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练武平天下 第112章

作者:白雨涵

接下来上百户里,都是几块钱到三五十块不等,只有四五个捐一百块的。

池家村是小村,全部人丁也就五百多口,除了住在一道坎这边的十几户,其他户都分布在周围山下和马路两旁。

送走星子观居士。

村民们纷纷前来祭拜土地公,池桥松跟着上完一炷香就溜了,其他人祭拜完不急走,就在马路边叙话。

“修田大哥,可能请你家小松主任帮个忙。”

“你说。”

“我家小孩想练武了,想请小松主任帮忙插个班,让他现在就去学武,不然他在家都荒废掉了。”

“没去上学吗?”

“去了,问问题回答不出来,被老师一顿打,然后打死都不去上学了。”

“那他进了讲武堂,能练下来吗,讲武堂的老师打起人来,可不是学校里面的老师那样轻巧了。”

“没事没事,不好好练武,打死不屈。”

“那我回头跟小松讲一下。”这点小忙,池父并不推辞——池桥松的师父是讲武堂首席讲师,塞个插班生根本不叫事。

池父这边被人围着。

池母、二婶更是扎在了妇女堆里,吵吵闹闹都听不清在说什么。

二叔那边也被人围住,七嘴八舌聊得火热:“园子,你这身衣服是牌子货吧。”

“梦中丽娜牌子,电视上经常做广告的那个,小松逛商场的时候非要给我买一身。我说我天天扛大锹把子,让我穿这个名牌干什么。”

“小松主任孝敬你这个做叔叔的,你不穿干什么。”

“你现在能穿得起。”

“小孩给买衣服就穿,比起吃掉喝掉,穿在身上它掉不掉。”

“是哦是哦,小松这孩子就是孝顺,记得你这个叔叔从小把他一把屎一把尿养大呢!”

同村人的恭维,让二叔笑得合不拢嘴:“我也没正经养他,我那时候穷啊,就给口米面吃。不过不管怎么讲,大哥大嫂当初不在家,我自己饿肚子,也不能让我大侄儿饿肚子。”

池桥松溜回了山。

小姑父正在给院子里砌花坛,这是小姑的主意,说院子里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花园,显得太枯燥单调。

“回来了啊。”

“嗯。”

“你爸他们呢?”

“在马路边拉家常,一时半会估计回不来。”

小姑父是个精明人,笑道:“他们穷了半辈子,现在你有出息了,肯定想要在亲戚面前多风光风光。”

“其实没多大意义。”池桥松拎来一桶水泥。

“什么叫意义呢,人嘛,就像小松你一心习武,都有一点自己的追求。”小姑父一边说着,一边娴熟的拿起一块红砖。

用瓦刀挖一团水泥糊上去,抹平,两头多余的水泥斜着铲掉,然后砌上去,再用刀背磕一磕,确保红砖一条线齐平。

他本来是个城里的伙计,现在来到农村种田,田还没来得及种几亩,先把洗菜喂鸡、砌墙修路学会了。

“对了,小松,问你个事。”

“什么?”

小姑父停下砌砖,好奇的问道:“山上那个竹屋,到底是谁在住?”

“我还以为小姑父你不会问呢。”池桥松笑了笑。

“你爸是不让问的,但是你也知道,小姑父好奇心太重,不问个清楚,总感觉心里面像猫抓一样难受。”

“我懂。”

池桥松沉吟着说道:“是山里面的隐士,与我有些羁绊,我请它来池家山坐镇,我不在的时候可以守护池家山。”

小姑父点点头,又追问道:“不会是彭蠡四鬼里面的……”

“怎么可能,彭蠡四鬼都是杀人不眨眼的邪修,让我收留我也不放心啊。”池桥松哭笑不得,连刘长远都宰了,怎么可能收留这些邪修。

他解释道:“是山中炼气士,我救了它一命,它传我气功,并承诺庇护池家山三十年。”

相传深山中很多炼气士,离群索居,体会自然。不与世俗打交道,专心修炼气功,动辄闭关辟谷百日。

无毛老狐涂山孑,已经不食谷物、服气而生,称一句炼气士不为过。

小姑父将信将疑:“可靠吗?”

“可靠,可以性命相托的可靠。”

无毛老狐一缕生魂托庇于池桥松名下,等于生死拿捏在他手中,可靠度自然拉满——除非哪天涂山孑活腻歪了。

“那就好,那就好。”

小姑父心满意足,这个答案不管可信不可信,至少满足了他的好奇心。而且也让他心底多了一份安全感。

一道坎经历的几次邪祟、邪修事件,多多少少让他有阴影。

一个人呆在池家山上时,总觉得会不会有什么妖魔鬼怪冲出来,或者跑来一名通缉犯,拿刀就砍的那种。

现在池桥松明确说明,山上有高人隐士庇护。

他便踏实下来。

“有了土地公,安心喽。”

池家村的村长,背着双手,看一眼夕阳余晖洒落在土地庙,表情十分满足。

法面轮王刘长远死在一道坎,自爆的秽气污了整座山,当时他就在家中,忽然被秽气吹脸上,就感觉到眼前出现不知道多少鬼魂。

吓得他差点尿出来,晚节不保。

虽然星子观的玄寒子住持,喂他一碗符水,将鬼魂幻想破除,可是睡在临时旅馆中,晚上还是会时不时噩梦。

苦等一个月,终于把土地庙建好,迎来了土地公。

村长觉得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溜达着步子,回到马路对面的新房里——县里已经给盖了新的平房。

夕阳西下。

最后一抹金色的余辉,缓缓移出神龛。

随着光线的消失,土地公微笑的脸,迅速陷入昏暗之中。星子观的雕塑手艺不太行,土地公的脸有些歪,在昏暗中显得有些阴森。

蓦然。

土地公两只笔墨蘸出的眼珠子,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下一刻,神龛前桌子上摆放的香炉,还未烧完的半截香,升起袅袅烟雾,打着转儿飘向土地公的鼻孔里。

鼻孔只是泥塑上点了两个瘪凹。

但此时这两个瘪凹仿佛无底洞,焚香的烟气源源不断飘进去,风吹过来都吹不散这烟气,持续到一炷香全部烧完。

土地公的眼珠子,又晃了晃。

夕阳彻底被远山遮挡,土地庙陷入一片黑暗。

第一百三十八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

池家山。

池桥松、二叔骑着自行车,池父、小姑父,骑着三轮车,将一堆铁丝网运过来。

“我的妈,这天再这样下去,真要把人命送掉。”二叔扛着铁丝网,一边走山路,一边空出手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毛巾能拧出一斤汗不止。”

池桥松一个人背着三张铁丝大网,额头只有微微见汗:“你们去歇着吧,我一个人干起来快得很。”

他是半步武士境高手,明劲、暗劲在体内加持,防寒耐署

“就是热,又不累。”二叔调侃道,“我们慢慢干,干一趟歇一趟,倒是小松你,清淤办主任亲自下地干活哦。”

池父不怎么喜欢开玩笑,闻言略显严肃的说道:“当官就能忘本吗,本来就是农村人,当了官难道就一下子高贵起来,下不了地了?”

二叔冲着小姑父摇头:“跟大哥讲不了话,那个叫什么来着,代什么的那个词?”

“代沟。”

“对,代沟,三岁一代沟,我跟大哥中间隔着两道沟……还是咱两好,一条沟都没有,喝酒都有劲。”

池父今年三十八岁,二叔今年三十二岁,彼此相差六岁。小姑父今年三十一岁,月份生得早,与二叔差不多年纪。

说说笑笑,互相打趣。

很快就顶着大太阳,将铁丝网搬运一空。

随即四个人锁上山脚大门,沿着石子路拐上大马路,再赶去一道坎。枯黄的一道坎,与周围山头格格不入。

老池家才盖好还没装修的小楼房,就这样荒废掉。

山脚几户人家的房子,也同样废弃,其中一间房子整个扒掉,在根脚上盖了个土地庙。

庙门朝南,正对着马路。

“你们还别说,没请土地公的时候,来一道坎这边,总感觉阴气森森的被什么给盯上一样。但是请了土地公,这感觉就没了。”

二叔弯着腰,冲土地庙拜了拜。

池父认为很正常:“请了没用,还请干嘛,请土地公就是为了保佑我们的。”

几个人沿着山脚行走,将先前拉起的铁丝网拆掉,运回池家山继续使用。

先前满山的秽气被星子观扫荡一遍,又有土地庙庇护,这些铁丝网重新“干净”起来,可以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