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56章

作者:晴了

程处弼作为汉唐商行的董事长亲自主持大会,并且力排众议,给细奴逻安排了一个监事的重要职位。

一干姚州诸诏的首领们根本不敢冲这位恶名远扬的程长史叽歪,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而随着那些香料种植工人们的到来,以及姚州分行下面的各个支行的纷纷建立。

以及对于姚州之地的物种以及特产的评品和鉴定,开始针对性的进行开发与拓展。

戎州通往昆州的水泥官道,终于跨进了姚州地界,而姚州水泥厂,也已经开始大兴土木。

未来将在三到五年之内,让姚州之地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在经济发展方面,特别是极具有经济价值的特产,例如姚州之地最有特色的各种菌类以及茶叶。

再有就是,云南当地的黑猪跟中原地区的猪种不太一样,明显瘦肉量要比中原的猪更多。

典型的肥瘦相间,虽然程处弼不太清楚到底哪里才是宣威。

不过这没关系,反正大力提倡姚州诸地养猪,腌制腊肉与火腿。

对于提高姚州当地百姓的蛋白质摄入量很有好处。

足足又在这里捣腾了差不多大半个月的功夫,终于迎来了朝庭派来的将领与精锐,与程处弼交接了剑川城的防务。

而程处弼也终于摆脱了汉唐商行姚州分行的那一堆事务,拍拍屁股终于要告别姚州。

当然,离开之前,程处弼可是好好地又收刮了一番那些适合送礼的土特产:各种各样的菌干。

程处弼这段时间虽然一直呆在剑川城,却也已经品尝到了不少美味的菌类。

不过令人遗憾的就是,程处弼赶到姚州的时候,可以见到小人的见手青已经过了季,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是程处弼总不能为了吃口菌子又在这姚州多呆上大半年。

只能擦了擦那张已经品尝了松茸、干巴菌、鸡枞菌、虎掌菌、羊肚菌、老人头菌、松露菌等至少二十多种菌类的嘴。

带着十多种已经晒制好的菌干,深情地挥别了姚州,踏上了归程……

……

“殿下,殿下……府外来了一位老先生,问他是谁,他不肯道出姓名。

只说是殿下在长安的旧识,今日特地过来拜见殿下。”

“老先生?”正在跟两位亲兵打牌的李恪听闻老先生三个字,脑海里边顿时闪过那位许大师笑眯眯的样子。

一想到了许大师,李恪就不禁回忆起了自己在长安城那多彩多姿的夜生活,不禁想到了自己屯下来的那么多不正经艺术珍品……

很快,李恪赶紧用力地甩了甩脑袋,大半天的,万万不能想那些不正经的东西。

不过话说回来,处弼兄一去那么年,连带伽蓝姑娘也久久不归,唉……实在是让人烦忧啊。

心中有些郁闷的李恪扔下了手中的牌站起了身来。

“罢了,先不打了,正好坐得乏了,本王亲自过去瞧瞧,看看是哪一位旧识。”

此刻,一位年纪约四十出头中年人已然迈步进入了泸州大都督府。

因为李恪麾下的护卫分拔了不少随程三郎南下,所以人手不足的情况下。

守门的责任,已然交给了泸州当地的差役,这些人,自然认不出这位自称吴王殿下旧识的中年长者是谁。

不过看到对他身着官服,顶着一张不怒自威的国字脸,差役自然不敢阻拦,只能跟着他往府中而行。

李恪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后院,赶到了大都督府的前院。

远远地,就看到了那无比眼熟的身形,李恪愣了半天,这才撩起前襟快步疾行。

又走近了先之后,看着对方就连迈步子仿佛都用尺子丈量过那般一丝不苟,以及那张令李恪难以忘怀的刻板老脸。

李恪眼珠子瞬间就鼓了起来,居然是他过来了……

第1421章 殿下之风仪更胜往昔,为师甚慰

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位行为举止显得十分刻板的中年人若有所觉地扭过了头来。

看到了鬼鬼祟祟缩在角落处打量自己的吴王李恪,不禁眉头一皱。

不过他还是大步前行,来到了呆头呆脑的吴王李恪跟前,然后恭敬一礼。

“参见殿下。”

“老师?”李恪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莫明其妙蹿到了泸州大都督府中的权万纪,整个人都不好了。

童年时代的阴影,少年时代的噩梦,青年时代的麻木,交错于脑海之中。

权万纪抬起了头来,打量着衣襟显得有点那么歪斜的李恪,不禁眉头一皱。

“许久未见殿下,今日重逢,实在是令人不胜唏嘘,殿下……劳烦你……”

看到了权万纪那熟悉的表情,李恪一脸麻木下意识抬手理了理自己的衣襟,顺便又抹了下自己的发髻。

终于从权万纪那张刻板的老脸上,看到了一丝欣慰与赞许。

“数载不见,殿下之风仪更胜往昔,的确长大了,老夫甚慰……”

“恪见过老师。”李恪打量着这位须发较之往昔多了几许灰白色的权万纪,恭敬地一礼道。

二人来到了厅中坐下,李恪一脸懵逼地打量着这位老师。

这位不是已经被亲爹安排去干其他工作去了吗?

难不成,自己请求亲爹给自己安排侧妃之事,惹恼了亲爹。

于是把这位最令自己头疼的老师给请过来,想要让他收拾自己不成?

权万纪呷了一口那清爽回甘的茶汤,双眉不禁一扬,的确,这等茶汤滋味着实不错。

旋及朝着李恪一礼,这才正色道。

“陛下对于殿下这些年在泸州大都督府的所作所为,甚是欣慰。”

“只是不知,殿下至主政泸州大都督府以来,可有读书?”

“……”李恪的脸色瞬间一僵,这个,似乎,应该……好像没有吧?

当然,承认是不可能承认的,李恪的脸上在眨眼之间就恢复了正常,从容一笑。

“老师,恪在这泸州大都督府,虽然不敢说勤学,但是公务闲暇之余,也还是读了书的。”

“嗯……”权万纪满意地点了点头。

“敢问殿下读的是哪位先贤的著作?”

李恪砸了砸嘴,不好意思说许大师是先贤,毕竟他不是被世间读书人认可的不正经艺术家。

……

只能硬起头皮打了个哈哈,眼珠子一眼,就想到了前段时间睡不着觉曾经翻过的书。

“恪读的是……《左传》,对,就是《左传》”

权万纪双眉一扬,深以为然地颔首点评道。

“读史可以明志,《左传》囊括先秦春秋战国诸国纷纭史实。不虚美、不隐恶,确乃良书。”

“不知殿下读到哪了?”

李恪呆呆地看着这位一来就开始叽叽歪歪考察自己学问的老师权万纪,整个人直接就方了。

小时候的噩梦,仿佛又再一次降临。

李恪满头臭汗地吱吱唔唔,绞尽脑汗,总算是把这个问题给敷衍过去。

不等权万纪开口,李恪就抢过了话题。

“恪记得老师之前在外赴任,为何会出现在泸州?”

不提还好,一提起此事,权万纪忍不住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恪一眼,这才慢条斯理地道。

“老夫本在西韩州任职,只是之前,接到了陛下之诏令,回京述职……”

“结果,陛下告知了殿下意欲纳姚州蒙舍诏主之女张氏为侧妃之事。”

“……”

李世民对于李恪很头疼,但是又不可能为了这点事情,抄着大棒棒到泸州去找这个亲儿子谈一谈父慈子孝。

最终,叫来了权万纪这位过去将李恪这个尚未成年的皇子收拾得吱哇乱叫的皇子之师。

希望他作为特使,前往剑南道,去看一看李恪这个小兔崽子在做甚。

顺便在替皇帝大佬,好好的考察一下,那位蒙舍诏主之女张伽蓝,是不是很贤良淑德的女子,是否是殿下的良配。

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之后,曾经给李恪当过多年老师,给李恪这位浪荡皇子留下很强大的心理阴影的权万纪抚着长须,严苛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李恪那已经开始犯懒歪坐的姿势上。

“……不过老夫最主要还是奉陛下对谕,前来督导殿下的行为举止,以及读书。”

“……”李恪瞬间打了个激灵,赶紧又坐得笔直,这绝对不是自己想要坐直,而是特娘的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

被这个古板老头眼珠子瞪过来,李恪就会下意识地有所反应。

就在李恪看着又移开了目光,叽叽歪歪的权万纪,整个人无比悲伤与惆怅的当口。

就看到了,他看到了一个无比眼熟,气宇轩昂,英武不凡的伟男子,正大步拾阶而上。

“处弼兄?!”李恪忍不住揉了揉眼睛,这不是幻觉,真是自己的福星处弼兄从姚州浪回来了。

然后,权万纪就看到李恪直接蹦过案几,快步朝着外面飞奔。

权万纪的眼珠子瞬间就鼓了起来,不讲风姿仪态,简直有损皇家威仪。

难怪陛下要把自己找来,让自己前往泸州大都督府去教导吴王殿下。

看来,没有人监督与管束,吴王殿下果然已经开始放飞自我了。

一思及此,强烈的责任心,让权万纪斗志昂扬。

……

“处弼兄,小弟我可想死你了……”

看到了处弼兄归来,李恪扫了一眼蹲在厅中,表情刻板,目光之中仿佛有熊熊斗志在燃烧的权万纪,眼眶都要红了。

程处弼与老友想逢,大巴掌拍了拍李恪的肩膀,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小白脸级别的吴王殿下,作出了中恳的点评。

“多日不见,贤弟你虽然没有胖,不过这肚子,似乎又大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