,那非得要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消耗,才有可能拖垮天夏。若是途中不顺利,或有什么意外,可能还会多上几次。

但是没人怀疑元夏会最后不会获得胜利,这个答案从来不存在于元夏上下的念头之中。

反倒是有一些势力强大的世道更是期望元上殿再是遭遇挫折,这样他们可以顺理成章把权柄拿过来。

金郅行身为驻守在元夏的使者,时刻留心元夏的一切,而且他也结交了不少各世道的“同道”,这些也是或多或少的给他提供了一些消息。

故是他自己汇总整理分析之后,就将自己认为近来即将进攻的消息迅速以训天道章传递去了张御处,而明面上,他则还是写了一封书信,设法用“暗中渠道”传递回去。

元夏方面并没有对他如何,大规模进攻没有可能隐瞒,气机先兆定会先一步被天夏察觉到,而且这一次,还派遣了一名貌似使者之人寻到了他。

这名元夏修道人在见到他面之后,便用些许蔑视眼神看着他,道:“我等知道阁下会向天夏方向报信,我们并不阻拦,但是顺便也请阁下给天夏方面带一个信。”

金郅行倒没什么不好意思,只道:“请言。”

那元夏修士道:“我元夏前两次征伐虽然你天夏扛过去了,但是损失怕也是不小心吧?你们能挡一次两次,还能挡三次、四次么?要不我元夏给天夏留有余地,那么今日就不是眼前这幅局面了。”

金郅行露出惊异之色,道:“前两次贵方竟有留手么?”

那名元夏修士神情倨傲道:“那是自然。”

金郅行诚恳言道:“那么还请以后多多留手,多送几位司议到我天夏,我天夏张廷执曾言,我天夏也是十分好客的。”

那名元夏修士听得此言,忍不住哼了一声,冷声道:“希望战阵之上,贵方也有阁下这般口舌之利。”

金郅行笑了笑,道:“阁下莫怪,是金某口不择言了。”

那元夏修士虽然厌恶金郅行,看不起天夏修道人,但今次是受人指派而来,也不好拂袖而去,故忍着气道:“贵方虽然屡次对抗我元夏,但我元夏宽和,所以还愿意给天夏一次机会。”

金郅行道:“哦?不知是何等机会呢?”

那元夏修士微微抬起下巴,从袖中拿出一封书信,摆在案上,往前一推,点了点头,道:“该说之言都在这上面了,贵方可以看一看。。”

金郅行不由看了几眼,只听那元夏修士继续道:“若是看过之后,贵方这一次还是与对我对抗,那么我们将是不再留手了。”

说完,他一拂袖,道:“告辞!”说着,从座上起身,便就走了出去。

金郅行待他走后,却是神情一凝,他想了想,却没有伸手去拿那封书信,而是唤出训天道章寻到了张御所在,将方才的情形仔细交代了,并道:“廷执,属下觉的,这书信送的着实有些突兀,怕是有些问题。”

张御同意他的意见,道:“金执事的谨慎是对的,到了今时这等地步,元夏哪里再会去轻易许诺什么,能够尝试的早就尝试了,能拿出来的也早就拿出来了,现在再来说此事,一定是另有所图,所以这封书信你不用理会,不用去打开,更不用送回来。”

金郅行道:“是,属下遵令。”

张御与他结束了交言之后,也是唤了明周道人出来,令其将此事传知陈首执一声,继续举起中剑器磨练。

数日之后,他忽有所觉,抬头看去,却见头顶之上出现了一座无比巨大的遮天壁垒。

这是尤道人、林廷执二人塑造的两界坚壁,此物目前看去也是介于虚实之间,与那乌金巨垒受遁世简之力不同,这只是两个人道法还在相融相合,还未到完全定下那一刻。

这是两人第一次创造如此巨大的法器,或说是阵器与法器的结合物,整个清穹云海的的上空,好像多出了一层金属壁垒,可谓壮观无比,此间还在上层的修道人得见,一个个都是不觉发出赞叹。

张御看了一会儿,在他眼中,此物并非凝固不动的,而是如海浪一般在那里涌动着,气机之交融也是完整呈现眼前,他微微点头,这两位的根本道法不说相互对立,却也不是一路,要相互磨合如今地步,当真是不易。

他收回目光,继续运炼剑器。

如此又是两月过去,已是到了此一年之年末。这日他正在持坐,忽然察觉到有一阵阵的警兆传来,似是有着一股庞然压力正欲倾压过来。

他眸中神光闪动了一下,心中知晓,元夏方面的第二次征伐,即将到来。他抚了下手中蝉鸣剑的剑脊,再是轻轻一弹剑身,发出一声悠长剑鸣,道:“正待尔至。”

同一时刻,元夏这处,段司议和盛筝二人来到了元上殿为他们准备的巨舟座驾之上。两人虽分属上下两殿,但这次要合作,至少他们表面上还是要维持一定的和气。

再则,段司议是上殿专门负责与下殿沟通的司议,两边算是经常打交道,这次上殿派遣他作为上殿一方的主持者,也是考虑到方便与下殿沟通。

两人闲谈了几句,这时一名修士走了过来,对着段司议一礼,道:“司议,那位天夏使者虽然收下了书信,但是多日没有动静,想来没有送回去的意思。”

盛筝玩味看向段司议,道:“看来段司议一番谋划并未见效啊。”

这一封信书看着较为寻常,但实际上上面字字句句都是以某件宝器之上采摘下来的气机书写的,若是就这么毫无防备的送到天夏境内,就会有形成某种勾连,为他们指引正确方向,并且还有其他一些妙用。

段司议倒是并不怎么失望,道:“此事也不费力气,能成最好,不成也无妨,试一试总是可以的,至少知道天夏没有因为胜战我两次而自大自满,依旧很是谨慎。”

他这时一摆手,大台前方现出了一幅天夏舆图,但是看着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缺口,这是因为上面所有显露的地界都是数次进攻之后用阵器探明,并确认真实存在的地域。

他看了几眼后,道:“盛司议可以确定,每次进攻的,就定然是天夏上层修道人藏身之所在么?”

盛筝呵了一声,道:“段司议,这个问题需要深究么?是与不是,打过不就知道了么。”

段司议点头道:“是,打过就知道了。”他负袖而立,看向大台舱壁之外,那外面密密麻麻几乎铺满虚宇的飞舟阵器,灵光耀照虚宇,有若一团团星云盘踞。

尽管他求全了道法,可是主持如此庞大的力量,一时也是意气风发,他道:“诸方已然准备稳妥,那我等该是出发了。”

盛筝道:“那这次就交由段司议开启两界关门了。”

段司议也不客气,他拿一个法诀,沟通到了负天图之上,随后意念一转,此镇道之宝的气机汹涌而去,没入虚黯之中。

照着以往的情况,当是直接穿凿两界通道,而后撕开天夏天壁,而后一鼓作气将他们这些人一同挪移过去。

然而这一次,他运持了一会儿,却是感觉气机一直落在空处,迟迟不见动静。

盛筝一挑眉,探手捉摄了一股负天图的气机过来,先是惊讶,随后呵了一声,道:“原来是天夏设布了屏障。”

段司议也是设法辨了一辨,知悉了原委,方才要出发便遇到了这等阻碍,他不禁神情一沉,他琢磨了一下,道:“看来只能一步步走了。”

本来靠着负天图的牵扯,去到的地方应该就是天夏空域所在。

可是天夏似乎设布了某种屏障,导致气机没有办法牵引到那里,等于是将路封死,只留一个必经之入口在那处。他们要是原先的方法不变,那么也只能从那里走,无法一气贯穿入内。

正如天夏预料那样,他们手中并没有这等破障的镇道之宝,以往他们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在两界通道之上落下手段的势力。而要调整的话,又要推迟耽搁许久,他们都已经聚集起了攻势,又怎么可能停下?而且这在他们看来也只不过稍微有些麻烦。

盛筝冷然道:“我们的策略本来就是为了消耗天夏,无论天夏采取何等战术,都无妨碍。”

段司议一甩袖,道:“说得是,其既然一重重设障,那我辈就一层层破过去就是了,只望他们能撑住了。”

……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漫气推重障

天夏方面在感受到元夏再次入略的前兆,玄廷反应极快,立刻召聚诸廷执来至殿上议事。

实际上天夏有许多准备还没有完成,不过战事就是如此,永远不可能让你有着万全准备的时候,尤其是他们是承受被动攻击的一方,那更是如此了。

但比起上一次,天夏实则已经取到了极大进步。

在两界通道这座必经之路上设布下了重重空域,并又布下了坚固阵势,那实际上就将守御之地往前推进,不令对面直接欺进天夏本土了,从被压进本土到打了出去,攻守之势正在悄然变化。

若是能再进一步,那就是杀进元夏本土了。此是战略上的目标,目前要做到很难,现下他们只是在尽量追赶元夏的力量。

诸廷执来至大殿之上,见礼之后,邓景言道:“看那声势,这回又胜于先前,其势不小啊。”

这等汹涌先兆,不仅仅是体现在动用的人力物力上,还在于背后所运用的力量,别的不说,只是上层修道人,就定然就比此前来得多,不然无可能给他们带来这般威胁之感。

玉素道人冷然道:“且不管他来多少人,我们既然寻到了针对此辈外身之法,那么要尽量在此战之中给予杀伤。”

这也是诸廷执的共识,因为机会只有一次,下回肯定是会将这些纰漏堵上的。

崇廷执道:“算一算元夏天历,此番选择进攻之时,恰好是能避开一年之轮转,看来元夏方面的确是有意不让自身破绽暴露人前。”

林廷执道:“我们现在还不具备攻袭元夏的能力,等挡住几次,作以验证之后,才能得以反制了。”

在诸人讨论了一会儿之后,陈首执这时道:“各方准备的如何了?”

韦廷执打一个稽首,道:“首执,各洲俱已是准备了,若得需要,也能抽调部分造物上阵。”

戴廷执道:“虚空世域布置已是完备,守御力量大致前次三倍之上,各方人手方才也已是守持于阵位之上,随时可以应敌。”

邓景言道:“外层各宿也已是做好了布防。”

外层是内层的屏护,一旦让元夏发现,内层就也跟着暴露,所以前两次不曾参与斗战,但无疑也是重中之重,如正清道人这般求全道法之人一直不露面,就是负责镇守在此。

张御也是道:“壑界、屹界、平界三方世域之内,壑界、屹界依托天地本元守御,能承受一定攻袭,平界方才梳理过气脉,则稍显薄弱,若元夏攻此处,御可亲自镇守。”

钟廷执道:“首执,平界之缺陷,此是一个破绽。”

竺廷执问道:“张廷执,不知梳理气脉还需多久?”

张御道:“至少再需要五载以上。”

破坏容易,重建很难,再说平界本来就是先天不足,遭受元夏侵攻之后,早已是千疮百孔,要不然也不用把生灵都是接出来另行安置了。

众人一听,就知道这般拖延时日的方法是不可行了。。

此前分得数处天域守御,他们本还担心分薄力量,后来发现这其实最适合眼下天夏方面的防守态势,而少了一处天地,元夏若至,似乎便可以将更多力量集中起来,于他们有些不利。

陈首执道:“此处仍是要守,守御上可尽可能拖延时日,但必要之时可以放弃,如有需要,诸位执摄会再次扶托一座天地出来。”

众廷执一想,这般也好,反正扶托一个世域出来,元夏就不可能无视,不然时间拖得越长,就越难对付。

诸位执摄虽然不插手下方对战,但是有些地方可以变相相助的,就如扶托世域之举,扶托是诸位执摄的事,但接下来该怎么选择全是下面之事了,与他们无关。

再如两边大能祭炼镇道之宝借给下面使用,怎么用是下方之人的事,也与他们无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