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53章

作者:晴了

他可不希望原本和平安祥的关中,会在和平年代因为缺粮而饿死百姓的惨剧出现。

“罢了,既然如此,有劳二位卿家,明日朝会之时,上奏此事。”

“陛下圣明……”

李世民目送着如释重负的房玄龄与唐俭快步而去后,缓步坐倒在案几后方。

一想到那交州之地一岁三熟,可偏偏关中百姓辛苦劳作,居然连养活关中人口都做不到。

如此巨大的反差,实在是让人无比头疼。

这让李世民忍不住想到了现如今刚刚为大唐夺回剑川城,此刻想必还在剑南道上蹿下跳的福将程处弼。

他之前不是还曾经在关中之地试种出过三季稻,要不,问一问那小子?

兴许他能够有什么样的点子,解决关中缺粮这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一思及此,李世民忍不住提起了笔,可是想想又把笔给搁了回去。

这个家伙跟那李恪鼓捣吴王侧妃之事,自己还没来得及跟他计较,这会子就问策于他,那岂不是说自己已经把此事揭过不提?

只是,自己该不该允了恪儿那小子?

就在李世民皱眉苦力的当口,长孙皇后,已然翩翩而至……

第1416章 这些反派,模样就应该歪瓜劣枣一点

交州近海,原本只有两条木质码头的交州港,现如今已然规模扩大了差不多得有十倍。

随着交州水泥厂的建立,码头已经都修筑成了水泥材质,十分的牢固。

过去,由于码头的狭小,还有物资补给不足,不论是从西面而来的海船,还是从北方过来的海船。

只会有极少数在此停留,但是现如今,巨大的良港,配套精良的设施。

以及交州产出的各种特色物产,也吸引了不少海商的目光。

而码头的活力,同样也吸引来了大批的人力在此聚焦,甚至还有许多的商行,酒肆,茶楼等。

而在距离这座十分繁忙的良港不远处,则是一处规模十分巨大的造船厂。

超过两千名工人,正在这里忙碌,足足有三个船坞同时在动工。

而此刻,又刚刚出了一趟海,赚得钵满盘满的程安正在这里巡视。

一面听着程猛介绍着船厂的近况,这座船厂的投资之巨大,足以令所有汉唐商行股东心惊肉跳。

光是花重金请来的熟练造船工匠,让他们举家迁到这里,耗费的财帛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但是,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而且,程处弼提供的水密隔舱的概念,让那些造船工匠惊为天人。

第一批三只具备有实用性的水密隔舱海船,再有两个月就要入水。

只等试航完毕之后,这三艘排水量达到一千二百料的海船,将会加入到汉唐商行的船队,承担起远航的重任。

“如此一来咱们汉唐商行的船队规模可是越来越大了,干得好,争取再有两年,能够造出两千料的大船来。”

一旁的一位管事听得此言不由得砸舌道。

“两千料,乖乖……那可就差不多比现在的海船大了足有一倍。”

而程猛嘿嘿一乐,摆了摆手一副见多识广的架势道。“其实两千料也算不得什么。”

“……”

“两千料也算不得什么,我听那位年纪最大的船工说,前朝的时候。

给隋帝所建的龙舟,如同宫殿一般,千人在船上自由往来,光是那样一艘大船,怕是三千料都挡不住。”

“若是咱们能够造出三千料的海船,满载食物和淡水,足可在大海之上,行走年余而不需停靠港口。”

听到了程猛这话,几位管事呵呵一乐,只当这货在吹牛逼。

不过程安则很有默契地与那程猛交换了一个眼神。

自家三公子的给自己等人的密信里边,设定的目标就是争取在五年之内,建造出至少两千料以上,三千料以下的大型海船。

这也是为何程安作为汉唐商行交州分行的总负责人,不乐意向其他船厂买船。

宁可投以巨资自己造船的原因,当然明面上的理由是防止先进的造船技术外泄。

还可以在以后将优秀的海船卖给其他海商。

……

离开了船厂之后,程安与一干管事,都坐上了四轮马车。

这种四轮马车戴着顶棚,既可以遮挡雨露,又还能够在交州这种常年烈日炎炎的地方遮挡住那毒辣的日头。

这东西,自然也是三公子派人送来的,不仅仅送来了设计图,还派来了制作这种四轮马车的工匠。

使得这种十分适合在水泥官道上行驰的马车,很快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交州一带的水泥厂兴建起来之后,水泥官道就已经开始在铺设。

而且交州都督府的一干官员都惊喜地发现,在交州这种多雨多湿的平原之地。

水泥官道对于交通的改善,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毕竟交州一带若是到了雨季,陆路之泥泞,简直无以言表。

哪怕是在旱季,一场瓢泼大雨下来,道路若想要好走,也得等上一两天,才能够让路面干透。

而且随着交州一带来经贸的飞速发展,交通的不便利,已然成为了极大的阻碍。

好在,大唐有个程长史,汉唐商行有个程三郎。

他搞出了水泥,搞出了四轮马车,而顾达这位大都督与那位邓知州这二位也早就通过邸报听闻了泸州搞水泥官道的消息。

所以在汉唐商行提出为交州各地兴建水泥官道。

大都督府自然是求之不得,而随着水泥官道的拓展与兴建,令交州一带的商贸往来越发的热闹。

就连广州一带的诸多官员都频频来信打探这水泥官道的便利性以及造价几何。

最令顾达在意的是,那些交州都督府治下那些蛮族,现如今可是为水泥官道的建设贡献出了不少的劳力。

这一手,倒是与那泸州通过招募工人等各种手段,同化和吸引那些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

程处弼美滋滋地欣赏着画师画下的自己立城于剑川城头的英姿。

还有自己率领獠军穿于于崎岖山路之时,那同样很挺拔的姿态。

当然也少不了自己抄起铁锏,指挥着大军冲进剑川城时,那英武不凡的模样。

总之,足足有二十来张画稿,每一张都甚是出色。

主要还是都突出了程家靓崽的英武不凡。

“好好好,很不错,不过这一张,这帮子敌人的模样是不是长得太……”

程处弼翘起手指头比划了半天,站在旁边的邓称心心领神会地提醒了句。

“长得太周正了,这样不好。”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邓画师,这些反派,模样就应该歪瓜劣枣一点,如此才能够尽显我程某人的英雄气概,明白了吗?”

邓画师一脸黑线地看着跟前这位厚颜无耻到已经恬不知耻的程长史。

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脸皮已经厚得堪比泸州的城墙了?

你咋不说全天下纯爷们都歪瓜劣枣,就你一个帅哥?信不信老子今天就甩手不干了。

心里边强硬地疯狂吐着槽,但是邓画师的嘴里却说出了最怂的话来。

“对对对,程长史简直一语中的,小人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嗯嗯,辛苦邓画师你了,记住了,每一份都要多描上两份。”

看到那位表情很复杂,目光很绝望的邓画师起身告辞而去。

邓称心抹了把脸,勉强挤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

“公子,要那么多份做甚?”嗯,已经很丢人了好不好,公子你这是准备多丢几份吗?

“没办法,公主殿下那里得有一份吧,还有武姑娘那里也得有一份。”

“另外,我那三个弟弟,嗯,现如今怕也就老六乐意看这些玩意,让他好好的见识见识自家三哥的英姿。”

“才能够更好的激励那个调皮捣蛋的小子早日成材,为国效命。”

一说到了这,程处弼突然之间又来了灵感,光有图,没有字,这怎么够。

要不,搞成联环画的形式?自己好歹顶着大唐才子的名头,大不了就按照三国演义的套路,给自己也弄点类似七进七出这样的经典战例?

第1417章 若是吴王他亲爹,老子还能忌惮一二……

这当然不能怪程三郎自己脸皮厚,主要还是现如今他率领獠兵夜袭剑川城。

以及在南北吐蕃兵马夹击之下活蹦乱跳,最终令那位吐蕃悍将尚多结自刎身亡的事迹。

已经被剑南道中南部那些封建迷信的许多诏人、獠人,全给传得乱七八糟的。

听到了那些流言蜚语之后,无比蛋疼的程处弼觉得,怕是《封神演义》都没有这些流言离谱。

自己面对的不过是吐蕃三千精锐,结果已经被翻了十倍。

至于那剑川城,乃是姚州门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城塞。

也被那些人给描绘成了朝廷曾经命数万之师攻打十载犹不能破的天下第一坚城。

剑南道南部就那么大,这些生活在美丽的大西南少数民族的城池,也就是木头栅栏加上一些石块一垒,就号称州城。

所以欣赏到了那的确远比姚州城更加宏伟坚固的剑川城,被他们这么夸张的描绘倒也不意外。

但是说程三郎率一干獠兵去夜袭剑川城之时,命獠兵将士退后十里之地。

然后他摇身一变,身高百丈,尖嘴猴腮,肋生双翅,眼冒精光口吐雷电。

生生将剑川城过万吐蕃兵马烧成灰灰,惊雷阵阵,令百里之外都能够听闻。

听听,这特娘的像是个人干的事吗?被编排成了非人的程处弼很是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