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070章

作者:误道者

此刻他眸光一闪,于顷刻间推动了“重天”玄异,随后他抬袖剑来,对着外间天地就是一斩!

天地仿佛倏地明暗了一瞬,而他自身也是微微失神,此刻再观,发现自己蝉鸣剑依旧横在膝上,好似方才自己的举动似是并不存在。

他这时转头看去,方才祭剑之时,那时晷流转好像因此少缺了一刹那。

不仅仅是这个,好像天地也由此缺失了什么东西,但是很快,他发现上层所缺失的部分又被弥补了回来,少缺到弥合之间的间隔极为短暂,但确实是存在的,要不是他的道行在这里,根本发现不了。

他举剑而起,凝视剑身,方才这一击,应该才是真正的“斩诸绝”!所谓“万事万物皆可斩”,若是真正掌握了此道,道理上甚至连道途之障亦可斩开!

此术与根本道法可谓在同一个层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有超出,对于掌握了剑上生神之术的修道人,此术就是自身的根本道法。

其主要之威能,就是在于“斩气即斩神”的能为,只要斩中你之气意,那便就等若斩中了你之正身,可谓将“斩诸绝”之真正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的“斩诸绝”斩出的那一刻,所有曾经败在他剑器之下的元夏修道人都是心中猛地一悸,却又不知道源头何在。

下殿某处驻殿之内,传司议在归来之后,一定在殿内驻留。他也是在寻思下次对敌张御该是运用何等道法手段。

可就在这时,他心神猛地震动了几下,此感应来的毫无预兆,他想了想,却不明白到底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修道人不会无缘无故的生出感应,他这等境界之人更是如此,故他对此也是十分重视。想了想,便即出了驻殿,寻到了元上殿负责一位负责推算的司议。

这位司议躲在帷幕宝器之后,并以神通法术遮掩自身,只露出隐隐约约的气机,这是因为他这等人在元夏其实不受待见,所以惯常掩去己身存在,再则泄露天机有时候会被天机反夺,所以必须护持好自身。

见到传司议到来,他道:“传司议怎么来我处了?”

传司议道:“寻阁下推算一事。”说着,他道明了自身方才所感,并向其询问情由。

那司议道:“我这推算,不如那镇道之宝推算,传司议何必来寻我?”

传司议摇了摇头,道:“此是我私事,不好惊动宝器。”

这只是一个理由,其实是因为宝器属于元上殿的,若去讨要,必然会与上殿之人打交道,上回败退回来,他未免非议,一直闭关不出,此刻自然不会去主动露面。

那司议道:“如此,我替传司议算上一算。”

他先是试着作法,又操运法器,一番摆弄下来,许久之后,才是道:“天机莫测,难以算定,这等情况,但推断是来自于天夏那里,因为唯有天夏那里是我等算不到的。”

“天夏么……”传司议心中道:“方才我正思忖如何对付那位张道人,莫非是感应提醒要我小心此人么?”他沉吟一下,问道:“这会不会是与某位对手有关?”

那位司议道:“具体我就难以知晓了,我功行只到此间,若是传司议要得悉清楚一些,那……”他顿了一顿,“或许要去问询穆司议了。”

传司议听到他提及此人,不觉一皱眉,似有些不情愿。

这位慕司议乃是卸任的司议,其人擅长推算,但是他有点不愿见到此人,因为他总觉得自己在此人面前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想了想,他暗自摇头,心道:“还是罢了。既然是天夏那边之事,诸多可能都有,知晓太多反而成了心中挂碍,我自问有外身前往那里,下来小心一些也就是了。”

……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各演道法奇

传司议打定主意之后,就对那位司议言道:“左右我只需避免与敌直接斗战,那想来便可保得安妥。”

那位司议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之说,传司议还是需要小心才是。。”

传司议看了几眼,缓缓道:“阁下这话也就是在我这里说说,可千万不能对外言说,在我元夏,求的便是绝对,求的便是永存长续,求得便是无有变化,哪里会那有那许多变数呢?”

那位司议摇摇头,道:“也就是在传司议面前我能说上两句真话了,有些话明明知道是有道理的,可是偏偏无人敢言,也无人敢于肯定,还非要大声赞同,生怕惹了大忌。”

他又感叹一声,道:“若等我元夏求得终道,所有大道一眼可以看尽,想必也不需要我等这般擅长推算之人了吧?”

传司议没接这话,而是道:“今日就到此吧,还有,此事希望阁下不要外间说及。”

那位司议道:“我理会的。”

传司议也是放心的,要说世上口风最紧的,还是这些擅长推算之人,因为涉及天机变数他们敢泄露出外,就会反夺自身,他们个个都是小心翼翼,不敢稍有逾越。

于是他执有一礼,便起身往外走。

待他要走出去的时候,那位司议在后面言道:“传司议,我辈感应,不会无有来由,尤其似司议这般功行之人,万不可轻忽。”

传司议脚步顿了顿,点首表示知晓了,这才离开了此间。

回到驻所,他也是警惕了起来,决意下回再往天夏,当是躲在壁垒之内,随身再多带几件阵器,并用镇道之宝注意护持外身,要是万一见势不对,直接用乘青鸿羽归来,不给对面任何机会,那当就无碍了。

思妥之后,心下一定。

此刻其实不止是他,其余被张御剑光伤及之人在生出感应之后,多多少少也都是有些心绪不宁。

曾跟随下殿一同进攻天夏,并主动征伐壑界的徐道人,被张御斩杀了一次外身后,心神之上也是残留有剑痕。后来他自认找到了克制之法,意图扳回一局,然而被张御再是斩了一次,结果不但未曾洗脱,反而有所加深,并时时困扰着他。

每每他修持之际,这剑痕就会出来影响心神,令他根本无法安稳定坐。

这两年多来他一直在努力摆脱这等困扰,但是没有用处,越是着意上去,剑痕越重,这东西恐怕唯有用镇道之宝才能彻底清除。

但问题是他不是司议,是不够资格使用宝器的,况且败战之后心境之上受了影响,居然自己还无法弥合,这事情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让别人知晓的,否则必定回影响他此刻的地位,还有会令人怀疑他的能力,这样他根本就没机会再寻张御交手,也就没可能解决此事了。

其实除他之外,还有和他一般被张御斩杀过两次的支道人也是在找寻化解之法。

若是这几人聚首合计之下,说不定能探看出一些端倪来,但是所有人对此都是讳莫如深,生怕他人知晓此事,哪里又会去主动声张?

清玄道宫之内,张御自得有斩诸绝之后,接下来每日都是在那里演练剑法,熟悉此中变化,随着多次运转之后,他心中也是渐有所感。

玄异推动上去的“斩诸绝”与真正的“斩诸绝”其实差别并不大,真正缺乏的其实是专一之气神。

重天玄异能够助他在一瞬间达到这一点,因为“玄异”似能够在无数变数之中找出一条正确去到此间的路数。

但是同样,在这一瞬间中,他也无有办法祭出其他手段。这在以前是感觉不到的,也没什么妨碍,但是在与同样层次的对手交锋之时,却是值得留意,

当然,真正的“斩诸绝”也没有其他的手段,无论什么在前,只消一剑斩去便可。

严格来说,他与真正专以斩诸绝之人的区别就是他需运势发剑,而后者无有这等滞碍,所以这也算是一个不算破绽的破绽。

单对单当然无碍,如果对敌人数一多,可能会有疏漏,不过这里他可以通过一遍遍的演练,使这一瞬为之缩短,而且现在他是一人斗战,等到白朢、青朔二人成就,那就可为遮护了。

此刻他轻轻拂拭着蝉鸣剑,得了这一门剑法之后,即便对上的只是元夏修道人的外身,只消斩中,便立刻可以杀绝生机,斩灭神气,正身是没有活命的机会的,除非有镇道之宝时时加以护持。

可便是一些元上殿的司议,也无可能时时得有这等加护,而那些寻常求全道法、或者干脆不是元夏出身的修道人,则根本不可能有此待遇。

但也需要注意到,元夏方面也不会任人宰割,一旦察觉到他能通过斩杀外身破灭正身之后,随后一定是会加以防备的。

所以他的第一次出手很重要,应设法取得足够多的粘钩,最好是在元夏反应过来之前多斩杀几人。

求全道法之人就算元夏也不可能随意推出来送死,无论在哪个势力之中,都可算为倚仗,若是被斩杀多个,那元夏实力将大是受损。

而一旦遭遇到了这般困境,元夏每一个派遣往天夏的人都需要用镇道之宝护持,也等于牵制住了元夏的一部分实力,于天夏大有好处。

虽然他本人可能因此被元夏盯上,可他身为玄廷廷执,本就是元夏必除的对象,所以不用在乎这些。

不过他觉得也需感谢元夏,若没有元夏这般不断逼迫,他或许永远不会去将“斩诸绝”推到今日之地步,天夏许多修道人恐怕也很难在短短时间内往上晋升。

可这一切成果必须能保得住才成,要是天夏战败,那么这一切都没有用,都将成为泡影。

想到这里,他手腕一转,眸中透出一股犀利光华,霎时间,便又是一道剑光从道宫之中一晃而过。

金庭道宫之内,钟廷执、崇廷执二人正在商议着如何针对元夏入略之事,除了他们之外,殿内还坐着诸多擅长推演的天夏修道人,其中有一些还是原来被擒或自外投靠过来的。

他们都是擅长天机推算的,但是正如天夏本土被大混沌所侵染,对面什么都推算不得,而元夏自立天序,他们同样无法推算得出元夏的布置是怎样的。

但是元夏在自己地界上是如此,等来到了天夏地界上那就不同了,到了那时个时候,他们却是能够进行的一定的推演。

就算元夏一方有镇道之宝遮掩,可是镇道之宝对抗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机会了,哪怕只是一点点空隙,都是可以抽拿到天机线索的。

有修道人言道:“我等推算,若是抓准机会,倒是可以扳回一些优势,但是元夏修道人乃是外身到此,再如何也奈何其正身不得,可以反复到来,不知玄廷可有什么应对么?”

钟廷执是知道玄廷的布置的,但这些事不便对于底下之人说得太清楚,主要是怕元夏方面到来之后也能通过一些推算知悉什么。

他只是道:“玄廷自有布置,诸位大可放心。”

崇廷执道:“外身这终究是外物,诸位也不要太过依赖,我观元夏那些人,不敢使动正身,看似占了便宜,实则消磨了道心,到了真正需要决断之刻,怕是根本下不了决心。”

钟廷执沉声道:“诸位,天夏各位同道皆有职责在身,而我等皆是擅长推演,要是能算得关键消息,却是能左右胜负的,诸位都是明白,不用我来多说。我们也只需做好自身所擅长之事便好,其余诸事玄廷自会妥善安排的。”

诸人一听,相互看了看,也不再多说什么,都是打一个稽首,皆道:“愿听两位廷执差遣。”

灵华道宫之内,林廷执正与尤道人也同样在议论对策。他们的方向,是如何更好的应付元夏的阵器。

元夏阵器乃是集阵器、法器乃至符法于一身,此有可取之处,也需深厚底蕴才能支撑,底下修道人有一件在身,可以发挥数倍的力量,天夏在这方面太吃亏。

所以二人也是在寻思,天夏也要有一些足以与元夏抗争的法器。

以往这等事很困难,但是两个人根本道法相互配合,或就能塑造出堪比阵器的法器来。

两人商议过后,林廷执取拿出一枚金丸出来,伸指一点,一缕气意往里推入进去。

求全之后,他身边的法器已经不再固定为一个形态了,随着他根本道法扭转,哪怕一粒石子都能变化成有用之器,层次高下只是取决于他根本道法强弱而已。

尤道人这时也是慎重无比,将一缕气意渡入其中,根本道法一般来说是相互不融的,特别是他们擅长的是两个方向,而要将两种力量汇聚成一体,这就要两人相互之间的磨合,这两年多来他们已是互相论道了多次,到了眼下才决定真正动手。

在两人配合之下,大约半天之后,才是收手回来,再观那枚金丸,却已是将两股气意都是成功留驻了下来,并在光芒之中渐渐融合到一处,最后闪烁了一会儿,便收敛光华。

林廷执看了几眼,又拿仔细辨认片刻,最后欣悦道:“尤道友,此法可行!”

……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合气凝刚空

尤道人接过手中递来的金丸,无论如何转动,其都是一个浑圆无暇之物,这足以说明他们的力量落在此中没有任何冲突。

他不觉颔首,这其中有着两股不同来源的力量,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稳固调和,要是连他们自己也维持不住,那遑论去承载其他力量呢?

现在看起来是成功的。

而此物一成,也可以继续下来之事了。

他道:“林廷执,我等两载磨合,初见成效,只是能否为天夏所用,还需你我看下来之功了。”

林廷执表示同意。

这不过是第一个成功之物,接下来还会炼造更多,如此他们也能为天夏提供一定的类似阵器一般的法器了。

两人又商研了一下,便是准备继续下来事机。

这个时候,明周道人现身在了一边,道:“林廷执,尤上尊,首执着我告诉二位一声,那乌金壁垒已是归来,两位可以上去一观。”

“哦?”

两人对视一眼,林廷执道:“倒是等到了。”

乌金壁垒被遁世简遁挪了去,不知去了哪里,连遁世简的御主单道人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