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290章

作者:白雨涵

“等我结完婚、度完蜜月,便去修炼《三天易髓》,这最后一门气功圆满,炼精化气所需便彻底圆满。”

在祥云观搜索时,他已经入手了《三天易髓》的原版经文。

不过导引术需要人来传授。

祥云观有三位羽士境得道高真,其中云珠子、云秀子已经伏法,但是另一位苦修一脉的云鸿子还活着。

祥云观被裁撤,不少修士加入了谌母观。

云鸿子却不愿意加入谌母观,所以干脆在韩翠芬的引荐下,入职城东武校去教课了。有韩翠芬的关系在,让他教授《三天易髓》不难。

“说实话,与其把《明真破妄》、《玄真灵应》练到圆满,不如等《三天易髓》入门,届时三门同级气功,或许能融合为一门圆满新气功。”

“就是《抱一函三》与《子午经注》;《广圣如意》与《天老神光》;各自缺了一门气功,不然也能融合。”

“有机会,去谌母观走一趟,看能不能找人补齐这两门气功缺口。”

“喔喔喔!”

天刚刚亮,屡教不改的酉将军,就站在悟道石上打鸣。

好在池桥松已经给自己卧室加装上了隔音板,并未被酉将军的打鸣吵醒,他躺在玉石龙床改造的大床上,继续做着美梦。

小直伴随着打鸣声起床,漱了漱口便开始喂鸡、喂鸭、喂鹅,再抓几只小鸡仔给小红、小白,以及桃奴新吃。

桃奴新进食时,都会现出蛤蟆真身,身后跟着七星瓢虫花大姐。

任琼丹随后起床,洗漱之后开始做早餐。

躺在五百年冥灵树下的崩将军,四仰八叉的呼呼大睡,一点没有被酉将军的打鸣声惊扰,唯独尾巴卷着包浆木棍。

这是为了防止小青偷袭,随时可以爬起来战斗。

良田的一处草丛中,木下三郎也在睡觉——它生性谨慎,每天都换着地方睡觉,从不在固定地点过夜。

人间河中,化鳌大龟灵寿子,默默运转《龟息术》,好似死物一般躺在水底。

不远处的剑桥下,小青也在运转《龟息术》,它跟随灵寿子学了许久,终于将《龟息术》学会,一睡就是半天。

仙名山脉,主峰顶上。

涂山孑的竹舍,门旁对联已经略有褪色,屋内轻烟徐徐,是它正在驾驭舌骨狼魂煮茶。每天它都会从仙名山中采少许茶叶,炒熟之后煮茶喝。

耗时许久。

它彻底完成了一身皮毛的《毛发形补术》,重新成为一只毛发光亮的赤毛狐狸,再无斑秃、无毛的尴尬。

有空闲时,它偶尔会跟小青一道外出。

不再为了薅小狐狸的毛,而是移栽一些野山茶,或者一些造型古朴的大树,装点仙名山。

打算守着仙名山竹舍,日日静诵黄庭,以补全自己的避世之道——静等池桥松发达后,帮它渡过人胎之劫。

仙名山主峰半山腰处,麒麟洞府之中,火麒麟同样在呼呼大睡。

龙陵湖畔乱石滩涂,水麒麟睡在乱石堆上——松园众人外出,总会带来一些石头给它做礼物,故此乱石滩涂规模越来越大。

“真是静谧而又美好的松园啊。”

不远处一棵大柳树,柳条幻化出一张人脸,姥姥空洞的声音轻声呢喃。

第三百五十一章 玉腰奴

松园大门又回归池家山。

旧松园里葱葱郁郁,此时九月中旬,刚刚入秋,秋老虎还依然肆掠着。大胆五与小怂五夫妇,成为旧松园的常客。

小怂五的四个孩子,已经留在松园,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而且任琼丹平时也抓过不少五道眉进去,所以互相一混合,彻底不知道这四个孩子在哪了——不过这不影响小怂五夫妇的生活,把孩子养大后,孩子与它们就不再有多少牵扯。

“大胆五啊大胆五,你怎么这么久还是单身?”

池桥松从松园中抱出一大堆蔬菜瓜果,放在大胆五的老窝外面,然后伸手摸了摸大胆五光亮的毛发。

“叽叽。”

大胆五吃得欢乐,并不在意池桥松的嘲笑。

片刻后,旧松园院子大门打开,池父扛着铁锹走进来。

“爸。”

“出关了?”池父将铁锹放下,问道。

“嗯,出关了。”

“出关正好,你跟小瑶两个的婚礼,还有不少地方要你们自己拿主意。”池父抄水洗了洗手,询问道,“那个婚房,你们选在哪?”

“滨溪庄园二期就好。”池桥松回道。

“那你们结婚后住哪?”

“她肯定跟着我住。”

池父迟疑着说道:“跟你一起住松园?”

池桥松明白池父的担心,松园在池父眼中,是个天大的秘密,一辈子不被外人发现才好——迄今为止,家人中只有池父一个知道。

不过。

池桥松有自己的想法:“爸,我跟周今瑶结婚,先不会跟她说松园的事,等我晋升上师三境之后再带她进园。”

“那也好,正好趁这段时间,你们俩还能把孩子生一生。”在池父看来,池桥松晋升大师、法师,还得有好几年。

实际上池桥松今年就有把握冲击完美金丹。

不过这些事情,无需与池父明说,等真冲击完美金丹成功,再坦白一切不迟。

届时身为一方巨擘,天下之大再无威胁,他可以尽情展露自己的秘密,不怕任何人来抢夺,也无需再苟着发育。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池桥松就在墨坎县、浮梁市、嗣汉天师府三地奔波,筹备婚礼、邀请宾客。

并在九月底带着池父、池母,一起去了一趟芦溪市古岗县群龙山乡。

一番认亲,老泪纵横。

最终在池母的劝说下,大舅、二舅、小舅三家人,都准备投奔池桥松,搬来墨坎县发展。

与上次池桥松只是一名勇士不同,现在的池桥松江右玉树称号,在群龙山乡都是响当当招牌,没有亲戚能抗拒投奔的诱惑。

“大哥、二哥、胜军,我路上都跟小松讲好了,你们跟三哥一家,都在池家山扎根。”

池母说起商议好的安排:“我跟修田也在池家山住呢,我们老一辈就守着山,把池家山开垦的漂漂亮亮。

小孩子就让小松给安排,都去县城里面上班。

该上学的继续上学,要是都能像小婉一样,考上大学就好了!

小松迟早要去省府工作呢,到时候身边肯定需要自己人帮忙,亏待不了家里头呢!”

二舅有些迟疑的问道:“翠兰,我们这么多人挤过去,不会给小松带去什么麻烦吧……三家加起来,一二十口人呢。”

池父笑道:“能有什么麻烦,家里头生意好得很,短不了吃喝。”

一祥药材店已经准备扩大门店,甚至小姑父温一祥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去外地,比如浮梁市开一家分店。

毕竟松园良田产出越来越高。

不仅如此,松园普通农田里也种了很多药材,这些药材在浓郁灵气的滋润下,品质和长势都要远超外界。

有这样一个药材园支撑,药材店的收入高得吓人。

以往一个月十万纯收入,现在一个月五十万都打不住,尤其是那些年头久的药材成熟后,收益将会持续翻番。

这还没算良田中越来越多的灵药。

木下三郎已经移栽回来,不少《药典》中记载的灵药品种,只是暂时不准备售卖,而是准备留种繁殖,扩大灵药规模。

可想而知,光靠药材店这一项,老池家一辈子吃喝不愁。

故此。

随着一祥药材店扩大规模,老池家准备将池家山再次利用起来,作为药材基地在山上种植普通种类的药材。

所以需要人手,把池桥松舅家这边所有人安排进来,都不一定够数。

打消了心头顾虑后,大舅、二舅、小舅三家再不迟疑,大包小包的收拾行李。池桥松雇来几辆厢式货车,专门负责运送行李。

两天后,一行人浩浩荡荡驱车回返墨坎县。

池父负责给舅家安排住处,池桥松则找来二叔,交代一番:“二叔,我舅舅们过来,在池家山脚下定居。

你召集瓦匠,在池家山脚下盖几栋农村大院给他们居住。

另外把池家山的盘山路修起来,还有池家山通往马路的炭渣路也翻修成水泥路。”

半步力士境的二叔,气质越来越沉稳。

无用的交际少了,更多时间花在练武上,不过架子端起之后,反而得到更多的敬重,让二叔更加沉浸于此。

只可惜。

天天努力修炼,他的明劲还是一只小老鼠,断断续续支离破碎。

“行,我马上就找人修路、盖房子。”二叔欣然应道,对于舅家人来入住池家山,他没有意见,并不觉得被鸠占鹊巢。

不过二叔忽地又说道:“小松,你说二叔去办个驾照,再买辆车好不好?”

“买车可以,不过驾照得好好学,要不这样,你跟我爸、小姑父抽空一起去驾校学车,回头一人买一辆代步。”

家里有钱,不花干嘛。

二叔喜道:“嘿嘿,还是我大侄儿懂我,其实买车也不光是面子,出门在外有辆车方便。药材店拉货进货,也需要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