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76章

作者:晴了

已经得到了暗示的汉唐商行的各分行以及支行的管事们纷纷心领神会地开始行动了起来……

各州獠首从汉唐商行各支行的管事口中听闻了泸州大都督府的妖蛾子三人组,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泸州。

都不禁心里边打起了鼓来,毕竟,他们都在汉唐商行里边有股份。

程三郎虽然在一众獠人的心中恶名远扬,可好歹是位一口唾沫一根钉的人物,向来都是说一不二。

但凡是他承诺过的事情,绝对能够做到。

可是他以及吴王殿下还有那位房相之子若是都离开了泸州大都督府。

谁又能够来保证他们这些羁縻州上上下下的利益?

诸羁縻州的大小獠首都纷纷寻到了自家刺史,刺史的心里边也同样慌得一批。

赶紧到周边诸州去走亲访友,借机打探情况,确定那三位的确是要离开之后。

大家一合计,不管怎么样,为了大家的利益,必须赶去泸州,好好的跟程三郎见个面。

连续数日,程处弼都呆在长江岸边监督着谪仙楼的工程进度。

与那些施工队的工匠和匠首们商讨着相关的问题,现在办公,现场解决。

正是因为有他坐镇,再加上物料十分的充足,而且足足来了七只施工队,三百五十人一起动手。

所以工程进度十分的迅猛,只花了不到三天的功夫,谪仙楼以及三个台的基础都已经完全打好。

已然进入到了进行框架捆扎的程度,这个时候,自然就是一边捆扎一边浇筑。

谪仙楼的主体为竹筋混泥土,而在浇筑完成之后,二楼与三楼的楼板,仍旧会直接使用厚木板铺设。

再加上到时候通体用漆之后,只要不是探究细微的杠精,怕也很难察觉出这居然是一幢竹筋混泥土建筑。

另外谪仙楼为了稳固,不会搞成太多层的建筑,而只会搞三层。

依照设计图上来计算,哪怕只有三层,加上屋顶啥的,也差不多有九丈多的高度。

不过因为本身就修筑在高丘之上。再加上一丈多高的基台,也足以算得上是一座长江岸边的巍峨建筑。

程处弼大马金刀地坐在凉棚下方,不远处就是人声鼎沸的工地。

无数的工人们都在工头们的指挥之下,干着各自的工作,一车车已经搅拌好的混泥土正在被推上高丘。

更远的地方,还有一批石匠,正在那里雕琢着石板。

而程处弼的身边,那位被程三郎从长安拉来的不正经艺术家,经过这几年程三郎的熏陶。

已然早就成为了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工具人,很能领会程三郎的用意。

例如那些《程三郎剑南道演义》的插画大图,以及早些年的各种明信片,都是出于他手。

现如今,他正在绘制的正是谪仙楼与三座台修建好之后,与江岸秀丽风景契合的效果图。

嗯,类似后世房地产商们,拿来吹牛批卖房子的宣传效果图。

程处弼就在旁边,时不时地盯上一眼,看着这位莫得感情的艺术大师下笔如飞。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江水,对面的江岸,也渐渐在画卷上显露真容,不禁让程处弼畅想起了这三台一楼修建好之后会是怎样的风光。

可惜,大唐天子留给自己等人的时间不多了,最多也就只能看到谪仙楼封顶,至于那三座高台,怕是只能在画中见识了。

指不定未来有机会,兴许会过来欣赏一二自己留在泸州的这文旅打卡圣地。

……

远处一骑朝着这边疾驰而来,很快就赶到了,山脚下,凑到了程三郎的耳朵边一阵叽歪。

程处弼不禁脸色微变,跟那位工具人艺术家还有负责建筑工地的头子打了声招呼之后,便策马而去。

不多时,便赶回到了泸州大都督府,而此刻,一干聚拢在一起,连袂而到的各州大小獠首正在轮流向稳坐在主位上的李恪进言。

李恪维持着温和而又不失皇子威仪的笑容,认真地倾听着这些各州獠首的意见。

直到看到处弼兄快步行来,这才松了口气,等到顺州獠首者光发言完毕,程处弼也终于迈步进入了厅中。

一干大小獠首纷纷起身朝着程三郎见礼,程处弼也一一回礼之后笑道。

“诸位还请稍安勿噪,方才程某来的时候,就已经知晓了诸位的来意,怎么,尔等不放心程某,还是不放心吴王殿下?”

如今在禄能不在场的情况下,蒙扎这位老司机,已然隐隐成为了泸州诸獠首的代言人。

听得此言,他只能硬起头皮站了出来。先是表达了他们这些獠首对于程长史与吴王殿下离开的惋惜之情。

然后就是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字,利益问题。

万一日后新来的官员很不爽他们这些各州獠首都富得流油想要改变之前的规则咋办?

“你们担心什么,跟你们签下各种协议的乃是汉唐商行,汉唐商行乃是私人性质的产业,而不是泸州大都督府的产业。”

“所以,诸位不必担心你们的利益会受损,另外,程某还在姚州也给列位都分润了不少的利益……”

李恪安静地坐在主案后边,自己虽然是皇子,但是这帮子獠首对自己是敬多过畏。

第1451章 老子要那么多把万民伞干嘛?搞批发?

可是他们面对处弼兄的时候,那就是敬畏有加,虽然处弼兄说的那一套,跟自己方才的解释大同小异。

可偏偏这帮子各州獠首就是能够安下心来,这让李恪不禁有些妒忌处弼兄在这些獠人心中的威望。

等到处弼兄说服了那帮各州獠首之后,程处弼还特地让人去唤来了汉唐商行泸州分行的管事。

让他带领这些各州獠首先下去好好休息,等到晚上请大伙吃顿好的。

不过,就在各州獠首内心大石落地,就在这个时候,者光凑到了程处弼的跟前一礼。

然后小声地进言道。“程长史,听闻你要与吴王殿下离开泸州,我等甚是不舍,所以,我们顺州各寨都商量过来,怎么也得凑上一二百把万民伞送到泸州来。”

“???”程处弼一脸懵逼地看着者光。

一旁的蒙扎终究是老司机,赶紧过来一把将者光拉开。

“程长史,莫要听这小子胡说八道,我等就先告辞,回头等你们要离开的日子,我等定会亲自赶来相送……”

各州獠首都很意味深长地纷纷表达了他们都会亲自到场相送的意愿。

至少没有像者光那小子那么赤果果,直接说要送上一二百把万民伞。

但问题是,老子要那么多把万民伞干嘛?搞批发?

程处弼赶紧叫来了程发,在他耳朵边一阵嘀咕。

“……记住了没?”

“公子放心吧,小的记住了,量少而精。”程发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然后快步朝外赶去。

……

远在姚州洱海之地的一干诏首已然都听闻到了程三郎要离开的消息。

正发愁应该怎么给这位陛下身边的大红人,以及吴王殿下送上什么样的离别之礼。

好在这个时候,汉唐商行的那些支行掌柜们给出了十分中恳的建议。

告诉了他们关于万民伞的经典故事,瞬间就让这些一干诏首就反应了过来。

其他东西或许洱海缺,但伞这玩意谁特娘的会缺?

只是,一把小伞就叫万民伞,是不是显得咱们洱海各诏太过小家子气了点。

洱海各诏的诏首,齐聚到了洱海之畔,正坐在一块有些发愁。

作为原洱海五诏的实力最强者,越析诏诏主木德雅还是首先开口。

“那些汉唐商行的掌柜,说是给咱们建议,不过木某怀疑,应该就是……咳咳……”

“张诏主,你可是跟吴王殿下以及程长史打交道最多的人。

还请张诏主你跟我等交个底,殿下还有程长史,真的就在意那样一柄小小的伞?”

张乐进求抚着长须,自打自家闺女已然入选吴王殿下侧妃之后,这位蒙舍诏的诏主,越发地显得像个汉官,而非是诏王。

就像今日前来参会,特地穿上了朝廷赐给他们这些羁縻州刺史的进行官袍。

甚至他的一言一行,都努力地学习汉人,就连蒙舍诏内的各寨,也都纷纷兴起了效法汉人的风潮。

这虽然惹得其他五诏很是鄙夷这个蒙舍诏马屁精。

但是,大伙也都悄悄地找来了汉家的读书人为老师,努力地学习着汉话,学习着汉家的礼仪。

毕竟日后跟他们打交道的不会有吐蕃人,所以,吐蕃语老师已经那啥了。

张乐进求很有优越感,本来蒙舍诏就是各诏里边,最心慕中原文化,又很乐意跟朝廷打交道的。

现如今,他的爱女伽蓝,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大唐亲王殿下的侧妃。

简直让整个蒙舍诏都跟过大年似的,足足兴奋了好几天的光景。

而张乐进求也通过跟自家闺女的沟通与了解,明白了闺女之所以能够得以通过陛下特使的严苛选择。

跟那位率军夜袭剑川城,在姚州立下了赫赫之功的程长史有莫大的干系。

汉唐商行姚州分行蒙舍州支行的掌柜,面对着这位吴王殿下的老丈人,自然也要比面对其他人,多透露一些消息。

虽然对方没有点明,但是张乐进求也反应了过来,万民伞这样的形式主义很重要,也是自己的爱婿吴王殿下以及程长史他们最喜欢的。

听到了木德雅这样的疑问,张乐进求站起了身来,清了清嗓子,很有优秀感的目光扫过一干诏主。

“其实吧,依老夫之见,这万民伞,要么就是越多越好,要么就是越大越好。”

“咱们总不能真的就一个诺大的洱海六诏,就只弄上六把不起眼的油纸伞,上面贴上一些布条,就送去给老夫的,嗯,泸州大都督这样的显贵吧?”

爱婿两字险些脱口而出,好在他及时刹车。

自己闺女还没嫁给吴王殿下,自己就一口一个爱婿的叫,指不定要被这帮子看自己不顺眼的各诏诏主捅出去。

万一惹得自己爱婿不乐意,不想娶自家闺女咋办?

……

不得不说,张乐进求这番话,的确让洱海各诏之主都陷入了深思。

是啊,油纸伞哪里都有,贴点布条就叫万民伞。

哪怕是各诏穷点苦点,可是一诏凑上几百上千把也还是可以搞出来的。

“多谢张诏主提点,此言甚是有事,我也觉得,数目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