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29章

作者:白雨涵

等一切大功告成。

望着随风轻轻摇曳的青皮小葫芦,池桥松嘴角渐渐露出笑容,这一次,他成功的看到了葫芦藤的所有信息。

……

薄田三级:三亩

肥料库:三包

本灵根(2):月桂树(…);蟠桃树(…)

外灵根(1):七彩葫芦藤(…)

灵作物:…

……

这棵葫芦藤叫做七彩葫芦藤,展开“…”便清楚的看到两行信息。

一行是七彩葫芦藤的介绍:“上古葫芦灵根遗种,夺天地一丝契机而破土,可孕育七色葫芦,皆属灵宝。”

另一行就是七色葫芦的孕育进度:“红葫芦孕育12%,橙葫芦孕育3%,黄葫芦孕育1%,绿葫芦孕育1%,青葫芦孕育1%,蓝葫芦孕育1%,紫葫芦孕育1%。”

“七色葫芦?”

“灵宝?”

池桥松讶然。

这方世界的演化,的确不同凡响。

植物中的灵根,似乎是从古繁衍至今,而不是普通植物修炼成灵根。当然仅仅一根葫芦藤,还不足以证明什么。

“小松,这葫芦藤种下去,是不是又能多种一亩大棚蔬菜了?”二叔笑呵呵的问道。

池桥松回过神来,点头道:“是的。”

二叔顿时大喜:“那感情好,大哥,咱们再去买点材料,自家把大棚搭起来,上次盖大棚技术我都偷学会呢。”

自从他听侄儿的劝,不再出门收干货,总感觉守着一道坎几亩田,会坐吃山空。

现在可以多种一亩大棚,让他喜出望外,觉得长此以往下去,漫山遍野都能盖上大棚,再也不会坐吃山空。

他跟池父,还有二婶、池母,立刻开始商议采买大棚材料。

前阵子池桥松帮着收回欠款,现在二叔手里面有钱,正好拿这笔钱盖大棚,算是二叔一家的“入股”钱。

对于这些俗务,池桥松不甚关心。

有父母叔婶操劳,他也就乐得清闲,站在葫芦架子下数开了多少朵花。这一数顿时数出了盲点,竟然有十三朵花。

“明明只能孕育七个葫芦,却开十三朵花……算上已经凋谢结出葫芦的第一朵花,就是开了十四朵花。”

“也就是说,剩下七朵花,要么结不出葫芦,要么结出的葫芦只是普通品种?”

这种事他没经历过。

所以暂时也弄不清楚。

他想了想,决定给七彩葫芦藤施一包肥料,加速葫芦的生长。谁知道肥料竟然不能用在外灵根上,只能给本灵根使用。

“还有这等限制!”

池桥松摇头叹了叹气,不能施肥加速,那就只能等七彩葫芦藤自行孕育了。而且七色葫芦已经明说是灵宝,恐怕大娃、二娃这些个葫芦娃,也是没戏了。

不管怎样。

找到一棵外灵根,总归是大喜事一桩。

“妈,镇殿侯的熊掌回头切小半只,整一桌菜庆祝一下。”他笑着说道,镇殿侯的四只熊掌,已经吃掉不少了。

味道勉强比普通熊掌要好一点,但也好得有限。

事实证明,灵兽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华,什么游山鼓的肉吃一口能长寿,都是虚假宣传。灵兽肉大约也就营养丰富一些,再多些滋补的药用价值。

家有喜事,池母没有抠搜:“行,妈回头就跟你二婶去张罗。”

二叔洗洗手,一边甩手一边说道:“那我下山去打点散酒回来,小松,你不爱喝白的,给你带一箱啤的?”

“好。”

池父补充道:“二子,你直接去城里买酒,让雅丽和一祥带孩子过来,一起吃顿晚饭。”

“哎好。”二叔擦擦手就走。

晚饭在老池家的砖瓦房里进行。

长辈们坐一桌,池桥松也坐在这一桌。池桥武、温墨山,并池小芽、温婷、温墨水、池桥东、池桥水这几个小娃,趴在旁边的矮桌吃饭。

“真想不到,池桥松都已经是力士了。”小姑父温一祥,满是感慨,“来,小姑父跟我大侄儿喝一个。”

池桥松端起啤酒杯,回敬小姑父。

小姑池雅丽与有荣焉的说道:“送小松进讲武堂这事,大哥大嫂你们做的真对!”

二婶接口道:“可不是咋地,等以后家里小孩都要学武,学武能有大出息。你看小武、小山越来越听话了,小芽和小婷才跟着练几天,精神头都不一样呢。”

一家人喝酒吃菜。

气氛非常和乐。

池桥松觉得如此时光,别有一番温馨。

第三十五章 灵根升级

“步伐跟上,提剑环绕自身,转半圈身子转半圈剑。”

田舍门前老槐树下。

池桥松泡上一壶苦茶,一边看书一边抬眼斜乜,指导几个小孩子修炼《禹剑》,振兴老池家的武道。

不过几个小孩都还太小,练不出什么名堂,暂且活动活动筋骨而已。

武道的黄金时期,是从十三岁到十八岁,这一阶段身体快速发育,武道印记能够牢牢打入身体的根基之中。

那些自有武学传承的大户人家,都是从小打基础。

不求修炼有成,一定要把拳脚招式都练得娴熟,再把身体底子补起来。

到了年纪就开始勤学苦练,这样就能更快夯实武道印记,尽早突破力士境,改变身体素质,攀登更高峰。

尤其是那些从小就展现出武道天赋的苗子,家长都是掐着点,察觉到子女第二性征开始发育,就立刻打熬筋骨——武道被科学家剖析,认为与天地灵气有关,但也与自身激素水平有关,雌雄激素水平高时更容易修炼。

但目前尚未证实这一点。

十几年前刚确定雌雄激素能影响武道时,还有武者给自己注射激素,结果武道没怎么提升,反而搞得男不男女不女。

后来大夏政府不断宣传,才把这股注射激素歪风压下去。

据说仍旧有些武者不死心,偷偷给自己注射激素,为此还形成了不少邪功流派——大夏政府对邪修严厉打击,可惜屡禁不止。

红日在天边缓缓上升,酷热的气温也随之到来。

老槐树下的池桥松,抬头呵斥:“温婷,你发什么呆!”

才四岁的温婷,站在练剑队伍里,动也不动,听到池桥松的呵斥,顿时哇一声哭出来:“婷婷不要练剑,婷婷不要练剑……”

翻了个白眼。

池桥松很是无语,他一点也不善于带小孩,只能喊道:“墨山,还不哄哄你妹妹。”

温墨山一脸的嫌弃,扯了扯温婷的衣服领子:“你可能不要哭了,真喜欢哭,你看别人都不哭,就你爱哭!”

越是这样,温婷哭得越大声。

池小芽轻轻抱着她,安慰道:“别哭了,婷婷,大哥教我们武功哎,你不是最喜欢学武功吗。”

池桥武转动手中的桃木剑,小大人一般的摇头:“女孩子就是爱哭,真没劲,大哥,要不然不要教她们了!”

搁在之前,池桥武敢轻视女娃,池桥松是要敲他脑袋的。

但是被温婷几次哭闹所困惑,现在的池桥松,竟然隐约生出一丝认同。不过也只是一丝,他很清楚不是女孩子爱哭,而是温婷太小了。

才四岁。

他之前跟小姑、小姑父说起,女孩子也要一起练武,本意是等几年家里女孩子长大了再练。结果小姑直接把温婷给丢过来,丢在老池家吃喝住,让跟着一起练武。

“好了!”

池桥松板着脸,以兄长的严肃口吻说道:“我现在宣布,七岁之前,不用跟我练武,七岁之后不管男女都要跟我练武。小芽,你带妹妹回家去吧。”

“大哥,我,我还想练武。”池小芽委屈巴巴的说道。

“听话,你们现在太小了,练武没用,等你七岁了大哥再教你。”池桥松把池小芽和温婷两个小女娃哄走。

剩下池桥武和温墨山,已经操练出来,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烦心。

两个小子继续修炼《禹剑》。

池桥松则继续埋头阅读《云笈七签》,他现在要把《云笈七签》通读一遍,然后稍作理解,看能不能在蟠桃树上盛开一朵小红花。

嘟嘟嘟。

拖拉机声音从山下传来。

是二叔和池父,拉了一车大棚材料回来,他们打算把第三亩地的大棚盖好。现在虽然正是酷暑,但时间已经九月份,即将天气转凉。

“二子,先搞篱笆墙。”池父从拖斗里卸货。

二叔应道:“晓得。”

池桥松准备上前。

却被二叔一把拦住:“你看你的书,这些活我跟你爸干就行了。”

“没事,二叔,我不忙。”池桥松看久了书,感觉头晕眼胀,想要干点活放松一下。

但最终拗不过二叔,又被按到桌子前,继续看《云笈七签》。等篱笆墙修好,开始修大棚时,他同样被拒绝。

现在家中什么活,基本他都被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