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86章

作者:白雨涵

“少是少了点,比不上小青蛟蜕、蛋壳的零头,但总归是有点灵性。”

他看向肚子微微起伏的无毛老狐,不觉有些好奇:“你这无毛老狐,被雷劈个半死,到底算渡劫失败,还是算渡劫成功?”

若说渡劫失败,它死皮尽脱,露出新皮,显然绝处逢生,挺了过来。

这与当初的大水虺渡劫差不多,大水虺也是完成一次蜕皮,才从蛇进化成蛟——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若说渡劫成功,可狐狸精渡的是人胎之劫,显然它并没有化为人形,也没有化为任何其他的形态,依然是只狐狸。

搞不清楚。

只能等无毛老狐醒来,再去问它了。

第二天雨停,无毛老狐还在昏迷。

因为怕它忽然醒来,会伤害到家里人,所以池桥松干脆让小姑父跑了一趟讲武堂,替他请一个星期的假。

档案室没啥工作,以他跟郝伯昭的关系,可以随便请假。

他在雨停之后,就将整株老槐树连根挖出来,然后带回田舍院子里慢慢处理。

被雷击中的部分,全都保留下来。

那些并未遭受雷击,只是被火燎烧的部分,则砍下来扔掉。这部分没有任何特殊效果,只是普通的木柴而已。

“你打算咋整?”池父咬着旱烟杆子问道。

“这个树干部分,爸你帮它锯开,然后尽量弄成一米二的长度,回头可以多削几把槐木剑。其它边角料,可以雕刻手链、吊坠。另外再留几个拳头大的核心部分,我拿去找人雕刻成法印。”

“你讲的我明白了。”

池父点头,目光在雷击槐木上下不断打量,勾勒接下来该怎么处理,最大程度利用原材料,制作更多的槐木剑。

他先把核心部分,也就是天雷直接劈中的部位,小心的锯下来,交给池桥松:“这个做法印,有啥效果不?”

“当然有。”池桥松解释道,“这叫雷击槐木印,刻成专门的法印,盖在符箓上能增加符箓辟邪威力。”

“那敢情好。”

池父接着将可以削桃木剑的部分锯出来,剩下的边角料堆在一起,用于雕刻手链、吊坠。

他不仅仅是一位篾匠,同时也是木匠,木工手艺活做得非常好,虽然雕刻技术稍差,但雕出来后倒也像模像样。

当天。

池桥松将这些槐木剑、手链、吊坠,并多出的两截木料,拿去星子观,找刘春老师帮忙,加持一遍法术。

“这是雷击木啊,好料子,你从哪弄的?”刘春与池桥松已经很熟,说话比较随意,他一眼就看出这些槐木剑、手链、吊坠的材质。

池桥松笑道:“前几天打雷,有雷劈了我家山上的老槐树,对了,我还给老师你带来一截雷击木。”

“送我的?”

“嗯,就当请老师帮忙的报酬,我这里有两块核心木料,想请星子观的羽士,帮我雕刻两枚法印。”

刘春顺势收了这截雷击木,问道:“行,你要雕刻什么法印?”

“一枚最普通的六面法印,一枚雷霆都司印。”

“雷击木刻雷霆都司印正合适,我回头帮你联系我们住持,请他为你雕刻。”

“多谢老师,这一截雷击槐木,是给住持的报酬。”池桥松又将另外一截雷击槐木递过去。

说完正事,刘春让手底下的道人泡了茶水过来,聊些琐事,顺便问道:“你最近在跟韩翠芬修炼《飞瀑登涉》?”

“触类旁通,想听一下。”

“你有修炼《紫霞清尘》的天赋,不要胡乱改练别的导引术,一旦走火入魔,不是开玩笑的小事。”

“我懂。”

“既然你有分寸,我就不多说了。”

第一百零五章 食气

“来来来,一人一串手链和一个吊坠。”

将加持过的手链、吊坠,发给家里每个成员,池桥松叮嘱道:“洗澡除外,其它时间都要把手链、吊坠带着。”

“大哥,这个有什么用?”池桥武问道。

“保你平安,别被邪祟缠上。”

二婶听到,赶忙说道:“小松,还有没有多余的手链了,二婶想把两只手都戴上。”

因为雷击木的边角料很多,池父雕刻不少手链、吊坠,池桥松笑了笑,又递过去一串手链:“戴多了没什么意义,不过二婶想戴就戴吧。”

“多戴一串,我心里更踏实。”她笑嘻嘻的将两串手链,全部戴上。

二叔一边眯眼喝酒,一边呵斥道:“瞧你出息!”

二婶不理他,又拿眼盯着池桥松手中的吊坠。

池桥松见状,果断递过去一枚:“给,二婶,一起用线串起来。”

二婶笑得更开心:“还是小松对我好。”

随后池桥松又将一柄槐木剑,悬挂在老房子的门头上。

这样一柄雷击槐木剑,辟邪的效果远胜安宅符,只这一柄,就能护佑全家安宁,等闲邪祟进不了家门。

山脚下新房继续盖,已经开始粉刷并安装门窗。

沼气池也挖好了,不过沼气池配套的设备,暂时还没买来,等买来之后才能安装沼气灶以及沼气灯。

趁着山体湿润,池父带着全家又开始种树。

果树、枳树全部栽种妥当,还把一些野茶树从拐角地方移出来,移栽到一个集中的缓坡上面,形成一个小茶园。

接下来就要在山上修路。

池桥松建议请个挖掘机过来,省时省力。

大夏民国有挖掘机,隔壁江南省的江南机械厂,生产的斗容0.6立方小挖机,在江右省十分风靡,很多工地都能见到。

不过这玩意是柴油老虎,有人戏称为黑风老妖,因为工作时候会冒出滚滚黑烟。

本地缺少汽油柴油,要从专门渠道进购,所以雇佣挖掘机的价格很高,半天就能烧掉十几块钱,一天就顶普通人半个月工资。

池父嫌贵:“请什么挖掘机,不知道过日子。我跟你二叔、小姑父,满膀子的力气修几条山路都不行,那就笑话了。”

二叔也嫌弃的说道:“我觉得挖机不行,那玩意容易坏,山上石头多,磕磕碰碰铲子都给它磕碎了。”

小姑父则从大局考虑:“请挖掘机上山,万一给师傅看到什么东西,不好解释。”

对此,池桥松点头:“行吧,那就自己修。”

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并不是很一致。

或许是穿越一场,见识过两个世界,改变了他的视野高度。很多时候池桥松觉得,自己的风格越来越像无为而治,顺势引导,从不强行改变他人观念。

当然。

也可能是他很清楚自己的未来,因此更享受点滴壮大的过程。享受还在蛰伏时期,一大家子相处的方式。

等他踏足上师三境,一朝权柄在握,怕是再难有如此温馨时光。

“对了。”二叔忽然想起什么。

他问池桥松:“斧头之外,你还养不养狗了?我今天去菜市场逛了一圈,那边有人卖狗,不少土猎的小崽子,精神得很。”

土猎就是本地的猎犬,属于大夏田园犬范畴,串出来的基因适合捕猎。

大夏民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土猎,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如虎斑、细犬、下司这种专门的猎犬,但绝对适应本地气候。

“我不养了。”池桥松摇头。

他有斧头就够了,而且等小青长大一点,说不定连打猎都不用他亲自出手。

二叔有些遗憾,说道:“不养了啊,那些小狗崽子真不错呢。”

“二叔你可以养,养几只土猎,专门看守一道坎也挺好。一道坎这么大,光靠我们自家人看顾不过来,养几条土猎,放养在山上还真不错。”

“是吗,你也觉得不错?”

“嗯。”

“那我来养!”二叔兴奋说道。

第二天他就风风火火骑上二八大杠,去菜市场那边,买回来七只土猎小奶狗。都才一个月,刚刚断奶。

大黄狗好奇的看着这群小奶狗,小奶狗们似乎喜欢它,都往它身边凑。

“二叔,你给它们起什么名字啊?”池小芽喜欢小动物,当初不允许去大棚喂斧头,她失落了好一阵子。

现在家里多了七只小奶狗,可把她高兴坏了。

“名字留给小芽起。”二叔对于小狗叫什么,没有兴趣。

“它叫小花,它叫小黄,它叫小黑,它叫小白……”池小芽按照颜色,认认真真给小奶狗们一一起名字。

二叔闻言:“小白叉掉。”

“为什么呀?”

“没为什么,你换一个名字。”

后山田舍,有一只雪白的大癞蛤蟆,已经占用了小白这个名字。

池小芽想了想:“那叫它小雪……它叫小灰,它叫……它叫二花,还有它,叫小点点。”

七只小奶狗,都有了名字。

池桥松坐在椅子上,一边看池小芽给七只小奶狗做窝,一边与家人闲聊。他不是真的离群索居,整天就知道呆在田舍,偶尔也会下来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