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8章

作者:晴了

那双微弯的杏眸中,即便有浓睫遮挡,仍旧有星光溢出……

……

东宫,这是位于皇宫范围的一片宫殿群落,大唐的太子,就居住在此。

太子李承乾正正襟危坐于榻上,跟前坐着一位须发花白的文官。

他亦是东宫的属官,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正在抑扬顿挫的念诵着一篇诗经古文。

而程处弼就立身于太子身后边,表情很严肃,目光则很呆滞。

不好意思,实在是听不太明白,毕竟程处弼的文言文功底,最多也就是高中生水平。

仔细地阅读之后,根据前后文比照下来,或许还能明白。

可是要单任听读,十句能够听懂五句,那就是烧高香了。

跟前这位老文官,却读得很是神采飞扬,精神抖擞。

李承乾听得频频颔首,仿佛他真的听懂了一般。

在李承乾的下首,还有一位与他年纪相仿佛的年轻人。

复姓长孙,名家庆,是长孙炽的孙子,也是长孙皇后的侄儿。

他是太子身边唯一的一位太子侍读。

与后世的侍读学士不一样,这位就相当于是跟太子一起读书学习的同学。

陪太子读书这句话,怕就是源于这个时候。

足足读了三刻钟后,又对书中内容与李承乾作了对答与解释,这位须发花白的孔大人这才告辞而去。

李承乾亲自将孔颖达送到了殿门口,这才止住了脚步。

“殿下,回去歇息一会,用些羹汤吧。”

“嗯……”李承乾揉了揉眉头答应了声。

长孙家庆目光一扫,看到了程处弼还在殿下,不禁眉头轻皱。

旋及向程处弼礼貌一笑。“程将军,某有些话要与殿下要说,还请程将军暂且回避一二。”

程处弼看了眼长孙家庆,然后朝着太子李承乾看过去。

李承乾朝着程处弼笑着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示意程处弼坐到身边来。

“不妨事,程将军与孤也是旧识,颇为投机,长孙卿你与程将军都不是外人。”

“嗯,这银耳莲子羹滋味不错,来人,替孤给二位卿家也盛上。”

“多谢殿下,臣不渴。”长孙家庆朝着李承乾一礼道。

然后这才缓缓起身,看向程处弼。

程处弼也朝着他看了过来,呵呵一乐。“你真不渴?”

“???”

第138章 多谢长孙侍读,你真是个好人

长孙家庆不乐意地看着程处弼。原本还以为程处弼长得眉清目秀,是个聪明人。

怎么这自己话术上的试探都听不出来。我的意思就是你小子别喝,明不明白?!

看到长孙家庆就这么一脸懵逼的半天不说话。程处弼朝着李承乾露出了憨厚实在的笑容。

“殿下,臣是粗人,一碗怕是不够,长孙侍读既然不喝,那碗不如也一块给我如何?”

李承乾看了眼长孙家庆,有些犹豫。“长孙卿,你要不也喝点?”

长孙家庆看着跟前的银耳莲子羹,咽了咽唾沫星子,缓慢,甚至有些悲壮地摇了摇头。

自己可是读书人,讲究的是一诺千金,总不能前一刻刚说,下一秒就食言而肥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殿下。”程处弼一把将长孙家庆跟前的那碗银耳莲子羹抄过来,一口抽干。

然后将空碗又搁回了长孙家庆的案几上,还不忘记礼貌地朝着长孙家庆一笑。

“多谢长孙侍读,你真是个好人。”

“……”长孙家庆的脸都绿了。看着跟前的空碗,心态直接就炸裂了。

要不是打不过这个武大三粗的程老三,长孙家庆真想挥着王八拳扑上去。

让这个混帐知道什么叫君子一怒,血溅好几步。

而程处弼一口将长孙家庆的那碗喝完后,开始慢条斯理喝他自己跟前的羹汤。

啧啧有声地点评道。“殿下,这羹汤滋味可真不错,冰凉甘甜,实在是解渴消暑之佳品。”

看到长孙家庆那张已经黑得不能再黑,目露凶光的瞪着程处弼。

而程处弼则恍然未觉,继续品尝着跟前的银耳莲子羹,李承乾好不容易才强忍住笑意。

毕竟长孙家庆也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同伴,为人虽然死板了点,但也不是坏人。

而处弼兄的秉性,嗯,本就如此,倒也不该苛责于他。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朝着程处弼道。“程将军你今日可是第一次当值,觉得如何?”

“有劳殿下相问,臣觉得都挺好的,东宫的弟兄们对我都很热情。

还有长孙侍读这样文质彬彬的文化人,亦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

而程处弼亦很清楚,原本历史轨迹中,这位李世民的嫡长子最后的下场有多凄惨。

原本想要低调苟发育,结果被扔到了东宫体系内,这让程处弼很不乐意,却也只能硬起头皮。

亲爹程咬金就告诉了程老三,咱们老程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有这样的慈祥老父亲为后盾,程处弼很清楚,只要自己不涉及太深,想要抽身,应该不难。

不过眼前,这位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侄儿,自己不过初来乍到,可偏偏这货就是对自己不顺眼。

不过也无所谓,反正这位长孙家庆,在历史上,似乎都没留下什么名字。

这等无名之辈,程某人难道还能怕了你不成?历史知识不怎么渊博的程处弼信心十足地如此想到。

“二位卿家,父皇昨日告诉朕,他准备请皇爷爷前往九成宫避暑,另外母后也会前往……”

长孙家庆不禁面露喜色,迫不及待地问道。“陛下既去,定然是殿下监国。”

“不错,孤会留在长安,暂监国事。”李承乾点了点头答道。

长孙家庆拍了下案几,很是迫不及待地搓着手,兴奋地在殿中疾行。

“那可太好了……去岁,陛下与娘娘心忧上皇的病情,未有离开长安,倒让殿下失去了一次监国的好机会。”

“而今他们都往九成宫避暑,正好给了殿下您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

程处弼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位兴奋的脸色涨红,狂燥地在殿内疾步而行的长孙家庆。

“此事……”疾走半天之后,长孙家庆凑到了李承乾跟前,先是瞄了程处弼一眼。

越发地觉得这家伙碍事,打扰自己跟太子殿下密议。

“殿下,臣还是先告退吧,免得扰了长孙侍读的心情。”

程处弼呵呵一乐,向着李承乾一礼,看到李承乾略有些歉意地认可之后,拍拍屁股离开了房间。

站到了殿外,感受着渐近盛夏的热度,程处弼目光一扫左右。

几位守备在殿外的左内率精锐赶紧站得笔直,生怕惹得这位顶头上司不高兴。

“见过副率。”

“行了,不必多礼,你们,该干嘛干嘛,我就到处逛逛……”程处弼微微颔首道。

“你们之中,可有对东宫比较熟悉之人?”

听得此问,一名备身站了出来朝着程处弼一礼答道。

“那末将给副率引路如何?末将在东宫已经呆了不少年头,对这里十分熟悉。”

……

大唐的长安城,利用的是隋朝时期由宇文恺所督建的大兴城,从隋朝起,皇太子就一直居住在东宫。

东宫的面积,比天子所居的皇宫略小一些,但是占地规模也是极大的。

而各个位置的宫殿的功能,皆是参照着皇宫而来。

只是规模略小一些,例如太子起居是在后面的承恩殿,而平时办公,则是在丽正殿。

举办各种宴会,则是在崇教殿,至于接见群臣,举办重大政治活动,则是在显德殿。

另外,这东宫之中的建筑,还有沿途的雕梁画栋都十分的精美,甚至是奢华。

跟身边的部下打听这才得知,这些都是隋朝所营造的,十分地奢华。而大唐建国之后,也就没有作变动。

程处弼也不敢闲逛太久,只逛了东宫的前半部份,就赶回到了太子所在的丽正殿。

就看到了李承乾却已经站到了殿门外,正在东张西望,身边只有几名侍候的宦官。

之前一直跟只忠心护卫犬般,警惕地蹲守在李承乾身边的长孙家庆却没了踪影。

李承乾看到了程处弼,露出了喜色,快步朝着这边行来。

“孤还在想,程将军初来乍到,怕是不熟悉东宫,所以孤想亲自当一回向导,不知程将军可愿赏脸?”

刚刚闲逛了一圈才回到丽正殿前的程处弼,看着这位满心期待的太子殿下。

“臣刚刚还想着到处走动走动,没想到殿下如此待臣,臣实在是感激涕淋……”

“哈哈,那就随孤走走,你等莫要扰了孤与程卿。”

李承乾哈哈一笑,朝着那几名正想要围拢过来的东宫宦官道。

“……”

第139章 看来殿下有一个时刻关怀的好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