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946章

作者:晴了

“这才会兴兵欲灭我蒙舍诏,不过诸位只管放心,最多两天,洱海五诏联军,很快就会收兵班师。”

听到了张乐进求此言,喧哗之声再起,一位寨主站了出来,大声问道。

“诏王,莫非是宁刺史愿意出兵援我蒙舍诏?”

“可就算是宁刺史率军而来,吐蕃的三千兵马可不是摆设。”

“就是,说不定宁刺史的援军还没来到蒙舍诏,就被那些吐蕃兵马给杀败,到时候咱们蒙舍诏二十多个寨子,近两万口人可怎么办?”

听到了这样的询问,张乐进求不禁放声大笑起来。

“罢了,既然你们心存疑虑,有请赵主薄宣读姚州刺史府颁布的公告。赵主薄请……”

张乐进求勒转马头让到了一边,露出了那一直藏身于那些朝廷铁骑簇拥中的赵主薄的身形。

看到了曾经有过数面之缘的赵主薄,细奴逻瞳孔微缩。

随着赵主薄拿着刺史府颁布地公告宣读出来,听闻了那位泸州大都督府长史程三郎已然率军夺取了剑川城。

现如今,刺史府下达公告,所有之前跟随吐蕃为恶者,朝廷可以既往不咎,但是若再继续追随吐蕃的,那就等着被朝廷剿灭。

听到了这样的消息,蒙舍诏上下哗然一片,他们久居于这洱海之地。

自然很清楚,那剑川城对于大唐的重要性,正是因为失去了剑川城,吐蕃人才得以将势力渗透到洱海之地。

在双方都还没有完全撕破脸之前,大家都依靠代言人在这里打生打死。

可是突然之间,冒出了这么一份公文,告之所有人,剑川城已经被大唐重新占据。

如果这封公文是其他人来念,兴许蒙舍诏人还不敢相信,可是现如今,蒙舍诏王张乐进求就在此地。

而念出这份公文的更是姚州刺史府的赵主薄,由不得大家不相信。

而且,蒙舍诏本身就是亲近朝廷,亲近大唐的,听到了这个好消息,经历了最开始的震惊之后,顿时欢腾一片。

有好事者向远处狂奔而去,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一干寨主还有大小诏首也都眉开眼笑,纷纷朝着赵主薄道贺。

赵主薄矜持地还了一礼,目光落在了那位脸上挂着牵强的笑容,阴晴不定的细奴逻身上。

“诸位,诸位还请肃静,此番,我大唐得以重夺剑川城,说起缘由,还有蒙舍诏的张诏主一份大功。”

听得此言,细奴逻的眉梢一阵狂跳,而他身后边那帮子心腹部下一个二个则是面色惨白。

细奴逻勉强一笑,朝着赵主薄询问道。

“还请赵主薄明言才是,让我等也好大开眼界。

等都不知道,诏主离开蒙舍诏这么久,对诏中事务不闻不问到底去做了什么。”

细奴逻目光幽冷地扫过张乐进求。

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一直对于蒙舍诏内部事务采取旁观态度的宁刺史会坚定不移地站到了张乐进求那边。

不然,张乐进求此番回蒙舍诏,宁刺史怎么可能会又派铁骑护送,又让那赵主薄随同?

“正是因为张诏主前往泸州大都督府,亲自说动了剑南道巡抚使、英国公。”

“英国公令泸州大都督程长史率獠军南下,这位将门之后,亲冒奇险袭取剑川城成功……”

“待姚州诸事定后,宁刺史会向朝廷为张诏主请功。”

说到了这,赵主薄还笑眯眯地向着张乐进求一礼。

张乐进求赶紧翻身下马还了一礼。“下官可不敢当,下官这么做,这是身为国人的本份,岂敢居功。”

“哈哈……张诏主还是跟过去一样谦虚啊。”赵主薄翻身下马,扶住了张乐进求。

这才一手牵着张乐进求,另外一只手抬手一引。

“张诏主,你可是主人,怎么,不请赵某进去坐坐?”

“赵主薄请,快快有请……”

细奴逻目光直勾勾地看着张乐进求与那赵主薄步入了大厅之中。

之后,一干寨主与大小诏首,略一犹豫之后,便全部都涌入了厅内。

细奴逻的身边,仅仅剩下几位追随多年的心腹,只是此刻,这些心腹亦在面面相觑。

他们的表情,同样暴露出了他们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只有那位孟岗,铁青着脸,眼中凶光闪烁不定,凑到了细奴逻的身边小声地道。

“大诏首,随行来的只有十个朝廷官兵,还有那个赵主薄……”

听到了孟岗这话,不等细奴罗开口,方才同样也要宰掉孟古江的另外一名手下脸直接就白了。

“孟老哥,这可不成,那可是朝廷的人。现在,朝廷已经夺回了剑川城。”

“怕是那洱海北部五诏,比咱们更想要立功来弥补过去的过失。”

“如果咱们杀了朝廷的人,哪怕是不用朝廷派兵来,怕是另外几诏就会第一时间跟我们玩命。”

细奴逻幽幽地长叹了一口气,大手重重地拍在了孟岗的肩膀上。

“孟岗,听我一句话,咱们先退一步,他张乐进求就算有朝廷撑腰又能如何?”

第1406章 看来他们没有看穿剑川城已经易主……

细奴逻阴恻恻地小声道。“给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动我。”

“咱们一直都没有撕破脸,就是相互顾忌,我顾忌他是朝廷任命的诏主。”

“他顾忌我掌握着诏内大部份的精锐,如今朝廷重新夺回了剑川城。

只要咱们能够在剿灭吐蕃兵马之时,立下大功,到时候,他能耐我何?”

听到了细奴逻的这番分析,一干心腹部下如释重负地吐了口浊气,都轻松了下来。

“走吧。”细奴逻毫不犹豫地转身就朝着阶下行去,随行的一干心腹部下也都尾随而去。

而此刻,厅内已然热闹无比,之前那些摇摆不定,甚至已经投靠向细奴逻的寨主们,都纷纷狂拍马屁。

仿佛他们过去的作为是另外一个人干的,跟他们没有半个铜板的关系。

甚至有人在场借着酒劲大声疾呼,唯有诏主才能够挽救蒙舍诏数万众。

面对着这帮子家伙厚颜无耻,没皮没脸的吹捧,张乐进求心知肚明,只是此刻,心里边妈妈皮,表面继续笑眯眯。

孟古江凑到了张乐进求地耳朵边小声地嘀咕了句细奴逻等人已然离开。

张乐进求呵呵一乐,摆了摆手道。

“不妨事,由着他们去吧,眼下,还不是算帐的时机,懂吗?”

孟古江只能一脸悻色地点了点头,重重地坐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喝起了闷酒。

……

程处弼正呆在剑川城的北门处,南门他是不乐意去了,北门外那边山谷远处,程处弼能够看到。

那里集结了至少过千的吐蕃人,当然肯定不是普通人,而是吐蕃的兵马。

看样子,吐蕃境内已然从那些败逃而去的士卒那里收到了剑川城陷落的消息。

“这应该是赶过来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重夺剑川城的。”

一位獠首满脸洋洋得意地打量着远处的吐蕃兵马,悠闲地在那里指手画脚。

剑川城的北面是山谷,山谷的宽度,大约也就只能容纳二十来个人并排前行。

莫说是千余吐蕃人,就算是来上一万人,也没个鸟用。

除非吐蕃人有本事,冒着城头上的守军将士的箭寸,想办法把石头和泥土垒的跟城头一样高再说。

程处弼微微颔首,不过还是警告道。

“话虽然如此,但是你们可别给本官丢三拉四的,好好的盯着北门这边。

一旦那些吐蕃人有意进攻,记得第一时间敲响警钟。”

三位守备在此的獠首顿时心中一凛,朝着程处弼大声地保证道。

“好的程长史,你只管放心,我等定然不敢误了大事。”

程处弼满意地点了点头,缓缓地步下了城墙,晃晃悠悠地在城中闲逛了起来。

城内的建筑物几乎全是木质建筑,所以,在袭城之夜,不少的木质建筑都变成了火炬。

哪怕是费了不少的力气,仍旧没有清理完那些断壁残垣。

“这些木头房舍实在是太不结实,而且又还容易引起火灾。你们说,若是将这城中的建筑都用砖石或者是水泥修筑,会不会更好?”

程处弼这话,惹来一干随行獠首齐刷刷地上下晃动脑袋。

“程长史言之有理,下官也觉得,这剑川城的城墙也还不够坚固除了两个城门附近是砖石之外。

其他地方用的是泥土,应该在外面盖上一层砖石和水泥,这才像话。”

“程长史,下官觉得,不如我们就在这姚州也投资几座水泥厂,争取让姚州的所有官道也都换成水泥官道。

连接上戎州的水泥官道,这样一来,姚州的特产也才好运出去……”

就在大伙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当口,剑川城南门外,十余骑正朝着南门进逼而来。

他们这十数骑因为持续地赶路,已然人马皆疲,浑身臭汗。

为首的小头目桑结在距离剑川城尚有里许之地,抬眼打量一下城门楼。

城门楼上,仍旧高高地飘扬着吐蕃的旗帜,而那剑川城的南门,仍旧照常洞开。

看到了这一幕,桑结如释重负地吐了一口浊气,扬起了手中的马鞭直指剑川城大喝道。

“弟兄们,剑川城安然无恙,进了城咱们可得好吃好喝,回头再赶去告诉将军这个喜讯。”

听到了譹话,一干吐蕃骑卒顿时精神一振大声应诺,继续策马朝着剑川城飞驰。

而此刻,立身于城头之上的李墨双目灼灼地盯着这伙吐蕃骑兵,看到他们行色如此匆匆,十有八九,应该是剑川城主尚多结派回来传讯的信使。

这位信使在远处稍稍停步之时,让李墨与一干獠人守卫都不约而同地紧张起来。

不过好在,他们又再一次策马奔腾,朝着剑川城打马而来。

“好家伙,看来他们没有看穿剑川城已经易主……”一旁的探子不禁喜动眉梢。