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 第1026章

作者:误道者

冯昭通考虑了下,诚恳言道:“多谢风廷执好意,冯某还还是坐镇壑界吧,上层的确是好去处,但是离了那处,很多事怕是下面小辈做不好。”

风道人点头道:“冯玄尊的话不无道理,小到一家宗派,大到一界之主,确实不能没有合适的领头之人。”

冯昭通看过来,他听出风道人话中另有深意,便道:“风廷执可是有什么要交代么?”

风道人笑道:“是又一些话要说,我等说不定要请冯玄尊在天夏留一段时日了。”

冯昭通奇道:“这是为何?可是有什么需冯某去为么?”

要是换个势力,或许还会以为这是要留个人质在此,但天夏显然没必要这样做,天夏和元夏的利益是一致的,何况现在没有天夏的支持,壑界一天也支持不下去。

风道人道:“正是有一个重任要交托给冯玄尊。”

冯昭通神情严肃起来,道:“风廷执请说。只要冯某能做到的,必不推辞。”

风道人看着他道:“冯玄尊,你当是知道,我天夏上层乃是由玄廷统御诸般事机,并作出各种决策。”

冯昭通点点头,道:“冯某先前听过一二,似张廷执也是廷执之一。”

风道人笑了笑,道:“玄廷之中,陈首执负责执拿清穹之舟,位在诸执之上,而张廷执之位,仅次于首执。”

“原来祖仙地位竟如此之高!”

冯昭通心中既惊且喜,他没想到这位祖仙在廷上的地位这般之高,同时也是感到壑界的确颇受玄廷重视,当初竟然让张御亲自来传授他们道法。

风道人见他反应,不觉暗暗点头,他又道:“而在如今,各位壑界出身的同道归回天夏,也当有其应得之位,玄廷此前已有决议,过后时机若是合适,会从诸位道友处挑选出一人,拔擢为廷执。”

冯昭通一怔,他沉吟片刻,问询道:“风廷执单独与冯某说此事,是否是想让冯某担任廷执么?”

风道人笑着道:“正是如此啊。不过人选之事,其实还不算最终确定,但若是从诸位壑界道友之中择选出一人来,唯有冯道友你最为合适,张廷执亦是如此看法。”

冯昭通想了片刻,缓缓道:“可是冯某方才成就上境,这骤然又上去廷执之位,又如何能够服众呢?”

这里服众不在于壑界之人,更在于天夏之人,他心里很清楚,廷执之位如此重要,在天夏肯定也有无数人盯着,自己上去恐怕什么事都没做,就要先遭到不少人的不满,而且他现在的功行,也根本不够资格啊。

风道人笑道:“冯玄尊却是对此不必担心,风某一样未至寄虚之境,如今也是忝为廷执。”他稍稍一顿,语意深长道:“其实由冯玄尊入廷为执,这并不是冯玄尊你一人之事,而是壑界之事。”

推动冯昭通入廷,这倒不是为了单纯收拢人心,壑界有训天道章和相同道念,连修行的道法都是极为接近,壑界事实上已然是天夏一步了,彼此几乎没有差异。

但壑界如此之大,人口比得上一洲之地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修道人,而且壑界势必要挡在最前面,这就需要给予其相应的支持和重视,没有一位廷执在廷上却也是说不过去的。

冯昭通若有所思,他显也是想到了这一节。这显然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壑界之事了。

风道人又言:“何况冯玄尊你的道行能力,我们都是看在眼里,以你本事,成就寄虚不是什么难事,而玄廷更看重的,是你过往统御一洲之地的资历和经验。”

冯昭通算是一界之中道行最高之人,而且积累也厚,这等人物摘取上乘功果都是有可能的,在天夏支持之下,寄虚之境对其根本不是什么难关。

而且其人无论威望,还是能力都是过关。更不容易的是,这人从一名底层修道人做起,调和各方,慢慢积功而上,看着其人天资出众,实则却是脚步走得极为扎实之人,成为廷执的条件无疑都是具备。

唯一缺憾,可能是对天夏不怎么了解,但是这个无妨,只要壑界他足够了解便是了,本也无需他一上来对天夏拿出什么有用建言来。

冯昭通慎重考虑了下,道:“玄廷这般安排,想是有玄廷的考量,冯某也愿意接受的,但是冯某以为,寄虚之境未至,冯某不敢授领此位,等到冯某功成,若是玄廷还愿意垂恩冯眸,冯某则愿听从安排。”

风道人暗道:“这位冯玄尊虽然是真修,但壑界之人得的都是张廷执传法,他若成为廷执,如此玄廷之上,又可得一位支持之人。”

不过冯昭通非要坚持到了寄虚之境上位他也理解,这是怕惹人微词,进而看轻所有的壑界修道人。此人这等做法倒是持重,这让他更为看好这位。

同时他也是感到,自己也当是更为努力一些了,因为诸廷执之中也就他未曾达至寄虚之境,但这个问题,在他解决自身道法之后就不是问题了,只是时间长短罢了。

毕竟廷执是有玄粮用以修持的,还执掌清穹之气为参鉴,怎么也不会落人于后,摘取上乘功果他不敢想,但再进一步是有信心的。

说了此事后,他也不再继续提,而是说了一些廷内外的事机,一个夏时之后,来到一座大殿之前,壑界诸人在安排之下,来与陈首执及诸位廷执相见。

进入大殿之后,一众壑界修士见到张御立在阶上,仅在陈首执之下,心中激动之余,也是放心了不少。

陈首执安抚他们一番之后,便让晁廷执宣讲天夏规礼。

众人都是表示愿意恪守规礼,绝不逾矩。

接下来,则是由韦廷执宣颁壑界按天夏之法置洲设府。其次,立下贯通两界世域的门关,如此哪怕是寻常修士亦可以乘坐飞舟往来天夏与壑界了。

这事壑界诸玄尊在来之前就知晓了,他们对此没有抗拒,反而很是高兴,因为这么做,说明天夏并不是把壑界当做可以随时舍弃的地界,而是真正当做自己的本土来经营了。

而在宣礼之后,陈首执安抚了众人一番,随后便是褒奖,此一回,每一名在对抗元夏之中出力的壑界修道人都是得赐了玄粮。

这桩桩件件都是对两界有利之事,壑界诸玄尊都是服膺。

张御待事机差不多了,便在阶上开口道:“风廷执,上层风光虽好,我天夏内层也是天夏一部,稍候还要劳烦你带诸位玄尊往下层一行,观览一番。”

风道人欣然应下。

冯昭通等人见事机已毕,便对着诸廷执一礼,又对张御微微躬身,这才退了下去。

风道人则是留在后面,他对上面一礼,道:“首执,方才风某问询了冯玄尊,他也是愿意接受廷执之位的,只是他坚持,要在得寄虚功果再受领此职。”

韦廷执看向陈首执道:“首执,这位冯玄尊看来也有自己的顾虑,但他这选择倒也可以,毕竟此事并不急在一时。”

邓景道:“也就是壑界了,壑界虽是首当其冲,但这也该是其所得。”

诸执摄下会来扶托更多天地,但再增设廷执之位可能却不大了,因为目前天夏能够守御的力量不可能分散太开,若是每抬升一处天地都要守御,那反而是给元夏机会,更分散镇道之宝的力量。

所以即便有别的世域,也当是放弃天地,直接收拢入天夏中来。

唯有壑界,需要一直维持住,元夏不会放过这里,所以此地算是斗战前沿了,也该是有这番安排。

陈首执沉声道:“此事也需考虑壑界同道之意,便先如此吧。”

壑界诸人在离了上层之后,便乘法舟往内层而去。

他们对于内层的兴趣其实更大,因为壑界修道人从修道之初,就是在对抗各种神异生灵,先是地陆之上的,后来是虚空之中的。

他们可以说一直在挣扎生存之中,所有一切产出大部分都是用来供给修道人修道,内部民生只是维持在最低的限度上,而修道人每日除了闭关就是对抗外敌,从未想过还有这么丰富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在半途之中,有一名玄尊开口问道:“风廷执,我们此前借由训天道章已是见识到了天夏造物,但不知可能见一见造物如何炼造的么?”

风道人摇头道:“这怕是不成。”

见这位面露失望之色,他笑了一笑,道:“倒并非是怕诸位看了去,我天夏连道法都可供给诸位参鉴,更何况是造物呢?只是此物与修道之途相悖,修道人挨近,便就难以打造了。”

那位玄尊讶道:“竟还有变化?”

风道人点头道:“正是如此,”

诸人不禁感叹道机之奇。

冯昭通想了想,道:“冯某某听此乃是由一些造物工匠打造,那能否请他们去往我壑界打造造物呢?”

风道人笑道:“只要符合规矩,那自都是可以的。实则此番设洲建府,玄廷当是会调拨一些工匠前往,若是诸位觉得不够,可向玄廷递申书,当可酌情调再遣一些工匠去往壑界。”

……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取物祭化身

壑界诸人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内层将一十三上洲粗略的游览了一番,只是各处新设立的中洲下洲就无暇多看了。

除了这些这些地界外,他们还特意去了一趟东庭府洲。

因为这是张御曾经担任过玄首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壑界因为张御当初传道才有了今日,而了解过东庭的过往后,东庭在他们眼中也是同样如此。

东庭府洲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虽然此处在海外偏远之地,但是有着穹道飞舟,与地陆交通十分方便,且府洲营建起来也没有多少年,再加上辽阔无比的山海地陆,格局显得十分之壮阔繁盛。

只是他们无论去到哪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无处不在的天机造物,便是东庭的兴盛,也有一大半是建立在造物之上的,此物对民生实在太有利了,这更是让壑界之人觉得有必要在自家天地内推动。

他们决定听从风道人的建言,设法延请大匠去往壑界。在此之中,他们听说了一件事,东庭天机工坊有两位主要的主持之人,其中一位安少郎,此人乃是张御的学生,这一消息让他们大为欣喜。

毕竟有这层关系在,怎么也比别人更值得信任,要是这位肯去,那么愿意给出最为优厚的条件。

为此还特意让一位玄尊来至天机工坊处面见安少郎,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壑界帮助他们推动造物。

安小郎对此却是拒绝了。

在他看来,东庭这里更为重要,而且东庭天机院几乎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现在他还没有完成自己心目之中的目标,就连张御交给他的各种伊帕尔及莫契神族的技艺他还没有完全吃透,哪有闲心去从无到有再去重复一遍以往的事。

身为东庭天机工坊院主的武泽武大匠同样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壑界要安小郎做的事,任何一个大匠都能做,但是安小郎能做的事,却不是其他大匠能够替代的。

那位玄尊遗憾道:“可惜了,我等也走过不少地方,也请过那些大匠,可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离开,除了请玄廷指派,靠壑界自己,未必能请到合适之人。”

武大匠推了下眼镜,道:“有个办法,贵方或许可以尝试一下。”

那玄尊神情郑重了一些,道:“哦?不知是什么办法,还请武大匠指点。”

他虽然是玄尊,可大匠的身份也不低,也是在某一途之上走了将近顶点之人,虽然个人没有武力,但是他们的技艺足以让人钦佩。况且他们还听说,这位与张御也是有交情的,不过想想也是,若非如此,又怎么可能把如此重要的职位交给这位呢?

武大匠道:“在过去曾有不少大匠因犯了事被拘禁了起来,虽然他们行差踏错,但是他们的一身出众技艺却还在。”

那玄尊讶道:“罪囚?”

武大匠点头道:“尽管是罪囚,但大匠依然是大匠,如果说是去壑界推动造物可以赎罪,可以削刑,他们想必是愿意的,并且因为是罪囚,你们不必给予任何好处,也不必对他们太过客气。”

那玄尊一想,这倒是个办法,这些人对留在天夏本土只是空耗时日,但是去到了壑界,却能做出许多有益之事来,对于双方有利。

他抬手一礼,诚心言道:“多谢武大匠指点了。”

武大匠还有一礼,道:“贵方觉得有用就好。”

清穹上层,易常道宫之内。

陈首执、张御、还有武廷执三人今日都是来到了此间,用了差不多近两载之日,长孙廷执所祭炼的外身已是差不多完成。

张御看过去,见是一个个气光所组成的人影正站在大殿之上,每一俱都是一般大小,以他的目光,也仅有细微的差别。

长孙廷执道:“这些外身使用之法与以往方法略有不同,有两种运使之法,其一,战时只需将气意寄入其中,则随时可为修士所用;其二,提前将一缕意识和气机寄托在此外身之上,通过自身气机蕴养,可以达到高度契合。”

在场之人都能分辨清楚,前者就是在斗战激烈,耗用甚急之时可用,道行寻常的玄尊用这一种较为合适,而那些道行及斗战能力都比较高明的玄尊,则更合适用后一种方法。”

武廷执此时问道:“祭炼这外身仍是需要用到虚空邪神,而与元夏对抗,耗用当是不少,长孙廷又是如何解决此事的?”

长孙廷执语声淡淡道:“最初一头虚空邪神只能对应一具外身,不过后来发现,虚空邪神力量特异,可以分拨力量,一头邪神可祭炼多数外身。”

武廷执沉声道:“凡事有利则有弊,这样的外身即便筑炼出来了,恐怕也很难维持长久吧?”

长孙廷执道:“不错,的确如此。只长孙考虑下来,真正用作消耗的外身是不必要长久存在的,因为我们暂时只能维持在本土斗战,还不用考虑攻到元夏本土去。所以只要维持半天乃至一日的存在便就可以了,若是在激烈斗战之中,可能这么长久也不见得坚持住。”

张御微微点头,他是同意这等看法的,寻常玄尊的外神根本不必维持长久存在,因为在一场激烈斗战中根本坚持不了太长时间,那还不如将重点放在数目上。

长孙廷执并不是只会单纯考虑怎么提升技艺的人,而是考虑如何有效的运用,其实两载时日,能弄出这些已然不错了。

长孙廷执这时一招手,两具如仿若真人一般凝实的气光身影来至面前,他道:“此是可为摘取上乘功果的修士所使用的外神,目前还是很难做到频繁替换,不过想来只要不去到元夏之地也是用不着的。”

武廷执颌首表示同意。摘取上乘功果的修道人,除了少数人,实力差距都是不算太大,一般功行相近就很难在短短时间分出胜负,而别的修道人对他们的威胁也是十分有限,掺和不入他们的斗战。

所以确如长孙廷执所言,只要不去到敌人世域上,对于外身替换需要的确没这么大。

长孙廷执此时又言道:“如今祭炼的外身还未至完满,还有提升余地。且到底能否用于斗战还有待验证。过后会根据真正斗战之后的情况再作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